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肿瘤医院(第二名称: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天津市肿瘤医院(第二名称: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医院名称:天津市肿瘤医院(第二名称: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是我国肿瘤学科的发祥地,是集医、教、研、防、健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首批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861年英军在津建立军医院,为医院前身,后相继改建为英国伦敦会施医院、马大夫纪念医院。解放后,更名为天津市立人民医院。1952年金显宅教授在医院建立新中国第一个肿瘤科,后发展成为肿瘤专科医院。1986年定名为天津市肿瘤医院,1987年迁入现址,1997年成为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目前医院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1万平方米。现有在册职工3081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75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3人,省部级人才108人,国际南丁格尔奖获得者1人。博士生导师59人,硕士生导师117人。   医院设有48个临床医技科室、12个基础研究科室,开放病床2000余张。2020年门诊量123万人次,住院10万人次,手术3.4万例,外埠患者比例近50%。医院拥有胸外科、护理学、肿瘤学、病理学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以及天津市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天津市肺癌诊治中心、天津市医学影像中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病理会诊中心4个市级临床诊治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性疾病控制中心、病理质控中心、临床检验质控中心、门诊质量控制中心均挂靠在医院。2017年获得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卫计委全国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   医院是首批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肿瘤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肿瘤医学学科群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目前拥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以及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主办的《中国肿瘤临床》为国家一级核心刊物,英文期刊cancer Medical&Biology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影响因子5.432。近三年来,累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179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 121项,共获得经费9881.4 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4项。   医院拥有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拥有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学院。受卫生部委托,1954年以来相继创办全国肿瘤临床医师进修班和病理医师进修班,66年来,全国肿瘤医师进修班共举办52届,病理医师进修班37届,为全国各地培养学员5400余名。2005年医院被批准为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基地,成为培养肿瘤临床及基础研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医院注重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加、澳、法、德等近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医疗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目前医院是WHO国际肿瘤登记报告协会(IACR)成员,WHO肿瘤登记中心之一、国际抗癌联盟(UICC)会员单位。   为扩大医院服务功能,提高医疗诊治水平,医院不断引进先进的肿瘤诊断治疗和检测设备,目前拥有3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10台医用直线加速器、射波刀、PET-CT等百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82台套,百万以上设备总值9亿元。   医院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行业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殊荣。在新的征程上,医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临床研究型医院建设,为降低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承担更多责任,做出更大贡献。...[详细]
联系电话

022,23340123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天津市河西区宾水道45号增1号

医生团队
  • 王婉华[]

    医生擅长

    危重症病人术前诊断和治疗、术后各种并发症处理及复苏抢救 ...详情

    从业经历
    王婉华,女,副主任医师,麻醉科副主任,临床会诊中心主任,1985年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负责麻醉科PACU工作,擅长危重症病人术前诊断和治疗、术后各种并发症处理及复苏抢救。对老年和婴幼儿的麻醉有独到之处。 ...详情
  • 李家峰[]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李锦成[]

    医生擅长

    从事临床麻醉40多年,临床麻醉、老年肿瘤患者和危重病人麻醉及抢救,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详情

    从业经历
    李锦成,男,主任医师,麻醉科主任,天津市麻醉学会委员,天津市临床麻醉质控中心委员兼秘书,天津市医师协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麻醉专业工作33年,曾参加天津市首批赴西藏阿里地区医疗队,在阿里地区措勤县工作一年。1990年任麻醉科主任助理,1996年任麻醉科副主任,2000年任麻醉科主任。对肿瘤医院临床麻醉及危重病人抢救,有丰富临床经验。多年来发表专业文章数篇,获得多项填补新技术空白奖,参加局级科研课题一项。参加编写专业专著三部,主编专著一部。通过多年的努力,使麻醉科有了很大的发展,并成为医院重点科室,为肿瘤医院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详情
  • 黄鼎智[]

