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医院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系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创建于1941年,2004年8月随大学由军队移交广东省。南方医院综合排名在国内权威排行榜中稳定在15名左右,有15个专科进入中国最佳专科排行榜(复旦版)前十或得到提名,是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单位和国家区域中医(风湿病科)诊疗中心。 医院现下辖院本部、增城分院、知识城院区、白云分院、江高院区、太和分院等。院本部坐落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东麓麒麟岗上,拥有广东省花园式院区,曾被评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现占地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展开床位3601张,医疗设备总值近14亿元;2018年门急诊量325.46万人次,年出院人数11.9万人次。增城分院地处广州市东部国家级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正式开业,规划床位1500张,致力于打造为“流程智能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优质化“的智慧型三级甲等医院;江高院区地处广州西北部,历史可追溯至清末新西兰传教士开设的普惠医院,院区建筑中西合璧,环境优美,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展开床位360张,开设有老年病科、介入科、精神心理科、健康管理科等。 医院设置诊疗科目111个,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内科学(消化系病)为国家重点学科,外科学(骨外)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4个,国家中医重点学科4个;设有器官衰竭防治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慢性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南方消化病研究所、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达31个,临床医学获评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口腔临床医学获评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器官衰竭防治研究”项目被评为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和“古中医疑难杂症治疗中心”。涉外医疗中心惠侨楼创办于1979年,先后共收治了91个国家和地区的14万余名海内外各界人士,199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惠侨科”荣誉称号,并获江泽民主席亲笔题词嘉勉。 医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271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03人,博士生导师118人,硕士生导师131人。有115人担任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职务,有28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 经过70余年的发展,医院在消化病诊治、肾病的综合治疗、血液病治疗、心血管病诊治、肿瘤综合和生物治疗、肾、肝及多器官联合移植技术、神经病学与颅脑外科、显微创伤外科、骨科技术、介入诊疗技术、大面积烧伤救治、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整形美容、围产医学与辅助生殖、影像诊断、药学等方面形成明显的技术特色与优势。医院的远程医学会诊中心可与广东、云南、海南等省的2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医学会诊。 医院每年承担着2500余名全日制本科生和1000余名全日制研究生的管理及培养任务,是首批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获教育部、卫生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医学影像学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全国首批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单位之一;卫生部首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编全国统编教材5部。 医院多次获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等重大课题资助;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有1人获广东省突出贡献奖、1人获“何梁何利奖”、10人获“丁颖科技奖”;自主研发的“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取得了国家生物制品I类新药证书;侯凡凡教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原创性论著,影响因子达51.296。医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护理学报》入编2020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近年来,医院先后获得 “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医院管理协会科技创新奖”、“全国病历质量评比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在抗震救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广州亚运等突发事件和医疗保障工作中均有出色表现,分别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被第十六届亚运会组委会、广州亚残运会组委会授予“广州市亚运会、亚残运会组委会先进集体”称号。南方医院骆抗先教授......[详细]
联系电话

020-61641888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大道北1838号

医生团队
  • 郭志刚[]

    医生擅长

    擅长冠心病、高脂血症及老年疾病的临床诊治及冠心病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详情

    从业经历
    郭志刚,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理事,广东药学会心血管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卫生部心血管执业医师考官。《心脏杂志》编委,《解放军医学杂志》等杂志特邀编委。1985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1999年赴日本金泽大学研修。擅长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心血管及老年性疾病的药物及介入诊治。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0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两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详情
  • 宾建平[]

    医生擅长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心血管病的超声诊断为特色,对比超声技术的开展处于国际前沿。 ...详情

    从业经历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心血管病学博士学位。97-02年期间留美(University of Virginia)做博士后4年。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28年,擅长冠心病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影像学组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委。 ...详情
  • 贾满盈[]

    医生擅长

    擅长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心血管与老年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介入诊治。尤其对各种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及各种起搏器安植术。 ...详情

    从业经历
    贾满盈,男,主任医师,教授,科副主任,197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学院,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及教学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从事冠心病介入及影像诊断、心律失常的诊断及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功能学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会委员、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理事,广东省老专家协会常委,心功能杂志编委,国家卫生部心血管执业医师考官。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并主持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1项。获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两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成果三等奖五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一项。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 ...详情
  • 黄晓波[]

    医生擅长

    各种心脏疾病的介入性诊治,特别是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及缓慢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教授,硕士生导师,南方医院房颤中心及心源性卒中防治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和中国医师学会南方医院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负责人。主编科研著作3篇。撰写并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次,国家发明专利2项。现任国家卫健委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导师,中华医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学分会左心耳封堵工作委员会及室性心律失常组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心房颤动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学分会射频消融学组副组长。 ...详情
  • 黄铮[]

    医生擅长

    擅长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心血管与老年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专长于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微创介入手术。 ...详情

