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罗湖院区)三级甲等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创建于1986年9月,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有卫生事业单位,以骨伤科为主的中西医结合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河南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院校的教学基地,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单位、深圳市工伤保险定点单位、全市“120”急救网络成员之一。目前,医院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6个市级重点专科,是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医院开放床位300张,设有创伤骨科、脊柱骨科、关节病科、显微外科、矫形及小儿骨科、老年骨科、疼痛康复科、康复医学科、针灸理疗科等临床科室和能够满足临床相应工作任务和功能需要的医技科室,及适合医疗市场定位、发展、服务的职能科室。“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是医院专业技术的一大特色,被深圳市、广东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2008年6月,又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平乐正骨医术是我国正骨医术四大流派之一,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其精湛的医术就享誉中原大地,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24年前,平乐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医院已故名誉院长郭春园,带领广大医务工作者来深创建了该院,并对平乐正骨医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挖掘、整理,总结出了一套正骨理论及科学的治疗方法。建院20多年来,广大医务人员博采众长,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在平乐郭氏正骨医术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最新的治疗方法,形成了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科学疗法。平乐人把医疗质量视为医院赖以生存的生命,医院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服务宗旨,坚持“能吃药的不打针,能保守的不开刀,能开小口的不开大口”的治疗理念,以最小的损伤为患者争取最大的疗效,充分发挥专家、专科、专病、专药的特点。医院独具特色之处还在于,用原名誉院长郭春园捐献出的治疗各种骨科疾病的13种祖传秘方制成的中药煎剂,能有效地促进骨折愈合,治疗各种骨科疾病见效快、疗效好、安全可靠。经卫生局、药监局、物价局批准为临床用药。医院的特色医疗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无数的患者在这里重获新生。
预约挂号
-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罗湖医院(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具有49年历史,是一家以医疗为主,集预防保健、康复、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现有职工920 余人,正副主任医师112人,博士、硕士50余人。现有二栋门诊大楼、一栋17层的住院大楼和一栋17层的医技楼,建筑总面积达5.7万平方米。现开放床位380张。设有两个门诊部,即嘉宾门诊部(友谊路47号)和东门门诊部(立新路1号)。日均接待患者达2500人次以上。 近年来在市委、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引进现代化诊疗设备一批,有新型三维螺旋CT、MRI、伽马刀治疗仪、腹腔镜、关节镜、电子胃肠镜、彩色心脏诊断仪、低剂量直接数字化X光机、彩色B超、全自动系列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胎儿监护仪等高新诊疗、检查设备,ICU病房内配有一整套功能完善的监护系统。手术室是目前最先进的层流手术室,能开展各种大、中型手术。有市级重点学科一个,卫生部准入资格的学科一个,区级重点学科五个。 生殖医学中心、微创外科是我院的重点专科;生殖中心已成功培育出第三代试管婴儿;微创外科手术已涉及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妇科、骨外科、脑外科等六个专业,30余个病种,一些项目甚至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妇产科微创治疗中心为深圳市重点学科;伽马刀治疗中心是深圳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它使脑肿瘤患者免除了开颅手术带来的巨大痛苦;其他还有很多科室的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如前列腺治疗中心、消化内镜中心,中山大学罗湖医院联合眼科中心,等等。 优美温馨的就医环境,先进的技术和颇有人情味的医疗服务不仅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也得到了国内一些医学院校的认可,先后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广东医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选定为其临床教学基地。 罗湖医院是一家无假日医院,节假日照常全面开诊。住院大楼实行酒店式管理,服务热情周到细致,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受到广大患者和人民群众的好评。去年被罗湖区消委会评为“诚信经营先进单位”,被深圳市委市政府评为“人民满意的社会服务集体”。 百尺竿头未为高,还有高点在后头。罗湖医院正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奋进的拼搏精神,迎接一次又一次挑战。不求最大,只求最好。
