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院名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始建于1958年,原名日坛医院。1963年增设肿瘤研究所,此后又相继建立了河南林州、江苏启东等肿瘤高发防治现场。1983 年迁至北京市东南龙潭湖畔,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1996年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国家癌症中心依托单位,是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肿瘤规范化诊治质控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国家药物临床研究中心所在地,集医教研防于一体,全方位开展肿瘤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的国家标志性肿瘤专科医院。 医院高层次人才荟萃、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拥有包括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一流的专家团队,多名专家在70余个全国性专业学术组织中担任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职务。医院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年门诊量84万余人次,年出院量5.3万余人次,年手术量2万余台次。拥有多台能完成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和旋转调强放疗的直线加速器、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与核磁共振模拟定位机、肿瘤射频热疗设备、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第二代宝石能谱CT、3T高场强功能成像 MRI、PET-CT、全院级PACS-RIS系统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医院能够全面开展手术(含微创和内镜下治疗)、化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在肺癌、食管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胃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含挽救手术)、下咽颈段食管癌、喉癌(含保留功能手术)、口咽癌、鼻腔副鼻窦癌、颅脑肿瘤(含颅底沟通肿瘤)、髓内肿瘤、骨与软组织肿瘤(含保肢手术)、恶性黑色素瘤、骨转移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多种肿瘤的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位居国内前列,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医院还设置有专门的科室开展癌症筛查和早诊工作。 医院注重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还设有4个基础研究室、2个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中心、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动物室。建院以来,共获科研成果220余项,其中60%为省部级以上奖励,包括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医院是首批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基地,美国NIH指定的双边国际学生“肿瘤流行病”联合培养站点,是全国肿瘤专业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承担博士生、硕士生、留学生及进修生的教学任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点10个、硕士点12个,以及博士生导师82人、硕士生导师 117人。 医院是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和信息交流的中心。我院作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国家肿瘤学临床医师考试中心、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华肿瘤学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及《抗癌之窗》杂志等的依托单位,承担着全国肿瘤登记、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以及遍布全国的肿瘤高发现场等的工作,定期出版全国肿瘤登记年报和专业学术期刊。 医院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誉满海内外。我院先后与WHO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美国 MD Anderson癌症中心、美国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al)、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英国癌症研究院(CRUK)等国际知名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我院还与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蒙古、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国的国家癌症中心建立了联盟关系,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全院职工将继续秉持“团结、奉献、敬业、创新”的院训,全心全意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开拓进取,造福社会,为新世纪攻克癌症、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详细]
联系电话

010-67781331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号

医生团队
  • 张汝刚[]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王翔[]

    医生擅长

    腹部及乳腺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包括胃肠肝胆胰等各种腹部及乳腺肿瘤的常规手术以及某些复杂或高难的非常规手术 ...详情

    从业经历
    王翔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现任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 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主任。1984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1991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现北京协和医学院)。学术兼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乳腺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乳腺学组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委、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乳腺癌分会副主任委员、早期乳腺癌试验者协作组(EBCTCG )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等。王翔的外科医生生涯开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从医三十四年。最初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腹部外科工作,收治的病种主要包括乳腺、胃肠道、肝胆胰恶性肿瘤、腹腔及腹膜后和体表软组织肿瘤等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疾病。在长期的实践中打下了坚实的外科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外科技术。从2004年以来,他的工作重点专注于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和研究领域,尤其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及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等手术方面完成了大量的病例,他追求手术精益求精,练就了较为精湛的医术,操作技巧稳准轻快,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他领导的科室和团队借鉴国外经验,率先在国内开展乳腺癌保乳手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并积极推广,使得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生存率也在不断提高。最近五年来,他平均每年完成各类乳腺癌手术500余例,保乳率约40%-50%,前哨淋巴结活检率约70%,均居于国内先进水平。由于他和他的团队的努力工作和辛勤付出,王翔医生2015年被评为“京城好医生”光荣称号,在早期乳腺癌的外科手术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方面,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了201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了2018年华夏医学科技奖,还获得了2018 敬佑生命 荣耀医者中的“金柳叶刀奖”。 ...详情
  • 余宏迢[]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单毅[]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孟平均[]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许秉责[]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谷铣之[]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高黎[]

