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始建于1953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沉淀,现已成为铜川乃至西北地区煤炭化工系统最大的以创伤外科和职业病防治为特色的三级乙等医院。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学科特色鲜明,在历次重大事故抢救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该院是国家安监总局矿山救护中心铜川分中心,是铜川市急救中心所在地。是西安交大一附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协作医院,同时还承担着西安交大二附院、延安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等学校的临床教学工作。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医院示范医院,陕西省文明单位,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的“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最佳单位,陕西省卫生系统文明示范单位。 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医院以创建三甲医院为目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按照“科技兴院、人才立院”工作思想,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依靠人才和技术优势,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使医院取得了飞速发展,各项工作达到了卫生部颁布的标准,两个效益同步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医院主要做到几点: 一、建章立制。先后建立完善了《关于医院会议制度》、《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党委议事规则》等二十项工作制度,下发了《医疗质量控制计划及实施方案的通知》,修订和建立了各种医疗质量制度41项,尤其是完善了医疗质量的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会诊制度病历书写及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以及《医师外出会诊的补充规定》、进修、论文发表、科研等多项规章制度等,使医院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主动承担应急工作。全力做好工伤抢救、中毒事件、大型车祸等突发事件的医疗抢救。2003年4月,非典疫情突如其来,针对疫情,确定“两手抓”的工作思路,增添了专用设备,成立了发热门诊,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抗击非典,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陈家山“11.28”、韩城“4.28”、金锁“7.19”事故发生后,出色完成了伤员的抢救任务,受到了省政府领导和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和通报表扬。 三、大力开展了卫生支农活动。从1985年开始,我院二十年支农不断,先后同耀县小丘中心卫生院、阿庄卫生院建立了长期帮扶关系,成立了“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棋盘分院”,与宜君县人民医院进行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启动签字仪式,派出了骨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眼科、放射科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副主任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进行为期三年的支援工作。 四、扩大对外宣传,提高知名度。五年来,共外投填补技术空白等的宣传报道稿件1000余篇,办院宣传简讯100余期,报送上级及新闻单位10余家互通信息。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健身能力,增加了社会效益,又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我院技术水平的信赖度。 五、狠抓形象建设。积极开展了百姓放心医院创建工作,在三年时间内顺利完成了三个主题的创建任务,并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提升了医院整体形象。 六、打造人才队伍,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养各类技术人才。五年来共选派医护人员外出到上海、北京、西安等地进修培训学习300余人次。参加院外学术报告会 3173 人次。院内举行学术报告会150次,参加人员9000人次。请西安教授为全院医护人员讲课100余次。大力表彰作出贡献的技术人员。99年起院建立了科技表彰制度,共召开 7次表彰大会。全院共开展新技术项目174项,表彰新技术项目达70项, 其中有20余项新技术填补铜川市医疗技术的空白。撰写论文1151篇,表彰优秀论文105 篇,奖励自学成才人员28 名。先后有5名同志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扩大对外交流。邀请北京医科大第一临床医学院专家教授、博士、硕士生到我院进行社会实践、讲学教导、义诊,还组织下乡,下矿去附近的医院,驻地部队,开展义诊、咨询、支援、会诊、抢救、手术活动,既考验了自己,又为铜川市整体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七 、创造优美诊疗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先后投资三千多万元购买了先进医疗设备,为我院的医疗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投资两千多万元对病房楼和门诊楼进行装修和改造,调整了科室布局,增设了特需病房,完善了内部服务功能,大大方便和吸引病人,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优化美化院内外环境,加快锅炉改造工程,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八、力促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实行副高职称的高年资医师按时上门诊。给门诊设有导诊咨询台,配置候诊椅,设有电视、饮水设施、电话等为病人服务的基本设施。公开药价和收费标准,设有投诉电话,各科标识规范、醒目。医务人员挂牌上岗,统一使用文明用语。门诊病历、门诊处方、住院病历,甲级率达95%,门诊处方合格率98%,抢救危重手术病人231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法定传染病报告单及时率均达100%。院前急救电话出诊1488次,危重病人184人次,中毒病人134......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