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院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大学医学院部分师生西迁,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随之诞生,复经西北医学院、西北大学医学院、西安医学院等母体的发展演化,1956年搬迁现址命名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随着与西安交通大学合校,现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几代人接续奋斗,医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管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8、2019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居全国前列、西北第一。目前,医院已入围国家医学中心首批“辅导类”创建单位。

为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要,实现优质资源扩容,医院全面推进“一院多区”的发展战略,打造“三院四区”的发展格局。“三院”包括医院总院(西安市雁塔区)、国际陆港医院(西安市国际港务区,在建)和东院区(西安市阎良区);“四区”包括兴善寺院区、南院区(在建)、行政院区和创新港MED-X研究院。编制床位3765张,现有职工5185人,其中在岗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782名。有双聘院士5名,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7名,“杰青”3名,“优青”3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0名。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有医疗医技科室57个,其中医疗46个,医技科室11个。神经疾病、心血管病、传染病、妇产、癌症、精神6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建设单位。泌尿外科(含肾移植科)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皮肤与性病学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14个;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2个;中医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老年病重点培育专科。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优势学科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陕西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6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45个。

医院注重专科和技术发展,在先进技术应用及复杂疾病的内外科治疗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医工结合领域,广泛开展磁压榨、磁锚定、磁导航、磁悬浮、磁示踪等5大类17种创新技术探索;世界首台30W蓝激光手术设备和国产ECMO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起搏器至今仍有迭代产品供应临床。器官移植技术领域,肝移植、肾移植水平和数量达到国内先进,肾移植数量超过6000例,DCD移植数量2970例,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肾脏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施全国首例试管婴儿亲体肝移植,外科梦工场在离体器官灌注保存方面取得突破。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位居西北第一。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完成世界首例“完全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植入手术”、“主动脉瓣置换+右室憩室修补+Peek材料3D打印全胸骨再造术”,研发可降解心耳封堵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展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等多项高难度手术,并与国际水平接轨;开展微创多瓣膜置换、瓣膜置换(成形)+Bentall术+房缺修补、复合切口下瓣膜置换+冠脉搭桥等多项国内首例高难度多病种复合性心脏微创手术。感染性疾病防治与炎症领域,制订了首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显著降低了乙肝感染率。腔内微创领域,开展了国内首创蓝激光在前列腺增生或膀胱肿瘤腔内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大幅优化微创效果。医院大力推行多学科诊疗、日间诊疗、无痛诊疗、团队诊疗、整体护理、精准用药等新型服务模式。2021年门急诊患者326万人次,出院患者16.3万人次,手术操作6.5万例次,平均住院日5.89天。

医院为国家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承担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及覆盖全球34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等各层次和各专业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全国率先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8个专业基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7个专科基地),是教育部、卫健委联合颁发的“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核心单位。获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住培重点住培专业基地3个,省部级以上精品课程9门,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2020年,在首届教育部及国家卫健委所属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育质量评价位居全国第13位,西北首位。

医院以“举国体制”打造医疗领域的“大国重器”,聚焦高水准的医学研究转化,围绕健康重大需求,不断凝练“卡脖子”和“临门一脚”研究项目。在国家联合地方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8个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分中心,2个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及11个西安交通大学......[详细]
联系电话

029-85323112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西路277号

医生团队
  • 樊万虎[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针对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的特点,探索病毒性肝炎的有关问题,完成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IITA基因多态性及家族聚集性与慢性化关系,省攻关课题柔肝胶囊抗肝纤维化的开发研究,人工肝支持治疗对重肝患者血小板及凝血机制影响的研究。...详情

    从业经历
    樊万虎,男,副主任医师,1988年7月毕业于原西安医科大学;1993年7月获西安医科大学硕士学位,2006年12月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 多年来系统、全面阅读了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中外文书籍及杂志,丰富和掌握了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了解和明确了本专业国内外医疗动态,信息及先进诊疗技术,重视知识更新。独立进行急、危重、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完成院内、外会诊。完成三级医师的查房、门诊、值班等本学科要求的医疗任务,严把医疗质量关,无医疗差错事故.完成本学科要求的医疗指标。能够熟练掌握并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传染科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后续治疗:中毒性菌痢,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危重型乙型脑炎,危重型出血热,出血热休克期的抢救,急性及亚急性重症肝炎,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的抢救,呼吸衰竭,循环衰竭,颅内高压的抢救。 任职期间完成目前立项的“中和抗体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早期诊断”“MAS治疗重型肝炎”,完成佩乐能(长効干扰素)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及影响因素分析。抗击非典第一线勇敢面对困难,勇敢承担起党员和医务工作的责任,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战斗,被评为省级先进医务工作者。 针对陕西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高发的特点和城市化的倾向,在科室此前对出血热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出血热的发生机制和治疗。如:肾综合征出血热血小板损伤机制的研究及促血小板生成素早期治疗对出血的影响,对以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要特征的出血热进一步探索。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详情
  • 韩群英[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重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终末期肝炎肝硬化及肝移植、艾滋病的治疗等。...详情

    从业经历
    韩群英,女,主任医师,教授,现任陕西省 肝病 康复学会常委兼秘书。现任陕西省 肝病 康复学会常委兼秘书。1984年9月—1989年7月,西安医学院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8月—1997年8月,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1997年9月—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主治医师。2005年12月至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主持省级科技攻关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主要从事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对重型 肝炎 ,流行性出血热,终末期 肝炎 肝硬化 及肝移植的治疗有独到见解。...详情
  • 赵英仁[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乙型及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个体化治疗;疑难肝病诊断及个体化治疗;疑难感染/发热诊治;HBV家族聚集性感染及母婴阻断等。...详情

