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河南省规模最大、建院最早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全国百佳医院,也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 医院始建于1953年,前身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军政机关中医诊疗所;后与开封市第一中西联合医院合并成立河南省中医院;1956年随河南省政府机关迁入郑州市现院址;1959年归属河南中医学院,更名为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设置病床200张,临床各科初具规模;1988年起正式启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名。 医院占地5.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76万平方米。开设临床科室48个、病区33个、医技科室13个;开放诊室119个,日门、急诊量4000余人次;开设床位1500张,年收治住院病人2.5万人次;设有急救中心、综合体检中心、社区医疗延伸服务中心、河南省中医内科会诊中心和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儿科会诊中心等。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6个,重点专科(建设单位)7个;河南省重点学科1个,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7个。医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建立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服务体系,开展穴位贴敷、针灸、推拿等中医传统疗法,建立了全方位的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服务。医院目前拥有1.5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双源螺旋CT等先进的医疗设备,总值达1.5亿元。 成立伊始医院就拥有一批国内著名的中医药学专家,如李雅言、郑颉云、翟景南,中医内科专家刘彦同、吕承全、袁子震,中医外科专家徐世林、司万清,中药专家张永瑞等为中医药学术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约1500人,其中"国医大师"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全国名老中医7人,河南省优秀专家9人,省级以上学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理事38人。逐渐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临床研究型、创新型中医药人才队伍。
预约挂号
-
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省潍坊地区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潍坊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881年,前身为美国北美长老会所建,是山东省较早的医院之一,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防保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担负着潍坊市907万人口及周边地区群众的医疗救治任务,是潍坊市的医疗技术指导中心。1992年率先通过了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现为国家爱婴医院、国际救援网络医院、潍坊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 医院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目前开放床位1853张。2011年门诊量130万人次,出院病人6.64万人次,住院手术2.41万例。 医院现有在职员工2322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105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7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382名,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12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硕士生导师77名。 医院设有1个脑科分院,1个滨海分院,69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重症医学专业、神经外科专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神经外科、肝胆外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血液内科5个学科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心血管内科、放射科等11个学科为潍坊市医学重点学科,“血液病发病机制及治疗”、“心血管影像学诊断”、“泌尿外科学”为潍坊市鸢都学者岗位。潍坊市急救中心、潍坊市肝病防治中心、潍坊市肿瘤治疗中心、潍坊市医学生物遗传工程研究所、潍坊市心脏急救中心等5个市级治疗中心设在本院。 医院设备配置先进,拥有64排高清PET/CT、西门子双源CT、西门子1.5T磁共振、伽玛刀、东芝16层螺旋CT、东芝DSA、美国瓦里安直线加速器、西门子双探头SPECT、E8-四维彩超、菲利浦实时三维心脏彩超、多尼尔体外碎石机、奥林巴斯超声胃镜、西门子数字化乳腺机、腹腔镜、关节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百万元以上医疗设备48台套,设备总价值3.2亿元,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平台。 医院坚持“人才强医、科技兴院”方针,每年开展新业务、新技术40余项,逐步在干细胞移植、肝移植、肾移植、冠状动脉搭桥、心脏病介入治疗、恶性肿瘤系统治疗、显微神¾外科技术、腔镜微创外科手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并形成技术优势。每年有3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累计有300余项成果获奖,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注册申报单位。 