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区域:

全部

北京市 昆明市 上海市 武汉市 成都市 广州市 贵阳市 南京市 南昌市 西安市 天津市 沈阳市 济南市 郑州市 石家庄市 唐山市 秦皇岛市 邯郸市 邢台市 保定市 张家口市 承德市 沧州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太原市 大同市 呼和浩特市 乌海市 鄂尔多斯市 巴彦淖尔市 乌兰察布市 长春市 哈尔滨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扬州市 杭州市 宁波市 合肥市 福州市 泉州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长沙市 深圳市 汕头市 佛山市 湛江市 肇庆市 中山市 南宁市 柳州市 海口市 三亚市 重庆市 兰州市 西宁市
科室类型:
全部 妇科 男科 皮肤科 白癜风 生殖感染科 心脑血管 癫痫 肝病科 精神心理科 肿瘤科 泌尿外科 不孕不育 试管婴儿 产科 风湿免疫科 牛皮癣 眼科 骨科 胃肠科 肛肠科 神经外科 甲状腺科 耳鼻喉科 整形美容 消化科 性病科 中医科 妇产科 儿科 呼吸科 心内科 口腔 乳腺科 介入科 神经内科 普外科 周围血管科 心血管内科 胸外科 营养科 超声科 血液科 西医乳腺外科 西医妇科 内科 肾内科 腋臭科

外科

矫形外科 脑科 辅助生殖 干细胞 银屑病 其他科室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7医院)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7医院)三级甲等

70载峥嵘岁月,风雨兼程。座落在引领改革风气之先珠江南岸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应急医院),经历了辽沈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抗美援朝、八.六海战、对越自卫还击,一路走来,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五岭之南,风骚独领。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野战医院诞生了,医院随着四野的南下一路烽火硝烟,直至驻扎广州。1998年,医院集体转业,由解放军177医院更名为广东省177医院。几经曲折,步履蹒跚。2004年,乘着非典战役重大胜利的春风,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医院划归广东省卫生厅直属管理,更名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全国首个省级应急医院——广东省应急医院诞生了!2011年,我院医学救援队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六支国家级应急医学救援队之一,翻开了医院又好又快发展的崭新篇章。2013年,叶选平亲笔挥毫题写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应急医院”院名。2014年,作为省二医管理的一类事业单位----广东省传统医学与运动伤害研究所正式成立,吹响了医院科技强院的号角。 医院美名流传,四方群贤毕至。他们血流涌动着“厚德精医,扶危救急”的激情,履行着救死扶伤的天职,进行着伟大的医学实践。他们是我院事业发展的引擎。他们以豪迈的气魄和旺盛的活力,开创了医院发展的全新时代。一所集医疗、应急、预防、保健、康复、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应运而生,与婀娜多姿的广州塔遥望呼应。 不平凡的历程,造就了不平凡的医院,一如川流不息的珠江,一路汇川纳河,越发波澜壮阔。目前,医院设置了52个科室、52个专业,编制床位1500张,创伤显微外科、腔镜外科、康复科(肩颈腰腿痛专科)、产科、新生儿科、普通外科、急诊科、传染病科、心胸外科等9个专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学科建设四箭齐发,重点打造了以创伤外科为龙头、包括手外科、烧伤外科、骨科、医学整形科一体的,以疾病为纽带的临床研究型学科群;打造了以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等腔镜技术为核心,专科技术为纽带的临床研究型学科群;打造了以流程全方位服务为纽带,包括生殖医学科、产前诊断、妇科、产科、新生儿科、产后康体塑形的医疗加服务型学科群;打造了以肿瘤放疗技术为核心,综合治疗为纽带,包括肿瘤一科、肿瘤二科、放疗中心等专科的肿瘤诊治学科群。精心培育了内分泌科肥胖型糖尿病、风湿免疫科强直性脊柱炎、神经外科三叉神经痛、心胸外科乳糜胸、康复科陈氏手法、丘氏手法治疗肩颈腰腿痛等特色专科专病。 作为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全国首家吴阶平基金微创外科培训中心。拥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43人,国家和省级学会主委、副主委26人,在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医学院、南华大学的招收博士、硕士生131人。三百多名正副教授,扬医道以传继;二千多名白衣天使,沐春风而芳菲。 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应急医院、广东省紧急医学救援技术研究中心,秉承军人特有气质,依然挑起历史的使命,站上全国领先的紧急医学救援技术高地。一座投入近3亿,按照紧急情况下全封闭隔离病房设计20层的应急大楼拔地而起;训练有素的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队时刻待战;功能齐备的车载移动医院如虎添翼;全国首套高校卫生应急教材由我院牵头编撰出版。成为了华南地区紧急医学救援的实战、科研、教学、培训重要基地。 医院秉科技之光筑方便患者就医之道,大力加强智能化医院建设,数字化智能病房实现无线上网、健康咨询、诊治和用药查阅、远程探视、检验检查结果查看等。全院3G wifi网络免费覆盖,开发医疗智能系统,实现网上挂号、网上缴费等个性化服务,创建专属个人网络健康档案,带给患者全新的就医体验。 美化就医环境、优化医疗服务、强化医德医风,医院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群众的充分肯定。华建敏、叶选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黄华华、尹力、雷于蓝、林少春、姚志彬等省部领导先后莅临我院视察。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2011年度全国医院改革创新奖”、“广东省文明单位” 等荣誉称号,锻造了全国先进典型王玲、陈俊抛等一大批优秀专家团队。 我院汇珠水之灵云山之气,激发着力量,蕴藏着希望。当医院领导班子站在硕大的院牌下,感到肩上的担子不轻,用那柳叶刀般锐利的改革目光,那起死复生的回春妙手,抡起了医院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大斧。 从历史长河掬起一捧清水,一饮而尽,化作滚滚热血,省二医人众志成城,启帆远航,向着建设“国内知名、华南一流”这个目标,开始了又一次更加昂扬的历史大跨越。 今天就是历史,明天必定辉煌!

