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名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始建于1910年,坐落在南海之滨、珠江之畔的南国花城——广州。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精神,中山一院现已发展为一家位于国内一流前列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百年老院,立院为公。中山一院由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发展而来,自创立之初就带有深深的公益烙印。百十年来,数更其名,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却赓续不绝。 医院现由院本部、东院和南沙医院组成,托管惠亚医院,入选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委省共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联合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蝉联2018、2019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第六、华南第一,最新公布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为A++。 医院专业学科齐全,综合实力雄厚,拥有肾内科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重症医学科等2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0.5‰做出重要贡献。当前,医院正朝着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医学中心”努力奋斗。 仁心仁术,医病医身。作为华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院始终引领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自1965年实施国内首例断趾再植手术以来,医院在医疗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成功开展包括国内首例肾移植手术;世界第八例、中国第一例连体婴分离手术;国内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全国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首例多器官移植手术。2017年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引领全球器官移植进入“热移植时代”,并代表中国首次荣获2020年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特等奖,近5年医院共开展新技术370项。自主研发国内首台体外反搏装置(1973年)和全球第二、中国首个去细胞神经移植材料“神桥”,打破国外技术与市场垄断,实现“中国智造”。牵头制定中国第一个重症医学指南、第一部《ICU诊疗指引与管理规范》,在全球率先开展脓毒症免疫研究与治疗,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从35%降低到26%。医院疑难重症诊治能力不断提升,四级手术占比39.4%。 医院紧紧围绕大平台、大团队和大项目,瞄准世界医学发展前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医疗技术创新硕果累累。 医院现有国家人体器官移植和医疗大数据中心等24个省部级以上平台,拥有湾区唯一、国内医疗机构首个无菌动物平台;拥有达芬奇机器人、高端双源CT、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医用直线加速器(LA)、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系统(PET-CT)等大批世界先进型号高端医疗设备;拥有世界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体外反博治疗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世界前三、亚太区第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中心、国际体外反博研究中心、亚太地区无创通气治疗与培训中心等社会医疗组织在此设立;牵头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与课题、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30项;主办《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血管外科杂志》《影像医学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现代临床护理》《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等9个国内知名医学期刊,引领医学科学研究。 涵英哺华,毓仁作圣。医院聚集了一批既有好技术又有好思想的好医生,医者,师也,名医名家育医造才,声教讫于四海,铸就了中山医金字招牌。 1960年代,八大国家一级教授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在此行医执教。其中,著名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消灭了血吸虫病,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三次接见。八大一级教授之后,医院拥有一大批医学领军人才,包括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3人次,中华医学会现任主委4人,副主委4人,广东省医学会现任主委14人,副主委57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拥有博士生导师293人、硕士生导师567人,拥有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临床教师团队(全国3个入选的临床医学教师团队之一);拥有首位荣获欧洲医学教育联盟Honorary Fellowship奖项的中国专家。 医院现有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8个,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8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1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6个、省部级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基地17个、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及香港外科学院培训基地1个。截至目前,医院已为国家培养博士2348名,硕士3921名,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23600余名。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医院心系援藏、援疆、帮扶基层,在重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国家队”作用,并为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无私奉献。 在国家卫健委支持下,医院牵头建立覆盖全国250余家医疗机构的全国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建立覆盖29个......[详细]
联系电话

020-87755766,020-87332200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

医生团队
  • 张育君[]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擅长:各种心内科疾病 ...详情
  • 叶慧膺[]

    医生擅长

    冠心病、高血压等 ...详情

    从业经历
    叶慧膺,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导师,1957年9月至1962年7月,广州市中山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62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近40年,尤心血管杂症有丰富诊疗经验,如冠心病、高血压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课题:冠心病治疗系列研究。获奖情况: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发表文章专著: 1、急性心肌梗塞静滴硝酸甘油的疗效观察,新医学(1988)。 2、冠心病诊治进展,1996。 3、卡托普利对2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水平的影响,1997。 4、体外反搏治疗急性左心室梗塞的血流动力学效应,1989,中华医学杂志。 5、阿哥匹林问题疗法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前列环素之一血栓素A2平衡的改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3。 6、《内科急症治疗学》(上海科技出版社),第三冠心病,1992。 ...详情
  • 金思榄[]

    医生擅长

    暂无 ...详情

    从业经历
    擅长:各种心内科疾病 ...详情
  • 周李[]

    医生擅长

    本人自从1983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以来,一直从事小儿外科工作,并于1997年在中山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赴美国南加州大学洛杉机儿童医院进修。擅长小儿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特别是小儿泌尿系统疾病方面,如尿道下裂、肾积水、尿道瓣膜、两性畸形、肾肿瘤等有较高的造诣。 ...详情

