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军537医院(537医院)二级
537医院坐落在宝鸡市宝光路49号,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预约挂号
-
西安市东郊第一职工医院
西安市东郊第一职工医院,始建于1957年,属国家卫生部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是一所股份制非营利性综合性医院。<br> 西安市东郊第一职工医院编制床位201张,现有员工208人,其中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65人,设有临床、医技及辅助科室20余个。其中椎间盘病诊疗中心运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在西北地区处领先地位,病员辐射国内20多个省市。产妇婴中心有知名的专家坐诊、查房、诊治。急救中心以全新的服务理念方式全天24小时服务。血液净化中心开展肾衰病人血液透析10年,西北地区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泌尿外科将成为我院唯一能够完成嗜铬细胞瘤,膀胱全切、肾移植术的科室。 <br> 西安市东郊第一职工医院以精良的医术,全新的服务、合理化收费、优雅的环境、热情为广大患者服务。
预约挂号
-
西安市电力中心医院(西安电力中心医院)二级
西安电力中心医院是陕西省电力公司直属的二级甲等非盈利性医疗机构,主要承担着公司系统内职工和家属的医疗保健、健康查体、医疗科研等任务,同时向社会开放。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院以优良的设备、优质的服务、舒适的就医环境在西安地区和陕西电力系统赢得了较好的声誉。 伴随着新世纪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在现代社会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地利用起先进的传播媒介作好宣传工作,那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会变成“桃李不言,天下不闻”,“酒香不怕巷子深”也会开始害怕“巷子深”。因此,为了医院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为继续扩大我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和患者更好地互动、沟通,我院于2007年终于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网站。 西安电力中心医院网站的主要任务就是介绍医院的情况和各个科室工作,这主要包括于“医院简介”、“医院环境”、“特色科室”、“在线视频”等几个颇具特色的栏目里。此外,还包括学科方面的交流,有“医院动态”、“业界参考”和“新技术新项目”等;有关知识的宣教,有“今日问答”、“名医访谈”和“检查常识”;以及希望能为病患提供一些更便利的服务,有“导医搜索”和“就医指南”等,希望能减轻您首次前来就医的陌生感。
预约挂号
-
陕西省康复医院(陕西省博爱医院)二级
陕西省康复医院始建于1968年,直属于陕西省残联主管,系省属事业单位、国家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卫生部授予的“二级甲等医院”、“三级康复中心”和“爱婴医院”;全省首批省、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西安市城镇居民医疗定点医院;省、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直通车报销定点医院;陕西省工伤定点报销医院;西北五省(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康复研究治疗中心;全国仅有四家也是陕西省唯一一家三级康复中心;陕西省贫困儿童肢残矫治手术定点医院;省、市级文明单位;省卫生厅指定的接产医院;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公司定点医院;陕西中医学院、西安医学院教学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作医院。医院融医疗、教学、科研、残疾人康复、康复人才培训为一体,是陕西省唯一一所融医疗、康复于一体的医疗康复机构。 医院拥有固定资产1.35亿元,业务用房26500平方米,开放床位560张,开设业务科室30余个,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在职专业技术人员600余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学科带头人70余名,中级职称100余人。主要的临床(康复)科室有:成人康复一科、成人康复二科、儿童康复一科、儿童康复二科、儿科、妇产科、普外科(含烧伤病房)、骨外科、骨关节康复科、脊柱外科、脊髓损伤康复科、神经康复科、神经内科、老年康复科、眼耳鼻喉科、听力、视力康复科、内科、心肺康复科、神经外科、神经康复二科、泌尿微创外科、肿瘤康复科、口腔科、急诊科(120急救中心)、脊柱外科(截瘫康复科)、麻醉手术科等。主要医技科室有:功能科(彩色B超、电子胃肠镜、心电工作站等)、检验科、放射科、CT室、预防保健科、药械科、病理科等。医院将康复医学科、普外科、儿科、妇产科定为医院的重点学科;同时,还将白内障复明、康复评定、残疾评定、儿童康复、放射性粒子植入、烧伤治疗、肢残儿童矫治手术、儿保妇保列为医院的特色医疗业务。医院的康复业务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设备齐全。现已开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运动治疗、听力训练、康复评定等业务,承担着全省残疾人的康复训练、培训、科研等任务。医院同时还开展精神康复、语言障碍康复、弱智残疾儿童引导式训练康复、肢体残疾康复及残疾人用品用具研发工作;眼科还承担着全省复明扶贫任务,“复明一号”流动眼科医院在全省107个县市(区)巡回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每年完成白内障手术占全省各级各类医院白内障手术业务1/3以上,居全省各医院该项业务之首。 医院设备先进,现有全进口超级开放式核磁共振机、飞利浦16排螺旋CT机、高频数字拍片机、DR高频数字胃肠机、进口多维彩色B超4台、电子胃肠镜、腹腔镜、膀胱镜、气化电切镜、椎间盘镜、宫腔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双通道血流变分析仪、五分类血球检查仪、血气分析仪、十分类尿液分析仪、手术显微镜、阴道镜、超声白内障乳化治疗仪、尿动力检测系统、体外震波碎石等大中型先进检查治疗设备数百台(件),设备总值约4000余万元,完全可满足患者就诊就医需求。 近年来,医院的综合医疗及康复业务发展迅速。每年诊治出院病人达一万多人次,诊治门急诊病人达20多万人次。康复业务不论是康复设备还是康复技术均走在西北五省(区)前列,坚持经常性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等国内科研机构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每年有来自全国各地和西安地区西京医院、唐都医院、交大一、二附院、省医院、市中心医院、红会医院等三级医院手术后转来康复的患者近万余人在我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医院为我省残疾人康复事业及解决各地群众的就医需求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受到了中国残联和省政府、省残联、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医院已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颇具实力和影响的综合性医疗康复机构。医院将按照“康复促医疗,医疗带康复”和“立足医疗,做强康复”的办院方针,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宗旨带动医院全面发展,与社会各界共同铸造陕西省康复医院辉煌灿烂的明天。
