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三级甲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医院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世界健康基金会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立项建设,1998年正式建成对外开放。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医院题写院名,时任美国总统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女士为医院开张剪彩。医院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及“双一流”儿科重点建设学科,2017年医院获批成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医院拥有31个临床科室,规划床位规模1500张,实际开放788张,是我国儿童先心病、血液/肿瘤和发育行为儿科领域最高水平的中心之一,拥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设有国家卫健委儿童血液肿瘤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临床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罕见病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市小儿心血管病研究所等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及上海交通大学儿童医学中心儿科临床医学院。同时,医院与十多个国家的三十多个国际顶尖医疗机构建立了姐妹合作关系,分别组建了8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心/基地。2010年成为国内首家通过JCI国际医院认证的儿童专科医院; 2018年问鼎上海市政府质量金奖;先后以第一单位(或第一合作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占全国儿童医院获奖总数一半以上);于2017年起蝉联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近年来医院医教研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主要有: 1.打造国家级儿童疑难危重症诊治中心。医院住院患者覆盖全国极大部分省市,市外就诊患者占70%以上,疾病难度指数(CMI)连续多年位列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前列,在2019年国家卫健委绩效“国考”中综合得分位列全国儿童专科医院第一,CMI指数荣登榜首。 2.构建我国儿童重大疾病登记与监测平台。医院搭建了五大重大疾病登记系统,尤其是儿童白血病登记管理系统已经上升为国家卫健委儿童重大疾病登记监测中心,目前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设兵团),511家医院,登记在册病例信息近5万例,自2020年起发布《中国儿童白血病年报》。 3.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近五年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5项,项目数位列全国儿童专科医院第一,先后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单位在Lancet、Nature Medicine、JAMA Onc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Nature Genetic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大于10分论著18篇,以CAR-T细胞治疗等为代表的若干科技成果实现技术转让。 4.牵头国内专科联盟和医联体建设。医院先后组建上海东部儿科医疗联合体覆盖本市85家区域医院、跨省医疗联合体55家,组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专科联盟5个专业,全面托管福建省儿童医院和三亚妇儿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5.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医院分别与美国、法国、以色列、瑞典、日本、新加坡等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成立7个联合实验室、中心。与此同时,医院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分别支持与帮助阿富汗、南非、孟加拉、塞尔维亚、老挝等儿科专业建设和慈善帮扶。 2020年12月31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张江院区破土动工。张江新院区将瞄准国际发展前沿,与比邻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等高水平医院一起构建全生命周期、全现代医疗技术、面向国内外的一流肿瘤诊治高地,将打造成为“上海版MD ANDERSON”。与此同时,也将与现有的儿中心陆家嘴院区实行一体化联动发展,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打造最具品质的儿科、最有温度的医院、最富贡献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详细]
联系电话

021-38626161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号

医生团队
  • 殷猛[]

    医生擅长

    博士、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一线外科工作18年,擅长:各类小儿心脏病,如纠正性大动脉转位、单心室、法洛氏四联症等。累计主刀各类先心病手术2000余例,发表 SCI 论文8篇 ...详情

    从业经历
    殷猛,男,心脏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入选上海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人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青年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分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卫生部笹川医学奖学金同学会常务理事、青委会常务副会长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委 学习经历 1997年 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日语医学系(六年制)获学士学位 2000年 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获硕士学位 2006年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获博士学位 2004年-2005年 日本国立循环器病中心 访问学者 卫生部笹川医学奖学金 2012年-2014年 日本国立循环器病中心 高级访问学者 上海市教委人才计划 工作经历 2000-至今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心胸外科 外科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 科研方面 自2002年以来即专注于心血管领域生物材料与临床转化研究、心血管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工作,并两次赴海外长期留学。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81271726,81671833),上海市级、局级课题8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部 2016YFC1102400)1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9项。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 SCI 论文9篇,其中1篇发表在 Circulation Research(IF:11.551),1篇发表在 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 (IF:7.504)。累计 IF:42。曾获得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全国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厄尔.巴肯奖学金。 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上海市高校优秀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三好学生、一等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转化医学研究所所长奖、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等等。 ...详情
  • 董卫[]

