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院名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创建于1964年,2015年获批成立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是我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示范中医医院、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单位,心血管科等6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医院之一。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1994年无偿救治身患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事迹饮誉全国,受到时任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医院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编制病床22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门急诊各专科开设齐全。年门急诊量28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7万人次,急诊量在广州市所有医院(含中医院和西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现有职工2600余人,拥有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以及首批全国名中医欧阳惠卿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包括25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名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35名广东省名中医、40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高级职称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500多名,是全国中医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中医院之一。 拥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专科群,其中国家二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牵头建设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脾胃病科、妇科、肿瘤科、临床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急诊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肿瘤科、妇科、心血管科、针灸科、脾胃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临床药学),是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数量最多的医院之一,多个专科专病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建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2018年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多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落户我院,包括: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是目前仅有的四家全国气道管理培训基地之一;全国胸腔镜心脏手术技术培训基地,是中国医师协会指定的三家全国培训基地之一;全国麻醉中医理论与实践培训基地,是全国四大培训基地之一;全国区域神经阻滞培训基地,是广州唯一一家培训基地;全国首家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膏方人员培训机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国首个省级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第一批血液透析培训基地;广东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 医院在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防治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在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我院作为广东省中医治疗非典专家组组长单位,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人,取得了“抗非”战役的“三零”(零死亡率、零院内感染、零后遗症)战绩,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中医的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赞赏,医院应邀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推广传授治疗“非典”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我院发挥中医智慧、贡献中医力量,派出医护人员、检验技师驰援湖北、香港奋战抗疫第一线;派出科研攻关团队前往武汉,开展武汉地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方药研究。 目前医院配备有各种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大型检测、诊断、治疗仪器设备,总值超7.4亿元,包括有ECT、64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系统,大型数字减影系统,全数字胸部摄影机,医学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化乳腺机,高压氧舱,体外循环机、流式细胞仪等一大批高精尖端仪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是第一临床医学院,共有13个教研室,每年承担着12000多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管理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非医攻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各层次在校学生近4000名,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大学终身教授3人,首席教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在岗博士生导师75名、硕士生导师166名,是全国最大的中医临床教学医院之一。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专业与课程建设成绩显著。中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教育部第一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五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详细]
联系电话

020-36591912,020-36591222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6号

医生团队
  • 邝卫红[]

    医生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慢性结肠炎等胃肠疾病 ...详情

    从业经历
    邝卫红,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0年湖南中医学院中医本科毕业,1995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毕业,2000年至2003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师承全国名老中医许鑫梅教授,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许鑫梅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邝卫红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与实验研究。临床工作上,邝卫红教授充分体贴、关心病人,运用中医方法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疗效显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胃痛、胃胀、腹胀、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胃肠疾病。治疗上尤其注重病人的生活、饮食调养,重视西医诊断、治疗方法的学习、运用,吸引了广东省各地、湖南、江苏、浙江、香港、澳门等地患者慕名而来,每年门诊量10000余人,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科研工作上,邝卫红教授主攻方向为中医药对肝纤维化治疗和胃黏膜损伤防治的机理研究,刻苦钻研,不断探索,作为主要合作者参加国家973项目1项,主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主篇学术著作1本,参篇教材2本、专著5本,获得中国中医药学会科普著作二等奖1项。 邝卫红指导研究生17人,博士研究生6人,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注意不断提高学生业务水平以外,更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认真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一切为解除病人疾苦的崇高精神。 ...详情
  • 古学奎[]

    医生擅长

    对血液病的中西结合的诊断和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古学奎,男,主任中医师,教授,血液科主任,1990年7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专业,医学硕士。2006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取得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硕士学位。2003年作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继承人,师从丘和明教授,于2006年满师结业。一直在临床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对血液病的中西结合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药为主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性疾病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主持或参与《丘和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研究》、《活血化瘀法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慢粒宁诱导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分子机制的研究》等多项国家、省级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参与编写《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治疗学》。在国家、省级的杂志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10余篇。 ...详情
  • 赵先明[]

    医生擅长

    性别:男,职称:主任医师,特长:胆石症、尿石症、前列腺炎、不育症、外科疾病 ...详情

    从业经历
    男,主任医师,1963年1月出生,1984年参加工作,1989年获广州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急腹症)专业医学硕士学位,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急腹症、各种结石症、胃肠甲状腺肿瘤以及泌尿男性外科疾病,特别是对胆石症、尿石症以及前列腺炎、不育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在省级以上各类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科研课题3项,并主要参与广东省科技厅及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7项,其中1项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编写广东省高校九五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研究三等奖。参加编写《实用中医临床技能》、《简明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中西医急症诊治》、《中医外科护理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等学术著作及教材共6部。主持卫生部及广东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课题2项。主要参与教学研究课题4项,其中1项获广东省高校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并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 ...详情
  • 郭珍[]

