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名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始建于1910年,坐落在南海之滨、珠江之畔的南国花城——广州。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精神,中山一院现已发展为一家位于国内一流前列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百年老院,立院为公。中山一院由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发展而来,自创立之初就带有深深的公益烙印。百十年来,数更其名,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却赓续不绝。 医院现由院本部、东院和南沙医院组成,托管惠亚医院,入选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委省共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联合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蝉联2018、2019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第六、华南第一,最新公布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为A++。 医院专业学科齐全,综合实力雄厚,拥有肾内科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重症医学科等2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0.5‰做出重要贡献。当前,医院正朝着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医学中心”努力奋斗。 仁心仁术,医病医身。作为华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院始终引领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自1965年实施国内首例断趾再植手术以来,医院在医疗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成功开展包括国内首例肾移植手术;世界第八例、中国第一例连体婴分离手术;国内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全国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首例多器官移植手术。2017年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引领全球器官移植进入“热移植时代”,并代表中国首次荣获2020年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特等奖,近5年医院共开展新技术370项。自主研发国内首台体外反搏装置(1973年)和全球第二、中国首个去细胞神经移植材料“神桥”,打破国外技术与市场垄断,实现“中国智造”。牵头制定中国第一个重症医学指南、第一部《ICU诊疗指引与管理规范》,在全球率先开展脓毒症免疫研究与治疗,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从35%降低到26%。医院疑难重症诊治能力不断提升,四级手术占比39.4%。 医院紧紧围绕大平台、大团队和大项目,瞄准世界医学发展前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医疗技术创新硕果累累。 医院现有国家人体器官移植和医疗大数据中心等24个省部级以上平台,拥有湾区唯一、国内医疗机构首个无菌动物平台;拥有达芬奇机器人、高端双源CT、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医用直线加速器(LA)、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系统(PET-CT)等大批世界先进型号高端医疗设备;拥有世界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体外反博治疗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世界前三、亚太区第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中心、国际体外反博研究中心、亚太地区无创通气治疗与培训中心等社会医疗组织在此设立;牵头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与课题、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30项;主办《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血管外科杂志》《影像医学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现代临床护理》《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等9个国内知名医学期刊,引领医学科学研究。 涵英哺华,毓仁作圣。医院聚集了一批既有好技术又有好思想的好医生,医者,师也,名医名家育医造才,声教讫于四海,铸就了中山医金字招牌。 1960年代,八大国家一级教授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在此行医执教。其中,著名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消灭了血吸虫病,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三次接见。八大一级教授之后,医院拥有一大批医学领军人才,包括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3人次,中华医学会现任主委4人,副主委4人,广东省医学会现任主委14人,副主委57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拥有博士生导师293人、硕士生导师567人,拥有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临床教师团队(全国3个入选的临床医学教师团队之一);拥有首位荣获欧洲医学教育联盟Honorary Fellowship奖项的中国专家。 医院现有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8个,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8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1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6个、省部级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基地17个、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及香港外科学院培训基地1个。截至目前,医院已为国家培养博士2348名,硕士3921名,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23600余名。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医院心系援藏、援疆、帮扶基层,在重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国家队”作用,并为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无私奉献。 在国家卫健委支持下,医院牵头建立覆盖全国250余家医疗机构的全国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建立覆盖29个......[详细]
联系电话

020-87755766,020-87332200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

医生团队
  • 詹文华[]

    医生擅长

    胃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开展超扩大根治术(D4)、Appleby手术和Whipple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以及直肠癌保功能手术;胃肠道癌肿及胰腺、胰岛移植的临床与实验 ...详情

