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名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始建于1910年,坐落在南海之滨、珠江之畔的南国花城——广州。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精神,中山一院现已发展为一家位于国内一流前列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百年老院,立院为公。中山一院由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发展而来,自创立之初就带有深深的公益烙印。百十年来,数更其名,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却赓续不绝。 医院现由院本部、东院和南沙医院组成,托管惠亚医院,入选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委省共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联合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蝉联2018、2019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第六、华南第一,最新公布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为A++。 医院专业学科齐全,综合实力雄厚,拥有肾内科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重症医学科等2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0.5‰做出重要贡献。当前,医院正朝着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医学中心”努力奋斗。 仁心仁术,医病医身。作为华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院始终引领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自1965年实施国内首例断趾再植手术以来,医院在医疗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成功开展包括国内首例肾移植手术;世界第八例、中国第一例连体婴分离手术;国内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全国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首例多器官移植手术。2017年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引领全球器官移植进入“热移植时代”,并代表中国首次荣获2020年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特等奖,近5年医院共开展新技术370项。自主研发国内首台体外反搏装置(1973年)和全球第二、中国首个去细胞神经移植材料“神桥”,打破国外技术与市场垄断,实现“中国智造”。牵头制定中国第一个重症医学指南、第一部《ICU诊疗指引与管理规范》,在全球率先开展脓毒症免疫研究与治疗,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从35%降低到26%。医院疑难重症诊治能力不断提升,四级手术占比39.4%。 医院紧紧围绕大平台、大团队和大项目,瞄准世界医学发展前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医疗技术创新硕果累累。 医院现有国家人体器官移植和医疗大数据中心等24个省部级以上平台,拥有湾区唯一、国内医疗机构首个无菌动物平台;拥有达芬奇机器人、高端双源CT、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医用直线加速器(LA)、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系统(PET-CT)等大批世界先进型号高端医疗设备;拥有世界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体外反博治疗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世界前三、亚太区第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中心、国际体外反博研究中心、亚太地区无创通气治疗与培训中心等社会医疗组织在此设立;牵头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与课题、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30项;主办《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血管外科杂志》《影像医学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现代临床护理》《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等9个国内知名医学期刊,引领医学科学研究。 涵英哺华,毓仁作圣。医院聚集了一批既有好技术又有好思想的好医生,医者,师也,名医名家育医造才,声教讫于四海,铸就了中山医金字招牌。 1960年代,八大国家一级教授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在此行医执教。其中,著名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消灭了血吸虫病,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三次接见。八大一级教授之后,医院拥有一大批医学领军人才,包括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3人次,中华医学会现任主委4人,副主委4人,广东省医学会现任主委14人,副主委57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拥有博士生导师293人、硕士生导师567人,拥有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临床教师团队(全国3个入选的临床医学教师团队之一);拥有首位荣获欧洲医学教育联盟Honorary Fellowship奖项的中国专家。 医院现有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8个,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8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1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6个、省部级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基地17个、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及香港外科学院培训基地1个。截至目前,医院已为国家培养博士2348名,硕士3921名,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23600余名。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医院心系援藏、援疆、帮扶基层,在重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国家队”作用,并为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无私奉献。 在国家卫健委支持下,医院牵头建立覆盖全国250余家医疗机构的全国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建立覆盖29个......[详细]
联系电话

020-87755766,020-87332200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

医生团队
  • 黎锦如[]

    医生擅长

    中山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一直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工作4 0多年。神经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胜任神经科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抢救工作,临床经验丰富。能主持神经科重症和疑难疾病的讨论和抢救,尤其在脑血管病和帕金森病的临床诊疗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是广东省神经系统疑难疾病会诊中心成员之一。目前仍兼任主持中山一院东院和澳门镜湖医院神经科临床重症与疑难病例讨论工作 ...详情

    从业经历
    黎锦如,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73年中山医学院医疗系毕业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工作, 1983-1987年中山医科大学神经病学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师从赵馥教授 ,获硕士学位。1987年晋升讲师,1993年晋升副教授,硕士导师,1999年晋升教授, 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和帕金森病的临床诊疗研究,1994年至今,任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副主任,1994-1998任神经科党支部书记。曾任广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副主任、全国锥体外疾病研究协作组秘书,参与“九五”帕金森病流行病学课题及广东省科委和卫生厅心脑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擅长1.帕金森病及其它运动障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舞蹈病的发病机理、遗传学及诊断与治疗 3.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 4.神经科重症患者的救治 5.神经科其它常见病的处理。 担任《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执行编辑3年。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曾发表专业论文28篇,2001年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专著:《神经科疑难病例影像学分析》 方燕南,黎锦如主编。参与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黄如训、梁秀龄、刘焯霖主编的《临床神经病学 》和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马虹、黄洁夫主编的《临床医生用药全书》。曾获得国家乙级成果奖一项(广东主要曾与成员)。 ...详情
  • 张炳球[]