预约挂号
-
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蛇口人民医院)二级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蛇口,经历3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一个同时融合了居住与旅游、本土与国际、富裕与休闲的国际化城区,区域内市场至深航大厦集中了鲸山别墅九期、双玺花园、兰溪谷、半岛城邦等一系列高尚住宅,聚集着一大批享受高品质生活、具有高消费能力的优质人群。蛇口与香港隔海相望,东临深圳湾,西依珠江口,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吸引着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深圳市60%以上的外籍人士聚居于此,因此拥有了"小联合国"之称。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深圳医院,坐落于蛇口半岛中心地带,目前已成为外籍人士与港澳居民在深圳就医的首选医院,是深圳市南山区国有非营利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东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点、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广东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深圳市园林式花园式单位、被深圳市政府授予"绿色医院"称号,多次被香港大公报评为"香港市民最信赖的内地特色专科"医院。医院占地面积为2,2670.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5,5870平方米,开放床位506张。由政府投资的新业务大楼于2012年投入使用。服务面积达6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超过60万。 蛇口人民医院医资雄厚,全院职工1512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120人,包括正高级职称44人、副高级职称177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93人。 蛇口人民医院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目前医院设有临床医技科室33个(护理单元24个),即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糖尿病治疗中心)、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神经内科、感染科、普外科、甲乳外科、肛肠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急诊科、中医科、康复科、皮肤科、麻醉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体检科、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诊断科、病理科、特诊中心、湘雅专家周末门诊、龙江韩氏妇科专家门诊等。 医院目前拥有3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护人员334人,为服务区域内的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并为他们提供社区诊断、心理卫生、老年保健、慢性病综合防治、儿童保健、妇女保健、预防接种与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九大类服务。 医院在全市率先引进了3.0T核磁共振仪,是目前场强最高、技术最先进的超导型高磁场磁共振机之一。同时拥有全数字平通用平板血管造影机系统(DSA)、移动DR、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IU-22为主的高端彩超仪、GE高档彩超E9、电子内镜系统、电子支气管镜、浅表静脉曲张动力去除系统、血液透析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数字床边X光机等一系列的高端医疗设备。建立了深圳市首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从德国引进国际公认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病区一体化清洗消毒间系统"。 医院拥有百级手术间2间,千级手术间2间,万级手术间7间,其中2间是代表国内目前最先进的一体化数字手术室,配置了C型臂、X光机、腹腔镜系统、宫腔镜电切系统、气压弹道碎石机、钬激光碎石机、等离子电刀、进口超声刀、高频电刀、手术显微镜、纤维支气管镜、视可尼等一系列先进设备,是深圳市目前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综合性现代化手术室。 医院积极开展涉外医疗服务,与"加美诊所"和"环球医生"等国际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涉外人士提供急救住院、预约就诊、实验室检验等医疗服务。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医院积极落实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有关工作,与国内知名高等医学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学科建设和医院发展。2011年我院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签署医疗合作协议,挂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深圳医院"。