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三级甲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医院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世界健康基金会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立项建设,1998年正式建成对外开放。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医院题写院名,时任美国总统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女士为医院开张剪彩。医院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及“双一流”儿科重点建设学科,2017年医院获批成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医院拥有31个临床科室,规划床位规模1500张,实际开放788张,是我国儿童先心病、血液/肿瘤和发育行为儿科领域最高水平的中心之一,拥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设有国家卫健委儿童血液肿瘤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临床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罕见病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市小儿心血管病研究所等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及上海交通大学儿童医学中心儿科临床医学院。同时,医院与十多个国家的三十多个国际顶尖医疗机构建立了姐妹合作关系,分别组建了8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心/基地。2010年成为国内首家通过JCI国际医院认证的儿童专科医院; 2018年问鼎上海市政府质量金奖;先后以第一单位(或第一合作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占全国儿童医院获奖总数一半以上);于2017年起蝉联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近年来医院医教研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主要有: 1.打造国家级儿童疑难危重症诊治中心。医院住院患者覆盖全国极大部分省市,市外就诊患者占70%以上,疾病难度指数(CMI)连续多年位列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前列,在2019年国家卫健委绩效“国考”中综合得分位列全国儿童专科医院第一,CMI指数荣登榜首。 2.构建我国儿童重大疾病登记与监测平台。医院搭建了五大重大疾病登记系统,尤其是儿童白血病登记管理系统已经上升为国家卫健委儿童重大疾病登记监测中心,目前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设兵团),511家医院,登记在册病例信息近5万例,自2020年起发布《中国儿童白血病年报》。 3.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近五年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5项,项目数位列全国儿童专科医院第一,先后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单位在Lancet、Nature Medicine、JAMA Onc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Nature Genetic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大于10分论著18篇,以CAR-T细胞治疗等为代表的若干科技成果实现技术转让。 4.牵头国内专科联盟和医联体建设。医院先后组建上海东部儿科医疗联合体覆盖本市85家区域医院、跨省医疗联合体55家,组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专科联盟5个专业,全面托管福建省儿童医院和三亚妇儿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5.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医院分别与美国、法国、以色列、瑞典、日本、新加坡等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成立7个联合实验室、中心。与此同时,医院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分别支持与帮助阿富汗、南非、孟加拉、塞尔维亚、老挝等儿科专业建设和慈善帮扶。 2020年12月31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张江院区破土动工。张江新院区将瞄准国际发展前沿,与比邻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等高水平医院一起构建全生命周期、全现代医疗技术、面向国内外的一流肿瘤诊治高地,将打造成为“上海版MD ANDERSON”。与此同时,也将与现有的儿中心陆家嘴院区实行一体化联动发展,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打造最具品质的儿科、最有温度的医院、最富贡献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详细]
联系电话

021-38626161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号

医生团队
  • 金燕樑[]

    医生擅长

    硕士生导师,上海市风湿免疫学会委员,临床儿科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国际儿科学杂志编委。。从事儿童风湿免疫专业约二十余年,擅长:各种儿童疑难和危重风湿疾病的诊治和抢救,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难治性过敏性紫癜和紫癜肾、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以及相关的急性重症肺间质病变等。 ...详情

    从业经历
    金燕樑,风湿/免疫科主任;博士学历,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儿童风湿免疫专业,擅长儿童风湿性疾病的诊治,如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紫癜和紫癜肾以及儿童慢性关节炎等。简要工作及教育经历1988.7~2003.7 仁济医院 儿内科1999.9~2002.6 仁济医院成人风湿免疫科 攻读风湿免疫专业硕士学位2003.8~至今 2003年8月调入儿童医学中心,期间攻读儿科学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目前任风湿/免疫科科主任,内科行政副主任。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风湿免疫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儿科专科分会免疫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风湿免疫学会委员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临床儿科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国际儿科学杂志》编委《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审稿专家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及论著近期,发表了多篇有关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和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论文并发表于国内外专业期刊,具体如下:1、The role of Extracellular Histones in Systemic-onset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Ital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2019.(通信作者) 2、Exploration of Susceptible Genes Associated with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by Whole Exome Sequencing.Advances in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2019 .(通信作者)3、Effect of etanercept on refractory systemiconset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World J Pediatr 2016,12?1?:96‐102.(通信作者) 4、Determination of ETV6‐RUNX1 genomicRUNX1 genomic breakpoint by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Cancer Medicine.2016,5?2?:337‐51(第一作者)5、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lgA1半乳糖基的缺失水平及临床意义.临床儿科杂志.2014.32?10?:912‐917.(通信作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基因研究的相关论文,如“白细胞介素-10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少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和“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白细胞介素-10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自身表达水平的影响”均发表于《中华风湿病学杂志》,“D1s2628、D1s2673、D16s517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发病相关性研究”发表于《临床儿科杂志》。 ...详情
  • 徐卓明[]