医院重视科学管理,打造全新服务品牌。确立了“规模促发展、管理促效益、人才促专科、文化促品牌、公益促和谐”的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医院、平安医院、舒心医院、人文医院”的目标,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和“人性化”服务模式,全力打造代表区域水平的现代化医院集团。 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百佳医院”、“山东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全省卫生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惠民医疗先进单位”、“潍坊市消费者满意单位”、“潍坊市行风示范单位”和“文明诚信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
预约挂号
-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青岛港口医院)三级甲等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由青岛港集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合作,在原青岛港口医院的基础上组建的心血管病专科特色的综合性医院。 开业2年以来,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派出了由心脏外科、内科、麻醉、体外循环彩超、放射、介入治疗、护理等20余名专家常驻青岛开展工作。已成功开展冠脉搭桥、瓣膜置换、复杂先心病等心脏外科手术600多例,冠脉支架置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先心封堵等心脏介入手术1500多例。一系列急危重症心外手术、介入治疗填补了山东省的空白,创造了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游离壁破裂、心肺复苏后急诊搭桥心脏修补术,抢救成功的世界医学奇迹。 2006年青岛市工伤康复中心落户我院,一支高素质的康复医学队伍的成长,迅速赢得了专家和政府的认可,2007年我院成为山东省工伤康复定点医院。外科腔镜中心与北京协和合作开展微创腹腔镜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体检中心在原有健康查体、招工查体、职业病健康监护的基础上,依托大专科优势开展心脑血管病的疾病筛查,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 低廉的收费、优质的服务使广大的患者受益无限,医院的单病种收费在青岛市排名最低,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和政府的认可。2007年医院被省社会事业保险局确定为全省医疗保险转诊转院协议定点医院;全省唯一“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阳光先心病定点救助医院”;“市医疗保险工作诚信标兵单位”、“省医保定点机构目标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省首批“‘AAA’诚信定点医院”。2008年初,医院喜获“山东省工伤保险转诊协议医院”称号,省内符合条件的工伤保险参保职工均可到我院进行康复治疗。
预约挂号
-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三级甲等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于1999年由青岛市妇产医院、青岛市妇幼保健所、青岛市儿童医院合并而成,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是一所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专业特色突出,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近年来,面对妇女儿童医疗保健需求的日益增加,医院坚持以学科发展和特色专业建设为重点,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的特色办院之路。在妇、儿专科上挖潜创新,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和领域;以科技为先导,创出自己的名牌科室,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重视人才培养,先后选派多名医护人员前往欧洲、日本及国内外知名的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使医院逐步形成院有重点、科有特色的发展格局,并且以一流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赢得社会的高度赞誉。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单位、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标兵和市卫生系统创建文明行业标兵单位,心脏中心、新生儿科及生殖中心学科带头人分别荣获国务院政府特贴荣誉称号。 医院编制床位1160张,现开放床位650张,全院职工1100人,专业技术人员950人,其中高级职称160人。年门、急诊量约100万人次,设有42个医疗、医技科室。主要业务科室有心外科、新生儿科、生殖科、康复科、妇科、产科、儿内科、儿外科、骨外科、感染科、心理科、皮肤科、中医科、五官科、乳腺科、妇保科、儿保科等。其中儿童心脏中心、新生儿科、生殖医学中心为山东省医药卫生行业重点专业科室,康复科、儿童心理科为青岛市卫生行业重点专科,儿童风湿免疫专业、中医科、胎儿医学中心、儿童保健科及妇女保健科为青岛市卫生行业特色专科。拥有核磁共振,CR、CT等百万元大型医疗设备25台。 青岛市政府对妇儿医院的建设发展非常重视,加大投入在东部建设新妇女儿童医院。新院占地面积102亩,总体规划建筑面积达13.4万平方米。目前,新妇儿医院已整体搬迁至一期医疗大楼并于2011年10月正式启用,二期已开工建设,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预计于2014年投入使用,将为医院实现跨越发展提供更大更好的空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妇儿医院将建设成为一所设备先进、布局合理、技术水平一流、环境优雅、具有现代气息和人文关怀的现代化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机构。 儿童心脏中心是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科室。