    从业经历
    本人自从1983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以来,一直从事小儿外科工作,并于1997年在中山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赴美国南加州大学洛杉机儿童医院进修。擅长小儿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特别是小儿泌尿系统疾病方面,如尿道下裂、肾积水、尿道瓣膜、两性畸形、肾肿瘤等有较高的造诣。研究方向:小儿外科,包括泌尿外科、腹部外科、小儿肿瘤,特别是“尿道下裂的诊断及治疗”。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1978年9月-1983年7月湖南医学院医疗系,读大学本科,获医学学士学位。1983年8月一1987年8月,湖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住院医师。1987年9月-1990年7月中山医科大学小儿外科硕士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1990年9月一1997年12月,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讲师。1995年9月一1998年6月中山医科大学泌尿外科在职博士研究生,获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12月-2007年12月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7年12月-现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博士导师。社会兼职:中华小儿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小儿外科学会小儿泌尿外科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广东儿童实体肿瘤学会常委。论文: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遗传学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Journal of PeadiatricalSurgery 》、《Clinics》等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科研论文十几篇专著: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主持项目名称“重型尿道下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手术方式的改进”,2003年5月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01年参加“先天性胆道闭锁诊断与治疗的系列研究”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详情
  • 常光其[]

    医生擅长

    大动脉疾病(包括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真性及假性动脉瘤)颈动脉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n研究方向:大动脉疾病、颈动脉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的血管腔内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常光其,男,主任医师,教授,血管甲状腺外科副主任,硕士导师,硕士研究生,1987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1964年4月出生,湖南长沙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中华外科杂志》及《中华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中华现代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编委。 医疗专长 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医疗20年,擅长大动脉疾病(包括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真性及假性动脉瘤)、颈动脉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2001年开始对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大动脉疾病进行腔内治疗的系列临床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大动脉疾病的血管腔内治疗300例,成功率达到95%,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治疗的临床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接受教育情况 1981.9-1987.6 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并获学士学位 1993.9-1996.6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接受培训情况 2002.11 赴马来西亚参加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培训课程 2004.4 赴澳大利亚参加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培训课程 2004.10 赴法国参加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培训课程 2007.1-3 赴澳大利亚纽卡素Cardio Vascular Center and Lake Macquaire Private Hospital进修腔内血管外科 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1998.09 参加第3届全国普通外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交流会议,论文“尿激酶联合前列腺素E1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荣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2002.12 参加第3届巴塞罗那国际医学交流会议并宣读论文“下肢Klippel-Trenaunay综合症的外科治疗” 2002.12 参加由Medtronic中国(上海)有限技术公司举办的第1届中国腔内血管高峰论坛并作专题发言 2003.06 参加由Medtronic中国(上海)有限技术公司举办的第2届中国腔内血管高峰论坛并作专题发言 2003.11 参加第1届香港国际血管外科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多撕裂口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治疗 2004.05 参加第6届中国血管外科大会并宣读论文“多撕裂口主动脉夹层的一期或分期血管腔内治疗” 2004.12 参加由Medtronic中国(上海)有限技术公司举办的第3届中国腔内血管高峰论坛并作专题发言 2004.12 参加上海第1届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并宣读论文“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治疗” 2005.05 筹备并成功举办第1届南方血管介入论坛(中国广州,SEC2005) 2005.06 参加由Medtronic中国(上海)有限技术公司举办的第4届中国腔内血管高峰论坛并作专题发言 2005.09 参加济南第6届国际血管外科-腔内血管外科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破裂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治疗” 2005.12 参加上海第2届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并宣读论文“弓部主动脉疾病的血管腔内治疗” 2006.06 参加由Medtronic中国(上海)有限技术公司举办的第5届中国腔内血管高峰论坛并作专题发言 2006.08 参加第7届亚洲血管外科大会(吉隆坡)并宣读论文“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治疗” 2006.09 参加第7届中国血管外科大会,并作专题演讲“165例胸主动脉疾病血管腔内治疗早中期结果分析” 2006.12 参加上海第3届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并做专题发言 2007.04 参加由Cook亚洲有限公司举办的第1届中国腔内血管高峰论坛并作专题发言 2007.06 参加由Medtronic中国(上海)有限技术公司举办的第6届中国腔内血管高峰论坛并作专题发言 2007.10 参加国际脉管联盟亚洲分会大会(台北)并作专题发言 2007.11 参加第8届亚洲血管外科大会(上海)并作专题发言 2007.12 参加上海第4届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并做专题发言 2008.04 筹备并成功举办第2届南方血管介入论坛(中国广州,SEC2008) 2008.06 参加由Cook亚洲有限公司举办的第2届中国腔内血管高峰论坛并作专题发言 2008.07 参加由Medtronic中国(上海)有限技术公司举办的第7届中国腔内血管高峰论坛并作专题发言 2008.09 参加第8届中国血管外科大会并作专题发言 2008.10 参加第9届亚洲血管外科大会(曼谷)并作大会发言 2008.11 参加第1届中国血管论坛(北京,CEC2008)并作专题发言 2009.04 参加北京五洲国际心血管病大会并作专题发言 2009.05 筹备并成功举办第3届南方血管介入论坛(中国广州,SEC2009) 2009.08 参加第2届东北三省血管外科大会并作专题发言 2009.08参加由Cook亚洲有限公司......详情
  • 吕伟明[]

