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医院名称: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59年,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预防、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青海省唯一的高等院校直属教学医院。青海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青海红十字博爱医院和青海省预备役步兵旅医院设在我院。医院是青海省抗癌协会、青海省康复医学会和青海省包虫病学会的挂靠单位。

1995年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2010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2013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4年被中国医院协会授予“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2016年被西宁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领导小组评为“西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示范单位”,2017年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2018年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全国“人文爱心医院”。

医院拥有两个院区,占地面积189.96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全院现有职工2989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661人。其中,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96人(正高级145人,副高级237人)。医学博士52人,医学硕士415人。

医院设有管理部门30个,临床科室55个和医技科室16个。其中,普通外科学、肿瘤学、心血管病学3个学科承担着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内分泌与代谢病学、骨科学、病理学等12个学科承担着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建有肿瘤专业、影像专业、药事管理等12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全院编制床位2200张,开放床位2700张。年平均门诊量170余万人次,住院病人6.8万余例次,完成各类手术2.1万余例。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站在甲子华诞这一新的历史起点,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青海大学的领导下,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韁”的职业精神,勠力同心,砥砺奋进,为健康青海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详细]
联系电话

0971-6162000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西宁市城西区同仁路29号

医生团队
  • 康海山[]

    医生擅长

    ...详情

    从业经历
  • 秦筱梅[]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纪新强[]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于鹏杰[]

    医生擅长

    ...详情

    从业经历
  • 李国元[]

    医生擅长

    擅长乳腺癌,肺癌,食管癌,胃肠胰腺肿瘤,妇科肿瘤、肉瘤及淋巴瘤的诊治,熟知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内分泌治疗,尤其在肿瘤的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查阅最新外语文献,并将其最新知识应用到患者身上,及时解决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对医学常见病的诊治及个体化诊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高原病的诊治方面亦有一定经验。 ...详情

    从业经历
    李国元,男, 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肿瘤内科2病区副主任,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医学院肿瘤中心访问学者。青海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分会委员,兼任青海省抗癌协会理事,青海省抗癌协会食管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海省抗癌协会胃肠肿瘤委员、乳腺癌分会委员、中西医整合医学分会委员、化疗委员会委员、肉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项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1994 年毕业于青海大学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在青海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工作至今26年。2002年师从青海大学医学院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格日力教授进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 研究方向为肿瘤与低氧的关系及抗肿瘤药物开发,期间参与了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藏羚羊肌红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耐缺氧机制》的研究,省科技厅资助项目《藏药抗缺氧、抗疲劳药物的开发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2004年在第四军医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学习3月,进行《藏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课题,完成青海省科技厅课题《藏药桃儿七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作用》的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医学硕士学位并评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8年申请到青海省卫生厅课题一项:课题名称为:HIF-1a和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课题现已完成,被青海省科技厅成果鉴定为国内先进。2009年通过了出国人员BFT英语高级考试,并经国家外专局批准以访问学者身份于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医学院(UMASS Medical School)MRI室学习一年,参与小动物抗肿瘤药物作用后MRI技术动态检测肿瘤变化以及药物治疗前后有关分子表达水平的改变,并在其附属医院Memorial Hospital肿瘤中心进行学习交流,熟练掌握美国肿瘤NCCN指南及ASCO指南,熟知中国肿瘤CSCO指南,针对不同个体给予个体化诊疗。回国后在玉树地震期间被医院抽调到ICU病房协助灾区患者的诊治,圆满完成了任务。2012年聘为主任医师及硕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聘为肿瘤内科教授。2013年起负责门诊肿瘤中心多学科专家会诊工作。在多年的临床工作当中,对肿瘤常见病的诊治原则十分熟悉,尤其擅长肿瘤的内科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对肿瘤病人的个体化处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工作期间积极指导下级医师的临床诊疗工作,参与青海大学医学院内科学、诊断学及肿瘤学的教学工作及研究生的学习指导。先后10余次荣获医院“先进工作者”。 2)研究工作经历 1994年-1999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医师。 2000年-2005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治医师。 2006年-2011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科室副主任。 2012年-2020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科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同时参与门诊肿瘤中心多学科会诊工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指导。 3)科研成果 参加、分担科内多项省厅级科研课题及新药二、三期临床研究。参与科内多项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工作。 代表论文及发表情况: [1]李国元, 赵久达,李瑜英 .国产重组人血管皮内抑素联合博莱霉素治疗恶性胸积液. 中国新药杂志 ,2011,20(16) :1544-1547. [2]李国元, 赵久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抗人乳腺癌MCF-7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青海医学院学报2011,32(2):117-120. [3] 李国元,赵久达,王成,等.HIF-1a和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中国癌症杂志,2010,20(8):602-606. [4] 李国元,赵久达,李建平,等.不同海拔地区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自身对照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3846-3849. [5] 李国元,赵久达,李建平,等.高、中海拔地区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及骨髓Flt水平的比较.临床检验杂志,2008,26(3):239. [6] 李国元,格日力.肿瘤细胞低氧反应的分子机制.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 1(17): 1351-1354. [7] 李国元,马兰,格日力.桃儿七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23):2185-2188. [8] 李国元,吴建芳.TAM诱导MA782细胞凋亡与p21/CIPI的关系.实用医学杂志,2004,20(9):1002-1004. [9] 李国元,吴建芳.TAM诱导MA782细胞凋亡与CDK4的关系.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15(14):2110-2113. [10] 李国元,格日力.缺氧性应激反应的分子机制.2005, 26(1) :67-70. [11] 李国元,格日力.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观察.青海医学院学报,20......详情
  • 田少奇[]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郭占芳[]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马生花[]

    医生擅长

    ...详情

    从业经历
  • 宋爱琴[]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周玲[]

    医生擅长

    小儿呼吸,消化,风湿免疫,急救 ...详情

    从业经历
    周玲,女,汉族,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儿科副主任,儿科教研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青海儿科分会委员,青海省司法鉴定委员会成员,省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 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多年来诊治了大量儿科患者,形成了系统的诊疗规范,在疑难危重病症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诊治的儿科常见疾病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硬肿症、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出血症、重症肺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过敏性紫癜、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各类中毒等。1990年11月至2000年4月到湖南省儿童医院进修小儿急救专业,在抢救方法及诊断思路上得到全国著名儿科专家赵祥文教授的临床指导,学到了许多宝贵经验。参与了“小儿发锌检测与生长发育及贫血的关系”的科研调查,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主持完成“西宁地区儿童过敏性紫癜急性期免疫状态分析研究”的科研调查,获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主持完成的“NSIMV联合纳络酮治疗婴儿低氧型ARF的探讨”、“PPN联合早期微量喂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探讨”2项三新项目,获省内先进。举办儿科新进展CME学习班一期,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9篇刊登在核心期刊,两篇获优秀论文奖。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