省内最大的治疗各种儿童先心病的专业医疗机构、青岛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是国内为数不多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先心病治疗中心,涵盖心外科、胸外科、心内科、心导管介入、超声心动图、重症监护、麻醉、体外循环等八个相关学科,能实施心导管介入、心内直视手术、微创封堵等先心病各种诊治方案。年手术量约600例,手术成功率高达98.0%以上,其中半数以上为低龄低体重及疑难复杂病例。首创的“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被誉为国际领先的标志性手术。先后承担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东省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一项。 心脏中心是省内首家主动联手慈善机构专项救助贫困先心病儿童的单位,采用“全透明慈善模式”,赢得数十家国内外多家慈善机构的长期信任,七年来共资助830名省内外贫困先心病患儿,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新生儿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科室,青岛市十大重点学科,青岛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培养点。目前拥有两个二级科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和新生儿小婴儿科。科室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大部分医护人员经国内外专业技术培训。曾先后派遣医护人员赴日本、加拿大、德国、北京、上海等地的儿童医院进行交流学习。拥有价值达数百万的仪器设备,率先在省内开展NO、Stephene呼吸机高频治疗及亚低温治疗等新技术。年收治患病新生儿2000余名,其中危重新生儿在70%以上,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应用机械通气呼吸支持抢救危重患儿每年200余例,曾抢救最小早产儿仅有530克。无后遗症生存的早产儿体重730克,最小孕周为26周。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未成熟儿的救治等新生儿专业难点、热点问题有成熟的治疗经验。 新生儿科还承担了青岛大学医学院医疗系五年制、七年制的医疗系教学任务和硕士生的带教任务,每年接受省内外的进修医生、护士数十人。近年来,在各级杂志发表中、英文论文近百篇,获部、省、厅、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10余项。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省级和市级科研项目,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生殖医学中心是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科室,是国家首批准入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单位之一,也是青岛市乃至胶东地区唯一一家获卫生部正式批准运行开展实施供精人工授精技术的医疗机构。目前完成了所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审批工作,是目前胶东地区唯一合法实施所有卫生
预约挂号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三级甲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坐落于美丽的青岛市浮山湾畔,与市委市府毗邻,是全军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首批“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系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青岛大学医学院、潍坊医学院、及大连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 ? ??医院基础设施完善,就医环境良好,交通便利,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拥有70余个临床、辅助科室,展开床位1000余张。该院设备精良,拥有DSA、3.0T磁共振、320排640层高端CT、PET-CT、大型高压氧舱群、氩氦刀、超声刀、准分子激光治疗仪、人工肾、人工肝、电子十二指肠镜、腹腔镜、电子支气管镜等高新医疗设备。医院人才梯次合理,技术力量雄厚。拥有高、中职专业技术人员近40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6名。 ? ? ??建院五十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为军服务、为民造福”的办院方向,不断攀登医学科学高峰,创造了一个个医学奇迹。在断指和断肢再植、拇手指再造、创伤骨科、脊髓空洞症手术治疗、肝移植、肾移植、泌尿系统疾病诊治、体外循环、心脑血管介入治疗、呼吸道介入治疗、肿瘤治疗、空肠代食道、喉功能重建术等方面已达国内外先进水平。该院拥有全军航海病专科中心、全军手外科中心、全军临床药理基地、解放军青岛血站、海军脊柱外科专科中心、海军急救医学专科中心、海军胸外科中心、海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肾病中心等。医院先后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及医疗成果奖400余项。 ? ? ??乘坐223路、224路、374路、605路401医院站下;坐25路、26路、228路、318路、402路、502路、761路市政府站下车。
预约挂号
-
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纺织医院)三级甲等
