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院名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创建于1964年,2015年获批成立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是我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示范中医医院、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单位,心血管科等6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医院之一。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1994年无偿救治身患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事迹饮誉全国,受到时任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医院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编制病床22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门急诊各专科开设齐全。年门急诊量28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7万人次,急诊量在广州市所有医院(含中医院和西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现有职工2600余人,拥有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以及首批全国名中医欧阳惠卿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包括25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名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35名广东省名中医、40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高级职称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500多名,是全国中医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中医院之一。 拥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专科群,其中国家二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牵头建设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脾胃病科、妇科、肿瘤科、临床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急诊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肿瘤科、妇科、心血管科、针灸科、脾胃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临床药学),是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数量最多的医院之一,多个专科专病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建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2018年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多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落户我院,包括: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是目前仅有的四家全国气道管理培训基地之一;全国胸腔镜心脏手术技术培训基地,是中国医师协会指定的三家全国培训基地之一;全国麻醉中医理论与实践培训基地,是全国四大培训基地之一;全国区域神经阻滞培训基地,是广州唯一一家培训基地;全国首家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膏方人员培训机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国首个省级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第一批血液透析培训基地;广东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 医院在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防治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在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我院作为广东省中医治疗非典专家组组长单位,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人,取得了“抗非”战役的“三零”(零死亡率、零院内感染、零后遗症)战绩,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中医的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赞赏,医院应邀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推广传授治疗“非典”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我院发挥中医智慧、贡献中医力量,派出医护人员、检验技师驰援湖北、香港奋战抗疫第一线;派出科研攻关团队前往武汉,开展武汉地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方药研究。 目前医院配备有各种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大型检测、诊断、治疗仪器设备,总值超7.4亿元,包括有ECT、64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系统,大型数字减影系统,全数字胸部摄影机,医学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化乳腺机,高压氧舱,体外循环机、流式细胞仪等一大批高精尖端仪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是第一临床医学院,共有13个教研室,每年承担着12000多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管理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非医攻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各层次在校学生近4000名,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大学终身教授3人,首席教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在岗博士生导师75名、硕士生导师166名,是全国最大的中医临床教学医院之一。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专业与课程建设成绩显著。中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教育部第一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五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详细]
联系电话

020-36591912,020-36591222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6号

医生团队
  • 曾屹峰[]

    医生擅长

    运用中西医之长对疾病综合评估、治疗、尤其是膝踝关节韧带损伤康复、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帕金森、神经性头痛、特发性震颤、手抖、神经损伤、癫痫、面肌痉挛、面瘫、重症肌无力、肌肉萎缩等。 ...详情

    从业经历
    曾屹峰 副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 ★广州脑博仕医院特约会诊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骨科康复组组长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中医中药管理分会骨科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中医中药管理分会骨科专委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筋膜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与骨科运动医学学会委员(ISAKOS) ★广东省医学会康复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20年,对辩证治疗各种骨病有丰富经验,临床侧重于诊治各种关节急慢性疾病、运动损伤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详情
  • 王心田[]

    医生擅长

    老年病人及危重手术病人的麻醉 ...详情

    从业经历
    王心田,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广东省临床输血学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血液保护学会主任委员,广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从事临床麻醉、科研、教学工作20多年。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运用掌握的技术解决临床疑难问题,如支气管插管及单肺通气管理,重大手术的动、静脉置管测压,控制性降压等。近年来,把血液稀释与控制性降压相结合用于临床;在200多例高龄危重骨科手术病人中,开展了低比重小剂量局麻液连续腰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遏制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缓解广州地区医疗用血紧缺的局面,在5000多例手术病人中开展了综合性的血液保护,节约手术用血量约300万毫升(3000公斤)。在合理用血、节约用血等方面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开拓性工作,得到新闻媒体和政府领导的关注和支持。2002年5月、12月,作为第1发起人,先后创办了全国首家《血液保护研究会》和《广东省临床输血学会》,主持开通了广州血液保护网站。2001年至2004年,在广州地区主持举办了3次血液保护与技术推广讲习班。 2003年主持的科研项目《围术期血液保护的临床应用与推广》,通过了广东省中药管理局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获200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1等奖、2004年获广州市科技进步3等奖。在国内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9篇。王心田副主任医师对病人认真负责,善于将新技术新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他擅长于对老年病人及危重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是麻醉科的主要技术骨干。 ...详情
  • 曾庆华[]

    医生擅长

    临床麻醉和急救复苏 ...详情

    从业经历
    曾庆华,男,主治医师,副教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麻醉工作10余年,对临床麻醉和急救复苏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多年来承担了部份《西医外科学》教学任务和临床带教任务。 ...详情
  • 杨琼卉[]

    医生擅长

    临床麻醉和急救复苏 ...详情

    从业经历
    杨琼卉,女,主治医师,副教授,1990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麻醉专业六年制本科,从事临床麻醉工作至今,对临床麻醉和急救复苏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多年来承担了部份《西医外科学》教学任务和临床带教任务。 ...详情
  • 黎玉辉[]

    医生擅长

    擅长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工作,在血液保护以及针刺辅助麻醉领域有一定的研究。 ...详情

    从业经历
    性别:男,职称:副教授,黎玉辉副主任医师,广州市血液保护学会委员兼秘书。1998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7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硕士学位 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工作,在血液保护以及针刺辅助麻醉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参与项目《围术期血液保护技术的综合研究》获200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并通过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鉴定。主持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参与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自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在内科研课题6项,在《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参与编写专著一部。 ...详情
  • 郭亚雄[]

    医生擅长

    心脏、大血管、肺部、食道胸噬病 ...详情

    从业经历
    &郭亚雄,副主任医师,200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七年制中医外科学专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心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后一直从事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07年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进修学习心脏外科,普胸外科及体外循环技术,掌握胸心外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2013年作为访问学者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交流学习胸腔镜微创技术。现在熟练掌握胸腔镜微创手术,竭力为广大患友服务! ...详情
  • 于扬文[]

    医生擅长

    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详情

    从业经历
    性别:男,职称:副教授,特长: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详情
  • 冯新送[]

    医生擅长

    暂无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 ...详情
  • 古展群[]

    医生擅长

    性别:男,职称:教授/主任医师,特长: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内科杂病等 ...详情

    从业经历
    古展群,男,主任医师,教授,1952年12月出生,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70年9月参加工作,197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专业,研究生学历。长期从事党务、行政管理及临床医疗工作,先后在学校任职团委副书记、书记;人事处副处长;青工部部长;总务处处长;产业办主任、产业管理处处长;第三附属医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党委组织部部长等。从1986年起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古展群同志从本校毕业30多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儿科杂病如泌尿系感染、消化道溃疡等疾病。主持或参加厅局级科研课题10多项,在各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 古展群同志由于工作实绩显著,近几年来先后多次被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全省优秀组工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2002年至2007年连续六年年度考核为“优秀”等级。 2003年3月当选为海珠区人大代表。 ...详情
  • 邓小英[]

    医生擅长

    失眠、更年期综合症、胃肠道疾病、月经病、老年病及亚健康调理。 ...详情

    从业经历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专家。一九八六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疗专业,医学硕士,广东省保健行业资深保健专家,于《新中医》、《辽宁中医杂志》等期刊发表二十多篇学术论文,(包括中医养生论文),主编《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高血压》、《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冠心病》、《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心律失常》三部专著,对中医杂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独特经验。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