在湘雅二院的大力支持下,逐步成立了"糖尿病治疗中心"及"血液透析中心",并开设了湘雅专家周末门诊。2014年6月,我院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了以支纤镜技术为切入点的医疗技术合作关系。同年12月,我院挂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国中医妇科重点学科"龙江韩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站。与各大高等院校的合作,使医院在品牌建设、学科发展、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医院自2009年1月始,全面启动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全球评估医院质量的国际医疗服务质量标准认证工作(JCI认证),2013年7月以高分顺利通过JCI认证,成为华南地区首家、国内第10家通过JCI认证的综合性公立医院,正逐步向与现代化先进城市相匹配的"国际化精品医院"迈进。 医院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着重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服务态度,缩短等候时间,增加预约诊疗放号量,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的核心和根本,医院通过监督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内涵质量。2011-2014年连续四年荣获"深圳市医疗服务质量评估A级称号",2011-2012年获"深圳市同级
预约挂号
-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三级甲等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又名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简称南山医院),坐落于深圳特区西部的南头半岛中心区。这里气候宜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通过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跨海大桥)与香港对接,车程仅需30多分钟。 南山医院是特区西部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及广东省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服务辖区人口近200万。目前医院占地面积5万6千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万6千平方米,开放床位1100张。医院现有职工1719人,其中正高技术职称69人,副高245人。博士后3名,博士53名,硕士160名。按三甲医院学科设置标准,设有46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行政后勤设7大部,下辖19个科室,医院辖区内管理25个社康中心。2008年医院日均门诊量达到7000人次,全年门诊量267万人次,位居深圳市首位。 医院实力雄厚、医术精湛、设备先进、专科齐全。医院投资三千多万引进了广东省第一台双源CT,还配备西门子SENSATION 4多排螺旋CT、1.5T超导型SYMPHONY核磁共振机、DSA、多台数字化X光机等多项大型先进设备,初步形成了以微创技术、显微外科技术、各类腔镜等技术为主要诊疗手段的服务特色,拥有疼痛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等多个市、区重点专科。 在新一届院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医院非常注重与国内、国际知名医学院校、医院的友好往来,不仅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立耳鼻喉合作项目和心理治疗中心,而且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立姊妹医院关系,开通了华西医院在南山医院的远程教学和远程会诊中心;还与美国休斯敦医疗中心和纽约大学建立了医疗合作框架,每年选派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到美国进修学习,开展学术和科研合作。医院业已多次承办国家级和国际性大型学术会议,取得了广大的好评。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南山医院前行的脚步也从未歇止,医院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即将投资6亿元兴建新内科综合楼,设计使用面积9万多平方米,届时开放床位2000张,总使用面积达23万平方米,地下停车1200位,可以从空间和功能上更好地满足医疗增长的需求,医院也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医院将围绕“一个中心(以病人为中心)”,把握“二个基本点(让病人满意、让职工满意)”,依靠“三大要素(服务、技术、人才)”,以创三甲医院为契机,以创品牌医院为动力,力争进入深圳市一流医院行列,塑造高效低耗、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改进机制,构建成为一所技术型、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历史篇: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起源于1946年,前身是宝安县卫生院,当时条件极其简陋,工作人员只有二十余名。1954年宝安县卫生院迁往市内(成为日后的深圳市人民医院),留下部分医务人员在原址成立了宝安县卫生院南头分院,其后曾更名为南头公社中心卫生院、南头地段卫生院、南头区人民医院,在1992年南山区成立后,改名为南山区人民医院。 随着深圳西部的飞速发展,南山区的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南山区人民医院的规模逐渐扩大,并开始面向全国招聘医护人员。