    从业经历
    黄铮,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本科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1995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心血管博士学位,2001年公派赴日本博士后临床高级研修2年,专攻冠脉介入手术。从事心血管病专业近30年,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患,尤其专长于冠心病介入诊治手术 (冠脉造影、PTCA/支架术等)。 现任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及常务理事,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理事,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冠脉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心血管介入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周围血管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医师分会常务,日本心血管介入学会会员,国家卫生部心血管执业医师考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职。主持冠脉介入国际合作课题2项,主持及参与各级基金课题11项。发表学术论文146篇,参编专著6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医院医疗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详情
  • 彭健[]

    医生擅长

    擅长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心律失常诊断治疗形成特色,尤其对窦房结病变、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早、室速、房颤诊治造诣精湛。起搏器及射频消融手术新技术的开展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详情

    从业经历
    男,主任医师,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卫生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培训基地导师和负责人。1992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2-2004年在西班牙马德里ALCALA大学RAMONYCAJAL医院任临床研究员研修心律失常的诊治,获Clinincalfellowship证书。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特别擅长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疾病的手术治疗,在起搏器、ICD、CRT、射频消融等介入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十余项,获省部级医疗成果奖2项。 ...详情
  • 查道刚[]

    医生擅长

    重点从事全科医学教学与医疗工作。在心血管病学领域有较深的造诣。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等疾病的诊疗工作。 ...详情

    从业经历
    查道刚,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全科医学及心血管内科学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2009-2010年美国俄勒冈州OHSU访问学者。 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家庭医生联合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心血管病分委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高血压分会常委;广东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超声心动图专委会委员、仪器开发专委会委员。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新药证书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中国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详情
  • 吴赛珠[]

    医生擅长

    擅长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专长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脂血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老年病及亚健康的诊断与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吴赛珠,女,主任医师,教授,科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广东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984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1992年获首都医学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1年新加坡John Hopkins大学访问学者。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20余年,专长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的诊断与治疗。第10届广东省政协委员。担任广东省医学会亚健康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实用内科》及《中国家庭医学》等杂志编委。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先后主持国家 “973”项目课题、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国家高等院校骨干教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科研项目多项课题的科研工作。主编并出版《性激素与老年疾病》、《战胜亚健康》等专著,发表文章100多篇。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详情
  • 彭学标[]

    医生擅长

    一直致力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因及治疗研究,在SLE的诊断及治疗方面有独特之处。对性传播疾病,尤其是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和性病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形成特色 。 ...详情

    从业经历
    彭学标,男,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研究生阶段起就一直致力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因及治疗研究,在SLE的诊断及治疗方面有独特之处,对SLE发病机理研究紧跟国际前沿。对性传播疾病,尤其是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和性病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形成特色,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从医历程:从事皮肤性病科工作13年。1989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皮肤性病学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7月分到南方医院皮肤性病科工作至今,历任讲师、主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04年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研情况:获省部级科研基金课题8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I论文1篇(影响因子2.236)。主编专著2部,编委3部。获军队科技进步及医疗成果三等奖各1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已毕业及在读硕士研究生7名。 学术任职:《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编委、《临床皮肤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免疫学组副组长。 ...详情
  • 于娜沙[]

    医生擅长

    梅毒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新生儿梅毒、孕妇梅毒、梅毒血清固定诊断,小儿皮肤病、女性会阴皮肤黏膜疾病及疑难皮肤病的诊断与重症皮肤病的救治 ...详情

    从业经历
    于娜沙,女,主任医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小儿皮肤病、女性会阴皮肤黏膜疾病及疑难皮肤病的诊断与重症皮肤病的救治。擅长梅毒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新生儿梅毒、孕妇梅毒、梅毒血清固定的诊断与长期随访观察等。在有关梅毒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胎传梅毒的治疗处于华南领先地位。 从医历程:从事皮肤科专业近30年,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比较善于观察、分析、总结病例,尤其对皮肤科少见、疑难病例的诊治及危重患者的救治积累了大量临床资料。曾成功组织救治多名重症药疹、天疱疮、剥脱性皮炎、重症红斑狼疮、坏疽性脓皮病等危重患者;积极参与院内外疑难病例讨论会, 为解决一些少见疑难病例做贡献;积极改进技术与方法,率先在我科开展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及中草药浸泡治疗多发性跖疣,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从而取代了冷冻与电凝等传统方法;收集建立了大量新生儿梅毒、孕妇梅毒、及各期梅毒的临床资料和长期随访观察,在病期不明的隐性梅毒、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上形成一定专业优势;平素较注意临床资料的积累和获得,已经收集数千例皮肤性病图片资料;擅长女性会阴部皮肤黏膜疾病的研究诊治。 科研情况:承担国家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基金3项,主编并公开发行《梅毒的诊断和治疗》《淋病的诊断和治疗》等电视教材3部,获全军优秀电视教材三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3项,南方医院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校教学优秀一等奖1项,院级课题基金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3部。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