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区域:

全部

北京市 昆明市 上海市 武汉市 成都市 广州市 贵阳市 南京市 南昌市 西安市 天津市 沈阳市 济南市 郑州市 石家庄市 唐山市 秦皇岛市 邯郸市 邢台市 保定市 张家口市 承德市 沧州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太原市 大同市 呼和浩特市 乌海市 鄂尔多斯市 巴彦淖尔市 乌兰察布市 长春市 哈尔滨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扬州市 杭州市 宁波市 合肥市 福州市 泉州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长沙市 深圳市 汕头市 佛山市 湛江市 肇庆市 中山市 南宁市 柳州市 海口市 三亚市 重庆市 兰州市 西宁市
科室类型:
全部 妇科 男科 皮肤科 白癜风 生殖感染科 心脑血管 癫痫 肝病科 精神心理科 肿瘤科 泌尿外科 不孕不育 试管婴儿

产科

风湿免疫科 牛皮癣 眼科 骨科 胃肠科 肛肠科 神经外科 甲状腺科 耳鼻喉科 整形美容 消化科 性病科 中医科 妇产科 儿科 呼吸科 心内科 口腔 乳腺科 介入科 神经内科 普外科 周围血管科 心血管内科 胸外科 营养科 超声科 血液科 西医乳腺外科 西医妇科 内科 肾内科 腋臭科 外科 矫形外科 脑科 辅助生殖 干细胞 银屑病 其他科室
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海珠区妇幼保健院)

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海珠区妇幼保健院)二级

海珠区妇幼保健院的前身是由海珠区儿童医院和区妇幼保健所合并组建,原址南华中路263号地下及二楼,面积仅700平方米,成立初期,共有职工68人,门诊部设有儿科、中医科、西医可和妇幼科,住院部设妇产科床位21张。1990年全院有医疗技术人员88人,年门诊量14万人次,妇产科病床34张。由于房屋破旧,光线不足且空气污浊,三楼还有8户居民居住,很不适宜妇幼保健事业发展的要求。1991年3月25日区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和通过《关于新建一间区妇幼保健院的建议》;争取到香港港澳控股有限公司的1 000万元港币捐赠款和海珠区人民政府 万元的投资,于1992年5月在江南西杏园大街15号动工,1993年1月建成5层的新妇幼保健院;1995年8月又动工加建6、7层,1996年10月竣工,费用1~5层572.2万元,6~7层310万元,使业务用房面积从原来的3 800平方米增至5 428平方米,病床由原来的57张增至80张,深受群众欢迎的家庭化病房由6间增至22间,为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和爱婴医院提供硬件,改变海珠区妇幼保健事业落后的面貌。   现在的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是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也是海珠区防治结合的妇幼保健专业机构及是全区妇幼保健业务指导中心和妇幼卫生知识宣教中心。1994年通过卫生部的评审,成为广州市首批被命名为“爱婴医院”的单位之一;1998年通过省级“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评审;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全院现有床位80张,其中产科床位42张,妇科床位13张,儿科床位15张,新生儿科床位10张。职工人数由1988年的112人增至262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1人,主治(管)医(护、技)师31人,本科以上学历49人1997年引进电子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行计价收费一条龙服务,成为海珠区卫生系统最早使用计算机管理及程度较高的医院。门诊人次由1988年的149402人次增至217281人次,2000年住院3019人次,病床使用率82.4%。  海珠区妇幼保健院是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是全区妇幼技术指导和健康教育中心,本着“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的服务宗旨,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这个主题,开展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工作。199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爱婴医院”,成为广州市获此称号的首家区级医院。全院建筑而积5369.9平方米,床位80张,职工262人,高级职称人员11名,中级职称人员31名,硕士2名。万元以上设备51台,价值580万元。先后被评为“海珠区先进集体、广州市妇幼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创建爱婴市先进单位、广东省妇幼保健先进单位、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  两个分门诊  穗花门诊部:是广州市机动车驾驶员第四体检站、广州市特种作业人员定点体检站。  泰沙路第三门诊部:妇科、内科、儿科、口腔科、中医科等。   地址:泰沙路金紫直街五巷1号之一 电话:84071389 84077989 开办日期:  特色:内儿科 外科 周三晚上皮肤科 中医 儿童保健 预防接种 负责人:杨丽君  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万松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电话:84423793  凤阳社区卫生服务站  住院部:妇科、产科、生殖健康科、儿科、新生儿科、外科,并设有康乐待产、导乐分娩、无痛分娩、母婴同室、家庭式产休室。   门诊部:妇科、产科、生殖健康科、儿科、新生儿科、内科、外科、中医科、口腔科、乳腺病防治中心、婚前**健康检查、遗传疾病咨询门诊、性病诊治、针灸康复、按摩推拿等。  妇女保健:婚前咨询、妇科病普查普治、产后42天母婴健康保健、母乳喂养指导。  儿童保健: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营养监测、口腔保健、弱智、弱视、斜视诊治、体弱儿诊治、小儿疾病普查普治、儿童心理卫生。  宣传培训:婚姻保健、产前保健孕妇班、妈妈班。

