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院名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创建于1964年,2015年获批成立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是我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示范中医医院、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单位,心血管科等6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医院之一。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1994年无偿救治身患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事迹饮誉全国,受到时任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医院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编制病床22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门急诊各专科开设齐全。年门急诊量28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7万人次,急诊量在广州市所有医院(含中医院和西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现有职工2600余人,拥有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以及首批全国名中医欧阳惠卿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包括25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名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35名广东省名中医、40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高级职称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500多名,是全国中医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中医院之一。 拥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专科群,其中国家二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牵头建设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脾胃病科、妇科、肿瘤科、临床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急诊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肿瘤科、妇科、心血管科、针灸科、脾胃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临床药学),是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数量最多的医院之一,多个专科专病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建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2018年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多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落户我院,包括: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是目前仅有的四家全国气道管理培训基地之一;全国胸腔镜心脏手术技术培训基地,是中国医师协会指定的三家全国培训基地之一;全国麻醉中医理论与实践培训基地,是全国四大培训基地之一;全国区域神经阻滞培训基地,是广州唯一一家培训基地;全国首家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膏方人员培训机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国首个省级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第一批血液透析培训基地;广东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 医院在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防治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在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我院作为广东省中医治疗非典专家组组长单位,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人,取得了“抗非”战役的“三零”(零死亡率、零院内感染、零后遗症)战绩,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中医的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赞赏,医院应邀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推广传授治疗“非典”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我院发挥中医智慧、贡献中医力量,派出医护人员、检验技师驰援湖北、香港奋战抗疫第一线;派出科研攻关团队前往武汉,开展武汉地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方药研究。 目前医院配备有各种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大型检测、诊断、治疗仪器设备,总值超7.4亿元,包括有ECT、64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系统,大型数字减影系统,全数字胸部摄影机,医学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化乳腺机,高压氧舱,体外循环机、流式细胞仪等一大批高精尖端仪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是第一临床医学院,共有13个教研室,每年承担着12000多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管理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非医攻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各层次在校学生近4000名,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大学终身教授3人,首席教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在岗博士生导师75名、硕士生导师166名,是全国最大的中医临床教学医院之一。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专业与课程建设成绩显著。中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教育部第一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五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详细]
联系电话

020-36591912,020-36591222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6号

医生团队
  • 黄仰模[]

    医生擅长

    内分泌病如甲亢、甲减、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突眼、痤疮、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男性病等;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等;风湿病如痛风、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产后关节痛、银屑病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等;擅于运用经方治杂病如咳喘、鼻炎、鼻窦炎、喉病、心病、胃病、肾病等五脏六腑杂病。 ...详情

    从业经历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历任临床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指导硕士生博士生数十名。  黄仰模教授,习医从医从教49年。1970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1981年广州中医学院首届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留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至今。研制成“瘿气灵”、“甲肿消”等治疗甲亢、甲状腺肿大的中成药,产生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主持各级科研与教学课题多项,获省校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及奖励多项。主编出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金匮要略讲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等教材、专著25本;发表70余篇教研、学术论文。 ...详情
  • 林梓凌[]

    医生擅长

    急慢性严重创伤,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股骨颈骨折、骶骨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骨盆骨折、踝关节软骨损伤、鼻骨骨折、胫腓骨骨折、颌骨骨折、踝扭伤、股骨干骨折、续筋接骨),关节韧带、软组织损伤(骨节痛、大骨节病、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舒筋散结)及颈腰背痛:关节炎(骨炎、老年人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肱骨内上髁炎、骨化性肌炎、寒痹(膝冷、关节冷、半身不遂、强筋壮骨、养血舒筋)、腓骨肌萎缩症、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眉棱骨痛、四肢痛、腰腿痛、腰痛(肾虚腰痛)、骨囊肿(颌骨囊肿、骨瘤、腱鞘囊肿)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德国访问学者。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医院管理分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骨伤临床与康复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AO内固定学会会员等。 从事医教研工作近30年,师承全国名老中医,坚持中医骨伤科学及岭南正骨学传承。专注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复杂创伤骨折、生物力学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SCI论文一篇,核心期刊及科研论文80余篇,国家专利2项。主编及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及学术专著多部。荣获国家级及省校级教学奖励及荣誉多项。 ...详情
  • 杨锦华[]

