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名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办于1937年,前身为福建省立医院,经过70余年发展,现已形成拥有四所分院、两家护理院、九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医疗集群,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闽西南规模最大的三甲综合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际开放病床2500余张,其中院本部1800张。2011年门急诊量433万人次,出院病人数7.6万,手术例数3.02万例,平均住院天数10.44天。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有临床、医技科室48个。拥有福建省新生儿救护厦门分中心、福建省儿童医疗救护厦门分中心、厦门市肿瘤中心、厦门市泌尿系统疾病诊治中心、厦门市脑科中心、闽南PET(派特)中心等省市级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儿科重症专科、糖尿病诊疗科、妇科肿瘤、重症医学科(ICU)、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专科、新生儿救治、烧伤整形科、感染性疾病科等厦门市重点学科(含规划重点学科)。厦门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2个市级研究所,厦门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救治基地设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为卫生部心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福建省超声医学培训基地。与上海胸科医院建立房颤诊疗联合基地,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共建消化道早期癌内镜诊疗联合基地。   近年来,医院各学科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07年成功开展国内首例颅腔重建、全颅再造手术。神经外科目前已完成颅面畸形整复手术7台,无论是病例数量还是核心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8年,泌尿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NBI窄光谱电子膀胱镜在膀胱癌的应用。成功完成福建省首例前列腺癌根治术、亲属活体肝移植、血浆置换治疗多种疾病及化疗联合血细胞清除治疗骨髓增殖性疾病、静脉溶栓手术、光动力治疗脑肿瘤、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用CRRT抢救成功出生仅五天急性肾衰竭新生儿,闽西南地区首例电子耳蜗植入术、帕金森DBS治疗,成功为多例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及自体骨髓移植。开展游离空肠、游离腓骨肌皮瓣、游离股外侧肌皮瓣、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术、扁桃体癌根治术后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术例数、应用范围、成功率等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经过几代人的创建与传承,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形成了以15位名医为楷模,一大批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众多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为后备力量的人才队伍。现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近1300人,博士、硕士40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人,担任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委员专家30人、福建省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常委以上专家40人、厦门市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上专家45人,厦门市拔尖人才6人、厦门市医学学术与技术学科带头人14人、厦门市医学学术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24人。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视对外交流,目前与多家国外医疗机构联合建立长期合作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如新加坡中央医院管理培训基地、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专业培训基地、美国UCLA东西方医学中心医学带头人培训基地、新西兰惠灵顿儿科专业培训基地。聘请美国Anderson癌症中心著名肿瘤专家张玉铰教授、法国耳鼻喉科专家为医院客座教授。新加坡医疗保健集团陈思杰总裁为医院首席顾问,新加坡国立大学胡强达教授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高层次人才到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美国西北太平洋糖尿病研究所、加拿大BC儿童医院、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日本藤田保健卫生大学等国外著名医疗机构学习进修。同时采取柔性引进人才措施,引进上海瑞金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国内著名医学院校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获各级课题资助220余项,包括国家“863”和“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十余项。获省部级、市各级科技进步奖17项,包括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4次获得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厦门卫生系统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单位。发表SCI论文62余篇,获国家专利1项。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设有中心实验室,心脏介入研究室、高血压研究室、显微外科研究室、神经病学研究室、肿瘤研究室等20多个临床研究室。此外,与厦门大学共建“福建省神经系统疾病重点实验室”、“厦门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2006年通过国家人事部审批,设立福建省地市级医院首家博士后工作站。   2009年,经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心血管、内分泌、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肾病、风湿免疫、医学影像(核医学)、糖尿病等8个专业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成为闽西南首家获得该项资格的医疗机构。目前已与牛津大......[详细]
联系电话

0592-2132222,0592-2130789,0592-2137060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总院地址:厦门市镇海路55号。杏林院区地址:厦门市杏林洪埭路11号。鼓浪屿风景区分院地址:厦门市鼓浪屿福建路60号

医生团队
  • 安星凯[]

    医生擅长

    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头痛,神经遗传性疾病 ...详情

    从业经历
    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头痛,神经遗传性疾病 ...详情
  • 李敏[]

    医生擅长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擅长宫颈疾病、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脱垂的诊治,擅长宫腔镜检查、自凝刀、腹腔镜微创手术。目前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三项。 ...详情

    从业经历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擅长宫颈疾病、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脱垂的诊治,擅长宫腔镜检查、自凝刀、腹腔镜微创手术。目前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三项。 ...详情
  • 张泽洪[]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韦鹏翔[]

    医生擅长

    擅长:治疗各部位脑肿瘤、脑外伤、脑出血、脑梗塞、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痛、椎管内肿瘤、颅底畸形、脊髓空洞、脑寄生虫病、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癫痫、帕金森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擅长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立体定向神外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擅长神经外科疑难病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None ...详情
  • 周鑫[]

