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中医一附院)

三级甲等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中医一附院)
医院名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中医一附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现为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全国中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  医院总占地面积233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分南、北两个院区。设56个临床和技术科室,54个专病门诊,装备3.0T MRI、宝石能谱CT、DSA等医疗仪器千余台(架)。医院开放床位2500张,日均门诊量近1万人次,年出院患者6万余人次,医、教、研及综合服务水平位居全国中医院前列。  医院在职员工25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3名,岐黄学者3名,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3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13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名,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5名,天津市名中医、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26名,博士生导师24名。“针刺治疗脑病研究”和“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先后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医院是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风病、冠心病),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30个,包括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内科学),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4个(针灸科、儿科、推拿科、肿瘤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中医心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中医神志病学、中医痹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疮疡病学、中医护理学、推拿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儿科、针灸科、肾病科、肿瘤科、推拿科、血液病科、风湿病科、急症部、心血管科、内分泌科、骨伤科、心身科、护理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6个(针灸科、心血管科、儿科、肿瘤科、骨伤科、推拿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1个。作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已在全国建立60多个分中心。  医院承担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的课堂教学及临床带教工作,现有教研室15个,具有课堂授课资格教师334人,具有临床带教资格教师657人,硕、博士生导师214人,其中博导24人。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  近五年来,医院共获各级科研课题立项268项,科技成果77项,获各级科技奖28项(次)。医院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等60余个国家建立医疗合作关系,使中医药文化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医院每年接待来访外宾、外籍患者3000余人次,学习进修生数千人,名扬海内外,并连续两年获得“天津城市民生贡献奖”,成为了天津市一道靓丽的城市名片。  医院始终坚持“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维护健康,造福人类”的宗旨,坚持“发挥中医优势,突出针灸特色,坚持‘五专’模式”。“十三五”时期,医院确立“12333发展战略”,以增进和维护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中医药特色,坚持中西医并重,以提高中医药治病、康复、养生能力为方向,以提升医、教、研水平为重点,以继续推动“三个转变”(从单纯的追求病人数量向追求医疗质量转变、从以医疗为主向研究型医院转变、从经验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为抓手,不断提高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医院全面协调发展。  医院确定南北院区的发展格局,北院区以中国针灸中心为核心,以中医针推技术的传承创新为抓手,带动整体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南院区以综合医疗急救和康复慢病管理、治未病健康管理为方向,突出中医特色,整合现代技术,形成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的综合性中医医学中心。  天津中医一附院的发展与祖国的强盛紧密相连,同天津中医药事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同呼吸,共命运。在64年的流金岁月中,医院所实现的三次事业腾飞,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党的中医药政策,得益于正确的办院方向,得益于天津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得益于天津中医一附院几代人六十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和心中的梦想!  以思想而勤探究,博大精深;以智慧而启未来,志存高远。天津中医一附院把握中医特色鲜、现代水平高、临床疗效好、综合服务优目标方向,努力把医院建设成“国内一流、北方最大的以针灸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医医学中心”。(更新于2018年12月)...[详细]
联系电话

022-27987000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

医生团队
  • 吴深涛[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及高脂血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吴深涛,男,主任医师,教授,内分泌科主任,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专病治疗及特长: 从医30余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及高脂血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并首次提了“由浊转毒”的糖尿病新病机,首创糖尿病“化浊解毒”新治法取得了满意疗效,并通过实验证实“化浊解毒方”能通过影DGAT2、leptin、 adipondectin mRNA表达,调节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有很好的降糖作用。研发多种院内制剂如肾消颗粒、糖敏灵颗粒等,均获得满意疗效。科研及发表学术论著情况: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课题天津分中心课题2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分中心项目1项等,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主要著作有《中医临证修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辨治》、《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论治》、《亚健康状态与中医养生方药》等。于《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近90余篇。相关论著1.中医临证修养——写给青年同道及学子.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9月. 吴深涛主编2.亚健康与中医养生方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1.个人编著,主编.3.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论治.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个人论著,主编. 4.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辨治。天津科技出版社,2001,1。个人论著,主编。(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康莱特”杯中医学优秀学术著作评选三等奖)。 5.中医博士临证精华。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参编。6.亚健康状态与中医药。2002国际中医药博士论坛。北京出版社。2002,9。参编。7.中医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经验、方案与研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11。参编。科研教学情况:1.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课题:基于社区的糖尿病中医药干预及推广应用研究。编号:(201007004)。2011.3-2013.1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脂饮食诱导IR大鼠DGAT2活性与APN、Lp相关性及化浊解毒中药的干预。研究编号:(30973728)。2010.01-2012.12。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分中心项目: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药干预性研究。研究编号:(2006BA104A04)。2006.10-2009.10。4.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课题天津分中心课题:基于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平台的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医药诊疗研究。研究编号:(200707001-G01)。经费: 2008.09-2010.12。5.市科委课题:电针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修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研究编号:(2007JB-2-030-R3)。2005.01-2007.12。6.日本厚生省资助课题(子课题):经皮穴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研究编号:(ZL200602-3-04)。2005.01-2007.12。7.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项目:《中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研究编号:(ZYYXH/T3.1-3.15-2007)。2006.06-2007.06。8.天津市卫生局:肾消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影响的研究。研究编号:(津20040305)。2003-2004。获奖成果: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次。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次。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详情
  • 王彬[]

