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大兴精神病医院)二级
大兴县精神病医院暨大兴县精神卫生保健所。位于大兴县黄良路口,京津铁路和106国道的交叉点上。医院的创建与发展是京郊大兴县的一个奇迹:1985年3月,原大兴县医院仅有6名医务人员的精神病科,瞄准当时精神病人求医住院难的社会需求,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从与驻军某部联办住院部发轫,继而租房自办,随后买断地产扩建,六年迈出三大步,到1991年5月,医院规模扩大到100张病床、80万元固定资产、62名员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大兴县精神病医院。
预约挂号
-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三级
医院占地4.3万平方米,职工1000余人,总床位570张,固定资产1.2亿元,设有临床、医技、职能等30余个科室。拥有1.5T磁共振、多层螺旋CT、800毫安大型C臂X光机、ViVid7型心脏彩超、CR影像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镜、肠镜、关节镜、宫腔镜、腹腔镜、气管镜、肾胰输尿管镜、鼻内窥镜等多种内镜,4通道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波诊断仪、体外碎石机等万元以上大型医疗仪器300余台件。 医院现可开展:超高龄颈动脉狭窄斑块剥脱术;超高龄食管双源癌根治术;多种动脉搭桥术;血管腔内介入支架成形术;心率失常的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主动脉内气囊反博术;经股动脉、桡动脉径路的冠脉造影及支架介入术;神经放射介入治疗;内窥镜下介入治疗;B超、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介入治疗;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成形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颅内肿瘤切除术;关节镜下关节的诊断与治疗等。 重新改扩建后的大兴区人民医院焕发出勃勃生机:400平方米的休闲大厅兼俱服务、娱乐、休闲于一体,极具人文与现代气息;中央空调、中心供氧和中心吸引等设备的安装、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建立、综合楼、综合大药房和健康大厦等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就诊。医院先后推出一系列特色服务项目,如对急诊危急重症病人全程陪护、开展“六个一”服务,对黄村地区病人免费接送等,深受患者的好评。医院于2004年底将投入巨资新建11层现代花园式病房大楼,届时医院病床总数将增至800余张。 大兴医院人民医院本着“文明行医,患者至上、服务大兴”的办院宗旨,始终发扬团结、求实、开拓、创新的办院精神,它是京南一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医院先后挂牌成立了北京市急救中心大兴分中心、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大兴会诊中心、北京同仁医院大兴眼、耳鼻喉会诊中心、北京脑血管病中心大兴分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大兴会诊中心等,于北京市远郊区县率先实现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系统管理,被区政府定为首批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和大兴农民合作医疗统筹保障定点。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位于北京市黄村卫星城中心,始建于1954年,医院占地4.3万平方米,职工1000余人,总床位570张,固定资产1.2亿元,设有临床、医技、职能等30余个科室。
预约挂号
-
北京市普仁医院(北京普仁医院)二级
北京市普仁医院(原北京市第四医院)创建于1900年,是隶属于崇文区的二级甲等医院、北京市基本医疗定点单位,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作为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参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市区级科研任务。医院占地面积13541平米,建筑面积29580平米,现有内、外、妇、神经内科等11个病房,病床357张。医院现有在职职工68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78.7%,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7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89人。现有临床、医技科室21个。年门急诊量40余万人次,年住院病人6400余人次,年完成住院手术3300余例,门诊手术1500余例。承担着崇文区130家单位17000余人的公费医疗任务。医院拥有磁共振、直线加速器、X刀、CT、DSA数字减影血管X光机、彩色超声诊断仪、ICU中心监护系统及数字诊断系统、玻璃体切割机、血透血滤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全院共有万元以上设备421台。近年来,医院确定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骨外科、眼科、神经内科、肿瘤放化疗专业、重症医学专业为医院主力临床学科;急诊急救专业、内分泌科、泌尿外科、男科为近期重点发展学科;腔镜、心脏介入、血管介入等微创技术项目的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形成医院学科特色;突出放射治疗、血液净化优势学科。小儿生殖细胞瘤、脑部肿瘤放射治疗、血液净化治疗等优势学科已经具备本市较高的诊疗水平,医院整体医疗水平逐年提高。
预约挂号
-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甲等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52年,原名“北京市永定路医院”,1989年4月经北京市批准更名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994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2年1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国家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综合性公立三级甲等医院。现医院占地面积16773.99平方米,建筑面积25510.94平方米。医院编制床位600张,目前开放床位300张,日门急诊量2200余人次,年门诊量55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达6000余人次。医院设置临床科室18个,医技科室8个。