预约挂号
广州荔湾区中医医院(荔湾区中医院)

广州荔湾区中医医院(荔湾区中医院)二级

荔湾区中医院是市区首家的区级中医院。现有职工247名,拥有高中级职称卫技人员数十名,其中6名中医专家荣获“荔湾区名中医”称号,他们是卢集森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沈坚华主任中医师、李雪丽副主任中医师、何国杨副主任中医师、孟杰副主任中医师、刘敏副主任中医师。 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专科专病特色明显,是荔湾区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中心。我院的服务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救死扶伤为己任。   现为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实习医院。   荔湾区中医院设有:不孕不育专科、脑血管专科、针灸科、肛肠科、急诊科、内科、外科、男性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糖尿病专科、子宫肌瘤专科、乳腺病专科、抗骨增生专科、乙肝专科、白内障专科、推拿专科等;其中不孕不育是全国重点专科,脑血管病专科、针灸科、肛肠科为我院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并设放射科、功能检查室、检验室等辅助科室。   住院部有病床86张;住院环境舒适,服务周到。设有脑血管病专科病区、内科病区、外科综合病区、妇科病区、眼耳鼻喉病区。具有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诊治特色和高质量的医疗水平。   荔湾区中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1000MAX进口光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彩色B超检查仪,脑电地型图仪,全自动生化仪及血球计数仪,血流变检测仪,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电测听力计,痔疮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平板心电图、电子胃镜、电子肠镜、阴道镜、宫腔镜、前列腺治疗仪、高频热疗机、减重步态治疗仪、药物熏蒸床、康复治疗床等。

