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医院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为重点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我国神经科学初创基地和人才培育的摇篮之一。传承“诚勤严精”的宣医精神,医院守正创新、知行合一,承载着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形成了以综合实力为主体,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滴水穿石,砥砺前行。医院探索推进新时期高质量发展道路,搭建了神经科学、老年医学的国家中心及国际平台,各学科稳步发展,神经科学各分支学科不断发展壮大:神经内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曾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神经外科及北京脑血管病中心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主要参加单位;功能神经外科与运动障碍病治疗中心被国际权威机构命名为“卓越成就临床中心”,是国内该领域的领军团队;北京市神经内科会诊中心被誉为国内“终极诊断机构”;神经介入、神经病理、神经康复、神经医学影像、神经药理、神经生物化学、神经电生理、基因与细胞诊断、血管超声诊断等学科齐头并进,凝聚成为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地位、令海内外瞩目的神经科学集群。 设立在本院的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和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担负着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龙头和执行管理职能使命。已构建成为集管理、服务、医疗、科研、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在国内独具特色的老年医学体系,成为对内起示范作用、对外是交流窗口的老年医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和特色品牌。2016年本院获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围绕老年重大慢性疾病防控、老年共病防治及老年综合健康评估等关键问题,牵头建立了24个专科联盟,实现了全国31个省和自治区的全覆盖,整合全国资源,开展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促进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向临床防治的转化和推广,提升我国老年人的总体健康水平。 医院点燃了信息技术、医药健康 “双发动机”率先启动了“基础-临床-转化”国家级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建设和 “三医联动”的互联网诊疗新模式,书写医药卫生原研转化的中国方案,营造开放、包容、自信的医学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团队培育环境。本院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60余名,包括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和享有政府特贴的突出贡献专家。医院持续秉承“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着力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医学转化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9个,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等市级平台10个。包括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研究所及中西医结合老年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中美神经科学联合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所、脑血管病研究所、血管外科研究所、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低氧医学研究所等机构。 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是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一流专业(临床医学)建设单位、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每年承担本专科生教学、研究生培养、住院医师培训等各层次人才1800余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双语课程3门。牵头学校4个临床专科学系,有博士培养点24个、硕士培养点34个,博导73位,硕导103位,每年在读博、硕士700余名。学院1988年开始住院医师培训工作,2015年成为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十佳基地,每年住院医师结业考核通过率位居北京市前列,获得全国十佳培训基地管理者、优秀基地负责人、全国优秀专业基地主任。学院每年完成国家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10余项,多次获评北京市继续教育先进集体。 承担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时代重任,医院建设雄安新区起步区第一家综合医院,运用“第五代医院”建设理念和智慧医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医学转化先行先试,打造中国新医院建设和管理的典范。宣武医院全体员工愿秉承“守正创新,知行合一”的理念,肩负起新时期首都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力军的重任,不忘初心、只争朝夕,努力打造健康安全、转化创新、智慧便捷、管理高效、人文教育型医院,为把医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人民满意的学院型医院和现代化医学中心” 而奋斗;为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以患者为中心,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而奋斗!...[详细]
联系电话

010-83922345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

医生团队
  • 李学锋[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的预防及治疗;在糖尿病足、布-加综合征、主动脉栓塞、多发大动脉炎以及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治...详情