    医生擅长

    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包括常规外照射、适形放疗等先进放射治疗技术及高剂量率近距离治 疗(包括腔内近距离治疗和组织间插植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高黎,女,主任医师,教授,放疗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77~1982年就读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现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放射治疗科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委,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英文编辑。自1982年以来,一直从事肿瘤的放射治疗工作,工作认真负责,专业技术较强。较好掌握放射物理、放射生物、 临床肿瘤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和知识,熟练掌握头、胸、腹部恶性肿瘤的诊断、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模拟定位、照射野及照射剂量的设计。主要特长为: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包括常规外照射、适形放疗等先进放射治疗技术及高剂量率近距离治 疗(包括腔内近距离治疗和组织间插植治疗)。共发表第一作者专业论文 20 篇,参加数本专业论蓍的编写。 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一医学院或原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学士学位。 工作:198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肿瘤医院放疗科工作,现任放疗科副主任。负责科室的临床工作的管理和头颈部肿瘤组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研究领域和临床从事肿瘤放射治疗临床及科研工作20余年,全面掌握临床肿瘤、放射治疗学、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和各种放疗技术(包括常规放疗、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近距离放疗等),基本功扎实。主要研究领域为头颈部肿瘤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包括同步放化疗、放疗+靶向药物(生物)治疗、放疗+热疗及放疗+放射增敏剂等。另外,与头颈外科协作开展放疗与手术的综合治疗,包括术前放疗+手术、术前同步放化疗±手术、手术+术后放疗和手术+术后同步放化疗等。 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侧重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敏感性预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北方鼻咽癌的基因表象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委 《癌症》编委 《肿瘤预防与治疗》编委 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发表的论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 1. 头颈部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及对预后判断价值 肿瘤学杂志2007,13(5):384-387 吴润叶 高黎* 杨伟志 易俊林 黄晓东 李素艳 罗京伟 肖健平 徐国镇 2.颌骨原发性骨内癌术后放射治疗初探 中华肿瘤学,2007, 29(7):540-544 陈波 高黎* 徐国镇 李素艳 黄晓东 易俊林 3.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 h-R3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II期临床研究 中华肿瘤学,2007, 29(3):197-201 黄晓东 易俊林 高黎* 徐国镇 金晶 杨伟志 卢泰祥 吴少雄 吴仁瑞 胡伟汉 谢伟长 韩非 高远红 高剑铭 潘建基 陈传本 郎锦义 李涛 董昱 付玉彬 樊林 李柏森 黎静 王晓怀 陈炳旭 高献书 张萍 吴湘玮 胡炳强 4.鼻咽癌放射治疗经验总结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6, 15(4):249-256 高黎、易俊林、黄晓东等 5.PET与PET/CT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Acta Acad M ed S in, 2006, 28 (3) : 425 - 430 陈波, 高黎* 6.鼻咽癌的临床表现和预后 Acta Acad Med Sin,2006,28(3):315-317 易俊林、高黎*、黄晓东等 7.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reated by radical radiotherapy alone: Ten-year experience of a single institution Int.J.Radiat.Oncol.Biol.Phys. 2006,65(1):161-168 Jun-lin Yi M.D., Li Gao M.D. , , Xiao-dong Huang M.D., Su-yan Li M.D., Jin-wei Luo M.D., Wei-ming Cai M.D., Jian-ping Xiao M.D. and Guo-zhen Xu M.D. 8.嗅神经母细胞瘤的预后因素和治疗结果分析 中华肿瘤学,2005, 27(9):561-564 赵路军、高黎*、徐国镇 李素艳、肖光莉 9.早期鼻咽癌单纯外照射与加近距离治疗的远期结果比较 中华放射肿瘤杂志2004,13(4):263-267 高黎 袁智勇 徐国镇 李素艳 肖光莉 蔡伟明 秦德兴 10. 髓外浆细胞瘤临床分析 中华放射肿瘤杂志2004,13(3):211-214 王维虎、李素艳、高黎*、曲媛、徐国镇、李晔雄 11.鼻咽癌多层螺旋CT动态灌注扫描预测放射敏感性初步......详情
  • 余子豪[]

    医生擅长

    对肿瘤放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扎实的理论知识.善于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对乳腺癌的放射治疗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详情

    从业经历
    余子豪,男,主任医师,教授,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专业首席专家。1960年6月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历任肿瘤医院放疗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1991年任主任医师,曾任副所、院长兼放疗科主任。1979年赴英国进修深造三年。兼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常委,中华放射肿瘤杂志、实用肿瘤杂志编委。为博士生导师。 余主任医师对肿瘤放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扎实的理论知识,善于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对乳腺癌的放射治疗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在国内首先开展早期乳腺癌用保留乳房的保守手术和根治性放疗的综合疗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其疗效不仅与根治相同, 而且具有美容效果好, 上肢功能好的优点, 为乳腺癌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对早期乳腺癌给予保留乳房的保守手术加术后根治性放疗,国内首先应用以单野偏角电子线照射内乳淋巴区技术及半野照射技术。国家863计划课题负责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擅长乳腺癌、恶性淋巴瘤、软组织和男性生殖泌尿系统肿瘤的治疗。 曾于2017年,被授予“国之名医”荣誉称号。 ...详情
  • 汪楣[]

    医生擅长

    擅长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特别擅长胸部肿瘤诊断、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详情

    从业经历
    196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从事内科及肿瘤放疗事业多年,出色完成大量医教研工作,擅长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特别擅长胸部肿瘤诊断、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纵隔恶性肿瘤的诊断、放疗技术及综合治疗有较系统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