1993年8月,医院迁至现今门诊楼,两年后首批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2003年深圳市医疗卫生界最高标准设计的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05年南山医院的病床数增加至1100张,门诊量逐年增长,至今已发展成为深圳西部最大的综合医院。 医疗篇: 南山医院总建筑面积为9万6千平方米,现有病床1100张,病床使用率达到115%;设有临床科室46个,医技科室15个;下辖25个社康,服务人群达150多万。医院现有职工1719人,其中正高技术职称69人,副高245人。博士后3名,博士33名,硕士133名。 医院初步形成了以微创技术、显微外科技术、各类腔镜等技术为主要诊疗手段的服务特色,不仅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立耳鼻喉合作项目和心理治疗中心,而且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立姊妹医院关系,建立了华西医院在华南的首个远程会诊中心。远程会诊中心的建立,可以共享四川华西医院的医疗资源,使更多的病人和疑难杂症获得权威专家的诊断和治疗,并且减省了医生异地会诊和患者异地转院就诊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为解决群众对医疗技术日益增长的更高要求,医院投资三千多万购置了双源CT(这是深圳市首台双源CT)、西门子SENSATION 4多排螺旋CT、1.5T超导型SYMPHONY核磁共振机、DSA、数字化X光机等多项大型先进设备。依托这些先进的设备,现可开展业务如下: 1.普通放射诊断:各种X照片诊断、胃肠检查、排粪造影、各种尿路造影、瘘管造影、“T”型管造影、ERCP; 2.CT:各种常规CT检查、CT高分辨率扫描、动态扫描、组织与器官的三维重建、CT血管成像、仿真内窥镜、CT灌注成像、心脏冠脉成像及钙化积分分析、肺功能分析、骨密度分析CT透
预约挂号
-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佛山妇幼保健院)三级甲等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信息管理、健康教育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国有非营利性三级甲等妇幼保健专科医院,是佛山市妇幼保健业务指导中心。2015年9月加挂“佛山市儿童医院”、“佛山市妇产医院”名称。2015年11月通过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简称“KTQ”)认证,成为全国第三家、广东省第一家通过KTQ认证的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1884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960平方米;实际开放床位数509张,开设了以妇科、产科、辅助生殖中心、新生儿科、儿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外科、内科等为主的20多个专科;装备有核磁共振机、螺旋CT、超声聚焦刀、超薄液基细胞检测仪、乳腺X光机、C臂X光机、四维彩超、串联质谱仪、宫腔镜、腹腔镜、胎儿镜、胎儿远程监护仪、中央监护系统、麻醉工作站、超声刀、肺功能检测仪、乳腺微创活检系统等先进设备,医院固定资产总值达4亿元;全院现有人员约1300人。2016年,全院总诊疗量212万人次,同比增长18%;出院人数为3.6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2%;分娩量13320人次,再创新高,并多年连续居佛山第一。 在市委市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保健院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医院现已打造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妇幼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医院,综合实力居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前30强,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前列;现已成为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基地、暨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学基地,临床、保健、教学、科研工作得到全面又好又快的发展。 医院以“创名院、建名科、树名医”为抓手,大力发展专科建设,开设了以妇科、产科、辅助生殖技术中心、新生儿科、儿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外科、内科等为主的20多个专科。其中妇科经阴道子宫系列手术享誉全国;产科成功开展亚洲首例开放式胎儿手术,年分娩量连续多年居佛山市第一;儿科年门诊量居全市前列,为佛山市儿科重症病例和小儿手足口病危重症救治单位;新生儿科是佛山市新生儿转运和救治指导中心;妇女保健科是全市妇女保健技术指导中心;儿童保健科是全市儿童保健业务指导中心;外科的妇幼泌尿疾病诊疗技术省内领先;辅助生殖技术中心是佛山市最早获得试管婴儿及其衍生技术国家级执业许可资格的机构。 根据佛山市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我院将在佛山新城中德服务区建设一所公立的三级规模的妇女儿童医院,医院占地91.3亩,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12.5万m2,地下建筑6.5万m2,设床位1000张,停车位1300个,预计总投资13.46亿元,新院于2015年10月主体工程全面动工。 保健院人以“仁爱、敬业、团结、奋进”为核心价值观,发扬“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精神,不断进取,为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而继续努力!