临床科室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脑病科、肾病内科、针灸科、肿瘤科、妇产科、外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科室,其中肾病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心血管内科为北京市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脑病科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和海淀区品牌科室,针灸科为北京基层中医药学科团队基地建设项目。针灸科护理单元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确定为“北京市中医特色护理示范岗”,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我院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设教研室5个,承担着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二十多所院校的临床教学、实习带教工作。医院配备有16排螺旋CT机、CR、彩色超声多普勒、集中监护仪、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腹腔镜、胃镜、肠镜、宫腔镜、关节镜、血液透析机及1000毫安X线机等,为临床诊治提供了重要保障。医院现有职工707人,卫生技术人员562人,护理人员293名,高级职称63人,中级职称174人,拥有医学博士(博士后)15名,医学硕士9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9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市级名中医1名。市级名老中医传承人5人,全国优秀人才培养项目3人,市级“125人才”16人,区级学科带头人4人,区级学科骨干3人。中医类临床医师和中西医结合人员占临床医师63.4%,其中中医类临床医师占55.9%。护理人员中中医院校毕业及三年内西学中培训达到100学时的护理人员比例达到71.4%。结合中医绩效考核的实施和医院等级评审,医院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医疗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执行中医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中医药技术标准规范。全院共确定了39个优势病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全院建立9个专业10个病种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各病区科室均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工作。中药房面积达290平方米,设有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调剂室、中药饮片库房、中成药库房、周转库及中药煎药室等。门诊设立有1200平方米的中医综合治疗区,建立有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王国华老中医工作室。海淀区名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由我院承担组织管理,其中郭志强老中医药专家学术基层工作站、郭维琴老中医药专家学术基层工作站、周德安老中医药专家学术基层工作站、聂莉芳老中医基层学术传承示范点、王国华海淀区名老中医工作室和冯学功海淀区名老中医工作室落户我院。我院还是海淀区经方培训基地,并于2013年在全院开展中医护理示范岗建设活动,将中医药护理特色技术广泛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医院现有中医诊疗设备达8类,45种。鼓励开展中医诊疗项目,现全院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52种。门诊使用中医药方法治疗人次占总人次的77.99%,运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总人次的25.49%。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比例占51.30%,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逐年增加。病房主病主证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率达55%以上。肾病科、脑病科、针灸科和妇科杂病等专科专病中医药特色优势显著。为了贯彻北京市人民政府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精神,改善就医条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病房楼改扩建工程于2014年6月开工建设,施工工期约3年,竣工后医院规模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水平。为了保证医院在改扩建期间正常运转及周边百姓的就医需求,我院在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6号(四季青桥西200米路北)开设了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北院区,医院全部内科住院病区(包括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脑病科、肾内科、针灸科、肿瘤科、血液透析室)已迁至北院区,北院区同时设有内科门诊、口腔科和中药房、西药房、检验科、放射科、B超室等辅助科室。原妇产科、外科、骨科病区、麻醉手术科和皮肤美容整形科仍保留在老院区提供医疗服务,改扩建期间老院区原门急诊诊疗服务照常,同时,老院区对需要住院的患者提供专车服务。
预约挂号
-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小庄医院)二级
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是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所属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始建于1936年,原名为北平市东郊平民医院,由国民党爱国将领宋哲元出资兴建。新中国成立后,医院规模逐步扩大,1958年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门诊部,1978年更名为北京市小庄医院,1996年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朝阳区第二医院是朝阳区设有病房历史最早的医院。 经过70多年的历史积淀,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朝阳区第二医院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定编床位200张,服务可及范围内人口约为50万。医院位于东三环和四环之间的朝阳区金台路,地处CBD中央商务区,紧邻人民日报社及中央电视台新址,交通便利,对于患者选择就医的空间距离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医院占地面积803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290平方米。