    医生擅长

    擅长侧切口及微创小切口的房室缺手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法洛四联症,主动脉缩窄,肺静脉异位引流,右室双出口等复杂心脏病的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200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4-2015于德国慕尼黑心脏中心学习,原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团委副书记,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外出访学技划。2016.2017上海市”医苑新星”,担任uptodate临床顾问,加拿大渥太华医学院兼任教授,擅长侧切口及微创小切口的房室缺手术以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疗。年手术大于600例/年。 ...详情
  • 孙彦隽[]

    医生擅长

    婴幼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儿科心脏病和普胸科疾病的微创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所需生物修复材料的采集和保存,以及人工材料制备,心脏移植围术期技术。儿科学和儿科心胸外科学临床教材编订。指导基层医院开展儿科心胸外科团队建设及基本手术开展。 ...详情

    从业经历
    孙彦隽,男,心胸外科,博士,籍贯上海。上海市红十字会博爱助医专项救助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移植协调员。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医疗专家顾问。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儿科救援分会公共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全国医学高校“十二五”器官系统整合教材编委。 学习经历: 1998-200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硕士学位 2003-200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1-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心胸外科 2010年 以色列施奈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外科进修,学习低体重/复杂先心的手术技术 2012.7-2013.12 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驻喀什援疆医疗队,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2014.1-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心胸外科 专业临床特长: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围术期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所需生物修复材料的采集和保存,人工材料制备,心脏移植围术期技术。儿科学和儿科心胸外科学临床教材编订。指导基层医院开展儿科心胸外科团队建设及基本手术开展。 电话:021-38626161 ...详情
  • 陆兆辉[]

    医生擅长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法鲁氏四联症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等 ...详情

    从业经历
    陆兆辉,男,博士,1978年生。200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专业(小儿心胸外科)。2000至2005硕博连读期间,分别师从于苏肇伉教授和徐志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DHCA过程中神经保护策略的研究,博士毕业论文题目为《深低温停循环下pH-stat结合硫酸镁的神经保护效应机制研究》。 毕业后留校,工作于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心脏中心。2009~2010赴美进修(美国国立儿童医学中心,华盛顿.DC),师从心脏外科知名专家Richard A. Jonas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仍然为心脏外科手术过程中的神经保护,在神经科学领域专家Vittorio Gallo教授的指导下进行基础研究工作。 对于IT技术也有一定的深入了解,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数据库系统(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Database Project, CHDDP)的主要开发人员,从2005年开发至今,收录病历资料万余例。与国际知名慈善组织HeartLink的数据库系统(International Quality Improvement Collaborative for Congenital Heart Surger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也保持着密切联系,于2007年到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短期访问。同时负责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主力网站www.ibabyheart.com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2008年度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最佳住院总医师 2010年度 上海交通大学“优秀青年岗位能手” 2010年度 上海交通大学“SMC-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优秀青年教师 2011 扬州 2011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 优秀论文 三等奖 深低温停循环后梯度灌注复温脑保护的实验研究 专业职称: 主治医师 出生日期: 1978-02 E-Mail: luzhaohui@babyheart.com.cn 个人履历: 2000~200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儿科学 硕博连读 2005~2009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心脏中心 外科医师 2009~2010 美国国立儿童医学中心 (Children's National Meidcal Center) 访问学者 2010~目前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心脏中心 外科医师 代表专著: 作为副主编参与专著多部: 1,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专家门诊128问 2007 人民军医出版社 副主编 ISBN : 9787509106716 2,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手册 2009 人民卫生出版社 副主编 ISBN : 9787117107341 3,先天性心脏病疑难手术图谱 2010 人民军医出版社 副主编 ISBN:9787509135358 代表论文: [1]陆兆辉,朱丽敏,王顺民,徐志伟,. 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急性肺出血12例[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0,(1). [2]邢万红,徐志伟,陆兆辉,蒋祖明,邹文艳,俞晓青,. 先心病婴幼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6,(2). [3]邢万红,徐志伟,陆兆辉,俞晓青,蒋祖明,邹文艳,. 体外模拟心肌微环境诱导婴幼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4). [4]殷玉华,陆兆丰,贾锋,陆兆辉,罗其中,邱永明,江基尧,.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大鼠颅脑损伤的作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4). [5]邢万红,徐志伟,陆兆辉,董新寨,席虎玉,. 婴幼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基本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1). [6]王顺民,徐志伟,陆兆辉,刘锦纷,张海波,郑景浩,严勤,苏肇伉,丁文祥,. 按STS-EACTS数据库分类的右室双出口手术方法和结果分析[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7,(5). [7]陆兆辉,张耀东,鲁亚南,王顺民,徐志伟. 硫酸镁结合pH-stat血气管理在深低温停循环过程中的协同神经保护效应[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5). [8]徐志伟,陈申军,陆兆辉,王顺民. 硫酸镁对体外培养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 [9]陆兆辉. 心脏手术的脑保护[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5). [10]陆兆辉. 深低温停循环下pH-stat结合硫酸镁的神经保护效应机制研究[A]. .[C].: ,2005:. [11]陆兆辉,王顺民,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数据库系统的建立[A]. .[C].: ,2007:. [12]邢万红,徐志伟,陆兆辉. 应用婴幼儿骨髓间......详情
  • 严勤[]