预约挂号
上海市中医医院

上海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

  上海市中医医院的前身为上海市立中医门诊部,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市级中医医疗机构。其后因历史原因几易其名,1979年正式改名为上海市中医医院。经过55年的发展壮大,上海市中医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中医特色浓厚、临床科室齐全、医学人才汇聚,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地址:上海市芷江中路274号,另在静安区石门一路67弄1号设有门诊部(原上海市中医门诊部)。近年来,医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从中医确有独特疗效的单病种入手,不断加强学科建设,走出了一条凸显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发展道路。   上海市中医医院是一所中医特色浓厚、临床科室齐全、医学人才汇聚,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是上海中医药大学 (非直属)附属医院。医院设有上海市名老中医诊疗所和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诊疗所两个专家诊疗中心,云集张镜人、裘沛然、颜德馨等70余位代表上海 乃至全国中医界最高水平的专家为病人服务。开设神经内科、风湿科、消化科、心血管科、呼吸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血液科、肝科、外科、中西医结合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科、推拿科、肿瘤科、骨伤科、肛肠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康复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并拥有国家中管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中医小儿哮喘专科及中医睡眠疾病专科、中医小儿哮喘专科、肿瘤科3个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中医小儿厌食专科等2个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优势专科和中医失眠症特色专科、中医红斑狼疮特色专科、中医小儿厌食症特色专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氏综合症特色专科、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特色专科5个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     目前上海市中医医院设有上海市名老中医诊疗所和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诊疗所两个专家诊疗中心,云集以国医大师裘沛然、颜德馨为代表的70余位中医界最高水平的专家为病人服务,并且成立了上海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中心,以此为平台,挖掘、整理、推广、应用名老中医经验, 培养中医理论扎实、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中医临床学科带头人。   上海市中医医院通过完善制度、扶管并重、培养人才等举措,不断加大对专科的建设力度,取得一定成果。现医院拥有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1个(儿科);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3个(中医睡眠疾病专科、中医小儿哮喘专科、肿瘤科);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优势专科2个(中医睡眠疾病专科、小儿消化专科);中医失眠症特色专科、中医红斑狼疮特色专科、中医小儿厌食症特色专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氏综合症特色专科、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特色专科5个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申康”市级医院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1个(中医肿瘤特色专科)。   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药科研工作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积极组织2009年度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工作,目前已有41项科研课题立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5项、局级8项、校级27项),共获上级部门资助经费214.6万元。目前在研局级以上课题55项,在研院级课题73项,2009年完成课题26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并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CP基地。2009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23篇,其中核心期刊57篇,非核心期刊166篇。统计源期刊115篇,非统计源期刊108篇。发表SCI论文3篇。以主编或副主编单位编写学术著作11部、教材2部。   上海市中医医院核定床位450张,实际开放床位500张。全院在职职工中有全国名老中医和上海市名中医2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5人,具有正副高级职称136人,其中新增博士后合作导师1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6人,博士点3个、硕士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全院医师中硕、博士占50%以上。   