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院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大学医学院部分师生西迁,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随之诞生,复经西北医学院、西北大学医学院、西安医学院等母体的发展演化,1956年搬迁现址命名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随着与西安交通大学合校,现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几代人接续奋斗,医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管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8、2019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居全国前列、西北第一。目前,医院已入围国家医学中心首批“辅导类”创建单位。

为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要,实现优质资源扩容,医院全面推进“一院多区”的发展战略,打造“三院四区”的发展格局。“三院”包括医院总院(西安市雁塔区)、国际陆港医院(西安市国际港务区,在建)和东院区(西安市阎良区);“四区”包括兴善寺院区、南院区(在建)、行政院区和创新港MED-X研究院。编制床位3765张,现有职工5185人,其中在岗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782名。有双聘院士5名,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7名,“杰青”3名,“优青”3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0名。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有医疗医技科室57个,其中医疗46个,医技科室11个。神经疾病、心血管病、传染病、妇产、癌症、精神6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建设单位。泌尿外科(含肾移植科)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皮肤与性病学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14个;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2个;中医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老年病重点培育专科。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优势学科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陕西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6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45个。

医院注重专科和技术发展,在先进技术应用及复杂疾病的内外科治疗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医工结合领域,广泛开展磁压榨、磁锚定、磁导航、磁悬浮、磁示踪等5大类17种创新技术探索;世界首台30W蓝激光手术设备和国产ECMO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起搏器至今仍有迭代产品供应临床。器官移植技术领域,肝移植、肾移植水平和数量达到国内先进,肾移植数量超过6000例,DCD移植数量2970例,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肾脏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施全国首例试管婴儿亲体肝移植,外科梦工场在离体器官灌注保存方面取得突破。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位居西北第一。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完成世界首例“完全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植入手术”、“主动脉瓣置换+右室憩室修补+Peek材料3D打印全胸骨再造术”,研发可降解心耳封堵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展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等多项高难度手术,并与国际水平接轨;开展微创多瓣膜置换、瓣膜置换(成形)+Bentall术+房缺修补、复合切口下瓣膜置换+冠脉搭桥等多项国内首例高难度多病种复合性心脏微创手术。感染性疾病防治与炎症领域,制订了首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显著降低了乙肝感染率。腔内微创领域,开展了国内首创蓝激光在前列腺增生或膀胱肿瘤腔内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大幅优化微创效果。医院大力推行多学科诊疗、日间诊疗、无痛诊疗、团队诊疗、整体护理、精准用药等新型服务模式。2021年门急诊患者326万人次,出院患者16.3万人次,手术操作6.5万例次,平均住院日5.89天。

医院为国家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承担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及覆盖全球34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等各层次和各专业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全国率先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8个专业基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7个专科基地),是教育部、卫健委联合颁发的“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核心单位。获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住培重点住培专业基地3个,省部级以上精品课程9门,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2020年,在首届教育部及国家卫健委所属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育质量评价位居全国第13位,西北首位。

医院以“举国体制”打造医疗领域的“大国重器”,聚焦高水准的医学研究转化,围绕健康重大需求,不断凝练“卡脖子”和“临门一脚”研究项目。在国家联合地方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8个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分中心,2个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及11个西安交通大学......[详细]
联系电话

029-85323112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西路277号

医生团队
  • 段小艺[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研究方向:(1)重大疾病的影像学基础与临床研究;(2)肿瘤性疾病功能与分子成像研究。     专    长:擅长PET/CT影像诊断...详情

    从业经历
    临床医学博士,基础医学博士后,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副主任。     中华放射学会分子影像学组委员、心胸学组秘书,陕西省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放射学分会委员;曾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 癌症治疗与研究中心从事PET/CT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博士后基金1项,主持省级、校级及院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5篇,参编、参译著作各1部,申请专利3项。...详情
  • 郭建新[]

    医生擅长

    各种特殊疾病的MRI,CT检查,侧重于全身肿瘤的检查技术...详情

    从业经历
    现任西安交大一附院医学影像科技师长,陕西省放射技术学会委员,全国影像技术磁共振组成员,陕西省影像技术磁共振组副组长,在职研究生,主持省科技攻关项目一项,第二完成人一项,西安交大校基金面上项目两项(第二完成人),主持西安交大一附院新医疗技术一项,曾获陕西高等技术学校技术奖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10篇,...详情
  • 李文荣[]

    医生擅长

    磁共振功能成像与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详情

    从业经历
    中共党员,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本科,医学学士、硕士,医学博士在读。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医学影像技术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委员会学组副组长,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国家一级学会)会员,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稿件评审专家。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医疗新技术项目2项,其中“3.0T 肩关节MRI造影的临床应用”为国内领先。发表第一作者期刊论著10余篇,被中华医学会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暨国际影像技术论坛收录第一作者论文近20篇,多次参加中华医学会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年会及陕西省医学会医学影像技术分会年会并进行大会演讲交流。副主编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医学影像技术实验教程》及学术专著《医学影像成像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职称考试模拟试题及解析》3部,参编《医学影像技术》等规划教材与学术专著5部。医院“年度优秀技师”。...详情
  • 梁星原[]

    医生擅长

    从事计算机及网络信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成功地开通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及校园互联网工程。...详情

