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院区)

三级甲等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院区)
医院名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院区)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市妇儿医疗中心”)由原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婴医院、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所整合而成,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在复旦大学医院排行榜中综合排名连续10年进入百强,儿外科位列全国第4、儿内科位列全国第6,儿外科及儿内科均荣登“华南地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榜首。2020年9月,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复同意,成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中南)。2021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列为第二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单位。 市妇儿医疗中心在广州市城市中心区域设有四个院区,核定床位数1400张,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好的将优质儿科医疗资源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2017年,广州市政府分别在南沙区和增城区批准用地54,536平方米、219,970平方米,用于支持市妇儿医疗中心新院区建设,计划新增床位约1700张。其中增城新院区预计2022 年竣工,南沙新院区预计2023年竣工。2020年12月,市妇儿医疗中心与花都区政府签署花都院区合作建设协议,项目建筑面积约16.4万平方米,计划设置床位800张。 市妇儿医疗中心专科设置齐全,2021年门急诊量约469万人次,年出院病人近13万人次,年手术量9.6万台次,分娩量2.8万人次,重点辐射湖南、湖北、广西等中南地区省份。目前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省临床重点专科7个,是全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第二批重点建设医院,在儿童介入治疗、低龄低体重先心手术、儿童罕见病精准诊断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遗传病早期产前诊断、胎儿医学等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方面具有雄厚实力。 市妇儿医疗中心拥有国际标准的百万级生物自动化库,运行成熟、独具规模的实体儿科研究所,建立了广东省儿童早期发展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广东省结构性出生缺陷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项目)和全世界规模最大之一的妇幼队列研究平台,在出生队列、儿童专病队列、生物样本库建设以及儿科医疗健康大数据整合利用、儿童重大疾病相关防控战略研究等方面,一直处于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2021年,市妇儿医疗中心共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4项,全年获各级科研立项219项;发表SCI文章322篇;其中10分以上SCI论文21篇。 市妇儿医疗中心注重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费城儿童医院、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堪萨斯儿童慈善医院、美国国立儿童医院等15家国际一流高校和医院缔结了深厚的合作关系。在诊疗技术交流、特殊病例诊治、人才培养、妇幼健康研究等方面搭建了重要平台。...[详细]
联系电话

020-81886332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人民中路318号

医生团队
  • 朱南方[]

    医生擅长

    小儿反复咳嗽、哮喘、鼻炎、腺样体肿大、扁桃体肿大、霰粒肿、厌食、疳积、泄泻、遗尿、多动症、抽动症、疮疡、外感温热病和皮肤病的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朱南方,男,中医儿科主任中医师,中医科副主任,于1976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儿科临床20多年。现任广州市儿童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儿科主任中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广州分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擅长运用传统的中医中药和针灸疗法治疗儿科临床疾病,对小儿咳嗽、哮喘、厌食、疳积、泄泻、遗尿、疮疡、外感温热病和皮肤病有较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现任广州市儿童医院中医科副主任。目前负责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热、疮疡、皮肤病等专科门诊的诊疗工作。从医以来,他先后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和广州市卫生局科研课题1项,参与科研课题3项,在省和国家级专业杂志发表文章20余篇。 ...详情
  • 李蔷华[]

    医生擅长

    擅长治疗小儿发热、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泄泻、疳积、汗证、、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小儿遗尿、过敏性紫癜、黄疸 、胆道闭锁术后调理等疾病 ...详情

    从业经历
    李蔷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主任中医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儿科工作30余年,对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能熟练地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辨证施治,对小儿消化、泌尿、呼吸系统疾病及小儿外感、温热病、中医儿科疑难杂证的中医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医治小儿发热、泄泻、疳积、厌食、汗证、肾病、遗尿、咳喘、紫癜等疾病。社会任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广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详情
  • 石军[]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于明华[]

    医生擅长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川崎病、心肌炎、心肌病及其他后天性心脏病 ...详情

