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浦东院区)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浦东院区)
医院名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浦东院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单位,于1931年3月1日正式成立,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也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肿瘤专科医院。 目前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304张,设有头颈外科、乳腺外科、胸外科、胃外科、大肠外科、泌尿外科、胰腺外科、肝脏外科、神经外科、骨软组织外科、肿瘤妇科、肿瘤内科、放射治疗中心、中西医结合科、综合治疗科、麻醉科、介入治疗科、病理科、药剂科、检验科、内镜科、超声诊断科、放射诊断科、核医学科、心肺功能科、营养科26个临床医技科室。 截至2018年底,医院有教职员工2,334人,其中执业医师611人,护理人员1,043人,医技人员399人;正、副教授320人;博士生导师63人,硕士生导师83人,其中蒋国梁为美国放射学院院士。 医院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肿瘤学、病理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肿瘤科、病理科、中西医结合科),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3个(乳腺癌、放射治疗、病理学)、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乳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3个(肿瘤学、肿瘤放射治疗、乳腺癌)、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1个(上海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1个(胸外科)、上海卫生重点学科1个(病理学)、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项目5个(肿瘤学、病理学、放射治疗学、妇科肿瘤学、胸部肿瘤学),同时也是上海市病理质控中心、放射治疗质控中心、肿瘤化疗质控中心和上海市抗癌协会挂靠单位。设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拥有上海市乳腺肿瘤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分子影像探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市胰腺肿瘤研究所,以及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复旦大学病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复旦大学胰腺癌研究所、复旦大学大肠癌诊治中心、复旦大学鼻咽癌诊治中心、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诊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甲状腺肿瘤诊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癌防治中心、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恶性黑色素瘤防治中心等科研机构,成立王红阳院士工作站,新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精准肿瘤中心,继续推进由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主办《中国癌症杂志》、《肿瘤影像学》、英文版《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3本学术期刊,以及《抗癌》科普杂志。同时,医院以肿瘤优势学科为依托,与第三方合作创办了一本英文学术期刊《Precision Cancer Medicine》,努力打造肿瘤精准医学期刊的高地。 2018年医院门诊量144.72万人次,住院8.49万人次,手术4.50万人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5.36天,医院运营效率位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茅。医院在最新的“2017年度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2018年11月19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中位列第28位,位居全国专科医院第一名,病理科连续八年排名全国第一,肿瘤学排名全国第二,另有胸外科、核医学、妇科、泌尿外科、普外科、超声医学共计6大学科获得提名。在2018年申康绩效数据中保持全市领先,其中甲状腺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共计7大病种名列第一,另有5个病种排名2-3位,3个病种排名4-5位。 2018年医院科教事业又取得新的进展。全年共发表SCI 篇370篇,总影响因子1705.58;科研立项大幅增长,全院共获得各级各渠道科研项目190项,经费总额9,38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74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包括重点项目2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1项,连续8年领跑全市专科医院(立项数在全市所有医院排行第6名);获得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共招收硕士研究生54名,博士研究生76名,博士后15名;毕业硕士47名,博士59名;规培招录83名,结业75名。 医院本着“构建内外关系、服务肿瘤患者、树立医院形象”的发展方向,把握原则,注重实效,不断加强对外合作,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受益人群范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2018年,医院主动对接长三角医疗网络,扩大分级诊疗与医联体建设,搭建了肿瘤防治医联体、病理诊断医联体、远程医疗协作网,积极促进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为全国尤其长三角地区的肿瘤患者,提供同质化的优质专科医疗服务。努力实践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与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签署框架协议,扩大在病理人才培养、标本组织库建设和肝脏肿瘤治疗领域的合作;成为中国抗癌协会第二批“一带一路”国际肿瘤防治联合培训基地。此外,医院积极拓展国际间“姐妹机构”合作项目,为我院学科建设搭建优质的国际平台,进一步拓展国际联络并推进我院的国际声望。先后与美国德州安德森肿瘤中心、新加坡国立健保集团癌症中心、法国Gustave-Roussy肿瘤中心、日本金沢大学癌症研究所、......[详细]
联系电话

021-64047456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新公路4333号

医生团队
  • 张汐[]

    医生擅长

    放射诊断 张汐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郝斌[]

    医生擅长

    各种颅脑和脊髓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郝斌,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72年生,1997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攻读研究生2008年第二军医大学神经外科博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医教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救治各种神经系统肿瘤等病患,取得良好的疗效。1擅长各种颅脑和脊髓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治疗:应用术中超声、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精确定位深部肿瘤位置和边界减少对脑皮层的损伤;2、各种难治性脑膜瘤的显微微创外科治疗:运用显微外科和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结合神经导航和cusa等高新辅助设备 最大程度切除肿瘤,避免术后复发3、各种脑胶质瘤的外科治疗:应用磁共振影像导航技术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切除重要功能区的胶质瘤,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语言、运动等功能,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4、脊髓脊柱肿瘤的显微微创外科治疗:结合骨科与神经外科的学科优势 应用术中C臂机定位,磁共振影像导航技术、神经电生理监测等技术手段,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巧和脊柱内固定技术 保护脊髓神经,保留神经功能,保证微创切除脊髓脊柱肿瘤的同时进行脊柱生物力学重建,维持良好的脊柱稳定性5、听神经瘤等后颅凹肿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治疗。6、立体定向活检技术,为众多颅内不明病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精确、微创、安全的技术手段,在损伤最小的情况下完成病变的取材工作。对于颅脑手术后的康复治疗也有一定的研究。历年来发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现任《中国外科年鉴》神经外科专业编委。 ...详情
  • 刘亮[]