预约挂号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我院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最具权威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非营利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因其精湛的诊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在省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院科室设置齐全,现有临床、医技学科28个, 一个专科医院——“贵州省肛肠病医院”;两个省级诊疗中心——“贵州省中医骨伤诊疗中心”、“贵州省中医眼底病诊疗中心”;一个国家重点专病——甲状腺病和五个国家重点专科协作建设单位。 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药理试验机构(贵州省唯一一家);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建立“腔镜外科技术协作中心”。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拥有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5个;血液病研究所、骨伤研究所各一所;编制床位将达600张。年门诊量达20余万人次,年住院人次4000人次左右。全院共有职工62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91人、高级以上职称98余人、中级以上职称128人,我省有国家级名老中医9名,其中有6名在我院工作。医院占地面积2400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360平方米。全院拥有固定资产近亿元。拥有检测、诊断仪器价值近亿元,比较先进的设备有:西门子9000型呼吸机、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经颅多普勒分析仪、东芝800mA电视遥控X光机、德国WOLF肾镜、眼底萤光血管造影摄相仪、C型臂数字减影X光机、德国贝朗血液透析治疗机、美国ATL3000型彩超、CR、GE、多层双螺旋CT等。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承担了全省范围内中医药人才进修培训和临床技术指导工作,承担了贵阳中医学院学生教学工作和后期临床带教任务,是全省中医骨伤及肛肠临床医师进修培训基地。

预约挂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三爱堂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三爱堂医院)三级甲等