    从业经历
    赵英仁,男,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病毒性肝炎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尤其擅长家族聚集乙型肝炎和重型肝炎诊断和治疗。紧密结合我国乙肝流行现状和临床实践,开展了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家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获卫生部青年人才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及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多项课题资助,参加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三项及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等重大课题研究,获得科研经费近300多万元,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收录及MEDLINE收录十余篇,2009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编《传染病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供七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编者 赵英仁)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承担课题任务与获得研究经费: 1. C II TA 基因多肽性与家族聚集性 HBV 感染慢性化关系的研究(赵英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1 年 24 万 第一完成人 3. 慢性丙肝功能性 Th2 细胞缺陷的分子机制(赵英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2 年 21 万 第一完成人 5. 柔肝胶囊的开发研究(赵英仁) 6. 省科委攻关项目 2002 年 4 万 第一完成人 7. C II TA 基因多肽性与家族聚集性乙肝结局关系的研究(赵英仁) 8. 校行动计划 2002 年 5 万 第一完成人。任职及社会兼职 1) 西安交通大学肝炎研究所副所长,感染性疾病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2) 全国感染病学分会委员 3) 全国微生态学会委员 4) 中华医学会陕西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5) 陕西省临床流行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6)《中华传染病学杂志》,《中华肝脏病学杂志》编委 7)《临床肝胆病杂志》编委, 8)中华预防医学会《热带医学》杂志编委, 9)《中国妇幼健康研究》编委10)《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特邀编委,《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特邀审稿专家 工作经历 1980年原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并留校工作至今。1997年获博士学位。 2001/1 -2009/3 任第一附属医院科技部部长。 2007/4-2007/10在美国UCLA大学做访问学者。...详情
  • 盛薇[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乳腺癌、乳腺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盛薇,女,主任医师,教授,专业擅长:胃肠、腺体外科,完成西北地区首例腹骶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尤其擅长各种乳腺、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1983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从事普通外科专业20余年,熟知前沿专业技术的国内外动向,开展新医疗、新技术5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论著6部,主持并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已培养研究生多名。擅长各种乳腺肿瘤,炎性疾病及乳头溢液等等诊断治疗,开展了乳管镜检查,乳腺癌保乳手术等。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并获505教育基金奖。...详情
  • 王锁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疼痛学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症有独到的见解,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三叉神经痛的微创射频治疗,腰肌劳损、偏头痛、神经性头痛、精神性疼痛慢性头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癌痛、骨关节痛、血管性疼痛、神经痛、颈肩腰腿痛、骨刺痛等。...详情

    从业经历
    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陕西省疼痛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西安市疼痛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康复治疗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疼痛学会第三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临床康复》杂志常务编委《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常务编委在国内早先开展现代疼痛治疗学研究近30年,一直从事疼痛医学临床、科研、教学工作,通过近多年的实践,在疼痛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以神经阻滞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成功治愈了很多顽固性疼痛患者,如偏头痛、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效果立竿见影。应用“三阶梯疗法”及特殊镇痛技术治疗癌痛、骨关节痛、血管性疼痛、精神性疼痛有很好效果。具有丰富的医学基础与临床经验,对疼痛学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症有独到的见解,专长于慢性头痛、神经痛、颈肩腰腿痛、骨刺痛的治疗。在医疗科研方面,在省内率先引进开展了疼痛的微创手术治疗、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及O3溶核术。在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等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展了疼痛超激光治疗、椎管内注射疗法、各种神经注射疗法、各种关节腔注射疗法、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椎间盘注射疗法、《SCS》、疼痛生物治疗、长银针疗法、小针刀疗法、注氧疗法等。主持开展《导管介入胶原酶溶核术》、《脑室内吗啡自控镇痛泵》、《无痛分娩》等医疗新技术,研制床头牵引器成功应用于临床。主持五项科研项目,其中《两种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比较》的研究获2001年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成果一等奖。纯中药外用镇痛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卫生部视听教材《神经组织疗法》一书主编。留学生教材《SURGERY》一书中主编疼痛学一章。参编书籍4部,《疼痛治疗学》副主编,《康复科手册》副主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详情
  • 李强[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抑郁症、焦虑症及精神分裂症的诊治,擅长精神药物治疗、电休克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李强,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9年毕业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精神科面对特殊病种,服务态度好,诊断正确率高,合理实施治疗方案,疗效显著。07年获医院门诊量前10名,开展新医疗、新技术3项,获院新医疗新技术三等奖1项。担任5、7年制《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主讲老师,获院级优秀教师奖多次。主持美国斯坦利医学研究基金( SMRI) 2项,参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子课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任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常委。在 抑郁症 、焦虑症、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的诊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抗 抑郁 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及电 休克 治疗。...详情
  • 王宝燕[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临床疾病与输血治疗,血型与疾病的研究。...详情

    从业经历
    输血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在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临床血液学专业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现任输血科主任。主持承担省级科研项目3项,校级科研基金一项;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3项,获省、市级科技奖3项;主编著作一部,参编著作3部;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项。   社会兼职: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体液、血液、输血学”委员会委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审专家;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编委;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常委,陕西省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输血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血液、输血专业学会常委。...详情
  • 赵娟[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血液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任娟[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科研方向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耐药机制研究。...详情

    从业经历
    201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于交大一附院血液科工作至今,目前主要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管理工作,擅长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症处理、贫血性疾病、出凝血疾病的诊疗。...详情
  • 朱华超[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科研方向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耐药机制研究。...详情

    从业经历
    硕士,主治医师。2006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血液内科专业10余年,对常规血液学疾病的诊治有扎实的基础,临床经验丰富。...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