全院职工总数754人,其中在职职工590人。在职职工人员构成:专业技术人员461人;硕士以上学历62人,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40人,中级职称142人。 医院的固定资产总值4286万元。万元以上大型医疗仪器设备400余件。医院拥有16排的螺旋CT、DR、心脏彩超、生化分析仪以及超声内镜系统、重症监护系统等先进的医疗设备,设有临床医技职能科室30余个。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不仅拥有一批知识渊博、造诣精深、誉名中外的特聘老专家,还有一批经验丰富、素质优良、具有突出专科特长的中年技术骨干,更有一大批基础理论扎实、勇于开拓进取、在专业技术领域脱颖而出的后起之秀。医院坚持以一流的技术求发展,走科技兴院之路,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力度,每年派出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到全国各大医疗机构参加各种专业学术交流活动、到三级甲等医院进修学习,并且鼓励专业技术人才积极申请科研项目。 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同时,树立“科技兴院”意识,形成尊重知识,精于业务,勤于科研的学术气氛,努力为区域内居民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狠抓管理,提高建设,协调学科发展,重视人才聚集,是医院的发展策略。医院的发展目标是在3至5年内逐步建成以开展综合性医疗技术为基础、以提供区域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为主、以突出代谢性疾病诊疗技术为特色,具有小综合、大专科性质的现代化医院。 医院推出特色服务,打造服务品牌,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大力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主要特色专业有:1、朝阳区体检中心,该中心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区老干部、高考、征兵等政府指令性体检任务。2009年体检中心引进健康体检信息系统,成立CBD健康管理中心,为CBD区域内的职工和医院服务可及范围内的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务。2、朝阳区糖尿病防治中心,该中心以糖尿病专科、代谢性疾病的诊治为重点。糖尿病中心设有独立实验室,配有各种检测仪器和国内一流先进设备。开展代谢病相关检查、动态血糖72小时连续监测、各类糖尿病和肥胖症及其并发症检测、U门螺旋杆菌检查和体检式健康教育等。设立协和代谢病专家门诊,并开展多项科研项目。 2009年我院进行了整体装修改造,力争实现为广大就诊者提供优质、舒适的就诊环境的目标。七十余载风雨磨砺,而今迈步从头越,二院人正以求索、创新为基调、以优质服务为音符、以病人满意为主旋律,谱写一曲曲现代医院的神奇乐章!
预约挂号
-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垂杨柳医院)二级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北京微创医院)始建于1973年,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床位521张,服务区域人口超过60万。1996年被评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同年成为河北医科大学教学医院。2000年被北京市卫生局批准为地区性医疗中心,2014年4月被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正式确定为三级综合医院,是北京市东南部地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2004年医院确立了将“微创”作为医疗服务特色品牌、申办大学附属医院的发展目标,医院打破传统内科、外科界线,组建临床医学中心17个和医技中心4个,二级科室共46个,逐步形成“医生围着病人转 方法根据病情选”的中心化医疗服务模式,力争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内、外科医生共同参与的综合性服务,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恰当的诊疗方案,努力使患者得到损伤最小,疗效最佳的治疗。 医院临床科室有:骨与关节疾病中心(骨科、矫形外科)、心脏疾病中心(心内科、心外科、心脏介入、电生理检查室、心脏超声)、呼吸疾病中心(呼吸内科、胸外科)、消化疾病中心(消化内1科、消化内2科、普通外科、微创外科)、神经疾病中心(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科)、泌尿疾病中心(泌尿外科、肾内科、血透室)、妇儿中心(妇科、乳腺科、产科、儿科)、血管疾病中心(内分泌科);头颈疾病中心(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急救医学中心(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骨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疾病中心(发热门诊、肝炎门诊、肠道门诊、药房、检验、放射、隔离病房);中医学中心(中医科、针灸科);皮肤疾病中心(皮肤科); 麻醉医学中心(麻醉科、手术室);体检中心(体检科);特需医疗中心。此外,还有心理康复科、理疗科、营养科、供应室、住院处和注射室。 医技科室有:实验医学中心(检验科、血库)、病理学中心(病理科)、影像医学中心(超声科、心电图、放射科)和药学中心(西药房、中药房、病房药房、临床药学)。 医院附设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朝阳区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八里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垡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庄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四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豆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9家单位建立了对口支援协作关系。 拥有层流净化手术室、ICU、CCU、导管室、微创手术中心(内镜手术室、X线介入手术室、超声介入手术室、ERCP手术室、体外碎石室)等专业设施,1.5T核磁设备、16排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功能X光机、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医院的基础条件。 