三爱堂医院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历史的军区中心医院,1939年创建干革命圣地延安,前身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著名国际友人白求恩、柯棣华等大夫曾在医院工作过。医院地处兰州市中心,实力雄厚,交通便利,管理规范,设有近40个科室,有高级技术职务人员6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余名, 实际展开床位500余张,年门诊量20余万人次。三爱堂医院现有螺旋CT、血管机、CR机、全数字胃肠X光机、彩色多谱勒、计算机集束射频肿瘤治疗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大型氧舱群、亚健康检查仪等大型设备。各类医疗设备近千台(件),总价值近亿元。   1996年被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现有高压氧治疗、肝胆外科、传染病防治等3个军区中心,技术力量和医疗水平在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他科室也具备雄厚技术力量和突出的特色优势。近五年来, 医院共在省级以上各类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 出专著8部,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00多项, 获军队和省级科技进步奖50多项,获国家专利8项。医院坚持“开门办院”方针,正在兴建21000平方米的医疗大楼, 将会使医院硬件建设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并带动医疗、科研的不断发展。三爱堂医院已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地区一所医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配套、功能完备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1998年被兰州市评为“十佳医院”:2001年以来连续四年被甘肃省和兰州市医疗保险局确定为医保定点医院:2003年被中华医学会评为“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2003年被兰州军区表彰为“非典防治工作先进单位”:医院党委被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先进党组织”。医院服务诚恳热情、医疗技术精湛、医德医风高尚,深受广大患者和人民群众的信赖。迈入新时代,全院同志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政治立院、科技兴院、人才建院、开门办院”的总体思路,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始终坚持病人第一、质量至上的服务宗旨,努力做好西北地区驻军和广 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工作,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一流服务。

预约挂号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建于1991年,是一所中医特色浓厚,临床科室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10年、2012年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医院本部现有编制床位660张,实际开放床位达到1200张(含分院),设置内、外、妇、儿等42个临床科室或部门,7个医技科室和36个专病门诊。医院下辖北院、西院、畅家巷社区卫生服务站。北院位于皋兰县城,即皋兰县中医医院,占地18.89亩,可开放床位200多张;西院坐落于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居民区,占地面积6亩,开放床位150多张;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的畅家巷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名中医夜间门诊。 针灸科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骨伤学科为甘肃省教育厅重点学科,中西结合心肾科、中西结合呼吸科为甘肃省卫生厅重点学科。 心血管科为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儿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针灸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心血管科、骨伤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医骨伤科、肾病科、针灸科、儿科、脑病科为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脾胃病科、中药炮制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为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建设单位;脾胃病科、心血管科、肾病科设有国家二级临床实验室。医院设有甘肃省中医药防治慢性病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 医院为甘肃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有博导工作站1个、硕士学位培养点8个、临床研究室4个、临床教研室9个。医院人才队伍中有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6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5人、国家名老中医和甘肃省名中医21人,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3人、省卫生厅学科带头人5人、卫生系统领军人才10人,4人入选甘肃省“555”“333”人才库,5人被评为甘肃省卫生厅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近年医院在科研方面发展迅速,获批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项目以及其他省、市级科研项目。 医院拥有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9个、甘肃省名中医工作站、甘肃省针灸推拿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针灸临床研究基地、甘肃省中药炮制及质控研究技术工程中心、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甘肃省传承基地。 医院建成有10万级的符合国家GPP标准的制剂室,拥有中医药特色明显和疗效显著的中药院内制剂50多种,可以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中医骨伤非手术疗法、中药疗法、针灸、推拿、蜡疗、理疗、熏蒸、刮痧、拔罐等独具中医特色的非药物疗法备受患者青睐。医院开展的“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受到患者欢迎。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32号 邮编:730020 网址:http://www.zyxyfy.com 电话:0931-8635008 8635229(传真)

预约挂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解放军第三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解放军第三医院)三级甲等

解放军第三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战备、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主要担负兰州战区驻宝鸡、平凉、庆阳、天水、陇南等地区2个军级、9个师级单位约3.8万名官兵和老干部的医疗保健任务,担负兰州战区驻陕、甘、宁、青四省区部队精神疾病和天水以东地区部队结核病人的收治任务。 医院矗立于渭水之畔、炎帝故里,占地面积共262亩,其中本部占地203亩,传染病防治所占地59亩。全院编制床位300张,实际展开床位1000张;开设科室43个,拥有2个全军中心,1个军区医学研究所,4个军区医学专科中心,8个省市重点学科;工作人员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75名,中级职称人员142名,博士5名,硕士33名,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津贴;医疗设备总价值约2.5亿元。 经过长期建设发展,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专科特色鲜明,诊疗设备先进配套,以全军精神病外科治疗中心和全军精神疾病防治中心为代表的重点学科在军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多项诊疗技术达到国内、军内先进水平,年收容量、医疗收入、为部队服务投入等指标长期位居军区同级医院前列,具有较强的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医院先后被各级表彰为“医疗服务先进单位”、“科研训练先进单位”、“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总部、军区表彰为“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在保障部队和推动本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预约挂号
宝鸡市中医医院

