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院名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创建于1964年,2015年获批成立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是我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示范中医医院、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单位,心血管科等6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医院之一。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1994年无偿救治身患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事迹饮誉全国,受到时任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医院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编制病床22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门急诊各专科开设齐全。年门急诊量28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7万人次,急诊量在广州市所有医院(含中医院和西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现有职工2600余人,拥有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以及首批全国名中医欧阳惠卿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包括25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名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35名广东省名中医、40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高级职称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500多名,是全国中医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中医院之一。 拥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专科群,其中国家二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牵头建设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脾胃病科、妇科、肿瘤科、临床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急诊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肿瘤科、妇科、心血管科、针灸科、脾胃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临床药学),是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数量最多的医院之一,多个专科专病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建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2018年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多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落户我院,包括: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是目前仅有的四家全国气道管理培训基地之一;全国胸腔镜心脏手术技术培训基地,是中国医师协会指定的三家全国培训基地之一;全国麻醉中医理论与实践培训基地,是全国四大培训基地之一;全国区域神经阻滞培训基地,是广州唯一一家培训基地;全国首家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膏方人员培训机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国首个省级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第一批血液透析培训基地;广东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 医院在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防治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在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我院作为广东省中医治疗非典专家组组长单位,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人,取得了“抗非”战役的“三零”(零死亡率、零院内感染、零后遗症)战绩,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中医的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赞赏,医院应邀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推广传授治疗“非典”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我院发挥中医智慧、贡献中医力量,派出医护人员、检验技师驰援湖北、香港奋战抗疫第一线;派出科研攻关团队前往武汉,开展武汉地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方药研究。 目前医院配备有各种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大型检测、诊断、治疗仪器设备,总值超7.4亿元,包括有ECT、64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系统,大型数字减影系统,全数字胸部摄影机,医学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化乳腺机,高压氧舱,体外循环机、流式细胞仪等一大批高精尖端仪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是第一临床医学院,共有13个教研室,每年承担着12000多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管理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非医攻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各层次在校学生近4000名,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大学终身教授3人,首席教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在岗博士生导师75名、硕士生导师166名,是全国最大的中医临床教学医院之一。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专业与课程建设成绩显著。中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教育部第一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五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详细]
联系电话

020-36591912,020-36591222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6号

医生团队
  • 肖红丽[]

    医生擅长

    NULL ...详情

    从业经历
    肖红丽,女,主治医师,副教授,擅长各种皮肤病、性病、脱发、真菌病。 ...详情
  • 胡丰良[]

    医生擅长

    微创结、直肠癌手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及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原位肛门重建术,直肠脱垂悬吊术,痔疮(PPH微创术)、肛瘘、肛周脓肿、肛裂等手术,大肠息肉病、大肠息肉及炎症性肠病,藏毛窦等;另外,负责肛肠科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胡丰良,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外科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 胡丰良医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一线工作,具有扎实的外科基础及临床经验。通过不断的钻研和学习,他较全面地掌握了肛肠专业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近年来,在我院率先开展了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大肠息肉病全结肠切除回肠储袋术、肛门失禁经腹直肠悬吊术、腹壁人工肛门括约肌成形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PPH术)及自动套扎器痔上粘膜套扎术等多种新术式,解除了数千例肛肠患者的痛苦,是我院肛肠外科的业务骨干。 胡丰良医师孜孜以求、勇于创新,在科研方面亦建树良多。近年来参与编写了《肛门再造》、《直肠癌外科治疗》及《新编中医学》(第二版)等著作。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一、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肠畸形术后大便失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二、全胃切除、胃及幽门括约肌重建新术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三、介入疗法加无水酒精注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实验研究。四、活血化瘀生肌汤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研究。其中《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肠畸形术后大便失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介入疗法加无水酒精注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实验研究》、《活血化瘀生肌汤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研究》分获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全胃切除、胃及幽门括约肌重建新术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详情
  • 黄坚[]

    医生擅长

    擅长各种腔镜微创治疗泌尿系结石、肿瘤;良性前列腺增生、肿瘤等疾病的手术;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男科疾病等。 ...详情