上海市中医医院坚持鲜明的中医特色,中药饮片使用在全市中医院位居第一。2009年我院门急诊人次增长迅速,门急诊人次近144万人次,同比增长15.49%,每医生门诊人次居市级综合性医院第一位。2009年出院病人数达8769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5.28%,均次费用在全市三级综合性医院最低。医院拥有64排螺旋CT、超声刀、DSA等一批先进的现代化仪器设备,为病人科学的诊断、治疗提供了保障。   中医药因其具有“简、廉、便、验”的特点,深受群众欢迎。我院作为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积极推进“中医进社区”工作,与宝山、临汾等八家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在上海率先提出并施行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双向转诊优惠减免制度”、三级医院主任医师担任全科医师队首席医师等举措,以适宜技术推广、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为手段,实实在在为区域民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低价的中医服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共同举办的2008年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中,上海市中医医院荣...

预约挂号
华东医院

华东医院三级甲等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建于1921年的宏恩医院。医院拥有东、南、西、北四幢医疗主楼以及十多幢配套用房,院内林木葱郁,环境十分幽雅。   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几代“华东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华东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以老年医学为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立足上海、面向国内外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目前,医院开放床位1300张,现有43个临床医技科室,员工20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正、副主任医师)318人;医疗设备先进,拥有当今世界最新技术的数字化手术室、达芬奇机器人、双源光子CT、高清晰度低射线量宝石CT、PET-CT、磁导航血管造影X光机、SPECT、3.0TMR、四维直线加速器等一大批高、精、尖诊断和治疗设备。华东医院现由院本部、市府大厦门诊部、康平路门诊部、闵行门诊部及市级机关浦东集中办公点医务室组成,拥有11个临床诊疗特色专科——老年医学科、影像医学科、胆胰外科、临床营养科、泌尿外科、疝与腹壁外科、消化内镜、肿瘤科、骨质疏松科、微创外科、乳腺疾病诊疗科。老年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同时为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重点学科)、中医老年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院内设有上海市老年医学研究所(下设老年痴呆与抗衰老研究室、老年骨质疏松研究室、老年临床医学与保健研究室、流行病学研究室和老年药学研究室)、上海市老年医学临床重点实验室、《老年医学与保健》杂志社和WHO社区老年保健合作中心,是复旦大学老年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上海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挂靠单位。   华东医院的特需医疗中心是上海为外籍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时间最早、历史最长的医院。以欧美、日本患者居多,可以为日本持有海外旅行损害保险卡的患者提供免付现金的医疗服务,广受海外患者和各界人士的信任与青睐,2010年通过英国Bupa机构“管理服务质量”资质认定并获银牌。   医院医风严谨,医德淳厚,实施“质量建院、服务立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经过六十多年的实践积累,在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国内外瞩目的重大科研成果;对老年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多脏器功能衰竭及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胆胰外科、疝与腹壁外科、消化内镜、特需医疗、齿科、营养等领域也成绩显著。自1989年承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为上海医科大学)教学任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了3000多名合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建院以来,在履行好三甲医院公益性职能的同时,兢兢业业为保障好各界知名人士、民主人士、科学家、艺术家的身体健康做出了杰出贡献,成功救治了大量高龄、危重的老同志,受到中央领导及上海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除医疗保健外,华东医院每年为上海及全国各地患者提供180余万人次门急诊医疗服务及近3万多人次的住院医疗服务。   今天,全体华东人在各级领导和院党政班子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向前看,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公益性的办院方针,秉承“乐于奉献,勇于开拓,关爱生命,追求卓越”的院训,创新医院管理理念,优化医疗内涵发展,强化学科人才建设,升化科研教学水平,为开创华东医院发展新局面而顽强拼搏、砥砺奋进。