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由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肿瘤医院、青岛市职业病防治院共同组建而成。青岛市中心医院(并称青岛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始建于1953年(始称青岛纺织医院),是青岛首批三级甲等医院,2003经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批准,更名为青岛市中心医院.并承担全市职业病防治任务。青岛市肿瘤医院,始建于1972年,是青岛市唯一一所市属肿瘤防治三级专科医院。 集团占地面积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资产总额达8亿元,开放床位1450张。专业技术人员1254人,其中高级专业人员23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0余人。集团开设专业科室41个,医技科室14个。年门诊量近50万人次,出院患者3.2万人次,手术9000余例。拥有调强适形直线加速器、PET-CT、头体合一伽玛刀、中子刀、氩氦刀等国际一流的高精尖设备及以HIS、PACS、LIS为主导的现代、高效数字化医疗信息平台。 集团现有省级重点专科(急救中心)1个,市级重点学科、特色专科1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呼吸内科、放疗科、乳腺科、中西医结合(肿瘤)为市级重点学科,其中,乳腺外科为青岛市财政重点扶持专科;神经内科、血液内科、分子影像中心、内分泌科、消化微创介入、核医学和中医肾病为市级特色专科;血液内科、分子影像中心和核医学为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主委单位,生物中心为市级重点实验室。近年来,集团承担国家、省、市级课题100余项,每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10余部。集团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第四军医大、天津血研所密切协作单位,并与美、日、韩、英、德、澳等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著名高等学府和权威医疗机构保持紧密的学术联系。
预约挂号
-
山东省肿瘤医院三级甲等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为业务主管部门,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与保健为一体并跨省区服务的省级肿瘤防治研究中心,是肿瘤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库入选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山东省一类科研院所、山东省临床医学中心,为山东省癌症中心、山东省抗癌协会和山东省肿瘤防办挂靠单位,连续十一年位居复旦版肿瘤专科声誉和综合排行榜第六位、省级肿瘤专科医院之首。<br><br> 医院占地面积近500亩,建筑面积33.97万平方米,资产总值近60亿元,在职职工2311人,开放床位2839张,是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化肿瘤专科医院。<br><br> 学科建设做精做细,设有肿瘤放疗、外科、内科、妇瘤科、介入科、儿童肿瘤科等20个专业45个病区,10余个医技科室和基础研究室,形成了以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内分泌、中医药、介入、微创等多种技术相互配合的综合治疗优势。拥有一批重点专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省精品特色专科、省临床重点专科、首批“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岗位”、首批“泰山学者岗位”、“山东肿瘤放射治疗中心”。放射肿瘤学团队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记集体一等功,并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br> 为首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省部一等奖7项。近三年平均每年发表SCI论文数达200余篇,2017年度发表5分以上SCI论文总量位列全省医疗机构第一名,3分以上位列第二名。<br><br> 科研工作抓大抓高,投入近亿元购置小动物MRI、小动物PET-CT和小动物精准辐照仪等高端基础研究设备,搭建放射免疫、分子影像、人工智能和公共平台等国际一流的平台。近年来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等课题130余项,连续三次获得国家重大慢性防控专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其中为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省部一等奖7项。近三年平均每年发表SCI论文数达200余篇,2017年度发表5分以上SCI论文总量位列全省医疗机构第一名,3分以上位列第二名。拥有TOMO、PET/CT、高端直线加速器、放射计划系统等一批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设备设施,数字化平台加速器、磁共振加速器、伽玛POD等国际最先进的放疗设备用于临床,是目前国内放疗设备最多、最先进、诊疗人次最多的医院。<br><br> 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长江学者青年专家和“万人计划”专家等10余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泰山学者岗位特聘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齐鲁卫生健康领军和杰青人才等60余人。作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硕士生培养单位,为国内14所高校博士生带教点,同时也是国内4所高校的公共卫生、计算机技术、核科学等一级学科博士生带教点,拥有博、硕士生导师77人,年招收博、硕士生 120余人。<br><br> 发挥省级肿瘤医院示范作用,与省内外70余家医院建立协作关系,积极探索肿瘤分级诊疗模式。不断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与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签署姊妹医院合作备忘录,平均每年选派10余名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出国进修学习一年以上,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建立业务协作关系。<br><br> 目前放射肿瘤学科医疗及科研基地建设项目已于2019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山东省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平台项目(质子中心)作为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一号工程”和引爆项目,将成为国内第一个投入临床使用的质子项目,发挥引爆效应,引爆中心、引领全国,面向东北亚,在医、教、研、防、保健、医学工程及对外国际交流上发挥高端引领作用。
