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院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大学医学院部分师生西迁,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随之诞生,复经西北医学院、西北大学医学院、西安医学院等母体的发展演化,1956年搬迁现址命名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随着与西安交通大学合校,现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几代人接续奋斗,医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管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8、2019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居全国前列、西北第一。目前,医院已入围国家医学中心首批“辅导类”创建单位。

为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要,实现优质资源扩容,医院全面推进“一院多区”的发展战略,打造“三院四区”的发展格局。“三院”包括医院总院(西安市雁塔区)、国际陆港医院(西安市国际港务区,在建)和东院区(西安市阎良区);“四区”包括兴善寺院区、南院区(在建)、行政院区和创新港MED-X研究院。编制床位3765张,现有职工5185人,其中在岗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782名。有双聘院士5名,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7名,“杰青”3名,“优青”3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0名。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有医疗医技科室57个,其中医疗46个,医技科室11个。神经疾病、心血管病、传染病、妇产、癌症、精神6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建设单位。泌尿外科(含肾移植科)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皮肤与性病学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14个;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2个;中医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老年病重点培育专科。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优势学科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陕西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6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45个。

医院注重专科和技术发展,在先进技术应用及复杂疾病的内外科治疗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医工结合领域,广泛开展磁压榨、磁锚定、磁导航、磁悬浮、磁示踪等5大类17种创新技术探索;世界首台30W蓝激光手术设备和国产ECMO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起搏器至今仍有迭代产品供应临床。器官移植技术领域,肝移植、肾移植水平和数量达到国内先进,肾移植数量超过6000例,DCD移植数量2970例,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肾脏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施全国首例试管婴儿亲体肝移植,外科梦工场在离体器官灌注保存方面取得突破。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位居西北第一。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完成世界首例“完全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植入手术”、“主动脉瓣置换+右室憩室修补+Peek材料3D打印全胸骨再造术”,研发可降解心耳封堵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展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等多项高难度手术,并与国际水平接轨;开展微创多瓣膜置换、瓣膜置换(成形)+Bentall术+房缺修补、复合切口下瓣膜置换+冠脉搭桥等多项国内首例高难度多病种复合性心脏微创手术。感染性疾病防治与炎症领域,制订了首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显著降低了乙肝感染率。腔内微创领域,开展了国内首创蓝激光在前列腺增生或膀胱肿瘤腔内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大幅优化微创效果。医院大力推行多学科诊疗、日间诊疗、无痛诊疗、团队诊疗、整体护理、精准用药等新型服务模式。2021年门急诊患者326万人次,出院患者16.3万人次,手术操作6.5万例次,平均住院日5.89天。

医院为国家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承担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及覆盖全球34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等各层次和各专业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全国率先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8个专业基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7个专科基地),是教育部、卫健委联合颁发的“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核心单位。获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住培重点住培专业基地3个,省部级以上精品课程9门,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2020年,在首届教育部及国家卫健委所属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育质量评价位居全国第13位,西北首位。

医院以“举国体制”打造医疗领域的“大国重器”,聚焦高水准的医学研究转化,围绕健康重大需求,不断凝练“卡脖子”和“临门一脚”研究项目。在国家联合地方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8个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分中心,2个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及11个西安交通大学......[详细]
联系电话

029-85323112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西路277号

医生团队
  • 核医学[]

    医生擅长

    诊治核医学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邓惠兴[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核医学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贾茜[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核素治疗;肿瘤分子影像诊断。...详情

    从业经历
    社会任职 现任陕西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理事、陕西省抗癌协会核医学与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获奖荣誉 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科研成果 主持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长期从事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以及核素影像诊断工作。...详情
  • 吉婷[住院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核医学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贾茜[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核医学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耿倩倩[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核医学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薛建军[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核医学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擅长:肿瘤核医学影像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及分化型甲状腺腺癌的131碘治疗。...详情
  • 薛建军[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肿瘤核医学影像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及分化型甲状腺腺癌的131碘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薛建军,男,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陕西省医学会原子医学学会委员。1996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放射医学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核医学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有较丰富的核医学科工作经验,能够熟练处理各脏器的SPECT核素影像诊断,掌握甲状腺疾患的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能解决骨转移癌的同位素治疗及一些临床疑难病例的核素治疗;承担核医学科各层次教学工作,曾获院级优秀教师;主持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及院科研基金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详情
  • 高蕊[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甲状腺癌治疗及分子影像的应用...详情

    从业经历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200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熟练掌握核素治疗及显像相关操作及处理,其中以分子影像为主要研究对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基金1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基金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详情
  • 张芬茹[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核素脑功能显像,包括脑血流、代谢和受体显像研究。专长及主要诊治项目是甲亢、甲亢伴突眼、甲癌的同位素131碘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张芬茹,女,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学租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科普专家,陕西省医学会第六届原子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核学会理事。1984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1990年核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医学硕士学位。连续从事核医学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26年,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1987年在国内首次开展了移植肾排异显像技术,并进行了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核素显像研究;1993年起对扩张型心 肌病 、 冠心病 的核素显像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1996年起进行复杂甲亢131碘治疗的研究;1997年在西南西北地区率先开展99mTc-MIBI脑肿瘤阳性显像技术,并获得院新医疗新技术奖;2008年开始进行云克(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配合131碘治疗甲亢伴浸润性突眼的系统性研究,开展院新医疗新技术3项。近年来着重进行了脑肿瘤、脑外伤、脑积水、 癫痫 及精神病患者的SPECT脑显像研究。主持陕西省卫生厅科研项目1项,主持承担和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承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研项目2项,获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同时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教学论文2篇,并多次获得院优秀教师奖。研究方向为核素脑功能显像,包括脑血流、代谢和受体显像研究。专长及主要诊治项目是甲亢、甲癌的同位素131碘治疗。...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