-
周非非
骨科 骨外科
医生介绍
周非非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 专业特长颈腰椎退行性疾患,颈椎畸形(斜颈、后凸)、创伤,平山病等 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助理,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会脊柱学组副组长。专业方向为颈椎退行性疾患、畸形等方面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7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项,主持院内课题2项,各类教学课题3项。近5年发表SCI论著14篇(第一作者8篇),作为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著14篇,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编、编译著作9部。; 主要承担科研项目 (1)2020年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颈椎主客观融合型自评量表结合运动功能测评在颈椎病分级诊疗中的应用,19万,在研,主持 (2)2020年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加速康复外科临床路径在颈椎后路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多中心、非干预性队列研究,100万,在研,参加 (3)2020年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子课题“老年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围术期风险管控及加速康复(ERAS)多学科协作新模式建立”,90万,主持,在研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海马和前额叶皮层调控颈椎术后颈部疼痛慢性化转归的机制研究,81874023,98万,在研,主持 (5)AOSpine Asia-Pacific Regional Research Project 2018: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Cervical Myelopathy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JOACMEQ) for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 patients in East Asia: An investigation of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responsiveness;主持,3万瑞士法郎 (6)北医三院院内重点项目:退变性颈脊髓病患者颈椎后路手术及术后强化康复一体化模式的建立,主持,9万元。 (7)北医三院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中国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主客观融合型自评量表建立的初期研究,主持,5万元。 (8)2019年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学研究专项课题立项:虚拟现实技术在骨科住院医师手术操作培训中的应用,主持,在研 (9)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教学研究课题:中美骨科住院医师培训体系的比较及改进策略分析,主持,2万元。已结题(优秀结题三等奖) (10)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情景化教学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创伤骨科实习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主持,0.5万元。已结题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利用外显子测序技术筛查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新致病突变及其功能研究,60万,在研,参加。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颈椎椎间隙高度撑开与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21.6万元,在研,参加。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融合术混合手术的生物力学研究模型的建立,16万元,已结题,参加。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脑脊液透明质烷浓度对无症状脊髓压迫转归的预测及在颈椎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深入研究,33万元,已结题,参加。 (15)北京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攻关专项课题(人文社科类)”:“新冠肺炎”引发的公共卫生信息与资源应急管理及对经济的长期影响研究,5万元,在研,参加。 ;2000年9月-2005年7月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临床医学 获医学学士学位 2005年9月-2010年7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外科学(骨外)获医学博士学位 2014年9月-2014年10月 Spine Education & Research Institute, Denver, US and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Harvard University,Boston, US,脊柱外科访问学者 2015年8月-2016年1月 Emory University Spine Center Atlanta, Georgia, US,脊柱外科临床访问学者 2010-2015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主治医师 2016-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副主任医师 ; 2012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2012年: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医科类)一等奖第一名 2013年:北京市第八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最佳演示奖、最佳教案奖、最受学生欢迎奖) 2013年:中华医学会第三届...
医生擅长
颈腰椎退变性疾患,颈椎后凸、侧弯畸形,脊柱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