    医生擅长

    小儿心脏外科临床,小儿复杂畸形的先心病(大动脉错位、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主动脉弓中断、单心室...)外科治疗,心肌和脑保护方面 ...详情

    从业经历
    严勤,女,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60年1月生,硕士 简要工作经历 1983年8月-1995年12月 上海新华医院 主治医师 1995年12月-2000年12月 上海新华医院 副主任医师 2000年12月-至今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主任医师 出国进修经历 1998年 3个月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心外科 2000年1月-2001年1月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医学院心脏中心 2003年1月-2004年1月 英国伦敦Great Ormond Street 科研成果及论著 参编著作多部,发表论文30余篇 科研成果名称、获奖情况 1.《低于六公斤危重新生儿、婴幼儿先心病外科治疗》荣获上海市第3届临床医疗成果二等奖(2001年)(第二位) 2.危重新生儿复杂性先心病外科治疗-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奖三等奖(2005年)(第二位) 3.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外科技术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参与) 其他获奖 1.历年被评为院、校优秀青年医师 2.荣获欧洲心血管胸外科学会颁发的Fontan基金奖(2003年) 学会及任职 1.欧洲心血管胸外科学会会员(EACTS) 2. 世界小儿先心病外科医师学会会员(WPCHS) 3.亚洲胸心血管外科学会会员(ACVTS) 4.中华医学会心胸外科学会会员 5.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会员 6. 中国医师协会心胸外科医师协会先心病学术委员会委员 7.《中国心肺血管病杂志》编委 8. 女医生联谊会秘书长 代表论文: [1]严勤,苏肇伉,徐志伟,丁文祥,朱铭,鲁亚南. 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总动脉的外科治疗[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2,(6). [2]严勤,丁文祥,苏肇伉,刘锦纷,徐志伟,曹鼎方,陈玲,朱铭. 一期手术矫治先天性主动脉弓中断[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2,(4). [3]严勤,苏肇伉,丁文祥,徐志伟,陈玲,孙昆,. 双向腔肺分流术在复杂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手术中的应用[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6,(6). [4]严勤,苏肇伉,丁文祥,刘锦纷,朱铭,孙锟,. 低温保存同种异体带瓣管道在永存动脉干手术中的应用[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8,(2). [5]严勤,刘锦纷,徐志伟,朱德明,祁泉,. 神经生长因子预处理对深低温停循环下兔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临床外科杂志,2008,(12). [6]严勤,苏肇伉,丁文祥. 氧自由基清除剂对缺血犬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5,(1). [7]严勤,苏肇伉,丁文祥,徐志伟,朱俊,黄美蓉. 室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初期术后右室发育的临床研究[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5,(2). [8]严勤,苏肇伉,丁文样,徐志伟,曹鼎方,孙昆. 主动脉-左室通道的手术治疗[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6,(1). [9]严勤,苏肇伉,丁文祥,徐志伟,曹鼎,方朱铭. 小儿局限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的手术治疗[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7,(6). ...详情
  • 鲁亚南[]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仇黎生[]