宝鸡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

始建于1952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宝鸡市骨科医院,宝鸡市康复中心。曾先后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省白求恩精神奖先进集体、陕西省创佳评差先进集体、陕西省先进中医医院等荣誉称号。医院是陕西中医学院宝鸡附属医院,西安交大、延安大学教学医院。         全院目前开放床位1036张,年门急诊54.7万人次,出院病人3.5万人次,在职职工1475人,其中卫技人员1279人,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449名(高职160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2人,市级拔尖人才8人,市级以上名老中医、名中医21人(其中省级以上名老中医、名中医5人),宝鸡市中青年名中医7人。国家级名医工作室2个,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名中医工作室3个,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中医师承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82人。   医院拥有GE血管平板机、64排128层CT、1.5T核磁共振成像仪、层流手术室10间,全套洁定设备供应室、医用诊断X线摄影系统(DR)、全身彩色B超、血液透析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椎间孔镜、电子支气管镜、鼻窦镜等万元以上设备700余台(件)。   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院,强化优势、突出特色”的办院方针,医疗、教学、科研、康复方面处于宝鸡市中医系统领军地位,并多次在全省医院管理年检查评比中名列前茅。骨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陕西省重点专科,有创伤、关节、脊柱、骨病、手足显微五个系列七个病区,针灸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专科,急诊科是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脾胃肝病科是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骨科、脾胃肝病科、肾病科、肛肠科是陕西省重点中医专科,心血管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培育专科、宝鸡市心血管病诊疗中心,耳鼻喉科、重症医学科是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制剂室是第三批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儿科是陕西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宝鸡市中西医结合儿科诊疗中心,呼吸内科是宝鸡市重点专科,病理科是宝鸡市病理会诊中心、宝鸡市重点专科,检验、放射、影像检查水平位居宝鸡市前列。

预约挂号
西安市中医医院

西安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

西安市中医医院,作为今日西安地区中医学术的集萃之地,始建于1955年,是全国中医医院中的"老字号"。现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国家示范中医医院",省市医保定点医院。医院位于西安市最繁华的东大街与解放路交汇之处,占地约35000平方米,现总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资产总值近亿元。拥有德国西门子螺旋CT机、C型臂、DWL-TCD,美国惠普彩色B超、多床心电监护系统、伟康呼吸机,10台瑞典金宝血液净化机,日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瑞士欧美达全麻机等大型设备。医院现有卫生技术人员500人,其中高级职称者70余人,有30余人分别担任全国、省、市级各专业学术委员会中的重要职务。医院设病床500张,设有神经、肛肠、肝病、心血管、消化、呼吸、肾病、内分泌、老年病、肿瘤、小儿、普外、骨伤、皮肤疮疡、泌尿、妇产、五官、眼科、口腔、气功、针灸、按摩、理疗、体外碎石等临床科室及各种功能检查科室40余个,各具中医、中西医结合特色。其中神经、肛肠、肝病、心血管、消化等科室为省、市级重点专科。  中药是中国医学对人类文明的又一伟大贡献。为提高中药的有效治疗作用,医院中草药的炮制严格按2000年国家药典标准执行。采用箱式储放(产地、日期、规格、等级标识清楚),物理隔潮、真空保质、防尘防蛀措施齐备,药物内在和外观质量在本市乃至西北地区均属最佳。另外,煎药采用最先进的现代化设备,药物成分析出充分,真空包装,可长期存放,便携易服。  医院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数代人留存下的验方、效方数百个。近年来经努力发掘,已自制成丸、片、颗粒、胶囊、口服液、注射液、合剂、软膏剂等14个剂型、200余个品种的制剂,其中如生脉注射剂、铁箍散软膏、三益丹、和肝理脾丸、快胃舒肝片、益气敛阴片、枣安胶囊、补阳通栓片、黄芪当归口服液、肝毒清、抗病毒颗粒剂等疗效卓著,享誉省内外。医院按GMP要求设计的3000平方米制剂楼,设备先进,工艺完备,制剂质量上乘。  医院系陕西中医学院西安附属医院,历来注重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先后举办全国、省、市级各类学习班50期,接收培训国内外进修者1000余人次,出国讲学和工作的专家数十人,每年接待国际学术参观访问团体十余批。近年来连续荣获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2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获全国、省、市级医学专著、论文奖50余项。医院现已成为西安乃至西北地区中医医、教、研的重要基地。  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是医院几十年所坚持弘扬的医德院风。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示范点",省级"白求恩精神奖",省、市级"'创佳评差'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神经内科被全国妇联和省妇联先后授予"巾帼文明岗",被团省委、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和"新长征突击队"光荣称号。现在,全院职工正同心同德,在院领导的带领下,以"德诚,业精,继承,创新"的院训为指导,重点加强业务内涵建设,为实现新世纪的更大腾飞而继续努力奋斗!