    从业经历
    于明华,女,主任医师,1983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1988年和1995年两次留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儿童医院学习小儿心血管病诊断治疗技术。现任广州市儿童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儿科硕士生导师、广州市超声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超声学会常委、广东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州市儿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儿童福利会救治重症儿童医务专家组成员、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专家委员会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并受聘为广州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编委等职。 回国后致力于小儿心血管疾病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尤其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川崎病、心肌炎、心肌病及其他后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国内较早采用超声心动图为主的无创性方法诊断小儿先心病数千例与手术对照符合率达99%。采用超声引导球囊房间隔造口术姑息治疗新生儿危重先心病获成功,发表论文为国内首次报告。近年来主持开展小儿川崎病心血管损害的诊断治疗和追踪观察研究,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不完全川崎病的鉴别诊断、川崎病心血管损害的预防及冠状动脉瘤的超声监测和临床处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科研成果:近年来主持开展小儿川崎病心血管损害的诊断尤其治疗发表和追踪观察研究。近年曾先后主持并完成省、市科委科研课题两项,参编出版相关专著部,并发表国家和省级专业论文多篇。 近5年论文发表: 1张丽,于明华等.冠状动脉造影和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远期追踪的价值.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3(3):196-202. 2张丽,于明华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在远期追踪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作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8,23(6):430-432. 3张丽,于明华等.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的远期预后研究.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 5(3): 187-193. 4张丽,于明华等. 30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回顾及疗效.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16(2):106-108. 5于明华,张丽等.小儿先天性肺动脉吊带畸形6例临床及诊断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年10期 6虢艳,于明华,张丽等.广州市儿童医院2001至2004年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杂志,2010年,16(2):106-108. 7施婷婷,于明华,张丽等.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急性期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年5月 ...详情
  • 余家康[]

    医生擅长

    新生儿外科和普通外科 胃肠肝胆外科 ...详情

    从业经历
    男,主任医师,副教授,外科部副主任,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1999年3月~2001年3月西班牙马德里LaPaz儿童医院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第九届委员会肝胆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小儿外科专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妇幼协会小儿外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广州市医师协会普外微创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快速康复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原全国新生儿外科学组副组长、原广东省小儿外科学会新生儿外科学组组长[广州医学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从事新生儿外科和普外科工作。对外科先天性畸形有30年临床经验,能主刀食道闭锁、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先天性巨结肠和胎儿手术等常见和复杂手术。主要研究方向是先天性膈疝、食管闭锁、腹裂和胆道闭锁等先天复杂畸形和胎儿先天畸形诊治。获06、12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07、11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宋庆龄儿科奖(第二完成人)。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已发表论文90余篇。 ...详情
  • 邹焱[]

    医生擅长

    专业专长: 1。 小儿腹部恶性实体瘤诊断与治疗。对神经母细胞瘤、畸胎瘤、腹膜后肿物、肝母细胞瘤、胰腺肿瘤、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硬纤维瘤、脂肪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恶性生殖细胞瘤、卵巢肿瘤、睾丸肿瘤等的治疗有着较深的造诣。 2。 小儿普外疾病的外科治疗,如胆道扩张症,胆道闭锁,阻塞性黄疸,门脉高压,巨结肠,肛门闭锁,消化道出血,胃食道反流,贲门失弛缓症、各种复杂消化道畸形等。 3。 少见病、罕见病诊治。 擅长于手术治疗以下疾病: 1。 器官包块(甲状腺包块、甲状旁腺包块、胰腺包块等); 2。 骶尾部包块(骶尾部畸胎瘤、脂肪瘤等); 3。 腹部、盆部包块(肝脏肿瘤、卵巢肿瘤、胃肠肿瘤、肠系膜囊肿、各种腹膜后肿瘤等); 4。 各部位神经母细胞瘤; 5。 各部位畸胎瘤; 6。 各部位淋巴管瘤; 7。 胆道扩张症,胆道闭锁,阻塞性黄疸,脾脏疾病,门脉高压症,巨结肠,闭肛,消化道出血,胃食道反流,贲门失弛缓症,各种复杂消化道畸形等。 8。 其余儿外科常见疾病。 ...详情