    医生擅长

    运用自创的“药罐特色治疗法”治疗顽固性腰腿痛,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陈旧性损伤方面,疗效颇为满意。 ...详情

    从业经历
    中山一院骨科副主任医师,1976年中山医学院中医师资专业毕业后至中山一院中医科工作至今。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四十余年。从事中医骨伤科工作35年。 对中医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及心得。对四肢闭合性骨折的诊断、整脊及全程骨伤治疗(检查、诊断、复位、功能康复)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急慢性腰腿痛,退行性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以及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治颇有研究,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详情
  • 苗本郁(生殖医学中心)[]

    医生擅长

    一一直从事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工作,对于不孕症治疗积累了大量经验,熟练掌握试管婴儿技术,特别是各种促排卵方案的使用及B超监测排卵等方面尤为擅长 ...详情

    从业经历
    研究方向:生殖医学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1997年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七年制(本硕连读)毕业,获硕士学位,之后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工作至今。2000-2001年间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生殖中心工作。2006年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社会兼职:论著: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发表SCI文章2篇专著: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 ...详情
  • 刘烈华[]

    医生擅长

    从事内分泌及代谢病临床及科研十余年,医疗专长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规范化诊治,尤擅新诊断患者或口服药失效患者短程强化治疗诱导方案简化。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肾上腺及垂体下丘脑疾病亦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详情

    从业经历
    研究方向:糖尿病早期短程胰岛素强化治疗;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工作经历: 2008.7-2012.1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 2013.1-2019.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2019.3至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教育经历 2001.9-2008.6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七年制硕士 2012.9-2015.5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博士 2013.11-2014.10 瑞典隆德大学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代谢与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 Diabetes care中文版编委 论著: 1.Liu L, Ke W, Wan X, Zhang P, Cao X, Deng W, Li Y. Insulin requirement profiles of short-term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long-term glycemic remission.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5. 108(2): 250-7. 2.Liu L, Omar B, Marchetti P, Ahren B. Dipeptidyl peptidase-4 (DPP-4): Localization and activity in human and rodent islet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4. 453(3): 398-404. 3.Ke W, Liu L, Liu J, Chen A, Deng W, Zhang P, Cao X, Liao Z, Xiao H, Liu J, Li Y. Effects of Liraglutide Combined with Short-Term Continuous Subc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on Glycemic Control and Beta Cel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Pilot Study. J Diabetes Res. 2016. 2016: 6839735. 4.Liu L, Yang S, Liu J, Li H, Liu J, Cao X, Xiao H, Li Y. Fasting Plasma Glucose Indicates Reversibility of the Acute Insulin Response after Short-Term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Various Duration of Type 2 Diabetes. J Diabetes Res. 2018. 2018: 9423965. 5.Liu L, Wan X, Liu J, Huang Z, Cao X, Li Y. Increased 1,5-anhydroglucitol predicts glycemic re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treated with short-term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Diabetes Technol Ther. 2012. 14(9): 756-61. 6.Liu L, Liu J, Xu L, Ke W, Wan X, Li H, He X, Wang L, Cao X, Xiao H, Li Y. Lower mean blood glucose during short-term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s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glycemic re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standardization. J Diabetes Investig. 2018. 9(4): 908-916. 7.刘烈华. 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控糖不佳时的治疗选择. 糖尿病天地. 2016. 10(09): 419-421. 8.刘烈华, 李延兵. 细节决定成败—论新诊断2......详情
  • 胎儿医学中心医生[]

    医生擅长

    胎儿医学中心 ...详情

    从业经历
    胎儿医学中心 ...详情
  • 殷胜利[]

    医生擅长

    终未期心脏病,各种心肌疾病,风湿性心脏病、老年退行性瓣膜疾病、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与婴幼儿心脏病;心脏肿瘤及大血管疾病,及心脏与心肺联合移植 ...详情

    从业经历
    1988年毕业一直从事心外科工作,1995年心脏外科研究生毕业。对心外科各种心脏病的治疗均有较深入的研究。2001年在德国柏林心脏中心学习心脏移植,师从翁渝国教授;2003年11月-2004年6月在美国UCSF儿童心脏中心从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的学习和心脏移植与心肺联合移植的学习,师从美国著名婴幼儿心脏外科治疗专家-Tom R. karl和移植专家-HOOPS教授。回国后协助科室成功开展国内最小的两例心肺联合移植和中山大学首例成人心脏移植。擅长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各种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扩张型心肌病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终末期心脏病。在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方面,国际上首次应用腔静脉横断法治疗心上型与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婴幼儿取得良好效果。 研究方向: 心脏移植与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等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教育背景:2003年11月-2004年6月—美国UCSF儿童心脏中心婴儿胸心外科学习,婴幼儿心脏病的治疗与心肺移植(获得证书),导师:Prof.Tom R.Karl 和 Prof. Hoops.1999年9-10月 德国柏林心脏中心学习心脏移植,导师:翁渝国教授1992年9月-1995年7月-心外科硕士,导师:孙培吾教授1982年9月-1988年7月-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工作经历2006年12月-目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2003月11月-2004年6月—美国UCSF儿童心脏中心婴儿胸心外科学习—访问学者(临床学习)1999年12月-2006年11月目前--心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3年12月-1999年11月-心外科主治医师1988年7月-1993年11月 --外科住院医师 社会兼职: 部门工会主席,医院工会副主席,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 论著:发表第一著者文章25篇。 专著: 参编5本本专业的专著。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 中山医科大学医疗三等奖一项 ...详情
  • 邢象斌[]

