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医院名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科医院,前身是我国现代儿科学奠基人诸福棠院士于1942年创办的北平私立儿童医院。医院总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编制病床970张,年均门诊量约300万人次,住院病人8万余人次,手术逾2.6万例。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儿科学,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10个国家级平台,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级研究平台以及16个市级医疗中心。医院设有疑难病例会诊中心和远程会诊中心,儿科疑难重症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和儿外科分会的主任委员。 北京儿童医院共有在职职工3148人,其中医生945人,护士1303人,医技452人。正高级职称243人,副高级职称332人,中级职称640人。医院拥有中国现代儿科学奠基人诸福棠、小儿白血病专业学科带头人胡亚美、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张金哲等国内儿科界仅有的三位院士,以及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众多高层次人才。 医院拥有教育部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是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医学院和儿科学系所在地,现有教授、副教授100人,承担着博士、硕士研究生,长学制儿科专业,护理大专及继续医学教育等多层次教学任务,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优秀儿科人才。 北京儿童医院积极发挥学科龙头作用,领航儿科行业发展。2013年牵头组建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创新“病人不动、医生移动”的模式服务全国患儿,目前理事单位成员已达47家。医院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瑞典、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儿童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和广泛的合作,是科技部认定的儿童重大疾病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多年来,为方便患者就医,医院始终坚持24小时接诊。医院积极践行公立医院改革,推进预约挂号工作,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医院还承担了上级部门委派的手足口病防治、问题奶粉筛查、H7N9禽流感疫情筛查、新冠疫情筛查、抗震救灾支援、突发公共事件救援等医疗任务。 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儿童服务,大力弘扬“公慈勤和”院训精神,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贾立群同志等杰出代表。医院坚持公益,始终“关注儿童、关注健康”,成立“北京儿童健康基金会”,扶助贫困患儿就医;组织医疗骨干参加援疆援藏计划、“人才京郊行”、大型义诊活动,为偏远地区和基层单位的儿童送医、送药、送健康;开展免费救治西藏先心病、唇腭裂患儿活动,举办血友病、糖尿病、白血病儿童夏令营,让患儿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北京儿童医院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首都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最受欢迎专科医院”“双十佳人民满意医院”“北京最受欢迎三甲医院”荣誉称号及“首都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 国家级重点学科:儿科学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儿童重症、小儿呼吸、中西医结合儿科、小儿外科、临床护理、儿童血液病、儿童肿瘤 ● 国家级平台: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国家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儿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儿童重大疾病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技部儿童健康发展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儿童白血病的国际化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 ◆ 北京市级平台:北京市儿童外科矫形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儿童重大疾病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北京市重点学科:急救专业、普外专业、小儿白血病专业、中医小儿脾胃病专业 ◆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童血液病与肿瘤分子分型、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儿童慢性肾脏病与血液净化、出生缺陷遗传学研究 2022年2月...[详细]
联系电话

010-59612345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56号

医生团队
  • 孙保胜[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脊柱侧凸(先天性,特发性,其他疾病合并的脊柱侧凸),髋脱位,马蹄足,肢体不等长,脊柱及肢体病变(肿瘤,囊肿等),膝关节内外翻,手足多指(趾)、巨指(趾),肌性斜颈,多发关节挛缩症,膝关节及髌骨脱位等...详情

    从业经历
    孙保胜,男,主任医师,1996年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学毕业,北京儿童医院外科工作,2003年骨科工作至今,2006年到美国德州TSRH医院进修学习两月,2017年北大人民医院骨肿瘤科进修学习半年,目前为主任医师,从事儿童骨科疾病诊治工作,主要为矫形骨科,包括脊柱、肢体各种畸形矫治,儿童骨肿瘤诊治等。...详情
  • 朱丹江[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擅长儿童四肢外伤、骨折、骨关节感染,腱鞘炎、肌性斜颈、膝内翻、膝外翻、先天性髋脱位、脊柱侧弯等儿童常见四肢脊柱畸形。...详情

    从业经历
    首都医科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毕业,主治医师,毕业后于北京儿童医院骨科临床工作近10年。曾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修运动医学,专注擅长儿童运动损伤及相关疾病。...详情
  • 李浩[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小儿骨科:平足症、马蹄内翻足等足踝疾病、肌性斜颈、狭窄性腱鞘炎(弹响指)、多指(趾)、膝内翻、膝外翻、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脊柱侧弯、高肩胛症、肢体不等长、四肢骨折等...详情

    从业经历
    李浩,男,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医学院,一直从事儿童骨科临床和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儿童骨科诊治经验。在国家及省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参与编写《张金哲小儿外科学》、《实用小儿骨科学》,翻译《小儿骨科诊断学》等著作。目前担任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会足踝学组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足踝医学委员会委员、儿童足踝学组副组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脊柱裂学组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骨外固定与(智能)矫形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详情
  • 冯伟[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儿童骨折,骨关节感染...详情

    从业经历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儿童骨关节创伤、感染的治疗,对儿童四肢脊柱畸形的诊断和治疗也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可独立完成各种骨折、骨髓炎、关节感染和四肢畸形等各级手术。在国内小儿外科核心期刊发表《可吸收缝线张力固定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解剖复位与功能复位早期临床预后差异》、《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外固定架系统治疗儿童严重肱骨髁上骨折》等5篇文章。在2015年、2017年分别参加中华医学会骨科学术会议并做大会发言。 参与编写《实用小儿骨科学》、《小儿骨科手术学》等多部小儿骨科著作。...详情
  • 刘虎[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矫形骨科,儿童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特发性脊柱侧弯),颈椎脱位畸形,髋关节脱位筛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肌性斜颈,双下肢不等长等四肢畸形...详情