    医生擅长

    新生儿、小婴儿危重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纠治 ...详情

    从业经历
    仇黎生,男,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1966年3月生,研究生学历,199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心胸外科学组委员。主要从事小儿心胸外科专业领域的研究,对新生儿、婴幼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主要医疗专长:新生儿、小婴儿危重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纠治。 出国进修经历:2003.01-2003.03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 科研学术成果: 发表论文 1.仇黎生,苏肇伉. 延迟关胸在心脏直视手术后的应用.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4,10(2):147-148. 2.仇黎生,苏肇伉.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卵圆孔开放作用.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7,13:69-71. 3.仇黎生,苏肇伉. 法洛四联症伴肺动脉闭锁的外科治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8,19(3):135-137. 4.仇黎生,刘锦纷. 重症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围术期处理.中国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2,9(2):137-139. 5.仇黎生,徐志伟. 深低温体外循环脑保护研究的新进展.上海医学,2002,25(10):663-665. 6.仇黎生,徐志伟. 深低温低流量和L-精氨酸对脑的保护作用.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2,19:187-189. 7.仇黎生,苏肇伉. 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24(3):171-173. 8.仇黎生,苏肇伉. 小儿主动脉缩窄的外科治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4,25(5):414-416. 9.仇黎生,徐志伟, 苏肇伉.改良外管道Fontan术治疗心脾综合征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21(3):133-135. 10.仇黎生,徐志伟,苏肇伉. 小儿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6,27(1):13-15. 11.仇黎生,徐志伟. 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后大脑代谢的改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23:1334-1336. 12.仇黎生,苏肇伉,刘锦纷,等. 新生儿复杂先心病急诊手术及死亡原因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7):847-849. 13.仇黎生,郑海,刘锦纷,等.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7,23(6):369-371. 14.仇黎生,刘锦纷,朱丽敏,等.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血液动力学的临床研究. 中华儿科杂志,2009,47(9):662-666. 15.仇黎生,刘鑫荣,刘锦纷,等. 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的外科治疗. 临床外科杂志,2009,17(12):846-848. 16.仇黎生,刘锦纷,徐志伟,等.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心排量评估及死亡原因分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0,26(1):1-4.. 奖励课题: 《危重型先天性心脏病围生期的诊断和治疗》 2009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2完成人) ...详情
  • 祝忠群[]

    医生擅长

    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医学专业。长期从事小儿心胸外科领域的工作,对儿童各类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新生儿、婴幼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详情

    从业经历
    祝忠群,男,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 学习经历 1993-199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硕士学位 2001-2004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博士学位 2005.5-2005. 8月:以色列Shneider儿童医学中心心脏外科访问学者 2012.10--2013.1月:美国Boston儿童医院心脏外科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6-1998年:上海新华医院心胸外科 住院医生 1999-2004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 主治医师 2005-2014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15 - 至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 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心肌保护和脑保护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围手术期治疗 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2部、编译专著1部 申报获得上海市科委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获得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代表论文: [1]祝忠群,苏肇伉. Lecompt手术[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3,(4). [2]祝忠群,苏肇伉,徐志伟,曹鼎方,刘锦纷,丁文祥. “简化一片法”治疗完全性房室隔缺损[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3,(6). [3]祝忠群,苏肇伉,朱德明,徐志伟,杨艳敏,蒋祖明. 逐级增氧体外循环防止再氧合损伤的作用与安全性评价[J]. 中华医学杂志,2005,(9). [4]祝忠群,朱德明,苏肇伉,徐志伟,杨艳敏,蒋祖明. 先天性心脏病儿体外循环的再氧合损伤[J].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5,(3). [5]祝忠群,苏肇伉,史珍英,徐志伟,朱德明,丁文祥. 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并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的早期手术治疗[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5,(10). [6]祝忠群. 几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进展[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4,(1). [7]祝忠群,苏肇伉,徐志伟,曹鼎方,刘锦纷,丁文祥.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三种手术方法的比较[J]. 中华外科杂志,2004,(10). [8]祝忠群,苏肇伉,周爱卿. 先天性心脏病的镶嵌治疗[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4,(5). [9]祝忠群,苏肇伉. 完全性房室隔缺损的手术进展[J]. 上海医学,2001,(1). [10]祝忠群,苏肇伉. 1~(1/2)心室修补[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1,(1). [11]祝忠群,苏肇伉. 心外全腔肺连接术[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1,(2). [12]祝忠群,刘锦纷,苏肇伉. 大的主肺侧支动脉单源化手术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1,(2). [13]祝忠群,苏肇伉,陈惠文,胡惠民,陈恩,丁文祥. 单次灌注高钾晶体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能量代谢和功能的影响[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999,(1). [14]祝忠群,刘锦纷,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朱德明. 冠状动脉异常二例[J]. 上海医学,2000,(1). [15]祝忠群,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法洛四联症伴冠状动脉畸形的外科治疗[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1,(3). [16]祝忠群. 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与心肌保护[J]. 心血管病学进展,1997,(1). [17]祝忠群. 胎羊体外循环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7,(6). [18]祝忠群,苏肇伉,陈惠文,胡惠民,陈恩,丁文祥. 天门冬氨酸对缺血期幼兔心肌能量代谢的保护作用(摘要)[J]. 中国循环杂志,1998,(3). [19]祝忠群. 心脏术后心肌代谢支持[J].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8,(1). [20]祝忠群. 经圆锥干纠治法洛四联症:中期结果[J].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8,(6). ...详情
  • 王顺民[]

