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三级甲等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医院名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创建于1952年,系国家卫生健康委预算管理单位、三级甲等医院,是集医、教、研、防、管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全国儿科学重点学科、国家“211”、“985”和“双一流”工程建设单位,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儿科)博士后流动站。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复旦大学发布的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和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医院最佳临床学科排行榜,我院儿科学均位居前列。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上海市第十届儿童工作白玉兰奖。2017年获批成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连续十一次荣膺上海市文明单位,连续两次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医院宗旨:一切为了孩子。医院使命:建树医学典范,呵护儿童健康。医院定位: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亚洲、走向全球。医院愿景:国际一流的儿童医学中心。医院院训:团结、奋进、严谨、创新。医院理念:尊重、平等、热情、关爱。   经过70年的发展,医院学科综合实力领先,临床专科优势突出。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平台,包括: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小儿消化科、中医儿科、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小儿外科、临床护理);4个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专业(新生儿、外科、心血管、传染病);国家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管理办公室;国家儿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家高通量基因临床诊断基地;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儿科协同中心;国家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国家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儿科);国家新生儿特色保健专科基地。省部级级重点学科和平台有: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中心(儿科);上海市儿科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儿科、儿外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新生儿):上海市小儿外科疑难重症临床医学中心、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治中心、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治中心、听力筛查诊治中心;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呼吸急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发展专业(小儿传染病);上海市儿科临床质控中心、上海市新生儿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上海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质控指导中心;上海市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   医院科研实力雄厚,近10年来,承担712项科研课题,经费5.9亿元。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等。在Nature, The Lancet, Nat Genet、Cancer Cell, Circulation, Cell Res, Cell Stem Cell,JAMA Pediatrics, Pediatrics, Journal of Pediatrics,Pediatric Research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高影响力论文1800余篇。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30余项。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儿科学》、《小儿外科学》以及重要专著《实用新生儿学》、《实用新生儿外科学》、《实用新生儿护理学》、《小儿感染病学》、《现代实用儿科学》等百余部。主办《中国循证儿科杂志》、Pediatric Medicine等学术期刊,与美国儿科学会协作主办《Pediatrics.中文版》。   医院是教育部儿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设在儿科医院,每年承担临床医学八年制、五年制以及预防、公共卫生等专业1000余名医学生的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践教学工作;拥有7个博士点、10个硕士点,每年在读研究生250余名。拥有国家儿科和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围产新生儿和小儿麻醉专科基地,13个上海市儿科亚专科和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每年在培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210余人;每年培养长期进修学员350余名,短期进修学员400余名。每年举办60余期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形成了“全链条式教育”的儿科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为一体的有机衔接和螺旋式能力提升。十三五期间,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虚拟仿真建设项目。2021年,《儿科学)获首届国家精品教材奖。   医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26家国际上知名的医学机构和国内82家省级单位建立密切协作关系,开展广泛交流。多次举办大型儿科国际学术会议,包括国际儿童医院院长论坛、太平洋小儿外科年会、国际儿科肾脏病大会、IMFAR亚太区孤独症论坛、上海新生儿论坛、儿科心血管国际研讨会、国际儿科肾脏病论坛、亚洲新生儿医学国际研讨会、中国国际儿童重症医学论坛、儿童炎症性肠病国际高峰论坛、上海普拉德•威利综合征国际论坛等。   七十年来,儿科人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宗旨,以“团结、奋进、严谨、创新”的院训勉励自己,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医院文化,为成千成万的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促进我国卫生健康事......[详细]
联系电话

021-64931923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万源路399号

医生团队
  • 朱海涛[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1. 肠闭锁,肥厚性幽门狭窄,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先天性膈疝/膈膨升,腹腔囊肿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微创手术治疗。 2. 胎粪性腹膜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相关并发症的外科手术治疗 3. 食管闭锁,脐膨出、腹裂及短肠综合征MDT管理与综合治疗 4. 儿童普外科及新生儿外科相关国际医疗服务...详情