    从业经历
    肿瘤外科主任医师,肿瘤外科主任。1991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1994年-1997年于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学习,获小儿外科硕士学位,1997年至今在我院小儿外科工作,期间于2002-2003年在西班牙马德里LA PAZ儿童医院做访问学者。2009年2月-5月赴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胎儿医学中心进修学习。 ...详情
  • 朱德力[]

    医生擅长

    小儿腹部外科疾病的治疗;肛肠外科和大便失禁的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朱德力,男,主任医师,广州医学院毕业,全国小儿外科肛肠组委员,省小儿外科学会委员。从事小儿外科工作30年,擅长小儿腹部外科疾病的治疗,对肛肠外科和大便失禁的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应用纤维结肠镜治疗下消化道出血取得较好效果。 ...详情
  • 钟微[]

    医生擅长

    擅长胎儿医学的产前咨询及生后随访、治疗。先天性膈疝、肠闭锁、胎粪性腹膜炎等消化道畸形、胆道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直肠肛门畸形、食道闭锁、腹部肿瘤等外科疾病及围手术期管理。近年组建团队开展消化道畸形术后功能恢复、营养、生长发育的综合管理,已开展新生儿胸腔镜手术治疗:膈疝、食道闭锁、CCAM、隔离肺;腹腔镜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十二指肠梗阻、肠闭锁、直肠肛门畸形、胆道梗阻、胆总管囊肿、腹腔肿物及各类腔镜探查及复杂腔镜重建手术。 ...详情

    从业经历
    钟微,女,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儿外科主任医师,外科教研室主任,新生儿外科主任、胎儿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儿科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营养专业委员会常委。 曾赴澳洲墨尔本儿童医院、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进修。学术论文分别于世界小儿外科会议(WOFAPS)、泛太平洋小儿外科会议(PAPS)大会宣读。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编专著两部。 ...详情
  • 夏慧敏[]

    医生擅长

    对于新生儿外科及小儿普外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擅长于复杂、罕见先天畸形的救治,同时致力于先天性膈疝发生机制、肺发育不良及产前干预的临床实验室研究,胎儿先天性结构性畸形的产前诊断、产时干预及近远期随访的临床研究。 ...详情

    从业经历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院长)。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担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理事会副会长兼妇儿医院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总编辑、《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副主编。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英国伯明翰大学客座教授。曾于2019年,被授予“国之名医”荣誉称号。 ...详情
  • 肖华[]

    医生擅长

    小儿神经康复.主要诊疗小儿大脑发育不良、脑性瘫痪、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智力低下、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癫痫、语言发育落后,孤独症,抽动症,多动症等。 ...详情

    从业经历
    肖华大夫,女,毕业于青海医学院,中山大学康复与理疗研究生.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现任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门诊主任。广东省妇幼保健学会小儿神经学组委员.广州市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社区康复学会分会儿童康复学组成员.广东省儿童康复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康复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编委会评审专家.广州市卫生局专家委员会评审专家.先后从事临床儿科、新生儿科,小儿神经康复专科工作,曾在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医科大学、青岛残疾儿康复中心、佳木斯小儿脑瘫疗育中心、中国康复中心进修学习,熟练掌握了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对危重、疑难儿科病例具有较高的诊疗水平。目前重点致力于小儿神经康复专科工作,尤其擅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小儿脑积水、小儿脑瘫、癫痫、智力低下、语言落后、自闭症、抽动障碍、注意力缺陷等治疗。 科研成果: 初生新生儿常见病原体感染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2,8-10 49,XXXXY综合征1例,中华医学杂志 2002,11-25 康复疗法干预不同月龄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对比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4,5-25 370例婴儿外部性脑积水就诊原因与脑神经电生理学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4,7-25 425例中枢性协调障碍高危因素与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4,9-25 儿童型体外反搏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09,3-25 19例婴儿外部性脑积水合并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临床医学工程2010,12-15 科研项目 广东省卫生厅立项,脑室间孔开合与调节颅内压的实验研,2000年获广东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叁等奖, 广州市科技局体立项,外反搏疗法与传统疗法在脑性瘫痪患儿早期康复中的作用观察(项目负责人)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立项,学龄期DCD儿童的运动技能干预技术及其社区防治网络建设的研究(主要参与者)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