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医院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系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创建于1941年,2004年8月随大学由军队移交广东省。南方医院综合排名在国内权威排行榜中稳定在15名左右,有15个专科进入中国最佳专科排行榜(复旦版)前十或得到提名,是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单位和国家区域中医(风湿病科)诊疗中心。 医院现下辖院本部、增城分院、知识城院区、白云分院、江高院区、太和分院等。院本部坐落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东麓麒麟岗上,拥有广东省花园式院区,曾被评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现占地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展开床位3601张,医疗设备总值近14亿元;2018年门急诊量325.46万人次,年出院人数11.9万人次。增城分院地处广州市东部国家级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正式开业,规划床位1500张,致力于打造为“流程智能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优质化“的智慧型三级甲等医院;江高院区地处广州西北部,历史可追溯至清末新西兰传教士开设的普惠医院,院区建筑中西合璧,环境优美,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展开床位360张,开设有老年病科、介入科、精神心理科、健康管理科等。 医院设置诊疗科目111个,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内科学(消化系病)为国家重点学科,外科学(骨外)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4个,国家中医重点学科4个;设有器官衰竭防治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慢性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南方消化病研究所、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达31个,临床医学获评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口腔临床医学获评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器官衰竭防治研究”项目被评为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和“古中医疑难杂症治疗中心”。涉外医疗中心惠侨楼创办于1979年,先后共收治了91个国家和地区的14万余名海内外各界人士,199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惠侨科”荣誉称号,并获江泽民主席亲笔题词嘉勉。 医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271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03人,博士生导师118人,硕士生导师131人。有115人担任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职务,有28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 经过70余年的发展,医院在消化病诊治、肾病的综合治疗、血液病治疗、心血管病诊治、肿瘤综合和生物治疗、肾、肝及多器官联合移植技术、神经病学与颅脑外科、显微创伤外科、骨科技术、介入诊疗技术、大面积烧伤救治、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整形美容、围产医学与辅助生殖、影像诊断、药学等方面形成明显的技术特色与优势。医院的远程医学会诊中心可与广东、云南、海南等省的2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医学会诊。 医院每年承担着2500余名全日制本科生和1000余名全日制研究生的管理及培养任务,是首批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获教育部、卫生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医学影像学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全国首批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单位之一;卫生部首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编全国统编教材5部。 医院多次获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等重大课题资助;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有1人获广东省突出贡献奖、1人获“何梁何利奖”、10人获“丁颖科技奖”;自主研发的“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取得了国家生物制品I类新药证书;侯凡凡教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原创性论著,影响因子达51.296。医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护理学报》入编2020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近年来,医院先后获得 “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医院管理协会科技创新奖”、“全国病历质量评比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在抗震救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广州亚运等突发事件和医疗保障工作中均有出色表现,分别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被第十六届亚运会组委会、广州亚残运会组委会授予“广州市亚运会、亚残运会组委会先进集体”称号。南方医院骆抗先教授......[详细]
联系电话

020-61641888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大道北1838号

医生团队
  • 李贵平[]

    医生擅长

    擅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表浅血管瘤、疤痕增生、骨转移瘤骨痛、/n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复发及其转移癌等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及肿瘤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显像和治疗,以及癫痫、冠心病、心肌存活判断、肿瘤转移、甲亢等疾病的诊断 ...详情

    从业经历
    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核医学医、教、研工作24年。1985年大学本科毕业,1991年获得山东医科大学核医学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7月特招入伍在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核医学科工作,2002年~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所(现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放射性药物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工作,获副研究员资格。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及相关技能,能熟练独立地进行核医学临床诊疗工作,能独立处理本专业上较复杂的疑难问题,对放射性药物的标记,放射免疫显像及放射免疫分析均有较高的造诣。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肿瘤核医学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PET/CT断层显像的应用研究,尤其是对肿瘤的放免显像和治疗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详情
  • 谢炜[]

    医生擅长

    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3年。1986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2006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医科副主任,并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术继承人,目前牵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头痛(偏头痛)主攻病种的临床验证工作。 ...详情

    从业经历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十五届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省名中医,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内科教研室、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重点学科及专科带头人,广东省名中医学术传承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头痛学组组长,广东省综合医院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中西医结合疼痛专业委员会及广东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脑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参与研发新药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详情
  • 祝江迁[]