    医生擅长

    1996-2001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胸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在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学习、进修;专业特长:从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擅长各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二期与三期手术、小婴儿复杂先心病手术等。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项,中华医学奖一项。 ...详情

    从业经历
    王顺民,男,外科主任医师,博士,1967年9月12日生。 学习经历: 1986-1992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学士学位 1996-2001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9.10-1999.12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 进修 2004.1-2004.2 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 进修 主要工作经历: 1992.7-1998.1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华医院 心胸外科住院医师 1998.11-1999.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华医院心胸外科主治医师 1999.4-2003.1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心胸外科主治医师 2003.12- 至今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 从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外科领域23年,作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的手术带组主任已经10余年,能够承担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包括各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其中有大动脉错位,右室双出口,单心室,永存动脉干,法乐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冠状动脉畸形矫治,三尖瓣闭锁,主动脉缩窄或者中断,完全性房室通道等等。 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手术,包括微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的封堵。侧进胸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等。 个人每年手术数量500-600例,其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占70%,小于1岁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占60%,其中治愈大动脉错位的最小年龄为出生2天,体重2.4kg,需要二次或者多次分期手术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占10%,年手术成功率约98.5%(最近三年数据)。多篇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专业杂志。 研究成果: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著20余篇,承担“中国医师协会青年医师基金”科研项目一项,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项,中华医学奖一项,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科研先进个人。 发表论文 1.王顺民﹑苏肇伉。可吸收缝线在小儿心血管外科的应用(综述)。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4,10(3):281。 2.王顺民﹑苏肇伉﹑丁文祥。心脏原发性脂肪瘤1例。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6,12(2):101。 3. Wang SM , Su ZK , Ding WX .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ediatrical Membrane in Pediatric Cardiac Sugery .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1995,9(2):88. 4.王顺民﹑苏肇伉﹑丁文祥。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心包膜。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5,16(2):75。 5.王顺民﹑苏肇伉﹑丁文祥。改建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姑息治疗小儿重症法洛四联症。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6,12(6):321。 6.王顺民﹑苏肇伉﹑丁文祥。深低温体外循环脑保护技术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综述)。国外医学心血管分册,1999,26(2):99。 7.王顺民﹑苏肇伉﹑丁文祥。四联症缺氧发作急诊或亚急诊手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9,19(6):549。 8.王顺民﹑苏肇伉﹑徐志伟等。深低温低流量灌注血气管理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脑保护的应用。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2000,11(1)9-11。 9.王顺民﹑苏肇伉﹑徐志伟等。深低温低流量灌注pH稳态对婴儿脑保护的研究。上海医学,2001,24(1):35-37。 10.王顺民, 苏肇伉, 朱德明。心脏手术深低温低流量灌注不同血气管理对婴儿脑保护的影响。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1,8(2):73-75。 11.王顺民﹑苏肇伉﹑徐志伟等。深低温停循环灌注降温期血气管理对婴儿脑保护的研究,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1,22(4):219-221。 12.王顺民﹑苏肇伉﹑徐志伟等。深低温低流量降温期pH稳态对乳猪脑保护的研究,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2,18(1):25-27。 13.王顺民﹑徐志伟 苏肇伉等。 右室双出口内隧道修补手术的优化,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5,25(2):176-178。 14.王顺民﹑徐志伟 苏肇伉等。房室连接不一致右室双出口根治手术的选择与适应证优化,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5,12(3):149-151。 15.王顺民、徐志伟、刘锦纷等。室间隔缺损远离大动脉开口的右室双出口外科治疗与适应证选择,临床儿科杂志,2005 ,23 (12):841-844。 16.王顺民﹑苏肇伉﹑徐志伟等。新生儿和小婴儿心脏病手术应对策略,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6,27(4):177-181。 17. 王顺民﹑徐志伟、陆兆辉等。按STS-EACTS数据库分类的右室双出口手术方法和结果分析,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7,28(5):......详情
  • 陈会文[]