预约挂号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三级甲等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由中国首家妇产专科医院——西门妇孺医院发展而来,是美国人Margaret Williamson于1884年捐资创办。因创建时英文名为Margaret Williamson Hospital,被广大市民以及患者亲切地称为“红房子医院”,多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百余年以来,妇产科医院在中国妇产科奠基人之一王淑贞教授以及几代妇产科人共同努力下,规模不断扩大,学科发展迅速,培养并造就一大批专家学者。目前,妇产科医院亚专科齐全,学科发展平衡,人才梯队完善,是集医疗、教学、 科研于一体的全国知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在各级政府及领导的关心下,2009年起杨浦院区(沈阳路128号)投入使用。两院区总占地面积65亩,建筑面积84600余平方米,核定床位820张。 医院医疗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在职正高职称专家91名,副高职称专家148名,博导39人、硕导61人。年门诊量高达170万人次,住院病人7.4万人次。 医院设有普通妇科、妇科肿瘤科中西医结合妇科、妇科内分泌与生殖医学科宫颈与阴道早期疾病诊治中心、宫腔及输卵管疾病诊治中心、产前诊断与胎儿医学科、计划生育科、母体病理产科、普通生理科、新生儿科、乳腺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及复旦大学人类精子库、上海市生育力保存中心、上海市中西医结合月经病诊疗中心、上海市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诊疗中心、上海市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等多个专科诊疗中心。 医院妇产科学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妇科和产科双双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中西医结合妇科也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十二五”重点专科。医院还承担妇产科学国家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的建设任务,并相继成为首批上海市住院医师规培及专培基地之一。2013年度我院妇产科学入选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2017年我院获市卫计委批准设立上海市女性生殖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医院拥有上海市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妇产科研究所,上海市女性生殖疾病临床医学中心等妇产专科应用基础研究平台。近年来先后成为卫生部妇产科医院标准制定单位、卫生部首批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妇科四级内镜培训基地、卫生部华东地区妇科肿瘤培训中心、卫生部委托的妇科临床路径制订单位。此外,医院还是全国产科麻醉培训基地、上海市妇科临床质控中心、上海市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指导中心,上海市女性生殖内分泌诊疗中心、上海市中西医结合月经病诊疗中心、上海市产前诊断中心等临床诊疗及研究中心、上海市人类生育力保存中心;以及拥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妇产科组织样本库及临床病例信息资料库等支撑平台。 现有973首席科学家1人,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人,5名上海市领军人才,5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一批学术骨干人才。近五年获得973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项,国家重点专项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国自然重点项目4项等国家级重点课题。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妇幼健康科技奖自然科学三等奖,妇幼健康科技奖一等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上海医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华护理学会一等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银蛇奖一项。 5年来,申请到局级以上(含局级)科研项目290余项、授权专利20余项。与多个国家的医学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接待来访及讲学的外宾近二百人次。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大力投入,努力推荐优秀中青年骨干进入各级培养计划,先后有22人次入选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晨光计划、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 百年历史,古今相继,内外兼修。红房子人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历史,谱写未来,用执着和努力铸就辉煌,创造明天。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百年红房子将在千帆竞发的发展浪潮中秉承宗旨,恪守院训,为实现医院建立"三个中心,一个平台"的愿景而不懈努力!