    医生擅长

    胃肠、肝胆道疾病 ...详情

    从业经历
    杨锦华,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治疗胃肠、肝胆道疾病。 我是杨锦华本人,我要修改简介 ...详情
  • 李坤寅[]

    医生擅长

    ,擅长治疗痛经、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围绝经期综合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等妇科疾病,能熟练掌握妇科各类手术,包括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及腹腔镜手术等。 ...详情

    从业经历
    李坤寅,男,广东省汕尾人,生于1962年3月,医学博士,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妇科学博士生导师。是我校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的学术带头人,广州中医药大学人事处处长,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主导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4名。   从事妇科临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二十四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治妇科危急疑难重症的能力、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擅长治疗痛经、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围绝经期综合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等妇科疾病,能熟练掌握妇科各类手术,包括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及腹腔镜手术等。   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医药防治月经病及妇科癥瘕,对月经病(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有深入研究,并应邀到马来西亚、台湾等地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近年来,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等课题7项,参与其他课题10余项,发表教学和科研学术论文30多篇,编写论著9部,取得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和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 ...详情
  • 邓宝贵[]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周坚[]

    医生擅长

    乳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擅长:乳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详情
  • 梁国珍[]

    医生擅长

    月经病、 不孕症、流产、炎症 ...详情

    从业经历
    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治疗月经病、不孕症、流产、炎症等疾病。 ...详情
  • 黄衍寿[]

    医生擅长

    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急性缺血性中风、血脂异常、糖尿病 ...详情

    从业经历
    黄衍寿,男,主任医师,教授,生于1943年11月1日。广东省南雄县人。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1969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并以优异的成绩留在内科教研室工作,助教。1977年1月-1977年12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科进修。1982年10月-1983年10月参加上海第一医学院全国第五期心血管疾病学习班。1983年5月晋升讲师。1989年3月-1995年4月在第一附院急诊科任副主任,主任。1991年晋升副教授,1997年晋升主任医师,2001年转评教授。1995年至2000年曾任内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1995年5月-1997年2月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兼心血管内科主任。1997年3月至2003年7月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兼心血管内科主任。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以及中医内科学医、教、研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急性缺血性中风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糖尿病的管理与控制。在教学方面,紧靠临床,反映学术最新动态,深受学生欢迎。在科研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主持教育部远程网络教学课题1项,参加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厅局级课题4项。全国中医高等院校21世纪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副主编,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篇,出版论著8本,其中副主编3本,编委1本,参编4本。指导硕士研究生20人,指导博士研究生5人。1994年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中医急症工作先进个人奖”。1997年被广州中医药大学评为“优秀教师”。1997年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评为\"十佳员工\"。1998年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1999年被广东省评为“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999年被广州中医药大学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0年被国家卫生部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1年被大学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被大学评为“新南方教学奖”优秀教师。2003年被大学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 ...详情
  • 段骄[]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丘和明[]

    医生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重点研究血证、血液病 ...详情

    从业经历
    丘和明,男,1936年4月生。1963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血证专业学术带头人。1984年起成为全国中医血证急症研究协作组组长,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医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对本学科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全面了解本学科领域国内外学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尤其是在血证方面造诣深湛。先后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并荣获各级奖励6项,其中包括《紫地合剂治疗溃疡病及胃炎所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研究》获1987年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紫地合剂的开发研究》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血证的系列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医名言录》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中医内科学》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教材二等奖等。将自己多年行医积累得丰富临床经验,整理成书,著作颇丰,包括主编《中医内科学》、《中医名言录》、《血证要览》、《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治疗学》,参编《新编中医学概要》、《中医急症医学》、《实用中医内科学》等专著,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培养硕士生十余名,博士生十余名。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