    从业经历
    高级工程师,陕西医院图书馆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影像技术学会委员,西北(陕西)国际招标专家库成员。毕业于原西安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在读硕士研究生。作为国内少数最早从事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之一,对MR机的性能、结构和故障维修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研究开发了许多新的成像技术,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常被邀请到全国其它医院做学术报告并指导其MR机的维修工作,曾任中华医学会陕西放射学会委员。任现职来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撰写发表科研论文两篇;编写和出版的著作有《磁共振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专业教材(主编)、《磁共振成像原理》(二主编)、《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参编);出版的译著有《颅脑MR和CT诊断学》(二主译)、《医学成像的物理原理》(参译)。2001年由于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较高造诣兼任西安交大第一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曾被评为全院十佳管理工作者,多次赴美进修学习。同时承担了多媒体教学及网络在影像学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影像等学生多种教学工作,获得了好评。...详情
  • 党亚萍[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研究方向:PET/CT在肿瘤和癫痫灶定位方面的诊断研究     专    长: 擅长PET/CTT临床诊断...详情

    从业经历
    医学博士,1983年起从事核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02年起从事PET/CT诊断工作,为FNCA PET和回旋加速器项目组专家组成员,参与制订PET/CT相关质量控制标准。发表PET/CT临床应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本(副主编),先后赴多国参加学术会议并做报告。在国内多个学会任职,担任分子影像学杂志编委。...详情
  • 牛刚[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目前主要致力于胸部、脊柱磁共振功能成像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的相关研究。临床工作中擅长肺部疾病的CT和MRI诊断,CT引导下的各部位穿刺活检与介入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中国共产党党员,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西安交大一附院影像科副主任。1997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6年赴日本群马大学医学系研究科核医学部门研修,学习了包括PET在内的分子影像,完善了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2014年入选中华放射学会和欧洲放射学会联合举办的“放射精英培训计划”赴荷兰伊拉斯姆斯医学中心学习3个月,期间学习了介入、分子影像和心血管影像诊断等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 医疗工作:主要致力于胸部和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自2001年起,从事CT引导下经皮各部位穿刺活检,现已完成3000余例,是科室的特色医疗项目,在陕西省及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积极开展肺部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的非血管介入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2011年被评为我院十佳医师。 教学工作:承担5年制、7年制、留学生、实习学生、进修医师的各级教学与带教工作,教学效果良好,2011年度参加校级教学比赛获二等奖。 科研工作:在国内核心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3部,其中副主编1部;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第一作者1篇。在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全国会议上大会发言3次。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中第二申请人一项。...详情
  • 郭佑民[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研究方向:(1)重大疾病的影像学基础与临床研究;(2)脏器形态、功能与分子成像研究;(3)医学影像技术与工程。     专    长:擅长胸部疾病影像诊断...详情

    从业经历
    医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省“脑与心血管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肺循环与呼吸系统疾病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放射学会常委、心胸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学分会常委,陕西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副主编,中国防痨杂志副主编,实用放射学杂志副主编等10余种杂志的编委与审稿专家。     所带领团队承担国家部省级基金20多项。获国家奖、省部级奖项8项。获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3项。主编、主译、副主编、参编专著、教材10余部,发表包括SCI收录与核心期刊180多篇。...详情
  • 王秋萍[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从事腹部影像学诊断。技术特长:消化系统、泌尿及生殖系统X线、CT、MR诊断。...详情

    从业经历
    王秋萍,女,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原西安医科大学医学系,中华放射学会会员。陕西省抗癌学会影像诊断分会委员。承担七年制、五年制及三年制的影像学教学任务18年,教学效果优良,曾获院教学比赛三等奖。努力钻研业务,获院新医疗、新技术三等奖。在国内核心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从事腹部影像学诊断。技术特长:消化系统、泌尿及生殖系统X线、CT、MR诊断。...详情
  • 李妙玲[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掌握各系统的X线、CT、MRI及CTA的诊断,尤其是在肝胆胰脾、胃肠道、泌尿及生殖系统造影、CT、MRI、CTA的检查技术及诊断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详情

    从业经历
    1988年毕业于原西安医科大学,中华放射学会会员,西安市放射学会委员。毕业后一直从事影像诊断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具有扎实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多次参加国际及国内重大学术研讨会及学习班,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新动态,并能有效应用于临床实践工作中。对腹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疑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准高,尤其是在胃肠道、泌尿及生殖系统造影检查技术及理论诊断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熟练、独到的检查操作技术,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公认。参与省、主持部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院新医疗新技术项目3项,主编留学生腹部影像诊断教案1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承担留学生、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的影像学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优良,多次获优秀教师,曾获教学比赛2等奖。...详情
  • 杜红文[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各系统常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专长为乳腺疾病与胸部疾病的影像诊断,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疾病的影像学与相关基础研究。...详情

    从业经历
    杜红文,女,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原西安医科大学医学系。为中华放射学会乳腺学组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在美国EMORY大学医学院乳腺影像中心进修学习。承担五、七、八年制学生的教学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公关研究基金、卫生厅科研基金、院科研基金项目;主持举办卫生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主编专著《乳腺疾病影像诊断学》,参编专著4部,主编卫生部视听各1部。国内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开展多项有关乳腺疾病影像诊断的新技术、新医疗。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各系统常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专长为乳腺疾病与胸部疾病的影像诊断,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疾病的影像学与相关基础研究。...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