预约挂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三级甲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是沪上一所百年老院,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省部共建研究型中医院,位列上海十大综合性医院之一,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文明单位。1984—2018年十八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上海市卫生系统唯一),多次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和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1年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中医医院。2010年以来,医院7次获得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院长绩效考核A级。 医院拥有东西二院,核定床位1200张,开放床位1320张。医院2018年各项业务指标、效率指标均位列全市三甲综合性医院前列。 医院中医特色显著,优势突出,现拥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3个: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中药制剂、中药临床药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6个,中管局重点专科14个。中医急诊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基地,制剂室是全国中药制剂和剂改基地,神经内科是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基地。 医院开设的专病专科各具特色,独树一帜,享誉全国。近年来,医院坚持加强中医内涵建设,切实做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建立了2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9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2个上海市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 医院拥有多个重症监护室,医疗设施先进,内外妇儿科室设置齐全,2012年成立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中心,2014年恢复产科,已具备了较强的综合救治能力,成为上海市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六个重点单位之一、浦东地区三个急救中心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和上海市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也设在院内。 医院目前配备了3.0T核磁共振仪、128排双源螺旋CT、SPECT/CT、PET/CT、全数字X光摄片机、全数字乳腺钼靶成像系统、骨关节成像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O臂机、高清电子胃肠镜、高清腹腔镜手术系统、钬激光手术系统、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手术导航系统、脊柱微创手术系统、四杆联动液相质谱联用仪、高内涵药物筛选系统、基因芯片扫描仪、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模块式生化仪、荧光定量PCR检测仪等大型医疗设备,在药学部门配置了全自动发药机、全自动包药机等先进设备。 医院现有职工总数2055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4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5名,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项目70人次,担任全国和上海市专业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的专家100余名。现拥有全国名中医2名,上海市名中医20名、47名曙光名中医、50名曙光高级中医师,在充分发挥传统医学优势方面,形成了“名中医挂帅、高级中医师当家”的曙光特色。 医院以建设研究型医院为目标,现有校级研究所5个、院级研究所9个,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5个。成立了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肝肾病证省部共建实验室。具备国际标准的I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完成了中国首例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委托的临床实验项目。每年获立项的科研经费约1.5亿元左右。2018年获得“上海市专利示范单位”称号。 作为全国中医院校中最先成立的临床医学院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的临床基地、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曙光临床医学院现有教研室18个,博士研究生培养点7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生导师48名,硕士生导师189名。每年承担1000人次以上的各类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各教研室主编的“十三五”国家级统编教材18部,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4部,与“十二五”同期相比增幅翻一番。 2008年曙光医院被批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交流合作基地”。随后,医院又接连承担了ISO TC/249秘书工作以及WHO ICD 11工作。2015年,由曙光医院和捷克赫拉德茨•克拉洛韦市大学医院共同建设的中国-捷克“中医中心”由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揭牌,同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捷克总理索博特卡共同见证曙光医院和捷方签署《中国传统医药在捷克发展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全面推动该中心项目在捷克的发展。曙光医院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东欧国家中医药工作协作组首批成员单位。 曙光医院以“大医德泽 生命曙光”为核心理念,在全国首创“伦理查房”,锻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曙光文化。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医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实现建设亚洲中医临床医、教、研中心,打造亚洲领先、国际一流的大型研究型中医院的战略目标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预约挂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始建于1952年,原名为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党和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建院初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医院亲笔题词。毛泽东主席特别题词“减少人民的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1957年3月,苏联政府将医院正式移交我国政府,周恩来总理来院参加了移交仪式。1970年,周总理亲自为医院命名为“北京友谊医院”。 目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已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北京市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医院设有西城院区和通州院区,其中西城院区位于首都核心区,通州院区位于城市副中心。 北京友谊医院建设规模31.07万平方米,其中西城院区建设规模19.4万平方米,通州院区一期建设规模11.13万平方米。医院现有职工4400人,其中研究生导师150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23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及核心期刊主编、副主编84人。目前两院区共开放床位2300张,年门诊量336万人次,年出院患者9.3万人次。北京友谊医院是北京市首批基本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疗机构,可实现住院患者全国异地医保持卡结算,也是全国最早承担干部保健及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 医院综合优势明显,专业特色突出,共有临床医技科室54个。消化和泌尿系统疾病诊治,肝、肾移植,肾内血液净化,热带病和寄生虫诊治以及中西医结合是医院的专业特色。2014年10月,医院获批成为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8年牵头成立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消化内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 近年来,医院的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学科架构日臻完善,支撑平台不断强化,综合优势逐渐凸显。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博士点27个,硕士点31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7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4个,“扬帆”重点专业7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市研究所4个,医学转化中心1个,还拥有支撑临床研究发展的国际标准化临床研究质控平台、ISO9001认证生物样本库和多中心互认医学伦理平台与研究型病房。医院与海外院校长期保持学术交流合作,接待国外专家学者短期交流以及留学生来院参观见习。自2005年起,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会已资助北京市14批次共231名中青年科技人才出国前往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学习深造。 2012年7月1日,北京友谊医院作为全国和北京市医药卫生改革综合试点单位,率先实现“两个分开、三个机制”的改革试点。2016年4月,受北京市政府和平谷区卫计委的委托,北京友谊医院对平谷区医院以“区办市管”为模式进行管理。2019年7月,北京友谊医院顺义院区主体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同年12月,通州院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医院先后于2017年4月8日和2019年6月15日启动了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坚持“医疗改革与提升医疗技术质量相结合,与改善患者就医感受相结合”。 多年来,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在推进医疗改革、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质量、创新驱动发展、落实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大胆改革,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整体社会评价在全市及全国医院中名列前茅。在2018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评价等级A+,北京友谊医院在参评的全国2398家公立医院中排名第19。在北京市医疗服务能力管理综合排名和北京市属三甲医院绩效考核中,北京友谊医院连续多年位居前三甲,医院消化内科、普外科在全市重点专科排名中位列第一。医院曾先后两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曾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中国质量奖提名奖、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多次被授予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光荣称号。 建院以来,北京友谊医院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委和市医院管理中心的领导下,医院坚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弘扬“仁爱博精”的院训精神,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努力实现患者信任,职工幸福,医院发展,党和政府放心。未来,医院将以国家消化学科群为战略学科,整合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传统特色学科、有发展潜能的优势学科,发挥医院综合实力,创新驱动发展,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国家级医学中心,形成职工共同追求的友谊梦,为首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预约挂号
北京医院