    医生擅长

    诊治内分泌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王彬,男,住院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师从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吴深涛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尤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以及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方面临床经验丰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多项,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详情
  • 王斌[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治疗内分泌科各种常见病症。尤其是对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脂代谢紊乱、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在中西医结合辨治的同时,突出中医特色,强调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综合治疗以取得突出疗效...详情

    从业经历
    王斌,男,主治医师。硕士学位,擅长治疗内分泌科各种常见病症。尤其是对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脂代谢紊乱、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在中西医结合辨治的同时,突出中医特色,强调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综合治疗以取得突出疗效。科研情况:1.2007年主持院级课题“化浊解毒法干预2型糖尿病脂毒性临床研究(课题编号:院0706)”,并于2010年按计划顺利结题。2. 2011年主持天津市卫生局中医科研课题1项(课题编号:11045)3.2012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课题编号:81102578)4.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以上项目外,还参与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中管局行业专项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教学情况:连续5年承担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本科生和留学生教学任务。...详情
  • 冯克成[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擅长内科系统疾病的诊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塞,休克,肺心病,呼吸衰竭,哮喘,肾衰,急性中毒等。擅长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详情

    从业经历
    冯克成,男,主任医师,副教授。专病治疗特长:从医近30年善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脂代谢紊乱及其他内分泌失调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呼衰等其它系统疾病的中西救治。担任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工作。科研课题,学术论文,学术论著:1:参麦注射液加异搏定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50例临床观察2: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3:化瘀通脉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4: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临床观察5: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急性乙醇中毒致心肌损伤临床观察...详情
  • 邬金玲[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从医时间20余年,擅于治疗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甲减、及脂代谢紊乱,尤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专项研究。...详情

    从业经历
    邬金玲,女,主任医师,从医时间20余年,善于治疗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甲减、及脂代谢紊乱,尤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专项研究。科研、教学及发表学术论文著作情况: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中医药信息》2001.9 封三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性膀胱38例《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9 P819药物配合心理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天津中医药》2006.1.P24肾消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影响的研究;第三完成人 运用肺肾相生法治疗糖尿病性骨病的临床研究。第三完成人...详情
  • 周静[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擅长治疗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患,内分泌紊乱等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周静:学术继承人、学科骨干,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治疗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及其他内分泌代谢类疾病。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级及省市级课题,发表论文十余篇。...详情
  • 梁苹茂[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从医时间25年, 1、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主张辩证论治,将2型糖尿病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脾虚血瘀、肾阴不足、湿浊内蕴等多种证型。针对湿浊为患的病机采用芳香化浊法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瘤。提出分型分期辩证治疗甲亢,能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详情

    从业经历
    梁苹茂,男,主任医师,教授,内分泌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兼天津市内分泌学会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专家治疗特长:从医时间25年,1、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主张辩证论治,将2型糖尿病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脾虚血瘀、肾阴不足、湿浊内蕴等多种证型。针对湿浊为患的病机采用芳香化浊法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瘤。提出分型分期辩证治疗甲亢,能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科研、教学及发表学术论文著作情况:以下均为第一作者1、化浊方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非酶糖化的影响。获2004年天津市科技成果(登记于20040408)2、中医辨治范科尼综合征体会 中医杂志2002•23、格雷夫斯病辩证治疗经验 中医杂志2002•74、化浊方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非酶糖化的影响。中医杂志2005•85、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医病机探讨。中医杂志2006•106、梅汤对阴虚热盛证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5...详情
  • 陈明虎[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呼吸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刘贵颖[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慢性呼衰等呼吸系统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目前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常委,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科分会常委,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呼吸科主任。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慢性呼衰等呼吸系统疾病。尊崇中医传统理论,参合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主张辨证辨病结合,方简药专,攻主放从,祛病为要,以调代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点,在呼吸病治疗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已完成科研课题两项,其中《咳喘方对哮喘豚鼠肺内嗜酸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研课题两项。近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加编纂...详情
  • 狄冠麟[]

    医生擅长

    诊治呼吸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