医院已开展的冠脉造影术、冠脉内支架植入术、腹腔镜技术、内窥镜技术、眼科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晶体植入术、脑血管病的内外科治疗、髂关节置换术等技术项目均达到三级医院水平;泌尿疾病中心开展的尿结石腔内微创治疗、骨与关节疾病中心开展的经皮激光间盘减压术、消化疾病中心开展的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栓塞术等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前来就诊;骨与关节疾病中心矫形外科的肢残矫治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手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例数居世界之首。 2013年医院拥有了34名博士,241名硕士,学科带头人中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走出了2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位北京市劳动模范,3位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兄弟单位和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为医院的持续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院获得区级及以上各级各类科研立项56项,资助金额达477万元。其中: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项,首都临床特色立项1项,首发基金立项9项;此外,院内硕博基金立项8项,资助金额40万元。 “十一五”期间,我院发表论文共计662篇,其中,SCI收录18篇、统计源期刊266篇、其他正规期刊101篇。主编专业书籍8部、主译专业书籍2部。2009年以来,共获批准的国家级继教项目10项,市级继教项目43项,区级继教项目141项。开展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8项;北京市级继教项目37项。目前,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的分会或专业委员会中任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者有8人;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医刊》、《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杂志、《中国骨与关节外科》、《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医学杂志中担任副总编辑、编委的有11人。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长期重视并坚持逐年加大对医疗基础质量、专业技术品牌、管理效能的建设投入,不仅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临床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医院的管理水平也得到
预约挂号
-
广州市增城区妇幼保健院二级
增城市妇幼保健院是目前增城地区最大的妇女儿童专业医疗保健中心,是集国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爱婴医院、百家文明医院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全身CT、四维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仪等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危重医疗抢救设施。医院服务质量上乘,担负着保健、预防、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六项中心任务,同时也担负着全市重症孕产妇、重症儿童转诊和救治的重任。近年来,随着医院狠抓质量管理,重视专科建设,致力提升医院的整体竞争力,医院规模不断壮大,专业技术力量不断提高,专科特色进一步增强。<br><br> 增城市妇幼保健院占地面积3976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12155平方米。开放床位295张,年门诊量近32万人次,住院病人1.4万人次,全院现有职工47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1人,中级以上职称70余人。<br><br> 增城市妇幼保健院科室设备齐全,病区设有妇科、产科、爱婴区、产房、儿科、新生儿科、内科、外科,产科设有全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儿科设有全市重症儿童救治中心。医院开展有无痛分娩、术后镇痛、远程胎监和新生儿抚触等特殊服务项目。门诊设有妇科、产科、儿科、内科、外科、乳腺专科、中医不孕专科、女性不孕症专科、男性病专科、计划生育专科、五官科、口腔科等二级临床科室12个。保健部设有专业保健科室5个,开展有妇女更年期保健、儿童五官保健、心理咨询、智力复查、微量元素检测、0-3岁幼儿早期教育、遗传优生咨询等保健服务项目,有力地保证了全市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此外,该院也是全市唯一一家为群众提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专业保健机构。<br><br> 增城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是全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开放床位120余张,拥有完善的妇产科急救小组,目前有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2名。妇科、产科技术力雄厚,配备了大批国内外先进抢救设备,设有重症产妇“绿色急救通道”,担负着对基层高危孕产妇抢救和转诊重任,同时也与其他医院产科开展互相合作诊治,使全市高危孕产妇得到最及时有效的救治。<br><br> 增城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是目前我市唯一具备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专业科室,承担着全市重症新生儿的救治工作(NICU)。对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曾多次成功抢救胎龄27周左右的早产儿以及体重不足1公斤的超低体重儿。该科成立有新生儿术后康复监护中心,病房设有开放床位45张,其中NICU病床5张。业务面向全增城,辐射至龙门、博罗、东莞等周边地区,年均收住病人2800余人次,为全市各级产科医院提供优质服务和坚强后盾。科内新生儿监护设备一应俱全,设有独立的护理单元,各类抢救仪器先进而精良。现设有三个抢救单元,配备了德国Stephan婴儿呼吸机2台,美国Bird VIP呼吸机1台,JMS微电脑输注泵18台,进口监护仪13台,婴儿保温箱22台,Minolta经皮测黄疸计2台等一大批精密仪器。病房宽敞、布局合理,配备可调控室温设备、中央监护站。病区内采用中心供气系统,为先进的供氧、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装置提供了必备的条件。除此之外,新生儿科还在近年成功地开展了小儿先天性肠道闭锁、膈疝、脐膨出、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肾积水等新生儿外科手术及术后监护业务。