北京医院

北京医院始建于1905年,最初的名称叫德国医院,二战胜利后改称市立北平医院。1949年4月,中央军委卫生部带领延安中央医院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医务人员接管了当时的“市立北平医院”,并随着北京地名的变更改名为“北京医院”。岁月冲刷了过去的印记,却留存下北京医院的风格——含蓄内敛、朴实无华。“北京医院”这四字行草,是1950年毛泽东主席提笔书写的,如今成为了这里的重要标志。北京医院继承了延安中央医院的重任和优秀传统,继续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继续肩负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保健事业的重任。<br><br> 1964年对于北京医院来说,注定是有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北京医院对外开放,为广大普通百姓服务成为了北京医院新时代下肩负的又一个重要职责。<br><br> 如今,北京医院遵循“忠诚保健事业,心系人民健康”的院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面向全社会开放,医、教、研、防全方位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不仅是直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三级甲等医院,而且也是中央重要的干部保健基地。<br><br> 北京医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面积 55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 227788平方米,现有床位 1328张,职工 3310人,其中医生 836人,护士 1374人,医技人员 316人,药师 161人。具有正副主任医师、正副教授、研究员及相应职称的高级技术人员 481人;博士418人、硕士 496人,医院设有临床和医技科室 48个,长期承担着中央领导干部的医疗保健任务及 15000余名司局级以上干部医疗保健任务和80余万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工作。同时,还接待大量京外各地转诊的疑难危重病人。北京医院有承担多次国家大型活动、重要会议的医疗保健工作的经验和能力,曾出色地完成了多次外国元首的医疗保健任务。<br><br> 为了更好服务于患者医疗需求,医院设立专项资金购置全球领先设备。医院目前拥有全球第四代达芬奇手术系统、多台高端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可以静音、快速、清晰成像;拥有一台移动式3.0T MRI,满足特殊影像诊断任务需求;医院新购置一套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治疗系统,配合现有MRI设备,不用手术即可精准治疗深部病灶。新购置顶级计算断层成像系统(CT),以革命性的新技术和均衡的高端性能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佳的影像诊断资料。PET/CT中心设备领先,可为全身肿瘤筛查、复查提供巨大帮助。高端医用直线加速器,拥有众多先进放疗功能。医院目前拥有医疗设备总值约22亿元,其中100万元以上设备有363台件。医院还将根据学科发展情况和医疗设备技术发展水平,及时引进先进医疗设备,不断助力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br><br> 北京医院在老年病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方面成绩显著并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中医科、老年医学科、医学影像科、药学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临床护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以老年病为重点的相关疾病的诊治如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冠心病的内外科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老年痴呆、前列腺疾病、骨关节病、肺部感染、重症肌无力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医院成功地进行70岁以上高龄手术4600余例,其中最高手术年龄为104岁,冠心病介入治疗最高年龄为91岁,在高龄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br><br> 北京医院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保证了干部医疗保健任务的完成,保证了医院的持续发展。在医院里,有以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名誉院长、外科专家吴蔚然教授,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和老年病医学专家、名誉院长钱贻简教授,首届国医大师李辅仁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名医名家,他们牢记使命,默默奉献,几十年如一日甘心从事着平凡而又神圣的保健事业;还有以神经内科学专家王新德教授、口腔医学专家韩宗琦教授、放射科专家李果珍教授、神经内科专家蒋景文、许贤豪教授、核医学科专家屈婉莹教授等一批知名学者创造了无数救死扶伤和悬壶济世的传说;在筑梦新征程、砥砺奋进的新时代,更有像泌尿外科专家王建业教授、心血管内科专家杨杰孚教授、放射科专家陈敏教授、眼科专家戴虹教授、康复医学科专家顾新教授、神经外科专家王大明教授等一批中青年医学骨干,在前辈的影响下奋力拼搏,健康成长,形成了阶梯式骨干团队的核心医疗力量。<br><br> 北京医院在护理工作方面一直处于国内同行业的领航地位,这里走出了林菊英、曾熙媛两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并积淀出了深厚的“仁爱为本、慎独为魂”的护理理念。在我院不断建设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护理工作始终在医疗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建国初期,我院的保健护理工作已形成了耐心、细致、周到、热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预约挂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干部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级示范基地,临床医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国家级核心基地。以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多学科综合优势强大享誉海内外。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两次排名第一,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国医院排行榜”中连续十二年名列榜首。<br><br> 医院建成于1921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建院之初,就志在“建成亚洲比较好的医学中心”。一百年来,形成了“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和兼容并蓄的特色文化风格,创立了“三基”、“三严”的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形成了以“教授、病案、图书馆”著称的协和“三宝”,培养造就了张孝骞、林巧稚等一代医学大师和多位中国现代医学的领军人物,创建了当今知名的10余家大型综合及专科医院。在总结近百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待病人如亲人,提高病人满意度;待同事如家人,提高员工幸福感”的办院理念;提炼出了“学术、品质、人文”的百年协和内涵;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医疗服务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精细管理体系、开放协作体系、党建文化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br><br> 目前,医院共有4个院区、总建筑面积61万余平方米,在职职工4000余名、两院院士3人、临床和医技科室60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博士点32个、硕士点26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6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0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8个。开放住院床位2000余张,2020年手术量36697人次、年出院病人7万余人次。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中央国家机关先进机关党组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同时,医院还承担着支援欠发达地区、国家重要活动和突发事件主力医疗队的重任。<br><br> 协和人以执着的医志、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严谨的学风书写了辉煌的历史。今天的协和人在迈向百年的新征程中,将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患者”的办院方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向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院”的宏伟目标奋进。

