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又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坐落于苏北平原腹地,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故乡的一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曾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十佳医院”等等多项荣誉。1950年5月由苏北军区直属医疗一队、二队、医疗所合并,在扬州何园成立,当时名曰:“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北军区医院”,首任院长章绍卿、政委张辉。当时设病床400张,有职工355人、卫生技术人员95人。1951年搬迁到淮安湖心寺,1952年7月8日移交苏北康复医院管理委员,属地方建制。1953年2月,易名为“江苏省第十康复医院”。1955年接收了一、三、九院工作人员74人,改名“江苏省第七康复医院”,1956年3月更名为“江苏省第二干部疗养院”。1958年3月,省政府决定将医院交清江市领导,此前医院分别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北军区后勤部、江苏省卫生厅直属单位。1958年12月26日搬迁到现在的淮安市淮阴区王营镇(现址),成立“淮阴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对全民开放。1962年更名为“淮阴专区人民医院”,1972年2月更名为“淮阴地区人民医院”,1983年撤地区建市,更名为“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7月成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阴第一医院”,2001年2月淮阴市分成“淮安市”、“宿迁市”两个市,医院遂更名为“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目前成为淮安市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一所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也是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江苏省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卫生部认定的江苏省最早具有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资质的医院之一,卫生部微创与内镜培训基地,卫生部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头痛中心协作医院,国家级骨质疏松防治基地,江苏省血液净化培训基地,江苏省专科护理培训基地,苏北腹膜透析技术指导中心,卫生部指定的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华东地区泌尿系统结石防治医院,淮安市第一红十字医院。也是徐州医学院、扬州医学院等大学的临床教学医院。病友来自连云港南部、盐城西部、扬州北部、宿迁、淮安地区,医院在人民群众中有较好的口碑。 医院总院占地面积为13.25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20.4万平方米。核定床位数1429张,开放床位2200张。2015年门急诊量184.82万人次,住院病人数8.04万人次,住院手术3.14万台次。至2015年12月底职工总数3053人。高级职称37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6人,副高级职称229人,中级职称722人。拥有博士后7人、博士54人、在读博士115人,硕士573人,博士生导师4人(孙晓阳、于亮、丁涟沭、田兆方),硕士生导师140人。医院另设五个分院:一分院(淮安市耳鼻咽喉医院、北京南路25号)位于市区西南部位,二分院在市区东部南部位(解放东路、新淮阴中学对门),三分院在市政府西大院东侧,四分院在清河新区白鹭湖社区和淮安工业园区分院,形成布局合理的三甲综合医院既解决高精尖技术又直接服务社区的医疗改革新格局。 医院专科设置齐全,已建成临床一级专业学科20个、二级专业学科32个,病区54个,主要医技科室13个,拥有淮安市食管癌防治、临床检验、放射免疫检测、糖尿病诊疗、医学信息、孕产妇急危重症救治等6个技术中心和血液病研究所、肿瘤研究所、中心实验室等医学重点科研单位。 医院先后与韩国高丽大学医学中心、德国雷沃库森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定期进行学术交流。2004年9月与韩国高丽大学附属安岩医院共同创建了江苏省首家中韩合作“心脏血管研究所”。2007年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达成合作意向,在我院正式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治疗协作中心”。2008年与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达成合作意向。诺贝尔医学生物奖评为爱德华·史密斯教授、美国国际颌面外科主席赫尔曼教授受聘我院客座教授。医院每年选派50人次出国出境学习交流,通过对外交流合作,有力推动了医院整体科技的进步和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培养。 注重学科建设,医院重点建设了一批梯队好、专业特色明显的学科。2015年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出炉,在100强学科中,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有6个学科榜上有名,成绩喜人。这6个学科在全国100强学科排名具体位置如下:消化病学第99位、血液病学第87位、神经外科学第73位、整形外科学第73位、儿科学第48位、胸外科学第81位。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