    医生擅长

    牙周病治疗、根管治疗、补牙等。 ...详情

    从业经历
    女,医师,擅长牙周病治疗、根管治疗、补牙等。 ...详情
  • 李冬梅[]

    医生擅长

    女性不孕不育、复发性流产、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婴儿,人工授精)、多胎减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疾病、排卵障碍、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各种月经病以及优生优育等的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主任医师,擅长女性不孕不育、复发性流产、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婴儿,人工授精)、多胎减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疾病、排卵障碍、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各种月经病以及优生优育等的诊治。 ...详情
  • 罗月中[]

    医生擅长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 ...详情

    从业经历
    罗月中,女,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广东东莞人,中医内科学肾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在肾病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尤其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病的诊治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致力于IgA肾病的研究。主持、参加各级科研课题10项,其中国家攻关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5项。发表的学术论文50多篇,主编、参编专著10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次,全国及省级学术会议11次。 ...详情
  • 张庆文[]

    医生擅长

    张庆文,男,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关节专科)、全国髋关节病重点专科副主任,主持科室全面工作,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股骨头坏死专业委员会委员。199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任职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跟随袁浩教授、樊粤光教授、何伟教授从事骨伤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至今。10多年来,一直参加临床一线工作,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髋、膝关节为主的关节疾病方面努力钻研,具有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曾多次赴香港大学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玛丽医院)、香港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威尔士亲王医院)以及北京、上海等国内著名关节中心进修学习。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中、西医手段治疗以股骨头坏死、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运动损伤等为主的关节疾病。协助何伟教授完善“股骨头坏死围塌陷期”诊治新理念,协助樊粤光教授不断拓展关节镜微创技术在各种关节疾病中的应用,引进多项关节镜外科技术,填补医院在该领域技术空白。参与1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获各级科技成果奖5项,大学教学成果奖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3部。 ...详情

    从业经历
    张庆文,男,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关节专科)、全国髋关节病重点专科副主任,主持科室全面工作,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股骨头坏死专业委员会委员。199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任职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跟随袁浩教授、樊粤光教授、何伟教授从事骨伤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至今。10多年来,一直参加临床一线工作,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髋、膝关节为主的关节疾病方面努力钻研,具有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曾多次赴香港大学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玛丽医院)、香港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威尔士亲王医院)以及北京、上海等国内著名关节中心进修学习。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中、西医手段治疗以股骨头坏死、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运动损伤等为主的关节疾病。协助何伟教授完善“股骨头坏死围塌陷期”诊治新理念,协助樊粤光教授不断拓展关节镜微创技术在各种关节疾病中的应用,引进多项关节镜外科技术,填补医院在该领域技术空白。参与1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获各级科技成果奖5项,大学教学成果奖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3部。 ...详情
  • 赖振添[]

    医生擅长

    急腹症、胆囊炎、肝胆结石病、泌尿系统结石病、前列腺炎以及外科疑难病症、各类手术后的康复、毒蛇咬伤等 ...详情

    从业经历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我国著名老中医,中医杂病专家,广东省第一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深受患者好评; ...详情
  • 陈明珍[]

    医生擅长

    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先天性唇腭裂、外伤、面部黑痔切除,拔牙、牙周炎、牙髓病、根尖周病、口腔黏膜病 ...详情

    从业经历
    陈明珍,女,主任医师,教授,从事口腔科的治疗、教学、科研将近40余年。曾是口腔科主任、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理事、专治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先天性唇腭裂、外伤、面部黑痔切除,拔牙等。手术、口腔内科、牙周炎、牙髓病、根尖周病、口腔黏膜病等的诊治。解决众多疑、难、重病症。 ...详情
  • 刘晓玲[]

    医生擅长

    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干燥綜合症、骨关节炎等风湿病和内伤杂病。 ...详情

    从业经历
    刘晓玲,女,主任中医师,教授,1964年6月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硕士生导师,人事科科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二十年。 师从广东省名中医陈纪藩教授多年,学习和继承陈纪藩教授的学术经验,以陈纪藩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风湿专科的医疗和科研水平在中医药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刘晓玲主任医师主要致力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擅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对风湿病的中西医诊治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已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近五年来主持、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中医药局、省教育厅4项、校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论著6部。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