    医生擅长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的心功能维护(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预见指标与预防策略、心脏骤停的高危因素与心肺复苏的转归),心肺交互关系,肺动脉高压及危象的预防与处理,急性肺损伤的诊治,多脏器衰竭的综合治疗措施 ...详情

    从业经历
    徐卓明,女,主任医生,1968年出生,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德州儿童医院及费城儿童医院、以色列施奈德儿童医学中心进修。从事小儿心脏重症监护工作,主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的心功能维护(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预见指标与预防策略、心脏骤停的高危因素与心肺复苏的转归),心肺交互关系,肺动脉高压及危象的预防与处理,急性肺损伤的诊治,多脏器衰竭的综合治疗措施,等等。共发表专业论著20余篇,参写、参译专业著作5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005年度)代表论文:[1]徐卓明,苏肇伉,刘锦纷,徐志伟,. 自体Ross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一例[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6,(10). [2]徐卓明,苏肇伉,陈玲,史珍英,邹文艳. 吸入一氧化氮对急性缺氧性幼猪氧合功能的影响[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4). [3]徐卓明,陈玲,苏肇伉,史珍英,余晓青,丁文祥. 吸入一氧化氮在双向腔肺动脉吻合术后的应用[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3,(3). [4]徐卓明,苏肇伉,陈玲,史珍英,杨艳敏,丁文祥.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3,(1). [5]徐卓明,陈玲,苏肇伉,史珍英,徐志伟. 303例右室双出口手术后早期转归[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1). [6]徐卓明,苏肇伉,陈玲,史珍英,周燕萍,徐志伟,丁文祥. 小婴儿危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治疗措施[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2,(5). [7]徐卓明,陈玲,史珍英,周燕萍,蔡及明,苏肇伉. 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管理体会[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2,(4). [8]徐卓明,陈玲,苏肇伉,史珍英,俞晓青,杨艳敏,丁文祥. 一氧化氮和腺苷联合治疗幼猪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0,(6). [9]徐卓明,苏肇伉,陈玲,俞小青,史珍英,黄惠民,白凯,蒋祖明,丁文祥. 吸入一氧化氮逆转幼猪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0,(5). [10]徐卓明,陈玲,苏肇伉,史珍英,黄惠民,陈惠文,邹文艳,丁文祥. 腺苷降低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幼猪肺动脉压力[J]. 上海医学,2001,(12). [11]徐卓明,苏肇伉,陈玲,史珍英,俞晓青,蔡及明.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的一氧化氮吸入治疗[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1,(2). [12]徐卓明,苏肇伉,陈玲,史珍英,杨艳明,张忠德,张文竹.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肺组织病理与免疫组化研究[J]. 临床儿科杂志,2002,(12). [13]徐卓明,陈玲,史珍英,周燕萍,苏肇伉. 艾司洛尔治疗小儿先心病术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分析[J].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9,(1). [14]徐卓明. 一氧化氮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J].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9,(4). [15]徐卓明,苏肇伉,陈玲,史珍英. 防止婴幼儿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研究(摘要)[J]. 中国循环杂志,1998,(1). [16]徐卓明,苏肇伉,陈玲,史珍英. 氨力农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分析[J].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8,(1). [17]徐卓明.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J].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8,(3). ...详情
  • 薛邦德[]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朱耀萍[]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朱丽敏[]

    医生擅长

    副主任医师,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重症监护室呼吸治疗主管,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胸外科分会女医师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从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重症监护临床工作1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与心肺交互关系的研究以及肺动脉高压的综合诊治。作为主要成员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参与者和完成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基金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近20篇。 ...详情

    从业经历
    副主任医师,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重症监护室呼吸治疗主管,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胸外科分会女医师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从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重症监护临床工作1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与心肺交互关系的研究以及肺动脉高压的综合诊治。作为主要成员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参与者和完成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基金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近20篇。 ...详情
  • 周春霞[]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张蔚[]

    医生擅长

    小儿体外循环 ...详情

    从业经历
    张蔚,副主任医师,擅长心胸外科常见病的诊治。 ...详情
  • 杨臻禹[]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李志浩[]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姜磊[]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