    从业经历
    姓名:朱海涛 学历学位:医学博士 职称: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专业:新生儿外科、微创外科、普外科 医疗专长: 1. 肠闭锁,肥厚性幽门狭窄,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先天性膈疝/膈膨升,腹腔囊肿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微创手术治疗。 2. 胎粪性腹膜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相关并发症的外科手术治疗 3. 食管闭锁,脐膨出、腹裂及短肠综合征MDT管理与综合治疗 4. 儿童普外科及新生儿外科相关国际医疗服务 简要工作经历: 2010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分别于2012年及2017年完成上海市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成绩优秀。毕业后留院从事小儿普外科及新生儿外科工作至今。现任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加拿大CPSO注册医师,美国心脏病协会高级生命支持(PALS)认证医师,美国外科学院创伤高级生命支持(ATLS)认证医师,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十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内镜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小儿外科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小儿胸外微创学组青年委员,太平洋小儿外科医师协会(PAPS)成员,国际小儿内镜外科协会(IPEG)成员,欧洲小儿外科协会临床指南委员会特邀委员,《Pediatric Surgery International》审稿专家。个人先后入选“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优秀青年医师培养计划”及“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师培养资助计划”,并获得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资助计划优秀青年医师奖”。,复旦大学“第一三共制药奖教金”,第九届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十佳医务青年”等荣誉称号。 进修学习情况: 1. 2008.12-2009.12 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先后在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遗传诊断实验室及美国麻省总医院人类遗传研究中心从事小儿先天遗传性疾病分子遗传学基础及临床分子诊断研究。 2. 2018.6-2019.7 加拿大多伦多The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临床转化医学项目博士后,主要从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转化研究。 3. 2019.8-2020.7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The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 小儿外科临床Fellow培训(Pediatric Surgery/Surgical NICU Fellow),同时参与肠衰竭多学科管理(GIFT项目),并通过考核获得培训证书。 科研成果及论著:   主要从事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转化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类,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健委青年基金及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青年临床科学家计划项目等,近5年发表SCI论文10余篇,多次获得“全国小儿外科中青年优秀论文奖”,“全国小儿外科青年医师手术视频大赛”二等奖。参与完成的“小儿胚胎性肿瘤的病因探索、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策略研究”分别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与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详情
  • 刘江斌[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擅长微创如胸腔镜治疗先天性食道闭锁、肺叶切除;膈膨升、膈疝、食道裂孔疝、纵隔肿瘤等;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无肛等以及腹腔镜肾脏切除、脾脏切除、胰腺大部分切除、卵巢肿瘤切除等。 同时擅长小儿实体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血管瘤等实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在上海市率先应用ECMO(体外膜肺)抢救危重呼吸及心力衰竭儿童,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开展小儿肝移植工作,效果显著(有慈善基金支付手术费用)。...详情

    从业经历
    刘江斌,现任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国际小儿内镜外科协会(IPEG, International Pediatric Endosurgery Group)会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委员会肝胆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小儿外科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分会委员。同时担任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上海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理事等职。 曾获上海市“杰出青年志愿者”、云南省“优秀青年志愿者”;上海市科教党委“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科教党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佳好事”;上海市卫生局“抗灾救灾先进个人”,复旦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奖”,“服务明星”等称号。 199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英语医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学系小儿外科专业毕业, 获医学硕士学位。2005年瑞典Karolinska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师从世界ECMO著名专家B Frankener从事ECMO(体外膜肺)学习与研究。2016赴日本顺天堂(Juntendo)大学访问学者,师从世界小儿内镜外科组织(IPEG)主席Yamataka A,从事小儿微创手术的研究与应用。 曾在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 A 及《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等权威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课题《雌激素促进小儿实体肿瘤生长的相关研究》获教育部2007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3完成人)。现承担上海市市级和上海交通大学校级重点科研课题2项。 专家门诊时间: 每周一上午(北京西路院区:高级专家门诊) 每周五下午(泸定路院区:特需门诊)...详情
  • 沈文俊[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全面掌握小儿神经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治:烟雾病,脑肿瘤手术治疗以放化疗、脑积水微创治疗、颅骨畸形微创治疗、脑血管畸形介入治疗、脑出血综合管理、脑瘫肌张力手术、脊髓栓系微创治疗 等常见的各种小儿神经外科疾病。尤其擅长复杂脑肿瘤的综合治疗、高难度的儿童血管搭桥和各种小儿神外微创治疗,与美国多家顶尖儿童医院保持良好的学术交流和病情讨论机制。...详情

