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家利主任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内科 内分泌科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具有丰富内科临床经验,尤擅长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肢体麻木、疼痛、怕凉、感觉异常等。对甲状腺和肾上腺等内分泌腺体疾病治疗经验丰富,尤其对甲状腺结节、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治疗有独到治疗体会。主持承担天津市卫生局科学专项基金,并在国内外各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预约挂号
-
冯兆才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儿科 儿童神经科以中医针灸推拿综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精神运动发育迟滞、臂丛神经损伤、肌性斜颈、运动发育迟缓等小儿疑难病。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小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等。作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瘫专科负责人,专科配有大夫四名,康复师两名,并拥有经络导平治疗仪,rTMS经颅磁治疗仪,电脑中频治疗仪,痉挛肌治疗仪,低频治疗仪,Motomed(主被动)训练仪,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构音障碍训练仪,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肌兴奋治疗仪,认知障碍训练系统,中药湿敷治疗,蜡疗与水疗及各种训练设备与辅助用具。
预约挂号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市开设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天津市十佳医院,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中风病和冠心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是天津市收治患者最多的医疗机构之一,连续20余年门诊量第一,医、教、研及综合服务水平位居全国中医院前列。 医院分为南北两个院区,建筑面积总和26万平方米,装备3.0T核磁共振、GE宝石能CT、西门子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等高端医疗仪器千余台(架),设(54个临床和技术科室,103个专病门诊,开放床位2500张,在职员工2300余人。 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国医大师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12名,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5名,博士生导师23名,天津市名中医26名;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30个,包括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儿科、肿瘤科等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专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病学、肾病学、疮疡病学等重点学科10个,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骨伤科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1个;教育部针刺治疗脑病研究和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创新团队2个。 医院先后与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瑞士、美国、俄罗斯、阿曼等40余个国家建立医疗合作关系,每年接待海外患者愈千人,名扬海内外,成为了天津市一道靓丽的城市名片。
预约挂号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市开设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天津市十佳医院,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中风病和冠心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是天津市收治患者最多的医疗机构之一,连续20余年门诊量第一,医、教、研及综合服务水平位居全国中医院前列。 医院分为南北两个院区,建筑面积总和26万平方米,装备3.0T核磁共振、GE宝石能CT、西门子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等高端医疗仪器千余台(架),设(54个临床和技术科室,103个专病门诊,开放床位2500张,在职员工2300余人。 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国医大师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12名,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5名,博士生导师23名,天津市名中医26名;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30个,包括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儿科、肿瘤科等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专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病学、肾病学、疮疡病学等重点学科10个,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骨伤科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1个;教育部针刺治疗脑病研究和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创新团队2个。 医院先后与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瑞士、美国、俄罗斯、阿曼等40余个国家建立医疗合作关系,每年接待海外患者愈千人,名扬海内外,成为了天津市一道靓丽的城市名片。
预约挂号
-
王景辉
周至县人民医院康复科 康复医学科王景辉,男,针灸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学历,医学学士,现任周至县人民医院院办副主任兼康复医学科行政主任。现为陕西省针刀学会委员、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陕西分会会员、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专业会员。在西安地区二级甲等医院中率先创建了针灸专科病房。酷爱针灸,勤求古训,遍访名家,博采众长,从事针灸、针刀、推拿临床工作20多年,经验丰富,技法独到。曾先后在全球最大的针灸临床研究基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北京针刀总医院等进修深造。在《中华中西医杂志》、《中国针灸》、《针灸临床杂志》、《全息生物医学杂志》、《吉林医学》、《内蒙古中医药》、《江苏中医》、首届国际针灸临床经验学术交流会、全国特种针法学术研讨会等发表、交流论文9篇。
预约挂号
-
冯兆才主任医师
以中医针灸推拿综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精神运动发育迟滞、臂丛神经损伤、肌性斜颈、运动发育迟缓等小儿疑难病。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小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等。作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瘫专科负责人,专科配有大夫四名,康复师两名,并拥有经络导平治疗仪,rTMS经颅磁治疗仪,电脑中频治疗仪,痉挛肌治疗仪,低频治疗仪,Motomed(主被动)训练仪,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构音障碍训练仪,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肌兴奋治疗仪,认知障碍训练系统,中药湿敷治疗,蜡疗与水疗及各种训练设备与辅助用具。
预约挂号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中医一附院)三级甲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现为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全国中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 医院总占地面积233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分南、北两个院区。设56个临床和技术科室,54个专病门诊,装备3.0T MRI、宝石能谱CT、DSA等医疗仪器千余台(架)。医院开放床位2500张,日均门诊量近1万人次,年出院患者6万余人次,医、教、研及综合服务水平位居全国中医院前列。 医院在职员工25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3名,岐黄学者3名,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3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13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名,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5名,天津市名中医、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26名,博士生导师24名。