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院名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创建于1964年,2015年获批成立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是我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示范中医医院、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单位,心血管科等6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医院之一。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1994年无偿救治身患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事迹饮誉全国,受到时任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医院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编制病床22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门急诊各专科开设齐全。年门急诊量28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7万人次,急诊量在广州市所有医院(含中医院和西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现有职工2600余人,拥有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以及首批全国名中医欧阳惠卿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包括25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名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35名广东省名中医、40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高级职称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500多名,是全国中医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中医院之一。 拥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专科群,其中国家二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牵头建设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脾胃病科、妇科、肿瘤科、临床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急诊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肿瘤科、妇科、心血管科、针灸科、脾胃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临床药学),是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数量最多的医院之一,多个专科专病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建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2018年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多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落户我院,包括: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是目前仅有的四家全国气道管理培训基地之一;全国胸腔镜心脏手术技术培训基地,是中国医师协会指定的三家全国培训基地之一;全国麻醉中医理论与实践培训基地,是全国四大培训基地之一;全国区域神经阻滞培训基地,是广州唯一一家培训基地;全国首家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膏方人员培训机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国首个省级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第一批血液透析培训基地;广东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 医院在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防治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在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我院作为广东省中医治疗非典专家组组长单位,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人,取得了“抗非”战役的“三零”(零死亡率、零院内感染、零后遗症)战绩,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中医的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赞赏,医院应邀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推广传授治疗“非典”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我院发挥中医智慧、贡献中医力量,派出医护人员、检验技师驰援湖北、香港奋战抗疫第一线;派出科研攻关团队前往武汉,开展武汉地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方药研究。 目前医院配备有各种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大型检测、诊断、治疗仪器设备,总值超7.4亿元,包括有ECT、64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系统,大型数字减影系统,全数字胸部摄影机,医学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化乳腺机,高压氧舱,体外循环机、流式细胞仪等一大批高精尖端仪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是第一临床医学院,共有13个教研室,每年承担着12000多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管理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非医攻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各层次在校学生近4000名,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大学终身教授3人,首席教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在岗博士生导师75名、硕士生导师166名,是全国最大的中医临床教学医院之一。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专业与课程建设成绩显著。中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教育部第一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五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详细]
联系电话

020-36591912,020-36591222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6号

医生团队
  • 程国光[]

    医生擅长

    治疗有乙型肝炎,大小三阳,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等肝胆疾病,并对难治久咳,消化道及其他常见病的诊断疗效亦佳。 ...详情

    从业经历
    程国光,男,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急慢性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脂肪肝、肝纤维化等。 ...详情
  • 王忠献[]

    医生擅长

    口腔内科、口腔外科、镶牙、正畸。 ...详情

    从业经历
    王忠献,男,主治医师,中共党员,1993年毕业于上海铁路医学院。擅长口腔内科、口腔外科、镶牙、牙颌畸形的矫正(箍牙)。工作认真细致,对患者负责耐心。 出诊时间:二、四、五全天(具体出诊时间按照当时科室安排) ...详情
  • 陈兆泉[]

    医生擅长

    擅长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及各类镶牙、补牙、拔牙等。 ...详情

    从业经历
    陈兆泉,男,主治医师,副教授,擅长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及各类镶牙、补牙、拔牙等。 ...详情
  • 李轶[]

    医生擅长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等 ...详情

    从业经历
    李轶,副主任医师,硕士,安徽人,广东省颅颌面专业委员会委员。2004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多年口腔临床工作,擅长种植牙,口腔外科等。对各种牙体缺失的种植修复,前牙美容修复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工作耐心细致,做事认真负责。主持、参加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十余项,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 出诊时间:周一、周二、周四全天(具体出诊时间按照当时科室安排) ...详情
  • 左俊岭[]

    医生擅长

    治疗肝与胃肠病,及中风、多脏器衰竭等疑难重症 ...详情

    从业经历
    左俊岭,男,主任医师,教授,急诊科副主任,内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始从事内科及急诊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治疗肝与胃肠病,及中风、多脏器衰竭等疑难重症。 ...详情
  • 张丹[]

    医生擅长

    内科危重病、外感咳喘、胃肠功能紊乱、老年病等 ...详情

    从业经历
    张丹教授、主任医师,女性,40岁 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硕士学位。长期在急症中心、重症监护中心临床第一线工作,在中西医结合危急重症救治方面,尤其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危象等危重症的抢救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对于外感咳嗽、胃肠肝胆疾患、老年病等内科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方面,也有较丰富的经验。主持或参与厅局级、部省级、国家级科研课题多项,撰写并发表临床科研论文二十篇,作为副主编或参编者编写了《内科急症中西医汇通》、 《中西医结合急症诊治》、 《中西医结合内科危重急症诊疗手册》、 《面向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西医结合诊断学》等多部专著与教材。 ...详情
  • 刘盛华[]

    医生擅长

    心外科疾病的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 ...详情
  • 邵英[]

    医生擅长

    擅长运用推拿等多种疗法治疗头痛、颈椎病、及痛经等妇科杂病 ...详情

    从业经历
    邵瑛,副主任医师,硕士。1997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八年来,一直从事推拿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的一线工作。擅长运用推拿等多种疗法治疗头痛、颈椎病、及痛经等妇科杂病。此外,在小儿推拿方面有较深厚的理论认知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运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常见病,如婴幼儿腹泻、便秘、发热、疳积 、厌食、脑瘫等有较好疗效,且毒副作用小,易于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在职期间,发表论文近20篇,主编推拿学方面专著两本,近40万字,副主编及参编推拿针灸方面专著近十部。主持校级课题2项,研究推拿针灸治疗脑血管病和小儿疳积,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详情
  • 罗耀武[]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罗耀武,男,主任医师,医疗组长。 我是罗耀武本人,我要修改简介 ...详情
  • 孙晓峰[]

    医生擅长

    高危妊娠、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优生遗传、妊娠病及产褥病的中医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孙晓峰,女,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导师,广州市科技评审专家,广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围产医学组专家。本科就读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毕业后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工作,2009年调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一直从事妇产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01年考入中山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班,师从张建平教授,主攻围产医学。1999年12月-2000年5月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进修学习。2005年1-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研修班进修学习,师从围产医学界知名教授杨慧霞教授及陈倩教授。 主要擅长于各种高危妊娠的诊断和处理,特别是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甲亢、红斑狼疮等疾病的中西医治疗及监护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另外在优生遗传诊治及产科多普勒超声技术方面有较多的临床经验。 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良好的教学效果,曾在广州医学院主讲过医学本科班、大专班及检验本科班等多个班种的《妇产科学》、《妇幼保健学》等课程,多次在医院教学讲课比赛及中青年论文交流比赛上获一等奖,并获“先进科研工作者”及“先进教学工作者”称号。 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加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重点攻关等项目共六项,主持广东省卫生厅课题一项。2006年因参加广东省科技厅课题“新生儿游泳(水疗)技术开发与应用”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因参加广东省科技厅课题“妊娠期糖尿病病因学及临床管理的系列研究”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