    从业经历
    詹文华,男,胃肠胰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硕士学历,毕业于1982年7月。 医疗专长:     从事普通外科工作四十多年,在胃肠胰腺外科及其营养支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医疗专长是胃肠和胰腺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胃癌病人手术后生存率有明显的提高。是目前国内业界公认的胃癌标准淋巴结清扫和胃癌扩大切除手术的领军人物,先后受国内30多个省市大型医疗单位邀请进行胃癌、胃肠间质瘤的手术表演和学术演讲。曾获邀分别在瑞士、意大利、日本、韩国、美国、巴西等举行的国际大型专业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和担任会议主席。与本院器官移植科合作成功完成亚洲第一例腹部多器官移植和胃癌结直肠癌并肝转移的肝移植。1994年率先在国内提倡和开展结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并在国内率先报告应用结肠贮袋重建直肠术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2004年至2008年期间,先后牵头全国范围的16家大型教学医院进行高风险复发转移胃肠间质瘤病人的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和胃肠手术后低氮低热卡营养支持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近10年来,多次担任中华医学会全国胃肠外科会议主席和两次担任中华医学会国际肠外肠内营养会议会长兼主席。在全国有甚高的知名度,在国际胃肠外科学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主要研究方向: 1、胃肠道癌肿特别是胃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2、胃肠间质瘤的诊断,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 4、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 3、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社会兼职 曾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普通外科主任兼胃肠胰腺外科主任,中山大学医学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兼胃肠外科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胃癌诊治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首席学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名誉组长,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名誉主委,美国外科学院外籍院士(FACS)。1994年起获国家特殊津贴。 获奖情况 上世纪90年代,获胰岛移植和胰腺移植实验研究省部级多项奖励。1996年11月获吴阶平医学研究三等奖;2000年12月获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先进工作者,“提高胃癌外科疗效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分别获得2005年度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5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直肠癌保功能手术”获得2006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进展期胃癌外科治疗及应用基础研究”获200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论  著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0多篇,担任《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名誉主编,《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副主编及国内其他10余种专业杂志编委,欧洲《Hepato-Gastroenterology》和亚洲《Asian Surgery》编委。 专  著 主编:《消化道吻合器及其应用》、《胃肠外科手术学》、《肠梗阻诊断治疗学》、《外科临床手册》、《直肠癌保肛手术》;副主编:《胃肠外科学》、《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参编:《现代外科学》、《腹部外科学》、《外科学》等著作。 ...详情
  • 陈秀梅[]

    医生擅长

    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和慢性结肠炎的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陈秀梅,女,主任医师,1958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一直从事医疗、保健工作,有丰富的医疗保健工作的经验。对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和慢性结肠炎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详情
  • 宋新明[]

    医生擅长

    胃癌,结直肠癌,尤擅长超低位直肠癌保肛,间质瘤,胰腺肿瘤和炎症性肠病的外科和微创外科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宋新明,男,医学博士,医疗特长: 198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及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保性功能手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微创手术;胃癌的规范化根治及联合脏器切除的扩大根治手术,能完成全胃切除联合胰十二指肠及右半切除的胃癌扩大根治的超大型手术;胃肠间质瘤的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包括复发难治的胃肠间质瘤手术;胰腺癌根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做到规范、损伤小、并发症低、效果佳的特点;克罗恩病并发症的外科及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单组病人的手术量及治疗效果已达到国内最前列;食管癌根治手术:能联合胸腔镜完成全食管切除胃或结肠代食管等超大型手术;外科危重症的救治及营养支持治疗;肛肠良性疾病手术及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 研究方向: 1.直肠癌的保功能手术和结直肠癌微创治疗基础和临床研究;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基础研究。 2.胃癌的外科临床及应用基础研究。 3.胃肠间质瘤的综合治疗。 4.克罗恩病并发症外科及微创外科治疗研究。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1980.8~1985.7 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本科学习; 1985.8~1988.7 第三军医大学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8.9~1994.7 南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和外科ICU任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 1994.9~1997.8 中山医科大学附一院胃肠外科博士研究生 1998.1~2003.11 广州总医院普外科工作任副主任医师,胃肠外科主任; 2003.12~2006.11 中山大学附一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导师; 2007.11~2012中山大学附一院胃肠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导师;兼任内镜中心副主任。 社会兼职: 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协会资格考试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普通外科手术学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文献》、《中国现代医学》、《中国内镜杂志》、《消化肿瘤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邀编委。 论著: 发表论著60余篇,其中SCI文章5篇。 专著: 参编专著5部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 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自然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基金4项。曾被广州军区列为“1383” 跨世纪重点培养人才。 ...详情
  • 丁学强[]