    医生擅长

    甲状腺及乳腺疾病的外科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详情

    从业经历
    吕伟明,男,主任医师,教授,手术室主任,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副主任(主管医疗工作),手术室主任。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委员,美国血管外科学会委员,德国血管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外科学会委员。 先后数次到欧洲、美国各大医疗中心进修学习,对于周围血管、甲状腺以及乳腺疾病的基础研究、临床诊疗以及国际国内的最新研究进展有着深入的了解。熟练掌握各种血管腔内诊疗技术,对胸腹主动脉瘤、颈动脉闭塞或狭窄、动脉缺血性疾病、糖尿病足、下肢静脉系统病变、甲状腺及乳腺疾病的外科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主要经历 198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95年获中山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 1998年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2007年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国内外培训情况 2000年5月至8月 德国Academic Teaching Hospital St. Johannes血管中心临床进修,师从前欧洲血管外科主席Prof. H.muller-wiefel。 2003年1月至5月 德国Academic Teaching Hospital Klinikum Nuremberg 和 Academic Teaching Hospital Klinikum Stuttgart血管中心临床进修,师从又一前欧洲血管外科主席Prof. Dieter Raitlel 和Prof. Hupp。 2007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美国各大血管外科中心学习(Northwestern Memorial Hospital (Galter Pavilion)、University of Michigan Medical Center、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Brigham and Women Hospital、NYU Hospital、M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Cornell/NY Presbyterian Hospital、John Hopkins Hospital、Washington University/Barnes Hospital、University of Texas-Houston Medical School、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UCLA Medical Center)。 对于周围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临床诊疗以及国际国内的最新研究进展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国外留学期间,侧重学习并熟练掌握了各种腔内诊疗技术,对于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和颈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的应用指征、并发症处理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获奖情况 2006年获中山大学中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三等奖 承担科研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8年 TGFβ1转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全生物化组织工程血管 广东省科技厅省科技攻关项目 2006年 内皮祖细胞在人工血管移植后内皮化中的作用机制及他汀类药物对其的促进作用的研究 广东省卫生厅基金 2002年 动脉旁路并介入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下肢多段动脉严重狭窄闭塞 专著及论文 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各级杂志共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5部,包括《甲状腺外科学》、《普通外科学》、《外科鉴别诊断学》等大型医学参考书。 ...详情
  • 钟佛添[]

    医生擅长

    从事心胸外科工作37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肺癌、食道癌、纵膈肿瘤、支气管扩张等心胸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曾获多项医疗成果奖。 ...详情

    从业经历
    钟佛添,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导师,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1969年7月。 医疗专长 从事心胸外科工作近4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肺癌、食道癌、纵膈肿瘤、支气管扩张等心胸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曾获多项医疗成果奖。 主要研究方向 心肺移植(心肌保护、肺功能保护) 科研基金 主持《供体心、肺功能的保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课题4项。 社会兼职 广东省胸外科学会委员会、中国心脏血管外科杂志、学报等多家杂志的编委。 获奖情况 《冠脉搭桥》《右室双出口的外科治疗》获国家科技大会奖,《体外循环中助博器研究》获卫生部二级科技成果奖,《心脏无创的研制》获纺织工业部二等奖,《100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获医疗成果二等奖。 论著 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专著 主编《心脏外科手册》、成人本科学教材《外科学》副主编,参编专著若干部。 ...详情
  • 林勇杰[]

    医生擅长

    擅长周围血管疾病如腹主动脉瘤、颈动脉体瘤、四肢脉管炎、门静脉高压症等,以及甲状腺、乳腺外科疾病的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林勇杰,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本科学历,毕业于1962年。 医疗专长 颈动脉体瘤及周围血管疾病诊治如腹主动脉瘤、四肢动脉瘤及四肢缺血性疾病(动脉硬化肢体缺血、四肢脉管炎)、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此外对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也有深入研究,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主要研究方向 颈动脉体瘤、周围动脉瘤、四肢缺血性疾病以及甲状腺和乳腺疾病。 社会兼职 曾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血管组委员,现任顾问;中华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荣誉主任委员。 获奖情况 (1)参与带血管蒂甲状腺、甲状旁腺异体移植等三项研究,获卫生部、广东省科技局及卫生厅奖励;(2)被卫生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3)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论著 主要论著有颈动脉体瘤、腹主动脉瘤及甲状腺疾病诊治文章,发表于中华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及香港大学学报共20多篇。 ...详情
  • 李晓曦[]

    医生擅长

    擅长于周围血管、甲状腺、乳腺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曲张、甲亢、甲状腺肿瘤、乳腺疾病等等。 ...详情

    从业经历
    李晓曦;男;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于周围血管、甲状腺、乳腺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曲张、甲亢、甲状腺肿瘤、乳腺疾病等等。1982年中山医学院毕业;美国Georgetown大学博士后;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内分泌乳腺外科学组委员;广东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委。《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副主编;《中华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外科理论与实践》、《国际外科学杂志》、《岭南外科杂志》等杂志的编委。 ...详情
  • 黄灿芝[]

    医生擅长

    暂无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