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名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建于1949年,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医疗中心,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临床医学院。1992年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再次以全省最高分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1998年获全国“百佳医院”称号,2014年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2016年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百佳医院”称号。医院承担着副省级以上领导、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重要外宾的保健、诊疗任务,医疗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 医院现有员工5669人,卫生技术人员5195人,副高职以上专业人员1755人。设南岗院区和群力院区两个院区,54个临床科室,117个病区,开放床位6073张。 2020年极不平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医院传承哈尔滨医科大学“红色基因”,发扬伍连德博士抗疫精神,在龙江抗疫斗争中医院群力院区成为“主战场”,在支援全国和国际抗疫斗争中哈医大一院成为“主力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歼灭战,为抗疫取得巨大成果、作出重大贡献,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得到中央指导组和各级政府充分肯定,获得人民群众高度赞扬。医院坚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班子坚决同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一致,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击疫情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跟踪研判疫情演变形势,发出倡议号召7份、吹响抗疫集结号,各党总支、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百分之百请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班子成员身先士卒战在一线,与党员群众一同抗疫,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援鄂一线建立5个临时党支部,省新冠重症救治中心建立临时党委并建立13个临时党支部。发展预备党员75人、转正党员2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78人。医院坚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全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驰援武汉派出两批205名医务人员,救治危重患者300余名,取得“医护零感染、患者零死亡”优异成绩;保卫龙江、守卫国门,群力院区作为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三次启用,收治全省90%的重型和98%的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成功率达98.4%,并驰援俄罗斯和新疆等地,充分彰显了医院医疗救治的能力和水平。医院抗疫工作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同志和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张庆伟同志的认可和表扬。医院抗疫成效显著、业绩突出。群力院区获批国家发改委“平战结合”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项目,获全国抗疫先进个人4人、全国抗疫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省抗疫先进个人4人、省优秀共产党员3人、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省五一劳动奖状1个、省工人先锋号1名、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优秀团支部、省五四奖章集体、省青年五四奖章各1个,组织抗疫捐款共计948763.43元。 医院统筹兼顾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百姓正常医疗需求。借助信息化技术平台,实现了平诊100%预约制、完成全省首家互联网医院建设;通过优化就诊流程、分时段检查检验、弹性工作时间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用新模式、新技术、新手段,为患者提供看病就医的新体验。医院在全省首家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甲等,为区域、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信息交换、整合和共享,实现业务协同提供了技术保障。 医院有17个专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4个专科为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医院突出优势,提升疑难罕见、急危重症诊疗能力。打破学科壁垒,推进MDT诊疗模式,借助“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积极建设“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病毒诊断研究和推广区域平台”、黑龙江省罕见病协作网、黑龙江省泛血管病急危重症救治中心、黑龙江省心血管专病大数据平台等项目,发挥医院疑难罕见病、急危重症诊疗水平在全省乃至东北区域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积极提升医院的品牌声誉和影响力。通过优化学科资源、调整学科布局,积极推动优势学科申报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大力扶持五大中心建设,加快医疗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2021年4月《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20-2021)》中医院位居第四十四名。 医院重视护理专业发展,临床护理专业是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单位、中华护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心血管病专科护理及技术培训基地,2020年获批六个中华护理学会京外培训基地、黑龙江省护理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重点联系医院、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100%,截止到2021年共有专科护士811名、兼职教师200余人,不断加强护理内涵建设,实现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温馨的护理服务。 医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通过ISO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评估认证,也是全国首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评价研究基地”。荣获2020未来科学大奖“生......[详细]
联系电话

0451-85556000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街23号

医生团队
  • 郑轶[]

    医生擅长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黑龙江省眼底病学组委员,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同年留眼科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2010年获眼科学博士学位。专业特长:主要从事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的激光及手术治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发表SCI收录论文4篇,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篇;参编眼科学教材1部;承担国家级、省级、厅级科研课题4项。 ...详情

    从业经历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黑龙江省眼底病学组委员,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同年留眼科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2010年获眼科学博士学位。专业特长:主要从事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的激光及手术治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发表SCI收录论文4篇,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篇;参编眼科学教材1部;承担国家级、省级、厅级科研课题4项。 ...详情
  • 郭欣[结肠][]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傅春江[]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温世荣[]

    医生擅长

    脑血管病,运动障碍疾病,老年痴呆,眩晕 ...详情

    从业经历
    温世荣,副主任医师,神经病学专业博士、医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睡眠研究会东北睡眠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副会长,黑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抗癫痫协会理事,黑龙江省神经变性病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卒中学会理事会理事,黑龙江省医学会眩晕分会委员,黑龙江省眩晕专科联盟成员,黑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认知障碍学组委员。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受卫生部世川医学奖学金资助到日本东北大学老年病态研究室研修一年。主持省级课题2项,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收录文章3篇。 ...详情
  • 贾继峰[]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安牧若[]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翟舒娅[]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张岩[]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刘世杰[]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杨孔宾[]