    医生擅长

    精通口腔颌面外科各种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如舌癌、颊癌、口底癌等口腔癌,腮腺肿瘤、颌骨肿瘤、脉管瘤等)的诊治,率先开展了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冷冻治疗、腔镜治疗、介入治疗等肿瘤外科微创多学科综合治疗,在根治肿瘤的同时,使得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传统方法明显提高。擅长口腔颌面部损伤、缺损畸形、新生儿唇裂、唇腭裂等疾病的整形修复及肿瘤患者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口腔种植牙、牙槽外科、正颌外科手术,颞下颌关节病及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的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丁学强,男,主任医师,教授,口腔科副主任,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博士导师,本科学历,毕业于1982年12月。88-90年 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 医疗专长 精通口腔颌面外科各种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如舌癌、颊癌、口底癌等口腔癌,腮腺肿瘤、颌骨肿瘤、脉管瘤等)的诊治,率先开展了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冷冻治疗、腔镜治疗、介入治疗等肿瘤外科微创多学科综合治疗,在根治肿瘤的同时,使得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传统方法明显提高。擅长口腔颌面部损伤、缺损畸形、新生儿唇裂、唇腭裂等疾病的整形修复及肿瘤患者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口腔种植牙、牙槽外科、正颌外科手术,颞下颌关节病及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的诊治。承担省部级科研基金多项。发表论文50余篇、SCI论文10余篇。 主要研究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研究;先天性唇腭裂序列治疗;颌骨畸形的矫治。 社会兼职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外科微创学组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种植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专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会员 广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癌症》、《中国颅颌面外科》、《临床肿瘤学》、《广东牙病防治》编委 《中国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特邀编委 论著 1)Liu Z, Li S, Cai Y, Wang A, He Q, Zheng C, Zhao T, Ding X, Zhou X.Manganese superoxidedismutase induces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viaH2O2-dependent Snail signaling.Free Radic Biol Med. 2012 Jul 1;53(1):44-50.Epub 2012 May 9. 2)Zhaoqiang Z, Qingbin Z, Lei C, Dan C, Yu C,Wangxiang Y, Xueqiang D.Infantectopic cervical thymus one case report: Diagnostic and managementdifficulties.J Craniomaxillofac Surg. 2012 Jan 20. 3)Ding X, Zhang N, Cai Y,Li S, Zheng C, Jin Y, Yu T, Wang A, Zhou X.Down-regulation of tumor suppressorMTUS1/ATIP is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proliferation, poor differentiation andpoor prognosis in oral 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Mol Oncol. 2012Feb;6(1):73-80. Epub 2011 Nov 18. 4)Chen Y, Hou Q, Yan W, Luo J, Chen D, Liu Z, He S, Ding X.PIK3CA is critical for theproliferation, invasiveness, and drug resistance of human tongue carcinomacells.Oncol Res. 2011;19(12):563-71. 5)Ding X, Zhang Z, Li S, Wang A.Combretastatin A4 phosphate induces programmed celldeath i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Oncol Res. 2011;19(7):303-9. 6)Yao Z, Chen D, Wang A, Ding X, Liu Z, Ling L, He Q, Zhao T.Folic acid rescue of ATRA-induced cleft palate by restoringthe TGF-β signal and inhibiting apoptosis.J Oral Pathol Med.2011 May;40(5):433-9 7)Wang A, Ding X,Sheng S, Yao Z.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in the osteogenicdifferentiation of rat ......详情
  • 刘小林[]

    医生擅长

    一直从事显微外科、手外科、整型外科的临床医疗工作。在周围神经损伤、手外伤的诊治、痉挛性脑性瘫痪的显微外科与矫形外科的治疗具有较丰富的经验。 ...详情

    从业经历
    刘小林,男,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博士导师,博士学位,毕业于1994年7月。 医疗专长 一直从事显微外科、手外科、整型外科的临床医疗工作。在周围神经损伤、手外伤的诊治、痉挛性脑性瘫痪的显微外科与矫形外科的治疗具有较丰富的经验。 主要研究方向 痉挛性脑性瘫痪的临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临床治疗与修复、手外伤的处理。 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总编、广东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获奖情况 作为主要参与者的研究课题"雪旺细胞源运动神经元营养因子"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作为主要参与者的研究课题"痉挛性脑瘫的系列研究"获广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论著 近五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详情
  • 王楚怀[]