    医生擅长

    儿科:治疗小儿发热,咳嗽,麻疹,水痘,泄泻,厌食,汗证,遗尿,乙肝,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小儿多动症、小儿抽动症等病症。 妇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白带;忙性盆腔炎;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症;不孕;面部色素黄褐斑。 男科: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阳痿;早泄;不育。 内科:乙肝(大、小三阳);胃病;红白痢;风湿病;高血压;尿路结石;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咽喉炎;暗疮;尿道炎;性病;失眠。 ...详情

    从业经历
    祝江迁,男,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3月出生。毕业于解放军军医学院、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1981年结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全国儿科高师班。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顾问,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外治杂志》编委。擅长治疗小儿发热、咳嗽、麻疹、水痘、泄泻、厌食、汗证、遗尿、乙肝、小儿睾丸鞘膜积液等病症。主研纯中药制剂“热毒清”糖浆,对小儿外感热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证实,总有效率达98.85%,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纯中药制剂“小儿康”口服液,对提高小儿免疫功能的总有效率达98.06%。参加编写《儿科常见病症》、《小儿时行病症》、《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儿科学》,发表论文20余篇。 ...详情
  • 钟洪[]

    医生擅长

    从事中医内科25年。1984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1997年获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师从于臧堃堂教授,2000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以优异成绩获国家颁发的出师证。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历任南方医院中医科医师、助教、主治医生、讲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理论基础扎实,临床技能精湛。多次荣获医院及学校先进个人及优秀共产党员。 ...详情

    从业经历
    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臧堃堂教授学术继承人。广东省中医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痛风专业委员会常委。参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及医疗成果二、三奖5项。主编《脾胃病证妙谛》、《中医内科常见病证诊治精粹》、《钟洪医案医论》、《臧堃堂医案医论》等专著10部,副主编、参编12部。以第一作者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主持各级科研课题3项。 ...详情
  • 战胜才[]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朱晓光[]

    医生擅长

    前列腺病、男性不育症、性功能障碍、乳腺增生、乳腺肿瘤以及皮肤性病。擅长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阳萎、早泄、遗精、不射精、无精子症、死精、精少、精子活力低、精液不液化、前列腺炎、精囊炎、前列腺增生、尿道炎、阴囊炎、阴茎头包皮炎、生殖器疱疹等外生殖器疾病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尿频、尿急、小便烁热疼痛、遗尿、夜尿多等小便异常疾病,神疲乏力、肾虚腰痛的男性疲劳综合症等方面颇具特色。 ...详情

    从业经历
    朱晓光,男,主任医师,副教授,1961年8月出生。主要研究前列腺病、男性不育症、性功能障碍、乳腺增生、乳腺肿瘤以及皮肤性病。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阳萎、早泄、遗精、不射精、无精子症、死精、精少、精子活力低、精液不液化、前列腺炎、精囊炎、前列腺增生、尿道炎、阴囊炎、阴茎头包皮炎、生殖器疱疹等外生殖器疾病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尿频、尿急、小便烁热疼痛、遗尿、夜尿多等小便异常疾病,神疲乏力、肾虚腰痛的男性疲劳综合症等方面颇具特色。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医学硕士学位。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分会医史学会委员、广东省岭南医学会委员。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3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详情
  • 朱玉祥[]

    医生擅长

    擅长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包括不孕(不育)症、月经病、带下病(淋病、阴道炎)、小腹痛(盆腔炎)、妇科症瘕(子宫肌瘤、附件囊肿)等 ...详情

    从业经历
    朱玉祥,男,主任医师,教授,生于1935年12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方剂学、中医妇科学。在40年的临床中,擅长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包括不孕(不育)症、月经病、带下病(淋病、阴道炎)、小腹痛(盆腔炎)、妇科症瘕(子宫肌瘤、附件囊肿)等。在临床实践中,结合现代医学的化验、检查,使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诊治经验,总结出了补肾益气汤、补肾养血汤、活血止痛汤、益气凉血止血汤、清热利湿汤、清热解毒汤、疏肝止痛汤等十余首妇科疾病常用方剂,临床疗效满意,深受广大患者欢迎。93年获古巴国务委员会颁发的“战斗友谊”勋章。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荣立三等功一次。 ...详情
  • 张颖娟[]

    医生擅长

    擅长诊治肾病综合征、难治性复发性肾病、lgA肾病、紫癜性肾炎、糠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详情

    从业经历
    主任医师、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寒病协作组成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省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香港《医学纵横》杂志特邀编委。负责主持了《化湿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CRF)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了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三项。出版专著11部,发表论文49篇。 ...详情
  • 罗仁[]