    从业经历
    医学硕士,从事小儿骨科十余年的时间里,积攒了大量临床经验,对治疗脊柱侧弯畸形、颈椎畸形及寰枢椎不稳定脱位、髋关节发育不良、肌性斜颈(腔镜微创手术)及常见的儿童骨科疾病有着丰富临床经验。...详情
  • 曹隽[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小儿脊柱畸形,脊柱侧弯的诊治,髋关节脱位筛查与治疗,四肢肢体先天畸形,肢体疼痛及损伤,运动损伤,骨折及关节脱位...详情

    从业经历
    曹隽,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儿外科专业 曾于美国纽约摩根士丹利儿童医院,美国德克萨斯TSRH医院与美国圣迭戈儿童医院访问学习 北京儿童医院小儿骨科专业工作,有多年临床经验,目前专门负责髋关节脱位筛查与治疗、儿童先天肢体畸形筛查与治疗工作与小儿脊柱畸形保守治疗工作 主持及参与多项儿童脊柱及髋关节畸形科研工作,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张金哲小儿外科学》、《实用小儿骨科学》等著作...详情
  • 祁新禹[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脊柱畸形;斜颈、发育性髋脱位;下肢不等长、骨良性肿瘤;多指(趾)...详情

    从业经历
    祁新禹,男,副主任医师,1991年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学毕业,北京儿童医院外科工作,1997年到骨科工作至今。目前为副主任医师,从事儿童骨科工作,主要为矫形骨科,包括脊柱、肢体各种畸形矫治,骨破坏病变诊治等...详情
  • 王强[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外伤、骨折、急腹症的手术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王强,男,特级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儿童医院创伤骨科主任,主要从事儿童急症创伤的治疗及研究工作,擅长各种外伤、骨折、感染骨髓炎的诊断、治疗。...详情
  • 潘少川[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小儿骨关节先天性畸形(如:髋脱位、马蹄足);小儿运动系统功能障碍(如:下肢不等长);小儿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弯、后突);小儿神经肌肉疾病(如:脑瘫)等。...详情

    从业经历
    潘少川教授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六年制医疗系,任北大医院外科助教,1959年任外科副主任。在骨科学专业方面曾师从我国老一辈方先之和陈景云教授,后专攻小儿骨科。1981年任北京儿童医院骨科主任医师。1986年8月至今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骨科教授。先后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主编了国内首部《小儿矫形外科学》、《小儿外科手术学》和《实用小儿骨科学》,并参加其他15部骨科、儿科学的部分章节的编写。1958年和1977年被评为北京市卫生科技先进个人;多次获北京市和卫生局科技进步奖。目前潘少川教授仍从事临床和医学专著的翻译工作。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小儿外科学会顾问(上届主委);中华小儿外科学会顾问(上届主委);全军总院、苏州儿童医院、无锡儿童医院、湖南儿童医院小儿骨科技术顾问;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学会会员;亚洲小儿外科学会终身会员。 曾于2019年,被授予“国之名医”荣誉称号...详情
  • 于凤章[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小儿骨科, 尤其在小儿马蹄内翻足、小儿脊柱侧弯、肢体不等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小儿斜颈诊治方面有独到的治疗理念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详情

    从业经历
    于凤章,男,主任医师,教授,特级专家,著名小儿骨科专家。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一直从事儿童骨科疾病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擅长小儿骨与关节先天性畸形。 196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在北京儿童医院外科工作,自1975年从事小儿矫形骨科工作。自1980年,在著名小儿骨科奠基人潘少川教授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及风险,在我国最早开始引进治疗脊柱侧弯,脊柱后突畸形矫形工作,至今近三十年,共完成各种脊柱畸形矫形病人近五千例,曾获北京市卫生局科研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并创立了小儿脊柱畸形矫形中心。 在小年龄(10岁以下)脊柱畸形的治疗,如果手术将脊柱较大范围地矫形固定,必将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延误到10岁以上,畸形会发展严重,内脏发育受损,并且矫形难度加大,因此如何能尽早有效控制畸形发展,又不太影响患儿身体的发育,畸形虽然仅为部分矫正,但给内脏发育创造有益环境,又不太影响患儿身体发育,等待患儿发育到一定阶段再作进一步矫形固定。这种设想治疗方案,对小儿脊柱畸形矫形的医务工作者是十分重大的研究课题。于教授发明的“肋骨固定撑开钩”就是应用于该手术中,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效果优于西方产品,效果良好,经国家专利局PCT三个月的审查,在新颖性,独创性,实用性方面都给予高度评价。 自1985年起,也是我国最早引进‘伊利扎诺夫(Ilizzarov)技术’校正肢体的各种畸形,例如肢体延长、假关节等,尤其是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神经纤维瘤病性假关节这类世界性难题。近年来手术成功率都获得显著提高,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经十几年的总结研究,于教授发明了马蹄内翻足矫形器,改变了常规的使用石膏矫形固定,让家长参入到自己宝宝畸形足的治疗中,十分温馨,减少了家长往返医院的次数,节省了时间,减轻了负担,更重要的是患儿痛苦很小,很少哭闹,可以做到患儿较舒适地接受治疗,并且安全系数高,并发症少,绝对不需麻醉,杜绝了麻醉的风险。经上百例临床实践总结,治疗效果优良。 于凤章主任研究发明了斜颈矫形器提高了斜颈的矫形效果。 于教授的发明创造我们将一一进一步介绍。...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