    医生擅长

    肝胆胰脾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及外科综合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刘亮,男,复旦大学外科学博士。1999年参加工作,师从国际著名肝癌专家汤钊猷院士和胰腺癌专家倪泉兴教授,现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肝胆外科副主任,外科主诊医师,复旦大学外科学硕士生导师。从事腹部外科工作近20年,擅长肝胆胰脾肿瘤,包括众多Adenocarcinoma,pNETs,GSTs的外科诊治。对胰腺癌及肝癌的转移复发机制和干预开创了一系列临床转化型研究,被日本癌症协会(JCA)和全球顶级的Blackwell-Wiley集团联合授予 “2010年度亚洲中青年肿瘤专家突出贡献奖”,成为当年获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学者;并获选成为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ID:363559)及日本癌症协会(JCA)会员(ID:JCA11567)。先后主持Blackwell-Wiley肿瘤生理及病理学中青年专家基金(The Fund of the Cancer Science Young Scientists Award in Tumor Biology and Pathology),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2005,81472670,81871941),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JYBQN1101),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KW1102),复旦大学科技创新基金(EYF152045);2018年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等合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900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际癌症研究的主流期刊Clin Cancer Res、Oncogene、Am J Gastroenterol、Int J Cancer、Cancer Lett、Br J Surgery、Ann Surg Oncol、Surgery,Pancreatology、Int J Oncol、EJNM、Oncotarget、Medicine、Cancer Sci、J Hematol Oncol、PLOS One、Sic Rep、Oncologist等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论文,总的影响因子(IF)超过200分。目前是Cancer Letters、Oncotarget、Tumor Biology、PLOS One等国际期刊的固定审稿人。研究成果先后被《文汇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等报道;连续获2010、2011年度“汤钊猷-建行基金”一等奖;第一三共制药东方奖及复旦大学科技创新奖。2010年获“中山医院十佳优秀党员”称号;2013年执笔撰写了中国抗癌协会(CACA)第一部针对中国人群的《中国胰腺癌临床诊断标准》;2015年入选“上海市医苑新星-百佳中青年医学杰出人才”;及《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封面人物;2016年作为第一作者(联合全国28家大型胰腺中心)撰写了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多学科合作组(CSPAC)关于胰腺癌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的第一部专家共识;获PCCA-CSPAC-Celgene基金年度杰出医师奖。2018年作为主要执笔人撰写了中国《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 ...详情
  • 毛岸荣[]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张晓伟[]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王宇[]

    医生擅长

    头颈部常见良恶性肿瘤:甲状腺、唾液腺、软组织、口腔、喉咽、喉肿瘤、恶性黑色素瘤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张文[]

    医生擅长

    化疗科胃肠组专家,擅长肿瘤的化疗和靶向治疗*消化道肿瘤,特别是胃癌、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详情

    从业经历
    张文,女,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英语班,获学士学位。后就读于复旦大学医学院肿瘤学硕士研究生,并获肿瘤学硕士学位。从医20余年,曾在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肿瘤内科担任访问学者。曾被评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优秀临床一线工作者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优秀教师。擅长恶性肿瘤的化疗和靶向治疗,特别是消化道肿瘤,包括胃癌、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详情
  • 陈勇[]

    医生擅长

    骨肿瘤,软组织肿瘤,骨转移瘤,恶性黑色素瘤及皮肤癌等。 ...详情

    从业经历
    陈勇,男,主任医师,200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2011年获肿瘤学博士学位。2013年获美国Soudavor Fellowship奖学金赴美国Memorial Sloan-Kettering肿瘤中心交流学习,2014年公派赴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访问。从事骨与软组织肿瘤临床工作近二十年,现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及软组织外科副主任,恶性黑色素瘤诊治中心主任。被选为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软组织肿瘤及恶黑学组副组长,脊柱肿瘤学组委员,担任上海市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分会骨软肿瘤学组委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学术论文15篇。参与《肿瘤手术学》,《软组织肿瘤学》的编写,参译专著《M.D.Anderson肿瘤外科手册》和《Dahling骨肿瘤学》。 ...详情
  • 张群岭[]

    医生擅长

    化疗科头颈、淋巴瘤组专家,擅长恶性淋巴瘤和头颈部肿瘤的化疗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陈洁团队多学科门诊[]

    医生擅长

    各类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综合诊治及全程管理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