    医生擅长

    医疗特长: 自1990年开始从事康复医学医、教、研工作至今年。在骨关节肌肉疾患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脊柱相关疾病、骨关节创伤与疾患、骨骼肌肉疼痛康复。包括颈椎病、腰腿痛、骨骼肌肉疼痛、骨关节炎;运动损伤、脊柱脊髓损伤、颅脑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关节疾患术后、关节置换术后;脊柱侧弯、扁平足或足踝力学异常、步态或姿势不良;足部矫形及义肢矫形器的装配等。同时擅长本领域一些相关技术,包括表面肌电图、肌骨超声及足踝生物力学评估与矫治等技术的康复临床应用与研究 ...详情

    从业经历
    王楚怀,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康复医学培训基地主任,中山一院东院颈腰痛康复中心主任。 擅长创伤与骨科疾患、脊柱相关疾病及骨骼肌肉疼痛康复。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慢性骨骼肌肉疼痛、骨关节炎;运动损伤、脊柱脊髓损伤(截瘫)、颅脑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关节疾患术后、关节置换术后;青少年脊柱侧弯、小儿斜颈、扁平足或足踝力学异常、步态或姿势不良;足部矫形及义肢矫形器的装配等。 主要研究方向 创伤与骨科康复、脊柱相关疾病康复、骨骼肌肉疼痛康复,表面肌电图的临床应用研究。 社会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康复教育学组组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康复分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康复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椎伤病康复分会会长、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学分会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学分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康复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康复学组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常委、骨科康复学组副组长、中国医院协会医疗康复机构管理分会委员、国际脊髓损伤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委、《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委。 广东省医院协会康复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骨伤临床与康复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运动医学会常委。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审专家、广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广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等。 ...详情
  • 冯崇锦[]

    医生擅长

    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口腔颌面外科各种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如舌癌、颊癌、牙龈癌等口腔癌以及颌骨肿瘤、腮腺肿瘤、婴幼儿血管瘤、淋巴管瘤等手术切除和术后缺损的整复;擅长颌面部骨折的治疗,包括上下颌骨骨折、颧上颌骨骨折及面中部复杂骨折的治疗;擅长颌面部损伤、缺损畸形、先天性唇腭裂等疾病的整形修复手术。 ...详情

    从业经历
    冯崇锦,男,主任医师,教授,口腔科主任,硕士生导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1987年。 医疗专长 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口腔颌面外科各种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如舌癌、颊癌、牙龈癌等口腔癌以及颌骨肿瘤、腮腺肿瘤、婴幼儿血管瘤、淋巴管瘤等手术切除和术后缺损的整复;擅长颌面部骨折的治疗,包括上下颌骨骨折、颧上颌骨骨折及面中部复杂骨折的治疗;擅长颌面部损伤、缺损畸形、先天性唇腭裂等疾病的整形修复手术。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 主要研究 先天性唇腭裂序列治疗、颌面部整形、口腔颌面部肿瘤研究。 社会兼职 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理事会第一、二届理事、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医学会颌面头颈外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老教授协会医学专家委员会口腔病学研究会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口腔医疗管理分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编委、《中国肿瘤临床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论著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著40多篇。代表作有: 1、CHONG-JIN FENG, XIAO-WEI LU, DONG-YUAN LUO,HUI-JUN LI, JUN-BING GUO. Knockdown of Cdc6 Inhibits Proliferation of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ca8113 Cells.Technology in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2012,September 10. Epub aheadof print 2、黄代营,李智勇,冯崇锦.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4,319-320 3、LuoDY, Feng CJ, Guo JB. Pulmonary metastases from an Ameloblastoma: Case report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Craniomaxillofac Surg. 2012 Apr 14. Epub aheadof print 4、黄代营,聂大红,冯崇锦.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1,5(5):38-41 5、路晓薇,冯崇锦,郭俊兵,罗冬元.靶向Cdc6RNAi抑制舌癌CAL-27细胞的增殖.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32(5):594-599 6、冯崇锦, 路晓薇,廖贵清.靶向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0,4(5):24-28 7、牛艳红,冯崇锦,黄伟安,郭俊兵,路晓薇,罗冬元.依达拉奉预防大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初步研究.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0,4(4):9-12 8、黄代营,冉炜,廖鑫,路晓薇,冯崇锦.颌面颈部多间隙及合并胸腔感染的诊断与处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26-227 9、李蕙君,路晓薇,李春阳,赖英荣,冯崇锦,廖贵清.口腔鳞癌和癌前病变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的表达研究.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0,4(3):9-12 10、IAN-NALI,CHONG-JIN FENG, YONG-JUN LU, HUI-JUN LI,ZHENG TU, GUI-QINGLIAO ,CHUN LIANG. mRNA expression of the DNA replication-initiation proteins in epithelialdysplasia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tongue. BMC Cancer. 2008, 30;8:395 11、CHONG-JIN FENG, HUI-JUN LI,JIAN-NA LI,YONG-JUN LU,GUI-QING LIAO. Expression of Mcm7 and Cdc6 in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Anticancer Res. 2008,28 (6A):3763-3769 12、郭俊兵,朱双喜,黎炽彬,李春阳,程斌,蒋宏伟,陈勇,王汉渝,冯崇锦.缺氧诱导因子......详情
  • 朱兰英[]