预约挂号
-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三级甲等
承晋唐文明余韵,启时代变革新风。佛山禅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一座人们常用“福地”、“宝地”来形容的城市,这里是全国闻名的改革前沿、创意产业、制造基地、陶瓷之都、精品经济、智慧城市、绿色家园。她是全国惟一以“佛”、“禅”命名的城市,拥有丰富先进的医疗卫生资源,为宜商宜居的佛山在健康服务领域提供坚实保障。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简称禅医)凭借创新体制的优势,正确的办院宗旨,以特有的医院文化以及强有力的医疗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成为佛山医疗行业的重要力量。 禅医精进综合楼效果展示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是集医疗、急救、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具有三甲规模的综合医院。2008年成为广东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禅医前身为石湾医院,成立于1958年,座落在闻名世界的南国陶都——佛山禅城石湾,毗邻千年古镇缩影景观“南风古灶”。历经沿革,禅医发展成为佛山业务量、品牌度和影响力居前的大型综合医院,现全院医职员工近1000名,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300名,开设床位600张(使用率超95%),2009年门诊量超过150万人次,年住院超过3万人次,手术量超过1.5万人次。 医院按三甲综合医院设置,职能部门12个,临床科室(一、二级)共28个,医技科室15个,重点专科誉称“禅医三宝”:椎间盘、排石、生宝宝。其中由该院谢大志院长创建的脊柱外科已是佛山市重点专科。该科以微创技术为核心,以“神经根为中心理论”作指导,以“谢氏蹬剥刀”专用器械为利器,坚持“永远是第一例”理念,创造万例手术无事故的奇迹。精锐的团队、优良的疗效、优质的服务,在国内同行业享有美誉。近年来禅城区中心医院在医疗设备、硬件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总值达1.3亿元。影像新增西门子AXIOM Artis dFA 通用型落地式平板探测器血管造影系统、西门子第四代Somatom Emotion 16排螺旋CT机、西门子Axiom Aristos MX(2)双板DR机等。功能科引进西门子 ACUSION Sequoia 512彩色超声诊断仪、飞利浦 iU22彩色超声诊断仪、飞利浦 sonos 7500彩色超声诊断仪等。检验科配备德国罗氏Modular 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5DIFF全自动5分类血液分析仪、美国ABI公司7300型荧光定量PCR仪。眼科拥有德国舒荣TM多光束准分子激光视力矫正系统。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命线。医院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流程,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近年医院加大信息化投入与建设,全市首创的“禅医一卡通”以“先诊疗后缴费”的模式,改变病人挂号、看病交费、取药、治疗排队的传统模式,既缩短病人平均等待时间,又使病人快捷首诊治疗,深受社会好评。近期率先推出的无假日医院、夜诊全开放,尽力为病人提供更好服务。完善的电子病历系统,使临床路径与诊疗程序规范,初步实现医疗文书无纸化。“两层面三阶段”的电子病历监管模式使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标准化、制度化。根据“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简称JCI)”医院认证标准,建立病人安全目标,使医疗安全事故、差错率显著降低。以“病人为中心”、追求患者满意度与忠诚度,既是服务目标,又是评价标准。“禅医服务好”是社会各界的共识,禅医人坚持“以人为本、视病犹亲、以德为先、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加强社会监督,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作为绩效考核重要指标),不断培训员工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2004年医院顺应改革创新潮流,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及省市区卫生主管部门支持下,医院进行了以职工持股控股为主的股份制改革,成为广东省首家产权制度、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大型综合公有制医院。新体制下的医院,坚持社会公益性质不变,承担政府公共卫生重担不变,非营利医院运营模式不变,新体制下的新人事分配制度,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综合目标管理,遵循现代医院管理和经济发展规律,按生产要素分配、优岗优酬、优绩优薪、优劳优得,分配向临床一线倾斜,充分体现尊重医务人员,尤其是一线员工的劳动成果。改革使全院医职人员工作积极性高涨,开拓创新、钻研业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队协作蔚然成风,成为医院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年是禅医又快又好发展的十年,医院全面实施“三个三年计划”使得医院综合实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特色专科影响扩大,树立了品质高尚的医院社会形象。筹划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年董事会提出“一院三区”发展规划:以东区原旧院址600张床位为主的综合医疗...
