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院名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创建于1964年,2015年获批成立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是我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示范中医医院、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单位,心血管科等6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医院之一。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1994年无偿救治身患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事迹饮誉全国,受到时任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医院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编制病床22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门急诊各专科开设齐全。年门急诊量28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7万人次,急诊量在广州市所有医院(含中医院和西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现有职工2600余人,拥有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以及首批全国名中医欧阳惠卿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包括25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名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35名广东省名中医、40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高级职称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500多名,是全国中医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中医院之一。 拥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专科群,其中国家二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牵头建设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脾胃病科、妇科、肿瘤科、临床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急诊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肿瘤科、妇科、心血管科、针灸科、脾胃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临床药学),是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数量最多的医院之一,多个专科专病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建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2018年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多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落户我院,包括: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是目前仅有的四家全国气道管理培训基地之一;全国胸腔镜心脏手术技术培训基地,是中国医师协会指定的三家全国培训基地之一;全国麻醉中医理论与实践培训基地,是全国四大培训基地之一;全国区域神经阻滞培训基地,是广州唯一一家培训基地;全国首家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膏方人员培训机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国首个省级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第一批血液透析培训基地;广东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 医院在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防治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在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我院作为广东省中医治疗非典专家组组长单位,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人,取得了“抗非”战役的“三零”(零死亡率、零院内感染、零后遗症)战绩,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中医的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赞赏,医院应邀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推广传授治疗“非典”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我院发挥中医智慧、贡献中医力量,派出医护人员、检验技师驰援湖北、香港奋战抗疫第一线;派出科研攻关团队前往武汉,开展武汉地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方药研究。 目前医院配备有各种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大型检测、诊断、治疗仪器设备,总值超7.4亿元,包括有ECT、64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系统,大型数字减影系统,全数字胸部摄影机,医学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化乳腺机,高压氧舱,体外循环机、流式细胞仪等一大批高精尖端仪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是第一临床医学院,共有13个教研室,每年承担着12000多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管理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非医攻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各层次在校学生近4000名,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大学终身教授3人,首席教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在岗博士生导师75名、硕士生导师166名,是全国最大的中医临床教学医院之一。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专业与课程建设成绩显著。中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教育部第一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五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详细]
联系电话

020-36591912,020-36591222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6号

医生团队
  • 胡克[]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金燕[]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曾诚[]

    医生擅长

    擅长妇科良性和恶性肿瘤、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失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腹腔镜手术和宫腔镜手术、阴式手术。 ...详情

    从业经历
    曾 诚,男,1969年出生,医学博士,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二区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学术继承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科协医疗成果转化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优秀人才,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罗氏妇科”第四代传承人,青海省人民政府“千人计划”领军人才。中组部博士服务团项目挂职青海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获评中组部“援青优秀博士”、“精诚卫士”,“先锋模范岗”、广东省“羊城好医生”“岭南名医”“广东好医生”(全省10名)等称号。 专业方向:不孕症、妇科肿瘤、妇科微创手术。 1993年毕业,主要从事妇科肿瘤、微创手术及中西医结合调经助孕等工作擅长对不孕症、妇科肿瘤、月经病、自然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熟练掌握妇科疑难危急重症的诊断与处理,能熟练操作妇科常见开腹手术(如腹式全子宫切除、卵巢肿瘤剔除、输卵管端端吻合、输卵管植入、宫外孕手术)、阴式手术(如阴式全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尿道前庭矫治、宫颈锥切术)及腹腔镜手术(如镜下输卵管剖管取胚、附件切除、输卵管整形及造口、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介入再通、卵巢囊肿剔除、子宫肌瘤剔除、全子宫切除等)、单孔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粘膜下肌瘤电切、内膜息肉电切、子宫纵膈电切、子宫内膜去除术)及尿失禁的微创重建手术(如尿道无张力修补术TVTO等),尤其在科内率先开展推广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非脱垂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等,安全微创。多次获得“优质服务员工”、“年度先进个人”、“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优秀研究生论文指导老师,等。近年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及省级课题7项,发表论文40余篇,执笔论著11部。 第一执业地点:大院。(广州市机场路16号 ) 特诊:周三下午,周五上午,岭南名医门诊,1号楼8楼(提前30天预约) 第二执业地点:东源堂门诊 (广州市天河区 海安路16号 ) 特诊:周一晚上 第三执业地点:固生堂中医连锁 天河北分院 (越秀区水荫路58号) 特诊:周二下午 住院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号楼12楼妇科二区 020-36591360 ...详情
  • 单继军[]

    医生擅长

    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和脑血管意外,老年疾病 ...详情

    从业经历
    单继军,男,主任医师,教授。1954年4月出生。1974年被推荐就读于广州市第二卫生中等专业学校,197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及参加内科临床工作。恢复全国高考后,1978年就读于广州中医学院。1983年毕业留校,参加临床、教学、科研各方面的工作30余年。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医疗保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红十字会理事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心血管疾病研究,尤其专长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和脑血管意外,对结合现代医学和先进科学技术治疗心血管疑难杂症有较深入的研究,治学态度严谨,学术思想活跃,主张中医要随社会同步发展,治病手段应当兼收并蓄。曾先后到湖南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进修英语和心血管病急症治疗,1993年还被世界卫生组织选派往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进行有关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学习。目前参加科研课题多项,撰写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中医急诊学》、《现代中医急诊内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五脏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危重急症诊病手册》等论著多本。 ...详情
  • 万晓刚[]