    医生擅长

    (1)胃癌、结直肠癌的综合诊治及腹腔镜胃肠肿瘤微创手术。(2)甲状腺肿瘤的诊治。(3)肿瘤营养及综合治疗。(4)腹外疝。(5)肛肠疾病,直肠、肛门良恶性肿瘤、痔疮、肛瘘、肛裂。 ...详情

    从业经历
    (1)胃癌、结直肠癌的综合诊治及腹腔镜胃肠肿瘤微创手术。(2)甲状腺肿瘤的诊治。(3)肿瘤营养及综合治疗。(4)腹外疝。(5)肛肠疾病,直肠、肛门良恶性肿瘤、痔疮、肛瘘、肛裂。 ...详情
  • 周鑫2[]

    医生擅长

    擅长:(1)胃癌、结直肠癌的综合诊治及腹腔镜胃肠肿瘤微创手术。(2)甲状腺肿瘤的诊治。(3)肿瘤营养及综合治疗。(4)腹外疝。(5)肛肠疾病,直肠、肛门良恶性肿瘤、痔疮、肛瘘、肛裂。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黄见亭[]

    医生擅长

    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难治顽固性心力衰竭及疑难杂症。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高月明[]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朱晓雷[]

    医生擅长

    肺小结节的诊治,肺、食管良恶性肿瘤的诊治,纵隔肿瘤的诊治及手汗症的微创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肺小结节的诊治,肺、食管良恶性肿瘤的诊治,纵隔肿瘤的诊治及手汗症的微创治疗。 ...详情
  • 尤俊[]

    医生擅长

    胃肠、食道、甲状腺及乳腺肿瘤的诊治,胃肠肿瘤的微创治疗(腹腔镜手术) ...详情

    从业经历
    尤俊,出生于医学世家,爷爷是著名细菌学专家 、原厦门市第一医院内科主任、 原厦门市防疫站站长 。父亲是著名骨科专家 ,中国医师奖获得者、 厦门特区杰出建设者 ,母亲是著名妇产科专家, 林巧稚奖获得者 、省五一奖章获得者 。 1993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取得学士学位,毕业后于厦门市第一医院现在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至今,2010年获福建医科大学肿瘤学硕士学位。 主要学术任职: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微创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腹腔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机器人与腹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腔镜内镜专家学组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胃癌学组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特约编委 中华消化外科菁英荟委员 华东地区微创外科医师联盟委员 福建省肿瘤防治联盟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胃肠分会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 厦门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学组组长 厦门抗癌协会副秘书长 厦门肠内与肠外营养协会常委 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洲大学访问、学习 2012年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附属Bundang医学院访问、学习 近年大力开展肿瘤的微创治疗,特别是腹腔镜胃肠道肿瘤的手术治疗,并在国内具一定影响力。在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特别在胰腺上区清扫,改良的脾门淋巴结清扫和经裂孔途径下纵膈淋巴结清扫这三个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造诣。开展各种腹腔镜下的消化道重建 ,成为国内最早开展全腔镜下消化道重建的少数几个单位之一。 参与编写的《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一书截止目前已发售一万余册,在胃肠外科领域影响很大,编写了该书的三个章节,在该书中所占篇幅最大。 参与由欧美、中日韩专家共同撰写的英文版《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该书于2017年4 月份举行的世界胃癌大会上首发,我们有两篇文章入选。 作为全国唯一参研单位参加一项关于消化道重建的国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做为分中心PI参与两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该两项研究均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我们努力为提供中国人自己的数据贡献一份力量。 2016年在第11届中日韩腹腔镜胃癌手术联席会议上作为中方代表之一做主题演讲。该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轮流在中日韩三国举行,参会人员中、日、韩三国的顶级腹腔镜胃癌专家组成,是代表腹腔镜胃癌手术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之一。 2017年年初在韩国釜山举行第12 届联席会议上做为中方6个讲者之一发表腹腔镜胃癌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的困惑与对策的演讲。 2017年作为中方代表参加东亚中青年外科医生联盟论坛,该论坛主要由中日韩三国的胃外科中青年专家组成,每个国家约十五名医生参加。 2016年在第15届世界内镜外科大会会议上针对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做两次演讲和作为讨论嘉宾参与两个环节的讨论。世界内镜外科大会,1988年在德国柏林首次举办,是每两年一次的世界内镜外科的盛会,2016年首次由中国举办,提供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内镜外科的舞台。 在世界内镜外科大会首发的《中国微创外科年鉴》一书中有一个章节祥细介绍了尤主任团队,说明我们的努力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