预约挂号
-
江门市中心医院(江门中心医院)三级甲等
美丽的南粤大地,百舸争游的南海之滨,碧波荡漾的西江河畔,屹立着中国第一侨乡江门五邑的医学殿堂。她,就是江门市中心医院(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 医院始建于1912年,前身是加拿大基督教会在江门开办的“仁济医院”。1951年11月仁济医院由人民政府接管,几经易名,1986年12月至今,正名为江门市中心医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6.5万M2,总建筑面积达16.6万M2,包括外科住院大楼、内科住院大楼。编制床位3000张,现开放床位2500张,设临床、医技科室45个。在职员工2732人,其中高级职称538人,临床兼职正、副教授69人,医学博士53人,硕士38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8人。拥有国家特殊津贴2人,市中青年专家5人,市名医29人,市名中医2名,市首席医学专家3人。年门诊量242万人次,住院9.4万人次,住院手术3.7万例。现有学术机构: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江门市急危重症抢救中心、江门市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中心、江门市临床检验中心、江门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诊疗中心、江门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江门市泌尿生殖研究所、江门市医学影像研究所、江门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江门市中心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拥有重症医学科、产科、泌尿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眼科、胸外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等9个省级重点专科,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9个。我院现有23个重大项目获得准入,其中江门地区仅我院获得准入的项目有3项: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法医物证司法鉴定。 医院除能开展“三甲”医院必备技术项目以外,在心血管、脑血管、肿瘤、呼吸、消化、妇产等专科疾病的诊疗以及器官移植、微创技术、介入治疗、骨髓移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等方面,居省内同级医院先进地位。1978年,在全国同级医院中较早开展了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并较早攻克了“先天性法乐氏四联症”手术和胸腹连体婴分离手术;1999年成功进行了珠三角同级医院首例造血干细胞移植;1999年以来成功开展肾移植手术近100多例, 2002年以来成功进行了13例肝脏移植; 2005年成功开展心脏移植。近年来,通过国家或省级评审开展的重大技术项目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非血源性造血干细胞移植”、“产前诊断和新生儿听力筛查”、“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以及“四级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2010年1月被评为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2011年9月被授予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前沿, 与国内多个著名医疗单位和国外多个先进发达国家进行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不断扩大交流领域。锐意技术创新,每年开展新技术达数十项。至今已分别获得省级、市级科研成果奖共计146项。已有省、市级立项科研课题1042项。临床教学双长,长期以来是中山大学等6所大、中专院校的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是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医院信息化建设站在全国领先行列,成为全国20家数字化试点示范医院之一“2014年开始广东医学院临床班理论见习教学,同年成为广东医学院江门临床医学院。” 2014年成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培训314人。 医院配备有总值8.83亿元的先进医疗设备,有代表区域中心水平并由卫生部批准购置的PET/CT、当代国际领先水平的384层双源西门子CT、全数字化3.0t飞利浦磁共振、德国阿玛仕准分子激光机、美国瓦里安医用直线加速器、德国西门子直线加速器、德国西门子16排螺旋CT、日本东芝64排螺旋CT、德国西门子1•5T核磁共振(MR)、荷兰飞利浦1•5T核磁共振(MR)、德国西门子机器人臂数字血管减影机DSA、美国GE数字血管减影机DSA、德国西门子数字胃肠机、美国GE DR、荷兰飞利普DR、美国GE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实时三维彩色超声、美国鹰视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超声胃镜、各类内窥镜、多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实验室也拥有能开展分子生物学、基因水平检测的先进仪器。 医院坚持“以人为本”,弘扬“德高医精”院风,率先向社会推出诚信服务承诺,2007年设立了开全国先河的名人肖德雄医德医风奖和医学科技奖。以真诚、优质、爱心取信社会,服务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心和忠诚度。近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并获得省、市先进和模范殊荣。 经过近百年薪火相传,医院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底蕴。全院员工齐心协力,共同恪守:“救死扶伤、仁心仁术”的事业使命,“诚信、敬业、务实、创新”的专业精神,“敢于超前、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振奋精神,努
预约挂号