    医生擅长

    主要从事先心病的外科治疗和基础研究,包括各种简单和危重复杂先心病、 微创手术、 镶嵌手术 ,以及人工辅助生殖婴儿先心病、先心病的基因检查和评估、孕期胎儿和母体咨询等。 熟练掌握各种先心病的诊治,能独立完成各病种手术。已累积独立主刀手术5000余例,年主刀手术150-200例,其中最大年龄18岁,最小年龄7天,最低体重1.2公斤。开展国内首例Yasui手术治疗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填补国内空白。开展国内首例非体外循环下纠治弯刀综合征。 ...详情

    从业经历
    陈会文,男,心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研究生导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科研部副主任、儿科人工智能临床应用及研发中心副主任。 任上海市卫健委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高峰高原计划“研究型医师”、中华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卫计委青年人才基金奖励基金会“银蛇奖”管委会 副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质控专家工作组成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母婴心脏病分会会员、亚洲心脏瓣膜学会会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干细胞研究与应用分会第一届理事、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专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临床研究管理学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届临床医学与临床研究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人、?中国体外循环?、《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体外循环杂志》、《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Ann Thorac Surg》、《 Eur J Cardiothorac Surg》、《Artifical Organs》、《Heart》等杂志审稿人。 2011年获得第十三届上海市青年医务工作者最高奖“银蛇奖”。2009年-2011年上海市卫计委先进工作者,记行政大功一次。获得2017、2016年华夏医学奖。2012年第七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2013年新华集团"医疗成果"奖,201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9年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全国青年心胸外科医师最高奖“菁英”奖。2008年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青年医师论坛二等奖。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百人计划”。2010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EPT(优秀人才)计划。 2006/8-2006/10,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附属National wide儿童医院,访问学者 2008/10,香港中文大学,亚洲心胸外科医师资格培训 2011/8-2012/8, 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Lucile Packard儿童医院,客座副教授 2016/9,法国巴黎公立医院临床研究培训 2019/3,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培训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2篇,包括心血管领域顶级杂志Circulation及心胸外科手术专业领域顶级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和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等。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等局级以上课题10项。 代表论文: 中文 [1]. 《混合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6[2020-02-27]. [2].《肺静脉狭窄猪模型的建立》.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9,26(10):1008-1013. [3].《基于文丘里效应自身动力性Fontan的数值模拟》.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9,26(09):895-898. [4].《心脏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7,24(12):983-987. [5].《婴幼儿主动脉弓中断的一期纠治》.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7,24(08):589-593. [6].《Yasui手术治疗主动脉弓中断合并严重左心室流出道梗阻1例》.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7,33(6):372-373. [7].《1.5片法与改良单片法纠治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7,24(05):350-354. [8].《单中心116例一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临床研究》.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6,23(02):142-146. [9]. 《内脏异位综合征心血管畸形的解剖特征和Fontan手术的疗效观察》.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5,22(08):729-733. [10].《全腔静脉-肺动脉直接吻合术中期效果的临床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2):7062-7065. [11]. 《TBX5及其网络分子与室间隔发育的相关性》.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2,39(05):275-278. [12].《年龄大于3周的室间隔完整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行大动脉调转术后疗效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09):1250-1253. [13].《心外自身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TCPA)临床研究》. 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