预约挂号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新桥医院)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新桥医院)三级甲等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始建于1944年,前身是国民党军政部陆军医院,1950年改编为西南军区总医院,1955年转隶第七军医大学,为第二附属医院,对外称新桥医院。1975年改称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改为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现址由贺龙、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选定。现已建设发展成为一所设备先进、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卫勤、为军服务等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教学医院,是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也是重庆市首批“涉外定点医院”。医院展开床位2860张,拥有国际一流的重症监护病床293张和现代化层流净化手术室52间;其中百级层流手术室22间,杂交手术室1间;拥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320排640层容积CT、PET-CT、手术导航系统、双源CT系统、移动式X射线术中放疗系统等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3.1万余台件,仪器设备总价值16.54亿元。医院设有临床和医技科室49个,其中,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5个(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肿瘤科、口腔科)、国家级重点学科10个(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肝胆外科、普通胸外科、整形外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1个(中西医结合肾脏病重点建设专科),全军医学研究所4个(呼吸、心内、心外、肿瘤),全军医学专科(病)中心6个(肾内、超声、骨科、神外、血液、口腔),优生优育中心学科3个(妇产、儿科、泌外),重庆市研究所4个(心内、肿瘤、呼吸、肾内),重庆市重点实验室6个(心内、呼吸、肿瘤、血液、肾内、内分泌),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呼吸、消化、神内、血液、肾内),重庆市科普基地1个(心内),重庆市工程中心2个(血液、医工)。医院是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有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29个。国家住培专业基地24个、专培基地2个。有7个重庆市质量控制中心(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肾移植医疗质控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含心脏移植)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美容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医学装备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医院年门(急)诊量266万余人次,年收治病人13万余人次,手术量8万余台次,均居国内三甲医院前列,患者来自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外阜患者就诊率达33.6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9.30%,治愈好转率99.43%。医院是国内最早一批组建呼吸内科、胸心外科、肝胆外科、肿瘤科等特色专科,最早一批开展胸心手术,甲状腺手术等特色技术,最早一批实施ARDS、酸碱失衡、肿瘤保器官综合治疗等相关特色项目的医院。急慢性呼吸衰竭、心脏衰竭、肾脏衰竭等重大、疑难、危重疾病救治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年开展心脏介入手术6000余例、心脏外科手术2700余例、脊柱微创手术3700余例、脑血管疾病介入手术1500余例、消化内镜诊疗5.7万余例、血液透析8万余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累计1900余例,肾移植手术累计开展4100余例,居国内第一方阵,是重庆市首家开展心脏移植的医疗机构。医院已形成以肺、心、脑、肾、脊柱、血液、胃肠、口腔颌面、皮肤等器官系统疑难疾病及肿瘤、重症创伤救治为特色的强大综合救治实力。成功开展了4对胸腹联体婴儿分离、2例异位心矫治以及双头单体女婴救治,被总后勤部首长称赞为“敢治别人不敢治的病,能治别人治不好的病”的为军为民服务模范医院。医院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首届中国医师奖、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为代表的优秀拔尖人才群体;现有教职员工4643名,其中,教授、副教授298名,博(硕)士导师161名,博(硕)士学位获得者1000余名。医院承担有10个专业层次的临床教学任务。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25个专业基地。是首批国家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心血管病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学3个专业。44名教员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银奖。近三年来,先后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军队“十三五”重点课题,重庆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国家、军队、省市级课题318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奖项6项;先后获包括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军队(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45项。内、外科学教研室获评总后优秀教学团队,《内科学及野战内科学》列入国家卫生部“十一五”规划统编教材。获评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项,获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员教学基本功比赛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获陆军院校“教坛之星-2018”比武竞赛二等奖。代表大学获全国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西南