-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三级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坐落在首都机场东侧,潮白河畔,是一所集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拥有一大批学术造诣颇深,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直接服务于全区56万常驻人口和15万流动人口。年门诊量50余万人次,出院人数近2万人次。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现开设病床780张,2010门急诊量109万余人次,出院人数约2.5万人次。现有职工1602人,其中正高34人,副高95人,博士18人,硕士116人。医院在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下,投资3.5亿元新建的48000平米急诊综合病房楼正在建设中,届时医院床位将达1200张。医院拥有螺旋CT、核磁共振、多功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全自动酶免之星分析系统、准分子激光治疗机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30余台件。
预约挂号
-
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延庆县医院)二级
延庆区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也是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北京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北京急救中心延庆分中心设在该院,是全区危急重症病人抢救和疑难病症治疗中心。2010年被确定为卫生部重点联系的50家县级医院之一,是北京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2014年12月28日,正式实施“医药分开”改革,成为北京市首家“破除以药养医”体制的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范围辐射河北省怀来、赤城两县部分地区,直接服务人口60多万人。 医院现有职工1086人,其中在职职工865人。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108人,中级职称362名,初级职称343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人才队伍。 医院现开放床位540张,年门、急诊量77万人次,出院病人1.6万余人次。医院设有26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1个120急救中心、1个健康体检中心。打造了心内科,神经内、外科,消化内科,呼吸科、,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急诊科,妇产科等重点学科和肛肠科、康复医学科、中西医结合科等特色专科。 医院根据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医疗保健需求,开展了便民门诊、专病专科门诊、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疑难病多科会诊、名老专家会诊、健康体检等多项便民服务措施。2010年9月,医院与北医三院远程会诊系统正式开通。这种“面对面”现场直播会诊,使山区患者足不出户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对缓解偏远地区看病难、看病贵起到了积极作用。2014年,建立延庆县临床检验中心,对全县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检验服务。 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严谨的科学态度、勤奋的学习精神、诚实的工作作风为院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相继开展了冠心病的静脉溶栓、介入治疗,微创外科、内窥镜诊疗术、血液透析、人工晶体置换术、实验室质量控制等均达到区域性先进水平。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平均住院日从9.65天下降至9.61天,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2010年医院在北京地区医疗机构住院服务绩效排名第24名,同年在北京市卫生局对34家医院开展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督导检查中,综合得分居各区县医院之首,全市位列第3名。 2012年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至2012年连续3年荣获“全国百强县级医院”。 “以医带教、以教促医”,是医院提升科研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近五年在国家级、市级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276篇,四项首发基金申报项目获得市局审批通过,其中三个项目已经结题,创造了医院科研项目的新历史,在北京11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名列前茅。2013年1项市级教学课题项目首次通过北京市卫生局审批。相继主办(承办)了“北京市郊区影像学术会”、“第八届环北京泌尿外科学术会”、“第二届京郊骨科论坛”及“第四届京郊呼吸论坛”等学术会议。 2013年延庆区政府与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签约,将延庆区医院建成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现在首都医科大学3+2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工作步入正轨;2014年,医院19名医生取得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副教授、讲师教学职称任职资格。 医院为了实现“三优”,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优美的疗养环境、优良就医秩序,门诊、病房均为低温地热水原热泵中央空调;自动化监控和消防报警自动喷淋系统;三个病区还配有新风置换全套设备;中心供氧、中央吸引;建成了标准化的中心供应室、口腔科、病理科;拥有ICU、CCU病房和高压氧舱等设备设施;手术室安装了空气层流净化设备,逐步实现与三级医院接轨。 医院现拥有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MRI)、64排和16排螺旋CT机、大型数字平板血管造影X光机(DSA)、全数字拍片X光机、数字胃肠道造影X光机、口腔全景X光机、乳腺X光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电子胃肠镜、电子腹腔镜、电子宫腔镜、电子关节镜、电子气管镜、电子膀胱镜、眼底照相系统及眼科激光治疗仪、手术显微镜、高档呼吸机、高档麻醉机、中央多参数监护系统、高压氧舱、血液透析机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430多台套。 