    从业经历
    医学博士,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协会会员。2017年 WFNS(世界神经外科协会)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全球排名 第8(综合临床和学术能力)。2015-2017年在全美各顶级医院接受世界小儿神经外科协会的临床培训,是大陆地区唯一学成归国的专科医师。2015-2017公派留学、2016年上海市发明创造银奖、2015年亚洲神经外科协会奖学金。2000-2005年复旦大学医学院临床医疗系,毕业时获一等奖学金保送研究生。2005-2007年在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接受了严格规范的血管吻合培训,获得硕士学位。2007年后进入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小儿外科工作,主要从事小儿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完成博士学位。目前全面掌握各类小儿神经外科疑难手术,在SCI国际期刊会议发表交流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详情
  • 沈淳[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各类新生儿畸形,主要包括新生儿、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的肠道疾病、胎儿产前诊断及生后规范化治疗、消化道畸形,巨结肠,直肠肛门畸形,食道疾病,胆道疾病,新生儿脐膨出,腹裂,骶尾部畸胎瘤等...详情

    从业经历
    沈淳,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授课助理教授。第六届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肝胆专业组,委员兼任秘书。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外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秘书。 专长:在小儿外科工作10余年,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以小儿普外为主,专长新生儿外科。重点研究方向为新生儿、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的肠道损伤与修复、胎儿产前诊断及生后规范化治疗、短肠综合症的个体化治疗等。掌握小儿内镜技术,包括胃镜,肠镜和腹腔镜。获上海市卫生局颁发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从事产前筛查临床(儿科)和产前诊断临床(儿科)工作,和上海各大妇产科医院紧密合作,在胎儿产前诊断和新生儿治疗方面有一定造诣。 1997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2002年获临床型医学博士学位,专业儿外科,师从郑珊教授。2005年加拿大温哥华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儿童医院(B.C. children Hospital)小儿外科学习6月。2006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及硕士生导师。2010年美国费城儿童医院(Children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胎儿诊疗中心(fet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enter)短期学习。2012年晋升主任医师。目前主要从事小儿普外科临床工作,擅长消化道疾病的诊治、主攻新生儿外科、胎儿外科及产前诊断与咨询,尤其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小婴儿的外科疾病诊治经验丰富。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近20多篇,共同主编《新生儿临床决策》一书,参编多部书籍。现已培养毕业硕士生4名,在读硕士生2名。在研课题2项。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新生儿外科学组秘书兼委员。...详情
  • 黄焱磊[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主攻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病因学及治疗学研究...详情

    从业经历
    姓名:黄焱磊 学历学位:医学博士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业:普外科,新生儿外科 医疗专长: 主攻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病因学及治疗学研究 简要工作经历: 2001.7~至今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普外科、新生儿外科 进修学习情况: 2011/07 – 2012/01 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疗中心,访问学者 科研成果及论著: 作为第一负责人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卫生局科研面上项目1项和复旦大学“卓学”计划;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多项国家和上海市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目前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论著20余篇(其中SCI文章10篇)。 所获荣誉: 分别获2013年度儿科医院“十大医务青年”和2015年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提名奖。...详情
  • 陈功[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食道裂孔疝修补、巨结肠、胆道闭锁、先天性食道狭窄等手术以及内镜的检查及治疗,对门脉高压、儿童肝脏移植等有深入的认识。...详情

