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院名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创建于1964年,2015年获批成立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是我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示范中医医院、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单位,心血管科等6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医院之一。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1994年无偿救治身患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事迹饮誉全国,受到时任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医院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编制病床22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门急诊各专科开设齐全。年门急诊量28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7万人次,急诊量在广州市所有医院(含中医院和西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现有职工2600余人,拥有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以及首批全国名中医欧阳惠卿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包括25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名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35名广东省名中医、40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高级职称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500多名,是全国中医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中医院之一。 拥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专科群,其中国家二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牵头建设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脾胃病科、妇科、肿瘤科、临床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急诊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肿瘤科、妇科、心血管科、针灸科、脾胃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临床药学),是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数量最多的医院之一,多个专科专病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建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2018年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多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落户我院,包括: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是目前仅有的四家全国气道管理培训基地之一;全国胸腔镜心脏手术技术培训基地,是中国医师协会指定的三家全国培训基地之一;全国麻醉中医理论与实践培训基地,是全国四大培训基地之一;全国区域神经阻滞培训基地,是广州唯一一家培训基地;全国首家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膏方人员培训机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国首个省级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第一批血液透析培训基地;广东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 医院在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防治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在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我院作为广东省中医治疗非典专家组组长单位,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人,取得了“抗非”战役的“三零”(零死亡率、零院内感染、零后遗症)战绩,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中医的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赞赏,医院应邀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推广传授治疗“非典”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我院发挥中医智慧、贡献中医力量,派出医护人员、检验技师驰援湖北、香港奋战抗疫第一线;派出科研攻关团队前往武汉,开展武汉地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方药研究。 目前医院配备有各种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大型检测、诊断、治疗仪器设备,总值超7.4亿元,包括有ECT、64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系统,大型数字减影系统,全数字胸部摄影机,医学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化乳腺机,高压氧舱,体外循环机、流式细胞仪等一大批高精尖端仪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是第一临床医学院,共有13个教研室,每年承担着12000多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管理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非医攻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各层次在校学生近4000名,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大学终身教授3人,首席教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在岗博士生导师75名、硕士生导师166名,是全国最大的中医临床教学医院之一。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专业与课程建设成绩显著。中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教育部第一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五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详细]
联系电话

020-36591912,020-36591222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6号

医生团队
  • 张莹[]

    医生擅长

    张莹 ...详情

    从业经历
    擅长: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详情
  • 尤华智[]

    医生擅长

    医学体重管理(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相关的肥胖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肿瘤的中西结合营养调理,亚健康状态的调理。 ...详情

    从业经历
    主治医师,擅长医学体重管理(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相关的肥胖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肿瘤的中西结合营养调理,亚健康状态的调理。 ...详情
  • 常少琼[]

    医生擅长

    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疾病、消化不良、感冒等防治。 ...详情

    从业经历
    主治医师,胃肠保健,擅长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疾病、消化不良、感冒等防治。 ...详情
  • 黄习文[]

    医生擅长

    心脑血管疾病、咳嗽、亚健康状态调理及各种内科杂病 ...详情

    从业经历
    黄习文,男,主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咳嗽、亚健康状态调理及各种内科杂病。 ...详情
  • 李京伟[]

    医生擅长

    脾胃肝胆疾病,重症肌无力等神经肌肉疾病,高血压,脑梗塞,部分内科疑难杂症 ...详情

    从业经历
    李京伟,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博士,主要工作领域是中医脾胃疾病、肝胆疾病及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诊疗。 ...详情
  • 曾健[]

    医生擅长

    擅治急慢性咽炎、鼻炎、中耳炎、鼻咽癌放疗后遗症。对内科:咳嗽、胃痛、高血压及小儿咳喘、消化道疾病疗效显著。 ...详情

    从业经历
    男,耳鼻喉专家。1966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五官专业委员会主任。 ...详情
  • 李莉[]

    医生擅长

    擅长:主要从事妇科生殖障碍疾病(不孕、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宮内膜异位症、异位妊娠、月经病、盆腔炎性疾病等)及围绝经期综合征。擅长妇科腹腔镜宫腔镜及妇科开腹、阴式手术。在诊治各类妇科危急疑难疾病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特色及优势突出 ...详情

    从业经历
    李莉,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中医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第二届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学会生殖医学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中联妇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妇幼健康研究会妇幼中医药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主要从事妇科生殖障碍疾病(不孕、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妊娠、月经病、盆腔炎性疾病等)及围绝经期综合征。擅长妇科腹腔镜、宫腔镜及妇科开腹、阴式手术。在诊治各类妇科危急、疑难疾病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特色及优势突出 ...详情
  • 罗广波[]

    医生擅长

    擅长:内分泌病如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胃肠功能失调等,内分泌失调导致月经失调、痤疮、睡眠障碍、肥胖、不孕、阳痿、发育迟缓、更年期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糖尿病高血糖状态、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眼底病变等;风湿病如痛风(高尿酸血症)、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性狼疮等;擅于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经方辨证论治如过敏性鼻炎、内因性(变应性)湿疹、咳嗽变异性哮喘、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各类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胃肠息肉、脂肪肝、慢性胆囊炎等五脏六腑杂病。 ...详情

    从业经历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转化医学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 ...详情
  • 郑伟欣[]

    医生擅长

    各类拔牙、颌面部小肿物切除、补牙等。 ...详情

    从业经历
    治疗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本质敏感等疾病。 ...详情
  • 曾展鹏[]

    医生擅长

    四肢骨关节损伤、小儿骨折、肢体外伤畸形、复杂创面软组织缺损等 ...详情

    从业经历
    曾展鹏, 男,1973年12月出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有接近20年的骨伤科从医经验,擅长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与关节损伤,尤其对复杂创伤、创面的治疗,老年骨折、儿童骨折、近关节及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对骨伤重症、四肢神经血管损伤、骨折迟缓愈来合及骨折中后期修复等骨伤科疑难问题,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予以解决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研究工作经历 .1997年至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从事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我院创伤骨科是广东省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科AO 技术训练基地,为我国培训数百名创伤骨科专家,我科对创面处理、骨伤急症的救治和微创技术的运用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2006年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创伤中心)进修学习骨与关节损伤诊断及治疗新进展、四肢显微外科技术、AO创伤治疗新技术。 .主持多项省部级、厅局级、校级课题的研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研究,编写教材2部,包括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十二五”规划教材,于各类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 余篇。 代表性科研成果 .闭合复位转子间和转子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第14卷,第8期,735-736,2012 .改良Whiteside法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诊治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中的应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第14卷,第10期,873-875,2012 .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第10卷,第4期,309-312,2008 获奖经历 .主持的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项目课题《骨与关节损伤手术治疗学习资源库》获得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研究会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评比三等奖。 参与的课题《上肢骨折的中医治疗》获得2006 年广州中医药大学CAI 课件一等奖,全国二等奖、《骨关节与软组织损伤手法治疗学习网站》获得2006 年中国电教技术协会全国中医药高教学会教学软件一等奖、《中医正骨手法》获得2006 年广东省医药类教学媒体教材评比电视教材二等奖。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创伤骨科门诊)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