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院名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创建于1964年,2015年获批成立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是我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示范中医医院、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单位,心血管科等6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医院之一。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1994年无偿救治身患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事迹饮誉全国,受到时任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医院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编制病床22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门急诊各专科开设齐全。年门急诊量28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7万人次,急诊量在广州市所有医院(含中医院和西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现有职工2600余人,拥有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以及首批全国名中医欧阳惠卿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包括25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名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35名广东省名中医、40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高级职称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500多名,是全国中医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中医院之一。 拥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专科群,其中国家二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牵头建设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脾胃病科、妇科、肿瘤科、临床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急诊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肿瘤科、妇科、心血管科、针灸科、脾胃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临床药学),是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数量最多的医院之一,多个专科专病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建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2018年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多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落户我院,包括: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是目前仅有的四家全国气道管理培训基地之一;全国胸腔镜心脏手术技术培训基地,是中国医师协会指定的三家全国培训基地之一;全国麻醉中医理论与实践培训基地,是全国四大培训基地之一;全国区域神经阻滞培训基地,是广州唯一一家培训基地;全国首家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膏方人员培训机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国首个省级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第一批血液透析培训基地;广东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 医院在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防治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在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我院作为广东省中医治疗非典专家组组长单位,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人,取得了“抗非”战役的“三零”(零死亡率、零院内感染、零后遗症)战绩,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中医的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赞赏,医院应邀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推广传授治疗“非典”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我院发挥中医智慧、贡献中医力量,派出医护人员、检验技师驰援湖北、香港奋战抗疫第一线;派出科研攻关团队前往武汉,开展武汉地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方药研究。 目前医院配备有各种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大型检测、诊断、治疗仪器设备,总值超7.4亿元,包括有ECT、64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系统,大型数字减影系统,全数字胸部摄影机,医学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化乳腺机,高压氧舱,体外循环机、流式细胞仪等一大批高精尖端仪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是第一临床医学院,共有13个教研室,每年承担着12000多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管理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非医攻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各层次在校学生近4000名,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大学终身教授3人,首席教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在岗博士生导师75名、硕士生导师166名,是全国最大的中医临床教学医院之一。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专业与课程建设成绩显著。中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教育部第一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五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详细]
联系电话

020-36591912,020-36591222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6号

医生团队
  • 丘汉春[]

    医生擅长

    暂无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靳瑞[]

    医生擅长

    暂无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陈志练[]

    医生擅长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感冒、咳嗽、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等,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结肠炎、消化道出血等疾病 ...详情

    从业经历
    陈志练,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广东省中医学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1987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毕业后至今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医学理论基础扎实,不断进取,工作认真,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血液内科一年多,熟悉国内外相关的最新医学动态,致力于探索内科常见病、血液病及消化内科的新技术、新进展。擅长于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感冒、咳嗽、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等,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结肠炎、消化道出血等疾病。 主持了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活髓片与活髓膏内外合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与机理研究》科研课题,参与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辩证论治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清毒饮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等科研课题。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篇,《1217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不同年龄组的临床特点分析》、《急性白血病82例的中医辩证分型与疗效探讨》、《清毒饮养正片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0 例疗效观察》等。参与《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治疗学》等论著的编写。长期从事中医内科的教学工作。 ...详情
  • 王耀松[]

    医生擅长

    各类痛症 ...详情

    从业经历
    擅长:各类痛症。 ...详情
  • 谢海燕[]

    医生擅长

    心理障碍、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咨询、抑郁症、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测试 ...详情

    从业经历
    心理障碍、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咨询、抑郁症、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测试 ...详情
  • 赖新生[]

    医生擅长

    擅长诊治: 1、针药结合治疗中风、老年期痴呆、帕金森氏病、癫痫、高血压、脑外伤后遗症、脑血管病后遗症、弱智、眩晕、健忘等脑病。 2、针药结合治疗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不孕不育、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3、针药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痛症,失眠、焦虑、抑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中医疑难杂症。 ...详情

    从业经历
    赖新生,福建省武平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针灸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针灸学会刺法灸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评审委员,香港针灸学会名誉会长。 80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医疗专业,后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任住院医师,90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获针灸学专业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医针灸学的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针灸与针药结合治疗过敏性疾病(哮喘、鼻炎、蕁麻疹等)和脑病(中风、弱智、癫痫、帕金森氏病、老年痴呆、脑性瘫痪)等,对痛证、不孕不育等疑难杂症也有较好疗效。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课题10余项,著有《岭南针灸经验集》、《针灸时间治疗概论》、《实用针灸处方学》等,荣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多项;指导培养博士生21人、硕士生36人、在站博士后2人;多次应邀赴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讲学和学术交流,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详情
  • 戴文军[]

    医生擅长

    暂无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邝秀英[]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景晓南[]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 ...详情
  • 傅杰英[]

    医生擅长

    1、损美性疾病如单纯性肥胖、黄褐斑、痤疮、脱发、口臭等以及与上述疾病密切相关的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慢性胆囊炎、月经不调、失眠、便秘的经络针灸治疗;2、针药结合进行女性早衰皮肤保养以及女性美容养生咨询指导。 ...详情

    从业经历
    傅杰英 女 1959年10月出生 中医美容专业教授 针灸专业医学博士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医美容教研室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 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常委 先后主编中医美容学术著作3部:《中医美容》、《实用经络美容七讲》、《皮肤病调养与护理》,撰写《瘦素与胃经减肥的思考》、《足阳明胃经美容作用初探》、《针刺胃经穴位干预肥胖大鼠瘦素抵抗的实验研究》、《人群体质与美容》等中医美容学术论文近20余篇。多次在国内外讲授中医美容、针灸美容,均受到热烈欢迎。在针灸治疗肥胖、黄褐斑、痤疮等损美性疾病方面颇有心得,并擅长对于患者的中医养生咨询指导 诊疗专长:1、损美性疾病如单纯性肥胖、黄褐斑、痤疮、脱发、口臭等以及与上述疾病密切相关的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慢性胆囊炎、月经不调、失眠、便秘的经络针灸治疗;2、针药结合进行女性早衰皮肤保养以及女性美容养生咨询指导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