    从业经历
    姓名:黄坚 所属科室:泌尿外科、男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学历:大学本科 学位:医学硕士 个人简历:1990年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医学本科专业,1991年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工作,从事泌尿外科、男科和普外科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003年考取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硕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2006年受聘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男科副主任医师。目前主要从事泌尿外科学和男科学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和临床工作。 社会兼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男性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疗特长:擅长各种腔镜微创治疗泌尿系结石、肿瘤;良性前列腺增生、肿瘤等疾病的手术;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男科疾病等。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联系电话:(020)36591359 ...详情
  • 陶志广[]

    医生擅长

    擅长疾病: 擅长应用经方治疗肿瘤,对肝癌、肺癌的中医药治疗均有独到见解。 ...详情

    从业经历
    陶志广,男,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精通肿瘤的中西医诊疗,在提高中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取得较好疗效。擅长应用经方治疗肿瘤,对肝癌、肺癌的中医药治疗均有独到见解。 ...详情
  • 钟筱华[]

    医生擅长

    耳鼻喉科杂病,如急慢性咽炎、鼻炎,急慢性中耳炎等。 ...详情

    从业经历
    女,副主任医师,擅长耳鼻喉科杂病,如急慢性咽炎、鼻炎,急慢性中耳炎等。 ...详情
  • 李信平[]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孙雪[]

    医生擅长

    各类难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抢救 ...详情

    从业经历
    女,副主任医师,擅长妊娠合并症,妊高症,产褥疾病,优生优育。 ...详情
  • 张恩[]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 ...详情
  • 王雄文[]

    医生擅长

    乳腺癌、肺癌、胃肠道肿瘤中医治疗及肝癌等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91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97年毕业中山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脾胃专业临床硕士,2003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肿瘤专业博士。2009.09-2012.0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国家名中医师带徒周岱翰教授学徒,已出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及教学工作多年,擅长恶性肿瘤中医治疗、规范内科治疗和微创治疗,特别是经皮冷冻消融等治疗。可独立开展B超引导下肝癌、肺癌、肾癌等恶性肿瘤消融治疗、B超引导下的PTCD、肾盂穿刺引流术等,B超及CT引导下的各种穿刺活检术,各种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等,尤其擅长肝癌的微创治疗及综合治疗。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申请肝癌氩氦冷冻消融治疗相关新技术2项,完成各种肝癌(大肝癌分次消融、肝门区及第二肝门区肿瘤消融、小肝癌根治性消融等)共200余例次,肺癌及其他肿瘤消融50余例次,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穿刺置管术1000余次。学会任职:广东中医肿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细胞生物工程学会委员、亚洲冷冻学会会员,亚洲冷冻学会华南培训基地特聘讲者。科研及教学:负责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第二),参与其他省市级及省中管局课题4项。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杂志发表文章20余篇。获广州市卫生局嘉奖(1999年)及广东省、广州市抗非典三等功( 2003年)等奖励。 ...详情
  • 许华[]

    医生擅长

    擅长:小儿血证、脾胃疾病、儿童保健与治未病,擅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小儿疑难重症疾病,对小儿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白血病、再障、各种原因的粒细胞减少、顽固性咳喘、小儿癫痫、胆道闭锁术后等中医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擅于运用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各种小儿常见病。 ...详情

    从业经历
    许华,女,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及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学科学术带头人,全国中医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临床医疗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长期承担本科生及七年制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工作,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成绩突出,对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曾获“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及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先进个人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血证、脾胃疾病、儿童保健与治未病,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小儿血液病及消化系统疾病,对小儿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营养性贫血、白血病、再障、各种原因的粒细胞减少等治疗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吸引了众多区域外患者前来就诊。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疳积、癫痫、生长发育迟缓、久咳、腹泻、便秘、遗尿等疾病效果显著。与外院合作开展婴儿胆道闭锁术后中医治疗、小儿白血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干细胞移植术后中医药治疗等研究,近年来开展了中医儿童保健与治未病的研究,均取得一定进展。掌握本学科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部委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1项;主持省级教学课题1项、校级教学课题4项;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及论著6部;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优秀奖1项。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