    医生擅长

    肺部肿瘤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黄鼎智,男,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现任天津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天津市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CSCO会员,《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审稿专家。 1996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1999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并获硕士学位,2005年7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并获得肿瘤内科博士学位。2011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博士后,2010年美国莫菲特癌症中心进修。从事肿瘤内科工作十余年,具有较丰富的肿瘤内科临床经验,擅长消化道肿瘤(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胆管系统癌)术后辅助化疗、术前新辅助化疗、复发转移患者的解救化疗和靶向治疗,并实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研究方向:消化道肿瘤化疗耐药逆转和化疗增敏;肿瘤干细胞。主持或参与基础研究项目4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1项,校局级2项。主持或参与临床研究二十余项,包括国际多中心、国内多中心及单中心研究。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1部《淋巴瘤》,参译1部《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原理与实践(翻译版)》。 ...详情
  • 李鸿立[]

    医生擅长

    各种恶性肿瘤的化疗及靶向治疗,尤其是胃癌、结肠癌、胰腺癌及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术前、术后辅助化疗,复发、转移患者的挽救性化疗,以及恶性肿瘤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等。近年来致力于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及卵巢癌等恶性肿瘤遗传风险评估与发病风险筛查,及恶性肿瘤的早期与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李鸿立,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2006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博士后出站。2004年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研究生毕业,获得肿瘤专业博士学位。专业特长: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化疗及靶向治疗,尤其是胃癌、结肠癌、胰腺癌及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术前、术后辅助化疗,复发、转移患者的挽救性化疗,以及恶性肿瘤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等。长期从事肿瘤内科治疗(化学治疗及靶向治疗)的临床工作,积极推动恶性肿瘤的标准化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参与国际及国内消化道恶心肿瘤的临床研究20余项。   在肿瘤基础研究方面,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化疗耐药的逆转、肿瘤微环境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在Gene Therapy等杂志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 ...详情
  • 巴一[]

    医生擅长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复发转移患者的挽救性化疗及靶向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巴一,女,主任医师,教授,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天津医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硕士研究生导师,131创新人才,《中国肿瘤临床》英文版编委。199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1999年3月获得日本北海道大学医学系癌研究中心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美国Scripps研究所免疫中心博士后。1993-1994年就职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2002年8月-2005年8月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2005年9月被天津市肿瘤医院作为人才引进,2006年开设消化肿瘤内科,担任科主任至今。长期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尤其擅长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复发转移患者的挽救性化疗及靶向治疗。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负责多项胃癌、大肠癌及胰腺癌等国际及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工作。同时进行了有关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化疗耐药机制等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研究。负责并完成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973课题以及多项天津市重点科研项目。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已发表SCI论文近二十篇,并多次受邀请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发言。 ...详情
  • 李倩[]

    医生擅长

    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 ...详情

    从业经历
    2001.9-2006.7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   2006.9-2009.7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血液病医院肿瘤内科学(血液方向)临床医学硕士   2009.7-今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   社会职务:   中国抗癌协会会员   专业特长:   擅长各类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各类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诊治。在临床工作中注重规范化诊疗,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学术成就:   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SCI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篇。   1.李倩鲁云王亚非等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3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医学杂志 2009 89(28)   2.李倩安刚李承文等 染色体13q14缺失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对其临床预后的影响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 32(4) ...详情
  • 于泳[]

    医生擅长

    各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包括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白血病及贫血、血小板减少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难治及复发病例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熟练掌握如肺癌、卵巢癌、胃癌、乳腺癌等常见实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以人为本、专注临床 在这里可以就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病相关问题进行提问,我将以最专业的方式为大家提供最优的服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目前有多项针对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试验(可获得新型药物使用机会,并节约大量治疗费用): 1.一项在至少经过1线治疗的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受试者中比较TJ202、 来那度胺、 地塞米松联合方案与来那度胺、地塞米松联合方案的随机、开放标签、平行对照、多中心三期临床研究 2.泊马度胺胶囊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的开放、单臂、多中心临床试验。 3. 评估CX13-608用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受试者的开放标签的单臂II期临场研究 4.泊马度胺胶囊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受试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开放、单臂临床研究 5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杨洪亮[]

    医生擅长

    常见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在处理危重症患者及肿瘤急症方面积累了相当的工作经验,并熟练掌握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在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方面的运用。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赵智刚[]

    医生擅长

    主治多种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肺癌、乳腺癌、大肠癌等)的化疗及免疫生物治疗,特别擅长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种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已完成异体、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近百例,病种包括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卵巢癌、精原细胞瘤、慢性白血病等,治疗效果喜人,患者治愈率、长期生存率高,并且无移植相关死亡。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