预约挂号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0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三级甲等
济南军区总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展开床位2000余张,设临床、医技科室58个。 医院现有6个全军医学专科(专病)中心,即神经内科中心、神经外科中心、小儿心脏外科中心、创伤骨科中心、肝硬化诊治中心、肾移植与透析治疗中心;5个国家(军队)基地,即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军队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技术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医师培训中心山东基地”、“全军血液净化专科护理培训基地”。医院是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6个军区医学研究所,包括心脏病、肾脏病、骨科、神经医学、肿瘤学、医学影像等研究所;另有10个军区中心,即消化内科、医学检验、心脏外科、妇科、眼科、口腔科、心血管内科、烧伤整形外科中心和血液中心、远程会诊中心。 医院的优势技术有:骨创伤外科,特别是手、足外科技术;组织器官移植(肾、肝、角膜、骨髓移植),其中肾移植技术及数量列全国前10位;四肢淋巴水肿(橡皮腿)的外科综合治疗技术;干细胞的培养、转基因技术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脑血管病的微创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功能性疾病的微创治疗,脑外伤的早期救治与功能康复。冠心病的复杂介入诊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矫治、血液净化技术、肾活检、肝硬化治疗、血液病治疗等在省内也具有较大优势。蔡锦方教授被评为“中国显微外科杰出贡献奖”。 医院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名,其中高职专家28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7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1名,全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1名,军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4名。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23人,并与全区6个单位10个专业学科建立了联合培养点,形成了“立足总院、辐射全区”的人才培养平台。 医院医疗设备总值4.7亿元。其中,PET-CT、ECT、320排CT、双梯度1.5T磁共振、检验流水线、DSA、超级伽马刀、三维超声等设备均达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十一五”期间我院共获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107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27项,三等奖80项;统计源期刊论文894篇,SCI收录论文21篇,出版专著122部,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24项。蔡锦方教授被评为“中国显微外科杰出贡献奖”。 医院近年来连续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爱民医院”、“省百佳医院”和“物价信得过单位”,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评为“爱婴医院”,是山东省和济南市各类医疗保险、“新农合”定点单位。
预约挂号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三级甲等
百年协和,源远流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前身是福建基督教协和医院(又名Wilis F. Pierce Memorial Hospital),为创建于1860年的福州圣教医院与创建于1877年的福州马高爱医院合并而成,为八闽现代医学的发祥地。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坐落在福州市中心风景秀丽的于山之麓,现有床位2500张,年门诊病人近20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13万余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5万余台(其中住院部Ⅲ、Ⅳ级手术达85%以上,Ⅳ级手术达45%以上)。现有员工4100余人。其中正、副高职称(含教授、副教授)500余人。拥有国家级、省部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百余名,多位专家进入中国名医百强榜、学术影响力百强榜。除院本部外,还拥有西院、平潭分院两个院区,编制床位2300张。 医院综合实力雄厚。跻身“亚洲华人地区最佳医院百强”“中国·东盟最佳医院百强”“全国医院综合实力百强榜”“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百强榜”“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百强榜”“转化医学全国五十强”。系国家综合类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首批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福建省高水平医院。拥有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福建省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13个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8个福建医科大学首批重点学科。在国家卫健委已开展两年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分别位居三级综合医院第30名和第33名。尤其可喜的是CMI值(Case Mix Index,国际公认的衡量一所医院疑难危重症疾病救治能力的客观指标)分别居全国三级综合医院第6位和第5位。 医院开展一批在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医疗技术。拥有精湛的微创技术。应用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恶性肿瘤治疗和神经系统的癫痫治疗等诸多外科领域。拥有高超的介入技术。