“针刺治疗脑病研究”和“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先后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医院是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风病、冠心病),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30个,包括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内科学),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4个(针灸科、儿科、推拿科、肿瘤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中医心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中医神志病学、中医痹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疮疡病学、中医护理学、推拿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儿科、针灸科、肾病科、肿瘤科、推拿科、血液病科、风湿病科、急症部、心血管科、内分泌科、骨伤科、心身科、护理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6个(针灸科、心血管科、儿科、肿瘤科、骨伤科、推拿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1个。作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已在全国建立60多个分中心。 医院承担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的课堂教学及临床带教工作,现有教研室15个,具有课堂授课资格教师334人,具有临床带教资格教师657人,硕、博士生导师214人,其中博导24人。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 近五年来,医院共获各级科研课题立项268项,科技成果77项,获各级科技奖28项(次)。医院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等60余个国家建立医疗合作关系,使中医药文化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医院每年接待来访外宾、外籍患者3000余人次,学习进修生数千人,名扬海内外,并连续两年获得“天津城市民生贡献奖”,成为了天津市一道靓丽的城市名片。 医院始终坚持“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维护健康,造福人类”的宗旨,坚持“发挥中医优势,突出针灸特色,坚持‘五专’模式”。“十三五”时期,医院确立“12333发展战略”,以增进和维护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中医药特色,坚持中西医并重,以提高中医药治病、康复、养生能力为方向,以提升医、教、研水平为重点,以继续推动“三个转变”(从单纯的追求病人数量向追求医疗质量转变、从以医疗为主向研究型医院转变、从经验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为抓手,不断提高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医院全面协调发展。 医院确定南北院区的发展格局,北院区以中国针灸中心为核心,以中医针推技术的传承创新为抓手,带动整体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南院区以综合医疗急救和康复慢病管理、治未病健康管理为方向,突出中医特色,整合现代技术,形成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的综合性中医医学中心。 天津中医一附院的发展与祖国的强盛紧密相连,同天津中医药事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同呼吸,共命运。在64年的流金岁月中,医院所实现的三次事业腾飞,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党的中医药政策,得益于正确的办院方向,得益于天津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得益于天津中医一附院几代人六十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和心中的梦想! 以思想而勤探究,博大精深;以智慧而启未来,志存高远。天津中医一附院把握中医特色鲜、现代水平高、临床疗效好、综合服务优目标方向,努力把医院建设成“国内一流、北方最大的以针灸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医医学中心”。(更新于2018年12月)
预约挂号
-
(北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三级甲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市开设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天津市十佳医院,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医院分为南北两个院区,建筑面积总和26万平方米,装备3.0T MRI、宝石能谱CT等高端医疗仪器千余台(架),设35个临床和技术科室,103个专病门诊,开放床位2600张,在职员工2340人。医院日均门诊量近万人次,年门诊量连续7年超200万人次,2015年超300万人次,位居天津市各医院门诊量前列。 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国医大师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12名,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5名,博士生导师24名,天津市名中医23名;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30个,包括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儿科、肿瘤科等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专科4个,中医心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疮疡病学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骨伤科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1个;“针刺治疗脑病研究”和“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 近五年来,医院共获各级立项科研课题205项,取得科技成果鉴定93项,获各级科技奖励42项,其中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医院先后与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瑞士、美国、俄罗斯、阿曼等40余个国家建立医疗合作关系,每年接待海外患者愈千人,名扬海内外,并连续两年获得“天津城市民生贡献奖”,成为了天津市一道靓丽的城市名片。 多年来,医院以“中风病”、“冠心病”两大“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核心竞争力,逐渐形成多学科齐头并进、中西医结合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医院始终坚持“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维护健康,造福人类”的宗旨,坚持“发挥中医优势,突出针灸特色,坚持‘五专’模式,借助西医优势学科,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现代化中医医院”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三个转变”(由追求数量型医院向提高质量型医院转变,由医疗型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中国针灸中心)、两个基地(中风病和冠心病两个研究基地)、四个专科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肿瘤、中西医结合肾病、中西医结合儿科、中西医结合骨伤4个专科诊疗中心),不断增强医疗特色和优势,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努力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中医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中医医院。
预约挂号
-
石学敏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石学敏院士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学科带头人,至今从医58年。从70年代初开始研究世界公认的三大疑难病之一的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的针灸治疗,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开辟了中风病治疗新途径。80年代初创建的“针刺手法量学”,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先后发明“脑血栓片”、“丹芪偏瘫胶囊”等药品,再结合“醒脑开窍” 针刺法针药并用,创立了“中风单元”疗法,为治疗脑血管病开创了新的思路。在国内建立60个针灸临床分中心,先后赴世界100余个国家及地区讲学、诊疗,为中医针灸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预约挂号
-
夏虹影
丽水市中医院儿科 儿童普通内科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先后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学习,擅长中医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腹泻、湿疹等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