预约挂号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原解放军第四六五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它位于风景秀丽的吉林市松花江南岸。医院始建于1954年,1996年被总后卫生部批准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4年8月27日随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整体移交吉林省政府管理,定名为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现为吉林市五个区的医保、磐石市医保、铁路医保及吉林地区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单位。 作为吉林医药学院的附属医院,拥有健全的教学管理机构和体系。承担着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检验系、公共卫生系、口腔影像系、护理学院的全部临床教学任务。 医院占地78063平方米,建筑面积75585平方米,医疗用房58304平方米,资产总额3.1亿元,大中型医疗设备800件,价值过亿元。医院设备先进,拥有核磁共振、大型DSA、螺旋CT、各类手术显微镜、三维彩超、DR、CR照像系统、乳腺X光机、腹腔镜、胸腔镜、电子胃镜、胆道镜、纤维支气管镜、高压氧舱、超声刀、康复治疗系统等大型治疗设备。为吉林地区规模最大的血液透析中心,配备结肠透析机。 医院开设床位800张,科室设置齐全,设立43个业务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每年均有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开展,形成了明显的技术特色和优势,使许多疑难病得到有效诊治,许多复杂手术和重大抢救获得成功。部分诊断治疗技术达到国内、省内先进水平。医院管理国内先进,2009年被评为卫生部医疗质量评比优胜单位。2009年10月,被确定为卫生部中美协作组脑中风筛查及防控工程吉林省首家基地。 2010年获得全省优质护理评选第一名。 医院2009年投入使用的临床教学综合楼布局设施国内领先。高档次的医疗环境,人性化的服务设施,优美的庭院设计,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了极大便利。大楼内配备中央空调、背景音乐,病房内均设有卫生间、冷热水、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和宽带上网系统,收费透明合理。现代化的消毒供应中心、被服中心、大输液配送中心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为病人的治疗、住院提供了安全、舒适的保障。 “绿色医院,人文关怀”,四六五医院将为江城百姓提供超值的医疗服务空间。

预约挂号
解放军222医院

解放军222医院三级甲等

解放军222医院创建于1945年,现座落在风光秀丽的北国江城――吉林市北山脚下,是一所人才荟萃、技术雄厚、设备先进、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解放军222医院展开病床666张,编设:门诊部、急诊科、消化内科、心肾内分泌科、呼吸神经内科、胸脑外科、五官皮肤科、妇产科、麻醉科、传染科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药剂器械科、信息科、经管科、医保科、营养科、康复护理中心等科室。   解放军222医院现有临床医学专家近150人。消化内科、泌尿外科和麻醉科是沈阳军区重点专科。医院担负着等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等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吉林大学医学院和延边大学医学院等院校的临床教学任务。   解放军222医院拥有全身螺旋CT、直线加速器、X刀、DSA数字剪影系统、彩色超声诊断仪、碎石机、电子胃镜、十二指肠镜、ICU及CCU监系统、美国康仁5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CD――14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美国拜尔180全自动免疫发光仪及血凝仪、酶标仪、扩增仪、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机、前列腺汽化电切仪、脑地形图仪等总价值达2600余万元的高精尖医疗设备。不仅能完成全身各系统的检查和诊断,而且可以满足临床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

预约挂号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