介入诊疗技术门类齐全,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的介入治疗等。拥有领先的移植技术。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心脏移植后再次成功移植心脏、儿童心脏移植)、双肺移植、心脏移植后的肝移植、原位在体劈离式供肝获取及肝移植、肾移植、皮肤移植(‘中国式换脸’)等器官移植技术以及角膜移植等。拥有高端的放疗中心。拥有包括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硼中子,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射波刀),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等于一体的高端精准肿瘤放疗中心。开展前沿的干细胞再生技术。以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的建设为核心,打造我院特色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发中心。还开展了一批在国内有突出优势的特色技术,运用三分支支架血管技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人工心脏植入术等。建设了一批能承载疑难危重症救治高水平的医技学科群,拥有超高端多排螺旋CT、3.0T磁共振、PET-CT、PET-MR、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全飞秒激光和准分子屈光手术系统等在内的一大批国际先进医疗设备。 福建省血液病、内分泌、肝胆外科、胸心外科等11个省级研究所及其他11个校级研究机构挂靠医院,拥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血液医学转化中心、肿瘤免疫治疗中心。承担大量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先后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430余项省、部级等科研成果奖。在N.Engl.J.Med.,Nature, J Clin Oncol, MOLCANCER, Cancer Cell, ANN ONCOL, Circulation, Blood, Nat commun, JCI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大量高质量科研论文和专著。为首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中国共建基地项目”。协和临床医学院承担福建医科大学各相关专业的临床教学任务,福建省最早的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点发端于我院,是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 医院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体系,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系国家卫健委确定的首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全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DRG)收付费改革试点工作牵头单位,改革工作受到高度认可,十余项成果入选中国医院管理典型案例库,获评全国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年活动优秀单位。医院重视“两个文明”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三度获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被授予“全国创建‘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百佳医院”称号。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秉承“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以及“服务是基础,医德是根本,质量是生命”的办院理念,协同八方、和成天下,竭诚为海内外人民的健康提供一流服务。
预约挂号
-
九江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
九江市中医院南院建设工程占地80亩,一期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开设床位675张,加上北院开设床位345张,两院共计可开设床位1020张,其中南院以肾病科、骨伤科、外科系列等住院科室为主,实际开设床位550张,预留发展床位115张,其中肾病科开设病区5个,开设床位250张,外科和骨科分别设三个病区共计300张,能够基本满足新技术、新业务开展需要。由于南院受周边地理位置和交通影响,医院在南院门急诊开设立足实事求是,不求急求全,开设有专家门诊和内外妇儿等一级科室。北院保留糖尿病科、肝病科、肿瘤科、中风病科、肺病科、老年病科等内科系列和门诊诊室,功能检查仪器设备均备配齐全,如CT、CR、生化分析仪、彩超等。在对北院医疗用房升级改造完成后,能满足九江市临床病人、工伤病人、残疾病人、老年病人、亚健康病人和政治政策病人康复医学临床的需要,满足城镇社保、新农合、商保、私人购买康复医学临床服务的需要。北院内科病区由现有的两个扩大到四个,实际开放床位180张,极大缓解内科系列床位紧张的局面,特别是肝病科和肿瘤科。医院今年已为肿瘤科配备了肿瘤热疗系统和陀螺刀项目,目前肿瘤热疗系统已投入使用,陀螺刀项目也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预计在今年8月份即可投入使用,届时肿瘤治疗真正做到中医特色突出,西医手段多样的格局,促进医院多层次、深领域发展。南、北两院各自功能完善,设备齐全,有1.5T核磁共振(MRI)、128层螺旋CT、DR机、大C型臂、肛肠治疗仪、麻醉机、多功能数字化X线机、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德国进口的腹腔镜、胸腔镜、前列腺汽化电刀镜、膀胱镜特定蛋白分析仪、全身彩超4台、脑电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机60台、雅培AXSYM化学荧光免疫分析仪、全市首台流式细胞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一院两区"并肩发展格局的形成,将进一步完善医院的服务功能布局和科室结构调整,是医院迈入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起点,也为医院实现赶超和跨越式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