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行政副主任,《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副总编辑兼编辑部主任,《中华医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瓣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脏外科分会会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会员,北京医学会医疗损害责任技术鉴定专家。1992年7月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1999年在第四军医大学获心胸外科硕士学位,2007年在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获心胸外科博士学位。 临床工作: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心胸外科临床工作,具有20余年的心胸外科临床经验,在心血管外科疾病的外科治疗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在心脏瓣膜病及心律失常疾病的外科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知名度。擅长心脏瓣膜病的诊断及治疗,对于包括心功能低下、小左室、大左室、心内膜炎、多次心脏瓣膜手术等危重心脏瓣膜病的处理有独到的经验,负责科室危重瓣膜病的救治工作,治愈了许多危重心脏瓣膜病病人,研究成果获2013年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及2011年医院医疗成果二等奖,为我院瓣膜病外科亚专科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极大贡献。作为心血管外科心律失常外科专业负责人,负责临时及永久心脏起搏器的安装、程控及随访工作,擅长起搏器的植入、更换手术及起搏器感染等并发症的处理,擅长治疗病窦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颤等心律失常疾病。 科研工作:在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篇,SCI收录2篇,MEDLINE收录7篇。多次参加国际及全国学术会议并交流发言。参编论著6部,包括作为编委参加编写201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机器人外科学》,参加编写2013年德国SPRINGER公司出版的《Robotic heart surgery》,参加编译2012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成人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手册》。作为主要完成人,2016年“细胞移植联合外科血运重建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获得 全军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1项,2013年“危重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获得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2011年“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手术治疗”获医院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申请总后勤部保健专项课题及医院临床扶持基金项目各1项,项目名称分别为“高龄冠心病患者搭桥术后桥血管通畅率的随访研究”、“机器人植入心外膜电极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衰中的应用”。作为主要作者,参加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全军十一五重点课题和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各1项。 专业发展方向:心脏瓣膜病及心律失常外科治疗。 附: 主要成果: 1. 降低瓣膜替换手术死亡率临床分析. 1998年, 军队医疗成果四等奖 2. 右腋下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 2000年, 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3.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003年, 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4. 风心病心肌细胞合成胶原实验与临床研究. 2004年, 陕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5. 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手术治疗. 2011年, 解放军总医院医疗成果二等奖 6. 危重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3年, 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 7. 细胞移植联合外科血运重建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2016年, 全军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 代表学术论文: 1. 任崇雷,刘维永,张近宝.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中核转录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5, 9(9):534-536. 2. 任崇雷,高长青,肖苍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入液量的对比分析.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6, 4(4):237-240. 3. 任崇雷,高长青,肖苍松, 等. 非体外循环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7, 7(2):183-185. 4. 任崇雷,高长青,李力兵. 细胞心肌成形术对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中华外科杂志, 2007, 45(22):1578-1580. 5. 高长青,任崇雷,李力兵,等.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梗死后心脏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8, 15(1):32-37. 6. 任崇雷,高长青,肖苍松,等. Changes in liver and renal function follow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ff-pump versus on-pump.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40):7939-7942. (英文) 7. 任崇雷,高长青,赵兴卉,等. NF-kB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在骨髓单个核细胞心肌移植后的变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13(6): 1113-1117......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