随着这些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小儿外科手术的成功开展,使该院成为增城地区唯一能开展新生儿外科手术的医院。<br><br> 增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设立了增城市重症儿童救治中心,开放床位70张,拥有高级职称5名、中级医师多名和一大批先进的医疗救治设备,对重症儿童的救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几年来,儿科逐步开展了小儿神经康复专科,为各种有神经发育障碍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br><br> 除妇产科、儿科的特色专科外,增城市妇幼保健院内、外科也有一批经验丰富的高、中级临床医师,对内科常见病和老年性疾病有较高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科开展有小儿外科、乳腺外科、泌尿外科和普通外科等特色专科业务。小儿外科以先天性畸形疾病为重点,一般常见儿科手术都能开展,如隐睾症、隐匿性阴茎、尿道下裂等已成功开展多例手术,为体重在1Kg左右的新生儿实施手术,如先天性膈疝修补、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先天性幽门闭锁等新生儿外科手术,术后监护有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作坚强的后盾。<br><br> 乳腺病专科门诊是增城市妇幼保健院特色科室之一,是针对广大妇女乳腺疾患的专业诊治门诊。于2009年3月成立了广州市乳腺病治疗中心增城分中心,由专业知识丰富的乳腺专家应诊,治疗各种类型乳腺增生、乳房结核、乳腺炎、乳腺纤维瘤、乳房发育不良、乳腺肿瘤、乳腺癌等乳腺疾病。乳腺病防治中心配备有国内先进的高端乳腺治疗仪、电脑红外乳腺诊断仪、GE彩超、高频乳腺B型超声诊断仪、巴德空心针穿刺活检枪等专业设备。对常见的乳腺增生采用中药局部渗透超声辅助治疗,效果好,...
预约挂号
-
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广州市越秀区中医院)二级
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位于市政治、文化、商业中心地段的老城区越秀区正南路。医院创建于1953年,前身为越秀区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在越秀区区委、区政府及上级卫生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强市文件精神,与原区中医医院整合为新的越秀区中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及康复为一体的中医医院,也是广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医院现有业务用房约 17400平方米,拥有职工419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80.68%,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00人,其中有正、副主任医师 28名。医院科室设置完善,住院部设有五个病区,开放床位 310张,门诊设有急诊、内、外、妇、骨伤、康复、耳鼻咽喉、口腔、皮肤等多个科室,同时开设有脑血管病、运动创伤、颈椎腰腿痛、肥胖等多个门诊专科专病诊室。其中“脑病科”分别被广东省中医药局和广州市卫生局定为“特色专科”和“中医名科”,“肿瘤专科”2012年被确定为广东省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医院不断改善医疗环境,更新医疗设备,目前配置了包括螺旋CT、CR影像系统、心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运动平板心电图机、肺功能测定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腹腔镜等各种大小型先进医疗设备。 “以诚心不朽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承《灵素》之经旨,博现代之大全;防治结合,祛除病魔。”是医院的办院宗旨,用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医院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在越秀区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医院不断拓展医疗业务,努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医院的规模、医疗质量水平、技术队伍等方面都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和病人的赞许,并多次荣获省、市、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预约挂号
-
广州开发区医院(广州开发区医院)三级
广州开发区医院是由政府举办的公立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始建于1992年,位于广州东部的广州开发区西区,交通便利。医院开设病床400张,拥有一大批国内知名专家、留学归国人员及高学历人才组成的专业医疗团队,开设业务科室20余个,其中妇产科、创伤外科、儿科、影像学科等优势专科达到广州市先进水平。医院装备了核磁共振、螺旋CT、数字化DSA平板机、数字胃肠X光机、乳腺钼靶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酶标仪等大型医疗设备100余台件。近年来,医院开展了肝叶切除、胰体尾切除、乳腺癌、结(直)肠癌、关节置换、断肢(指)再植、各类腔镜手术、颅内肿瘤摘除、重症颅脑外伤抢救、心肺复苏、小儿甲亢危象抢救、高危孕产妇管理、妇科肿瘤及放射介入治疗等一批高难技术项目。 医院获得了广州市政府颁发“百家优质服务单位”称号,连续多年荣获广州市“优秀花园式单位”称号;2003年,我院被广东省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嘉奖单位”称号,广州市政府授予“抗击非典模范单位”称号;2008年,获得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2009年,被卫生部认定为第四批“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医院”;2010年,成为广州亚运会定点医院。 医院时刻铭记肩负医疗保障的重任,用心关爱病患、服务群众、服务企业;在各界鼎力支持下,医院经过了20年的跨越式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广州东部地区形成区域优势,在周边地区享有良好的声誉。2013年末,作为“萝岗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开发区医院扩改建项目已启动,项目投资3.1亿元,今后三年将建成新门急诊综合大楼,病床总数将达到550张,就医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 广州开发区医院将继续秉持“责任、关爱、凝聚、进步”的核心理念,加速推进医院的发展,努力提高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为群众、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努力打造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地址:广州开发区友谊路196号 邮编:510730 医院总机:82087088 急诊电话:82215583 医院网站:www.getddhospi.com