    医生擅长

    擅长对慢性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痛风、肾结石、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以及类风湿、肾虚证、亚健康的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简介: 罗仁,男,1952年8月出生,汉族,广东省兴宁市人,中共党员。197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198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中医工作三十... 更多 罗仁,男,1952年8月出生,汉族,广东省兴宁市人,中共党员。197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198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中医工作三十余年,现为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机构中医肾病专业学科带头人,国家教育部中西医结合博士点(一级学科)肾病专业学科带头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转制前:军队5级10档;转制后:地方正高8档) ...详情
  • 汪青春[]

    医生擅长

    强直性脊柱炎、肌筋膜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肩周炎、股骨头坏死、颈椎源性头痛、眩晕、痛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顽固性疼痛等 ...详情

    从业经历
    汪青春 教授、博士 研究生导师,“羊城好医生”。行医30余年,现任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主任,兼任全军中医骨伤科学会秘书长、国家自然基金、中华科学技术成果奖评审专家。曾受邀赴科威特王国任王室御医一年。首创“全程康复”和“正平衡”理念,擅长辨证运用中药、理筋正脊手法、针刀微创术和神经阻滞技术治疗颈椎病、颈源性头晕头痛、肌筋膜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膝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骨质增生症等。完成军队攻关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中管局、上海市、广东省、广州市等多项科研基金课题。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中管局中医药成果二等奖1项。 特色治疗项目二 四联通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标又治本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目前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保守治疗方法各医院不统一或治疗的单一性,疗效不确切,复发率高,从而导致手术治疗率不断增高。然而手术治疗创伤大、风险高、并发症多,且可造成相邻椎体稳定性减低,易引起继发病变。另手术费用不断增高,每例手术因不同术式需20,000-50,000元不等,高昂的医疗费用使许多病者却步。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理,采用椎管内与椎管外双靶点组合治疗,以四联通痹技术即以骶管注射技术直接将药物注射直达突出髓核的椎管以消除椎管内炎症、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外敷药物局部敷贴,舒筋活络、改善脊柱血循,以解除椎旁肌的痉挛、缓解腰腿疼痛;理筋正脊手法调节脊柱生物力学,纠正脊柱小关节紊乱,恢复脊柱力学平衡;对于病史久,或手术后复发、腰背肌僵硬、脊柱平衡严重失调者,可加用密集型银质针技术;辅以全程动态腰背肌和腹肌功能锻炼,加强脊柱稳定性、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四技联用,达到治标(消除神经根炎症)又治本(恢复脊柱生物力学平衡)的效果。 该技术是在我院90年代初军队“85”科技攻关项目“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起来的,已有近30年的临床经验。骶管治疗技术安全,30年来未出现1例有严重并发症和副作用。四项技术联合运用,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5%以上、临床治愈率达85%,复发率仅为7%。中药外敷和手法治疗方便;腰背肌和腹肌锻炼方法简单易行,患者在家即可每天练习,易于坚持。 特色治疗项目三 穴位注射联合针刀微创技术治疗顽固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 1. 软组织损伤性疼痛范围较广,病种较多,有些病史很长、病情复杂,治疗非常棘手,有些顽固者病史10年、20年难以治愈,患者非常痛苦。在农村,顽固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非常多见,其中韶关南雄就有多名头痛十多年病史的患者来我院求治。 2.穴位注射疗法是祖国针灸医学技术和现代神经阻滞学技术的结合,她不同于“封闭疗法”,既能快速消除患处炎症减轻疼痛,又能改善患处的营养状况,修复组织损伤,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3.针刀微创技术是古代九针疗法和现代外科技术的结晶,有丰富的理论和大量的临床验证,具有损伤小、不留疤痕等优势,对各种软组织损伤所致疼痛有独特疗效,它不同于镇痛,而是治痛,如颈肩腰腿痛、颈源性头痛、肩周炎、腰臀部肌筋膜炎等患者,一般一次就能明显缓解疼痛。若患者的病灶范围较大,则可选择用密集型银质针微创术,在软组织损伤区密集施针。该方法,对顽固性、广泛性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病症如慢性顽固性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臀部肌筋膜炎、阔筋膜张肌挛缩、强直性脊柱炎纤维强直期、股骨头坏死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等有突破性效果。汪教授运用该技术15年来治愈了大量顽固性疼痛病例,其中不乏来自香港、加拿大、英国等地,有些病例疼痛长达20多年。 联系电话:020-61650466、 www.qingchuan999.haodf.com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