预约挂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实验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实验院)三级甲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北京妇幼保健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以诊治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为重点的国内知名的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       北京妇产医院创建于1959年6月6日,其前身是直属中央卫生部的北京妇幼保健实验院,我国杰出的妇产学科奠基人林巧稚为北京妇产医院首任院长。1994年被首都医科大学批准为附属医院,并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02年6月由北京市政府投资兴建的集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市妇女保健所、北京市儿童保健所、北京市计划生育技术研究指导所功能为一体的东院区,在朝阳区团结湖院区落成。医院随之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北京妇幼保健院。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2017年1月南院区正式开业,从此为一院三址。       经过58周年的积累,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国家的认可,医院在198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任命为围产保健和研究培训合作中心,1999年更名为WHO母婴和妇女保健研究及培训合作中心,1992年被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命名为“爱婴医院”;1994年成为妇产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000年成为首都医科大学妇产医学院, 2003年成为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2005年成立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同时成为北京地区妇产科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先后成为遗传诊断研究中心、北京市产前诊断中心、北京市高危孕产妇会诊中心、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2006年成立北京市妇科微创诊治中心;2007年成为卫生部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2008年成为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妇科重点学科;2010年产科、妇科被卫生部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2010年成为卫生部围产营养项目示范中心。       我院现有职工16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近90多人,副高级职称120多人,在任博士生导师14名、硕士生导师37名,教授29名。突出贡献专家3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3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目前,年门急诊量达120多万人次、住院34000多人次、出生新生儿14000余名。       经过58年的建设,医院已从建院当年的产科、妇科两个临床科室,发展为有围产医学部、新生儿科、妇科、妇科微创中心、妇科肿瘤科、计划生育科、生殖医学科、内分泌科、中医科、放射科、超声科、检验科、围产保健管理科、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科、妇女保健科等30多个医疗、医技、保健科室的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  围产医学部下设产一科、产二科、产三科、新生儿科、产房、围产内分泌代谢门诊,以围产保健系列化服务见长,在高危妊娠的管理、早产的预测及治疗、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诊断与处理、陪伴分娩、分娩体验、新生儿听力筛查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营养代谢专科门诊为卫生部围产营养项目示范中心。近年来开展的胎儿宫内治疗,如贫血胎儿宫内输血、宫内治疗性引流、双胎输血综合症序列羊水减量、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灌注等均属国内领先。母乳喂养咨询室为卫生部在全国试点项目单位之一,为孕产妇提供母乳喂养知识和问题咨询服务。       新生儿科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持续肺动脉高压、缺氧缺血性脑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休克、感染败血症、新生儿溶血症等疾病的救治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现承担国家卫生计生委十年百项面向基层推广项目——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系统管理的培训工作。       妇科系列已分解为各具特色的多个专门科室。       妇科广泛地采用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等妇科内镜技术,已形成以微创为前提的妇科手术治疗体系,综合诊治妇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开展的盆底修复、整形、重建术、TVT-O等各种新术式手术和小儿妇科、生殖道畸形矫治及阴道损伤后修复整形手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妇科微创中心是北京市妇科微创诊治中心、卫生部首批四级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中心拥有国际先进的现代的大型微创诊断设备,如OR-ONE一体化手术室系统大型海扶超声聚焦刀治疗诊室,普及应用于妇科微创治疗,先后完成女性不孕症的微创治疗、技术输卵管镜的应用、输卵管整形与复通;宫-腹腔镜联合的器官整复和重建手术治疗;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性疾病;各类宫颈病变与外阴顽症等微创治疗。       妇科肿瘤科是北京市唯一具备可独立进行妇科肿瘤手术、放疗和化疗三大治疗手段的综合治疗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钴60体外照射、192Ir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放疗、宫颈Leep术等诊疗技术,开展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外阴癌、滋养细胞肿瘤和子宫肉瘤等治疗,开展卵巢移植手术、保留盆腔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保留子宫的宫颈根治术等。      计划生育科,关注女性生殖健康,注重对生育功能的保护。超声导视无痛人工流

预约挂号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