预约挂号
-
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铁道大学附属甘泉医院)三级甲等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是该区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国家临床药理试验机构、上海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单位、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和上海市文明单位。医院设施完备、设备先进、学科齐全、人才荟萃,一贯以病人为中心,坚持提高医疗质量与培育医疗特色相结合,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正向着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的目标迈进。医院占地62亩,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目前开放床位1080张,万元以上设备1233台,拥有1.5TMRI、16排螺旋CT、带PET功能的单光子双探头可变角ECT、DSA,以及直线加速器等大型设备。现有职工1400余名,医生人数500余人,其中正副主任医师160名,医师队伍中博士、硕士学位者占40%,并拥有国家级和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和中国医师奖获得者等一批高水平专家。医院目前在医疗特色与学科建设等方面已呈现了较强的优势,形成了以心血管内科、骨科和消化内科为重点的优势学科群,及以精神医学科、影像医学科、妇产科和小儿科为代表的特色专科群。同时,为配合区域医疗卫生规划的要求,与各社区卫生中心形成良好的双向转诊关系,承担了周边地区的一、二级医院疑难重危病人的会诊、指导、培训等一系列医疗任务,在上海市西北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同济大学的附属医院,医院承担了以五、七及八年制本科生教育为主和硕博士研究生培养为重点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同时与德、法、美、英、日、澳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几十家大学和医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拥有内科学、外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点基本涵盖所有临床、医技学科;拥有了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及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等为代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成有上海市和同济大学精品课程;建设了"医学模拟教学中心"和"临床医学实训中心"等现代医学教育技术示范基地。医院坚持科教兴院,于2001年成立了"医学科学研究所",下设有"中心实验室"和"动物实验中心"等公用实验平台,同时建立了"人类疾病基因实验室"、"性医学实验室"、"医学功能材料实验室"、"心理生理研究室"和"心脏康复研究室"等一系列研究平台。2006年优先规划建设了科研楼和动物实验中心,总建筑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医院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杰出青年、上海市第八届科技精英、上海市医苑新星、上海市启明星和曙光学者等一大批科技精英;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创建于1907年的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经历近百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成为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同济大学以医科建校,早期为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意蕴合作共济。岁月更迭,斗转星移。今天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于1991年建成开诊,1995年被国家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位于上海市区西北部,紧邻内环线和外环线,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怡人。医院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现有病床1080张,职工1200余人,其中正副主任医师和正副教授157人,门急诊诊次115万,出院病人超过2万人次,平均住院天数为12天。医院设施完善、设备先进,拥有磁共振、螺旋CT、带PET功能的单光子双探头可变角E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学科齐全、人才荟萃,许多海内外优秀学子和著名学者加盟医院,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已形成心血管内科、骨科、胸心外科、肝胆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神经(颅底)外科、内分泌科、小儿血液科、精神医学科、妇产科、检验科、康复科、皮肤与性病科和医学影像科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学科。医院依托博士点、硕士点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百余项。同济医院作为同济大学的附属医院,承担着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国家级和市级继续医学教育任务,每年向全国输送数百余名高级医学人才。医院主办的《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杂志(英文版)》等学术刊物发行国内外。医院与德、法、美、英、日、澳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几十家大学和医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关系。医院为了加快学科建设,在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傅继梁教授和医学院院长胡大一教授的领衔下,在多学科交叉、整合发展方面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建成了"冠状动脉疾病现代干预诊治中心",年内还将推出融神经内科学、神经外科学、脑血管介入放射诊断治疗学、康复医学、心身医学、流行病学为一体的"脑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