    医生擅长

    贲门失弛缓症的POEM治疗、术后胃轻瘫及糖尿病胃轻瘫的G-POEM治疗、消化道早癌的ESD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的ESD治疗、胆结石和胆胰疾病的ERCP治疗、难治性消化道狭窄的内镜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等 ...详情

    从业经历
    研究方向:消化道早期癌、胃肠道间质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贲门失弛缓症、胃轻瘫、肝胆胰疾病、难治性消化道狭窄(包括食管狭窄和肠道狭窄)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2008年博士毕业后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工作。曾于2006-2008年赴德国慕尼黑Klinikum rechts der Isar医院消化内科做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NOTES学组委员,广东省消化内镜学会ERCP学组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分会NOTES学组副组长,广东省消化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论著: 有多篇中英文章发表在消化和消化内镜领域的顶级杂志上。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参与),2009年 广东省科技奖二等奖(参与),2012年 ...详情
  • 叶升[]

    医生擅长

    从事肿瘤内科领域三十余年,是资深临床肿瘤专家。擅长罕见肿瘤、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膀胱癌、肾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综合治疗,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化疗。 ...详情

    从业经历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1986年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从事临床肿瘤诊疗工作三十余年,曾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多年。 社会兼职:现任中国肿瘤临床学会(CSCO)理事、CSCO罕见肿瘤专委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肿瘤内科专委会委员、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及肿瘤防治专委会副主委;广州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主委等。 主要论著(SCI,第一作者/通信作者): 1、Ying He*, Zhousan Zheng*, Yi Xu*, Huiwen Weng, Ying Gao, Kai Qin, Jian Rong, Cui Chen, Miao Yun, Jiaxing Zhang, Sheng Ye(叶升,通讯作者).Over-expression of IMPDH2 is associated with tumor progression and poor progno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m J Cancer Res 2018;8(8):1604-1614.(IF=4.737) 2、Yi Xu#, Zhousan Zheng#, Ying Gao#, Shiyu Duan, Cui Chen, Jian Rong, Kebing Wang,MiaoYun, Huiwen Weng, ShengYe*(叶升,共同通讯作者) & Jiaxing Zhang*. High expression of IMPDH2 is associated with aggressive features and poor prognosis of primary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Apr 7;7(1):745.(IF=4.122) 3、Ying Gao#, Mengping Zhang #, Zhousan Zheng#, Ying He #, Yujia Zhu, Quanyong Cheng, Jian Rong, Huiwen Weng, Cui Chen, Yi Xu, Miao Yun, Jiaxing Zhang* and Sheng Ye*(叶升,通讯作者). Over-expression of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4A2 correlates with tumor progression and poor prognosi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Oncotarget. 2017 Aug 24;8(44):77527-77539.(IF=5.168) 4、Zhang JX, Chen ZH, Xu Y, Chen JW, Weng HW, Yun M, Zheng ZS, Chen C, Wu BL, Li EM, Fu JH,Ye S(叶升,通讯作者), and Xie D. Downregulation of MicroRNA-644a Promotes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ggressiveness and Stem-cell-like Phenotype via Dysregulation of PITX2.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IF=8.738).2016 Jul 12. pii:clincanres.0414.2016. doi: 10.1158/1078-0432.CCR-16-0414.PMID: 27407092. 5、Xu Y, Rong J, Duan SY, Chen C, Li Y, Peng BG, Yi B,Zheng ZS, Gao Y, Wang KB, Yun M, Weng HW, Zhang JX, Ye S(叶升,通讯作者).High expression of GNA13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cientific Reports(IF=5.228). 6、Zhang JX, Yun M, Xu Y, Chen JW, Weng HW, Zheng ZS, Chen C, Xie D, YeS(叶升,通讯作者).GNA13 as a prognostic factor and mediator of gastric cancerprogression.Oncotarget(IF=6.359).2015......详情
  • 麦庆云(生殖医学中心)[]

    医生擅长

    生殖医学中心、不孕症、生殖内分泌。专注于辅助生育助孕临床治疗,对复杂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反复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等病例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郭群英[]

    医生擅长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和腹膜透析技术。 ...详情

    从业经历
    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腹膜透析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2001年获得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于瑞典卡洛林斯卡医学院肾脏病研究所进修。 论著:主持科研课题4项,其中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资金资助1项,霍英东基金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SCI收录论文7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进行论文宣读。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南粤优秀研究生”等荣誉。共指导硕士研究生1名。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