    医生擅长

    糖尿病及多种并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详情

    从业经历
    万晓刚,男,主任医师,教授,1982年毕业于四川泸州医学院,1990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2001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第一附属医院六内科教授。 先后师从当代名医江尔逊、李沛然、孙同郊、梅国强、熊曼琪教授等,喜用六经辨证,组方简练平稳,重视中西医诊治方法的综合运用,临床疗效确切。以诊治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及多种并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见长,兼擅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消化系统疾患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症的中医治疗。 具有较坚实的中医理论功底,长期坚持中医药基础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主要参与各级研究项目14个,曾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广东省教育厅优秀多媒体课件奖及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奖。发表论文近50篇,主编、参编并出版学术著作及国家级教材16部。获湖北中医学院"八五"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详情
  • 王芳军[]

    医生擅长

    肿瘤、血管性疾病及妇科疾病介入治疗及影像诊断 ...详情

    从业经历
    王芳军,男,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委,介入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与介入诊治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放射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等学术职务,《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编委。 1983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学系,1999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学位,从事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一线工作已达30年,将介入放射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有机结合起来,对周围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股骨头坏死以及不孕症等疑难病症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对骨关节及乳腺疾病的影像诊断有较深的造诣。引进开展了多项医疗新技术,填补了本单位的空白,如:下腔静脉滤器置放术、血管内球囊导管扩张成形术,血管内支架置放术、胆道内支架置放术、下腔静脉阻塞再通及成形术、经股动脉皮下药盒埋植术、脾部分栓塞术、CT介导下囊肿穿刺术、脓肿引流术、病灶活检术等等。特别是提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双向溶栓术”、“球囊导管恒速恒压法子宫输卵管造影”等诊疗新方法,引起国内同行的广泛兴趣和关注,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三项。 主持或主要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科委、教育厅、省中医药局以及大学等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广东省及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等奖等三项,获广州市医学会和广东省科协三等奖各一项。担负研究生、七年制及本、专科《临床医技课》、《骨伤科影像学》、《妇科影像学》等课堂教学任务,获“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培养和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15人。 主编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影像学》及配套光盘,主编影像科普著作《巧用光和影,病魔难遁形-医学影像漫谈》,任副主编编写中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针刀影像诊断学》、《临床医技学》,另任编委或兼学术秘书编写卫生部十一五规划研究生教材《临床医学影像学》等教材或专著四部。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累积有学术论文100余篇次参与交流,多次在省内外学术讲坛进行专题讲座。1999年作为主要成员之一成功组建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影像专业委员会,迄今为止已主办1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大会、6次省级学术会议及再教育学习班,主编《论文集》及《学习班讲义》。2013年带领我院医学影像科在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中取得成功,使本专科成为广东省首批获得此项殊荣的影像科之一,在本学科领域已经确立了较高的学术地位。 ...详情
  • 陆慧敏[]

    医生擅长

    擅长乳腺外科常见病的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住院医师,擅长乳腺外科常见病的诊治。 ...详情
  • 洪钦国[]

    医生擅长

    擅长:肾炎、肾病综合症、泌感、尿毒症 ...详情

    从业经历
    洪钦国,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潮州人,1939年出生。196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为广州医药长期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颇有研究和心得,学术上主张攻邪以扶正,如用攻下逐水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通腑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取得较好疗效,并推崇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在治疗慢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已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用中药减少血透病人的透析次数方面的研究也有初步进展,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创制了尿毒清、复方大黄灌肠液等肾病系列药物供临床使用,颇受病人欢迎。承担过中医本科班、西学中班、二学位班、七年制硕士班以及全国中医内科高级研修班等的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洪钦国教授致力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肾复康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和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尿毒灵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主要有:《慢性肾炎证治》、《乳糜尿的中医治疗》、《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肾脏病诊断治疗学》等。曾应邀到美国讲学,参加过国际肾脏病会议。曾组织、主持中南六省肾脏病会议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会议,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 ...详情
  • 庄洪[]

    医生擅长

    脊柱、颈、腰椎疾病及骨科疑难杂证 ...详情

    从业经历
    庄洪,男,籍贯广东,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土、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科带头人之一, 兼任广东省中医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脊柱学科组理事、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华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学分会常委。 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年,在中医骨伤科学中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突出中医特色,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骨伤科疾病,尤其在骨质疏松症和脊柱相关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疗效;近年来在脊柱相关疾病、骨质疏松症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多年来,主持和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并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周六 上午 出诊诊室:周一、四上午 门诊楼骨科门诊8室(脊柱专家门诊) 周六上午 门诊南楼三楼 名医特诊区 科室电话:020-36591604,36588748 个人网页:zhuanghong.haodf.com ...详情
  • 李宏贵[]

    医生擅长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如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腹泻、厌食等。 ...详情

    从业经历
    男,主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如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腹泻、厌食等。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