    医生擅长

    擅长各种脑膜瘤、听神经瘤等颅内深部肿瘤、胶质瘤和垂体瘤等手术治疗,擅长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缺血等脑血管病开颅治疗,擅长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脊髓空洞症、脑积水等微创治疗,以及擅长脑出血和颅脑损伤等脑外科急症的手术治疗和各类小儿神经外科疾病如脑脊膜膨出、脊髓栓系、脑肿瘤等疾病的诊治,采用神经内窥镜、神经导航等辅助下先进的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技术。曾于美国梅奥医院专门进修临床神经外科。 ...详情

    从业经历
    杨孔宾,男,籍贯山东济宁。现工作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医学博士,临床药理学博士后,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China-Ini会员、小儿神经外科全国委员。参编人卫出版社神经外科手术学、重症医学专著2部。 2013年-2014年于全美排名第一的Mayo医院临床进修神经外科,获得了与国外一流医院接轨的先进的脑外科治疗理念和技术。 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5项,发表国际级、国家级论文10余篇,对鞍区疾病导致的垂功低下的基因药物替代治疗研究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对恶性胶质瘤化疗药物治疗的深入研究获突破进展。共完成、参与完成各类神经外科手术约千余例。 发表论文 1.KB Yang, SG Zhao, YH Liu, EX Hu, BX Liu. Tetraethylammonium Inhibits Glioma Cells via Increasing Production of Intracellula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Chemotherapy 2009;55:372-380 (SCI IF 2.048) 2.杨孔宾,刘炳学,胡恩喜,王宁,刘恩重.人生长激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10;33(2):69-72 3.杨孔宾.基因治疗骨骼肌注射方法的实验研究.国际遗传学杂志. 2010;33(1):69-73 4.杨孔宾,胡恩喜,刘炳学,滕雷,王宁,赵世光. 三氧化二砷和四乙胺联合应用对鼠C6和9L胶质瘤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0;26(11):1059-1062 5.杨孔宾,胡力,刘炳学.钾离子通道阻断剂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10;8(4):277-281 6.杨孔宾,杨宝峰,赵世光,唐海涛,滕雷,张豫滨,胡恩喜,戴钦舜.砷剂对两种胶质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4:263-266 7.杨孔宾,戴钦舜,胡志强,董齐,胡恩喜,初明.经咽旁入路切除大鼠垂体前叶的研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6;7:431-433 8.杨孔宾,胡志强,王超,董齐,胡恩喜,程玉,初明.重组人生长激素非病毒载体基因治疗体内实验安全性观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 2004;12:7698-7699 9.杨孔宾,胡志强,董齐,初明,程玉,戴钦舜.载体因素对非病毒基因治疗体内实验方法的影响.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3,20(7):642-643 10.杨孔宾,戴钦舜,胡志强,王超,初明,董齐,胡恩喜,杨富明,刘恩重.脂质体、人工合成多聚物对hGH基因体内试验的影响.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3,19(3):220-222 11.杨孔宾,戴钦舜,胡志强,程玉,杨富明,刘恩重.大鼠垂体的形态学研究和细胞分布特点.中风和神经疾病杂志2003;10:448-450 12.杨孔宾,戴钦舜,胡志强,王超,董齐,胡恩喜,刘恩重.多聚物PVP载体hGH基因在去垂体鼠体内表达的实验研究.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 2003,8(3):103-105. 13.杨孔宾,胡志强,戴钦舜,王超,董齐,刘恩重.经咽旁入路选择性大鼠垂体前叶切除的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3;8:763-763 14.杨孔宾,胡志强,戴钦舜.垂体性侏儒症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1,24(5):279-280. 15.杨孔宾,胡志强,戴钦舜.基因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1,24(4):231-233. 16.杨孔宾,崔进. 乙型肝炎病毒与肾小球肾炎关系的研究.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1998;2:81-83 承担、参与的课题 1.分泌性肌肉注射型hGH基因在骨骼肌内的代谢过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第一负责人,2007;1-2009;12 2.恶性胶质瘤的IL-2和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省政府博士后资助,第一负责人,2003;11- 2006;11 3.恶性脑胶质瘤的免疫基因治疗,省教育厅资助,第一负责人,2005;9- 2007;9 4.脑胶质瘤IL-2和CpG联合免疫基因药物治疗,院基金资助,第一负责人,2004;5- 2006;5 5.腺垂体干细胞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省高教骨干资助,第二负责人,2003;5- 2006;5 6.骨髓基质细胞的神经元诱导分化及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转导的影响,黑龙江省青年基金资助,第二负责人,2003;7- 2006;7 7.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白黎芦醇对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负责人,2007;1-2009;12 承担、参与的课题 1. 分泌性肌肉注射型hGH基因在骨骼肌内的......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