目前, 医院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新综合住院病房大楼即将投入使用,总病床700张,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区域性医疗中心,为患者提供宽敞舒适的就医环境,极大地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实现百姓“大病不出区”的目标,更好地为百姓健康服务,为延庆的经济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预约挂号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三级甲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原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院)坐落于北京的东大门,始建于1982年,2010年6月,正式迁入通州区翠屏西路116号新址。2011年8月,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成功合作,医院正式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经过30余年发展,东直门医院东区现已成为职工800余人,病床近400张,床位使用率达到95%以上,年门诊量超80万人次,年收入近4亿元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四位一体的全民所有制三级甲等综合中医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02亩,专业设备800余台(件),万元以上设备近300台(件),固定资产1.2亿元。其中包括核磁共振、64排高分辨螺旋CT、大型成套数字化X线机组、数字胃肠造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和先进的重症监护仪等高精尖设备。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21人,高级职称77人,中级职称163人,研究生127人,博士生21人。科室齐全,设心病科、脑病科、肺病科、康复科、内分泌科、脾胃病科、外科、妇科、肛肠科、骨伤科等二十余个科室。新增开设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IntensiveCareUni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等科室。医院高度重视专科建设,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评通过的重点专科3个,分别为脑病科、肺病科、心病科;北京特色专科为针灸推拿科;区级重点专科3个,为康复科、内分泌科、针灸推拿科。骨伤科获得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医院还成立了“名医工作室”,遴选9名中青年中医师作为医院学科带头人,并确定学术继承人。脑病科拥有住院床位110张,201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定为“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科室,具备完善的脑病诊疗方案。针对脑病患者的肢障残疾,康复科应用中医康复手法,结合现代康复理论,开展了语言功能训练,创建了针对卒中后肢体瘫痪康复的“脑功能再建法”,临床疗效明确,降低了脑病患者的致残率,获得通州区科技进步奖。针灸推拿科共拥有治疗床70张,开展中医治疗项目达数十种,对面瘫、腰痛、失眠、小儿疳积、肥胖症等有独到疗效,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内分泌科承担着多项北京市市级科研课题;预防保健科积极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急诊科配备了技术力量强大的医护团队,能够满足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需要。抢救室设有中央给氧系统,呼吸机、除颤仪,多功能监护仪、洗胃机等,为抢救患者提供了完备的硬件设施。于2015年3月开设急诊病房,每张床位均配有多功能监护与救治设备。建立了重症患者抢救和手术的绿色通道,能救治各种昏迷、休克、中毒,COPD、开放性骨折、重创后肝脾破裂、误吞物品、消化道大出血等各类疾病。骨伤科开展各种脊柱、关节及创伤的复杂性手术和微创手术。肛肠科拥有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技术如铜离子治疗、PPH(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全电脑肛肠综合治疗仪等,普遍开展痔、瘘、脓肿、肛裂、息肉、直肠癌、结肠癌等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外科可规范完成各类大中型手术,诸如开腹及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及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乳腺癌根治术等。脾胃病科开展无痛胃肠镜,胃镜下急取异物、切除息肉、早期肿瘤、镜下止血等,技术成熟。病理科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疾病诊断指标。血透室目前是通州区最大的透析中心,可同时容纳50余名透析患者进行治疗;手术室具有6个层流洁净手术室,可满足不同的手术需求,为手术科室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目前,医院的导管室已正式启用,ICU、CCU也均设立病房。医院将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二期建设,包括病房楼、中医国际医疗部,科研、教学及行政办公楼和附属楼等。已于2012年底开工,规划病床数达1200张,停车泊位1500辆,总面积达15万平米左右,职工人数达2500人左右,日接待门诊量达10000人次。总体设计以患者为中心,既现代化又人性化,能够承载高水平的医疗、科研、教学体系,打造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塑造中医药核心品牌,把医院建设成为传统中医适宜技术与先进西医诊疗相结合的中医行业名列前茅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运河古渡植杏林,燃灯塔下赠青囊。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拔地而起、卓然矗立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将以开放的胸襟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成为一座标志、一种象征,必将古老而年轻的岐黄医学在通州大地上传承创新,再续辉煌!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