    医生擅长

    暂无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郑智华[]

    医生擅长

    从事内科(肾脏病)临床20多年,在肾脏病和血液净化方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急性、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尿路感染、间质性肾炎;急性肾衰和尿毒症的诊治技术和肾脏疾病的营养疗法方面有良好的造诣和成功的经验。同时,在肾活检,血液净化的各种操作技术如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血脂分离和CRRT等技术,以及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腹膜透析的各种置管术等具有娴熟的技术和实践。 ...详情

    从业经历
    从事内科(肾脏病)临床20多年,在肾脏病和血液净化方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急性、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尿路感染、间质性肾炎;急性肾衰和尿毒症的诊治技术和肾脏疾病的营养疗法方面有良好的造诣和成功的经验。同时,在肾活检,血液净化的各种操作技术如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血脂分离和CRRT等技术,以及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腹膜透析的各种置管术等具有娴熟的技术和实践。 研究方向:肾脏替代治疗,血液净化疗法;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肾炎,尿路感染,尿毒症的诊治和肾脏病与营养疗法。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1986南昌大学医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9进入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攻读研究生,先后获内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999-2001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肾病中心博士后。1993年后中山大学内科讲师、主治医师;1999后任中山大学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后任中山大学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社会兼职: 中国医院协会全国血液净化委员会委员 中华肾脏病杂志和新医学杂志等多家杂志特约审稿人 论著:近期在国际专业杂志上已发表的英文论文:1. Hu ML, Huang Y, Zheng ZH,Lei Y, Yu XQ.Zoledronate inhibits phosphate and bonemorphogenetic protein 2-induced extracellular calcification of vascular smoothmuscle cells in vitro. 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 2012;3:841-8442.Wang X, Nie J, Jia Z, Feng M, Zheng Z, Chen W,Li X, Peng W, Zhang S, Sun L, Mao H, Lan HY, Yu X.Impaired TGF-{beta}signalling enhances peritoneal inflammation induced by E. Coli in rats. Nephrol DialTransplant, 2010; 25 (2):399-412.3.ZhiHua Zheng, B Anderstam, Per S?dersten, J Bergstr?m and B Lindholm Lessinhibition of appetite with i.p. bicarbonate than with lactate based electrolytesolution Perit Dial Int2009;29(60):256-62.4.YangQ, Zhao S, Chen W, Mao H, Huang F, Zheng Z, Chen L, Fei J, Yu X. Influence ofdialysis modality on renal transplant complications and outcomes.Clinic Nephrol. 2009; 72(1): 62-68 5. ZH Zheng, B Anderstam,O Heimburger Per S?dersten, J Bergstr?m and B Lindholm Heat sterilization 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 influences ingestivebehavior in non-uremic rats KidneyInternational2002; 62:1447-1453 6. ZH Zheng, F Sederholm, B Anderstam, T Qureshi, T Wang,Per S?dersten,J Bergstr?m and BLindholm Acute effects of peritonealdialysis solutions on appetite in non-uremic rats. Kidney International 2001; 60: 2392-23987. ZH Zheng,RG Ye, XQ Yu, J Bergstr?m and B Lindholm 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 induces apoptosisand proliferation of mesothelial cells in chronic dialysis model. Advance in Perit Dial; 2001:12;125-127 8.ZH Zheng, RG Ye,......详情
  • 曾亚辉[]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