    从业经历
    李学锋,男,副主任医师,1986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 同年进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外科从事临床工作。 在2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的预防及治疗方面经验丰富、疗效良好,受到患者一致好评;并在糖尿病足、布-加综合征、主动脉栓塞、多发大动脉炎以及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治方面亦有很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 曾参与《实用血管外科及血管介入治疗学》、《糖尿病足诊治新进展》两部著作的编写,并且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同时还参与“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国家863重大科研项目课题)”,“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等多项科研工作,并指导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临床及科研的学习和工作。...详情
  • 汪忠镐[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大动脉炎颈部四血管病变、胸腹主动脉瘤、颈动脉体瘤、先天血管畸形、肾血管性高血压、肢体缺血和动脉硬化等的外科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汪忠镐,男,主任医师,教授,1937年7月生于浙江杭州,1982年2月参加九三学社。1961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并于同年参加工作,从事血管外科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大动脉、大静脉临床和基础研究。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教授,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以中文发表300余篇,以英文发表15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50余部;发明专利10项,获国际国内各种科技成果奖项10项;1992年获政府特贴。现任首都医科大学血管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学组组长;国际血管联盟副主席;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主席;前任亚洲血管外科学会主席(1996-1998年)。 2005年12月16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习经历 1956.9至1961.8 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 学士 1979.9至1980.11 美国Duke大学 血管外科 1980.11至1981.9 美国北卡罗纳大学 血管外科 1991.5至1991.10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血管外科和肝移植 主要工作及学术经历 1961.08至1986.04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 住院医师 - 副教授 1986.04至1992.03 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 1992.03至2000.10 北京大学附属第八临床学院(邮电总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 所长、教授、博导 2000.10至2004.0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管研究所 所长、教授、博导 2004.01至至今 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宣武医院 所长、教授、博导 重要科技奖项 1 布加综合征的实验和临床研究;1991、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 2 内皮细胞衬里人工血管的研制和应用;1993、邮电部科技进步奖 一等 3 布加综合征的系统研究和治疗方法的演变;1994、邮电部科技进步奖 一等 4 关于布加综合征的实验和临床研究;1995、国际传记中心 20世纪奖 5 布加综合征的实验与临床研究;1996、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 6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1996、邮电部科技进步奖 二等 7 在血管外科所取得的成就;1996、国际血管学院 研究成就奖 8 大动脉炎外科治疗的创新;1998、邮电部科技进步奖 一等 9 静脉代用品内皮细胞种植;1998、第18届国际脉管联盟世界大会 10 创立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2002、第四届布加综合征大会 发明专利情况 1 圆柱扩张血管内支架; 1993;,专利号ZL 93 2 17032.3 2 带弹性支架的人工血管; 1994;专利号ZL 94 2 14534.8 3 纺织型血管内支架;1994;专利号ZL 94 2 14534.8 4 编织式扩张血管内支架;1993;专利号ZL 93 2 17462.0 5 记忆合金支架型真丝人工血管;1996;专利号ZL 96 2 01524.1 6 细胞衬里人造血管;1993;专利号ZL 93 1 01997.4 7 下腔静脉破膜器;1993;专利号ZL 93 2 32953.5 8 带球囊的下腔静脉转流管;1994;专利号ZL 94 2 00623.2 9 下腔静脉过滤网;1993;专利号ZL 93 2 17463.9 10 腹主动脉多球囊转流管;1994;专利号ZL 94 2 02815.5 主要成就 汪忠镐教授作为我国著名的血管外科专家,擅长各种大血管病手术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尤其对布-加综合征、大动脉炎的血管损害和治疗的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为布加综合征创建了多种术式,并建立了全方位诊治体系,他发明了多种手术方法,使手术死亡率由90%下降到10%以下,治疗效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推动我国血管外科事业发展和走向世界做出杰出贡献。于上世纪70年代率先开展动脉造影的研究,撰写的《选择性动脉造影》和《腹腔内脏动脉造影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使我国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开始起步,并在国际上首先完成了以带膜支架对全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部瘤和大动脉减速伤的成功治疗。自1986年起针对临床应用静脉型人工血管移植通畅率低下的问题,开创了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的研究,实现血管腔面快速内皮化,明显改善移植血管的性能,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1992年汪忠镐教授成功在国内开展了第一例PTA与血管内支架治疗布-加综合征;目前在国内开展了肾动脉、髂动脉、颈...详情
  • 佟铸[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从事血管外科的临床工作...详情

    从业经历
    佟铸,男,主治医师,外科学博士,2006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获外科学博士学位,其中2005年~2006年留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主要从事显微外科/小血管吻合和移植免疫的研究。 2006年~200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的研究。目前主要从事血管外科的临床工作,同时参与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5篇。国际实验显微外科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Microsurgery)会员。擅长从事血管外科的临床工作。...详情
  • 静脉曲张静脉血栓专科门诊专科号[]

    医生擅长

    诊治血管外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无脉症专科号[]

    医生擅长

    诊治血管外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血管外科专家门诊知名专家[]

    医生擅长

    诊治血管外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血管外科专家门诊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血管外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张成超[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锁骨下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慢性肾功能不全-动静脉瘘的建立、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布加综合征、门脉高压症、大隐静脉曲张以及各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张成超,博士,血管外科专业。师从国内著名血管外科专家汪忠镐院士。专业诊疗范围: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肾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锁骨下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布加综合征、门脉高压症、大隐静脉曲张以及各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发表SCI论文3篇,参编专著3部。现担任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血管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白求恩医学专家委员会青年科学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血栓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感染与损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血管外科与创面修复专家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医疗服务治理专家委员会专家...详情
  • 武欣[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血管外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齐一侠[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以及经典手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各种微创治疗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或颈动脉内膜剥脱,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从业15年,累计完成静脉曲张手术2000余台,擅长微创射频、经典改良剥脱等静脉曲张手术方式,每年完成各种下肢动脉微创治疗及颈动脉手术300余台。...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