    从业经历
    陈功,男,主任医师,2005年复旦大学获小儿外科博士学位,2009年-2010年赴英国King’s College Hospital肝病中心及小儿外科进修。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肝胆学组全国委员,上海市肝病学会遗传代谢学组组员,《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临床肝胆病杂志》审稿专家。 科研成果及论著: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一项,省部级课题三项,2013年作为主要参与人获高校科技进步奖,2014年获中华医学奖,2016年获全国中青年医师手术大赛三等奖,2018年获“医苑新星”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详情
  • 李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小儿普外,小儿实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神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畸胎瘤等实体肿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李凯医师,女,1976年出生,中共党员。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专业小儿外科。2004年晋升主治医师,2007年获得破格提升副教授资格,2012年晋升主任医师。2008-2009在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接受临床科研培训1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科技启明星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基金1项,卫生局青年基金1项,入选复旦大学“卓学计划”。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著58篇,其中SCI收录11篇,参与编著4部。2004年《肾母细胞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实验治疗的系列研究》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获2006年复旦大学东方奖教金,2007年全国卫生系统青年文明号号长,2007年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提名奖,2008年儿科医院勤奋创业奖,2009年复旦大学华藏奖,2011年复旦大学“比翼双飞模范佳侣”,2012年上海市“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等称号。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肿瘤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青年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医学研究卫生部规划教材《小儿外科学》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特邀审稿专家,上海市小儿外科疑难重症临床中心秘书。...详情
  • 李志华[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儿内科常见疾病诊治,新生儿疾病诊治,危重新生儿管理,高危新生儿随访...详情

    从业经历
    李志华,女,副主任医师,儿科学博士。 医疗专长:儿内科常见疾病诊治,新生儿疾病诊治,危重新生儿管理,高危新生儿随访 简要学习经历: 2000---2005年复旦大学硕博连读获医学博士学位 简要工作经历: 2000—2006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医师 2006—2011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治医师 2011---至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主任医师 进修学习情况: 2006—2007:加拿大多伦多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 医院从事临床一线工作,担任Program fellow 主要科研成果及论著: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基金、复旦大学卓学计划等科研项目。主要代表性的科研论著如下: 1.李志华,陈超.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4,7(6):380-382. 2.李志华,蒋泽栋,陈超.早产儿不同刺激速率下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4):309-311. 3.李志华,陈超,姚明珠.超低出生体重儿45例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05,23(6):375-376,382. 4.李志华,蒋泽栋,陈超.有缺氧史的早产儿在不同刺激速率下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1):26-28. 5.李志华,陈超,蒋泽栋.围产期缺氧对早产儿脑干功能的影响.复旦学报(医学版),2007,34(4):504-508. 6.李志华,陈超,蒋泽栋.早产儿最大长度序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波形特点及发育变化.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7,10(6):387-391. 7.李志华,陈超,蒋泽栋,姚明珠. 窒息早产儿最大长度序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及意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9; 12(2):127-131. 8.李志华,王瑾,陈超.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病丙种球蛋白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10;48(9):656-60. 9.LiZH,ChenC,WilkinsonAR,et al. Maximum length sequence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response in low-risk late preterm babies. J MaternFetal Neonatal Med. 2011;24(3):536-40. 10.李志华,陈超.新生儿脑梗死58例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16-20. 担任学术职务: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儿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新生儿学组副组长 上海市儿科学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围产学会青年学组秘书...详情
  • 王来栓[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极早早产儿)的综合管理和救治;围产期脑损伤的防治,尤其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亚低温治疗等。...详情

    从业经历
    姓名: 王来栓 学历学位: 医学博士 职称: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专业: 新生儿 医疗专长: 擅长超低早产儿及各种新生儿急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治。 简要经历: 2003年复旦大学儿科学博士毕业,毕业后一直工作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6-2007年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围产医学中心完成新生儿Fellow培训,2018年和2019年分别前往美国费城儿童医院(CHOP)和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围产和新生儿中心交流访问。目前担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 学术职务: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青年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神经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围产危重医学学组委员,美国Newborn Brain Society会员,上海市围产医学会青年委员兼秘书等,《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华新生儿科杂志》等编委。 学术研究: 目前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先后发表论文(包括SCI)30余篇,主编或主译专著5部。 荣誉奖励: 2007年和2014年分别代表复旦大学和上海市前往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工人医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支援,先后获得上海市优秀志愿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援疆干部和上海市闵行区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详情
  • 石文静[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从事新生儿基础与临床研究。...详情

    从业经历
    1996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赴加拿大CalgaryHealthRegion医疗中心新生儿科进修学习,上海围产医学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副主任委员。医疗专业:新生儿学,擅长诊治:新生儿疾病,早产儿随访、早产儿视网膜病诊治。...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