预约挂号
-
西安市胸科医院(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西安结核病医院)三级甲等
西安市结核病医院始建于1953年,是西北地区实力最雄厚的一所国有非营利性三级甲等结核病医院。医院病床编制600张,设有结核内科、胸外科、中西医结合科、呼吸肿瘤科等10个临床科室和6个医技科室。主要收治各型肺结核、肺外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等)、胸部肿瘤、尘肺及其它疾病。尤其在肺叶切除术、难治性肺结核、胸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在省内外颇具影响。 西安市结核病医院医疗设施先进,主要有美国GE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型臂)、德国西门子螺旋CT、惠普GP-8500型彩超、日立130-850mA三床三球管遥控X光机、奥林帕斯纤维支气管镜及其成像系统、全自动血气分析仪、电子胸腔镜、全自动快速细菌检测仪、流式细胞仪、荧光支气管镜、肺功能仪等。医院技术精湛、专业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全国和省内外知名专家,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37人,中职技术人员123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培育和发扬了“勤谨仁和、精诚博新”的医院精神,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医德高尚、蜚声省内外的专家队伍。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和新技术、新业务,狠抓学科建设,引进运用了无痛纤支镜技术、胸腔镜技术、荧光纤支镜鉴别肺部肿瘤技术、介入技术等一批高新业务技术,提升了医疗技术水平,提高了确诊率、治愈率,形成了专科特色,结核内科和胸外科两个重点学科不断发展壮大,中西医结合和呼吸肿瘤科学科实力日益增强。大力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狠抓“三基三严”培训,落实各项核心制度,提高了基础管理、基础质量、基本技能、基本操作水平,加强了内涵建设,确保了医疗安全,维护了患者的核心权益。实施服务品牌战略,坚持“患者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切实落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各项措施,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深入进行行风建设,树立文明行医、规范执业的良好形象。 医院十分重视专业发展与技术进步,已有多项科研课题在市科委和省卫生厅立项,并先后领导参与全国性科研课题10余项。医院是卫生部结核病临床治疗研究中心科研协作副组长单位,西北、西南地区组长单位,是西安市科委、西安市卫生局和省卫生厅确定的结核病重点专科,是省市医保、合疗、居民医保定点单位。医院环境优美,被授予陕西省园林化医院和现实绿色单位。多年来曾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卫生部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西安市文明单位、西安地区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西安市结核病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健康服务的宗旨。在五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结核病诊治方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院职工愿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医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预约挂号
-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重庆市第一精神病医院)三级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又名:重庆市心理卫生中心)是国家省级医院,隶属重庆市卫生局。是全市唯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精神(心理)卫生防治专业机构。中心历史悠久,有两个院区,即金紫山院区(行政中心)、歌乐山院区。中心总占地11万㎡,绿化5万㎡。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绿色常青。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休养。中心编制床位1800张(目前开放床位1100张),职工767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0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68名,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50名。其中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2名,有任国家级杂志《中华精神科杂志》《重庆医学》等杂志的编委。中心专业技术雄厚,担负全市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的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及社区服务的指导任务;承担全市精神疾病的司法、劳动能力、伤残及等级的鉴定工作;同时牵头负责全市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全市精神卫生三级防治网的建立工作、重大突发事件心理救助任务。中心的精神病学科是我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心理科、精神疾病早期干预科、老年精神病科是全市特色专科。同时中心还挂牌有:重庆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重庆市医学心理咨询中心;重庆市精神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重庆市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重庆市心理卫生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686(重性精神病)项目办公室;重庆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市第三军医大学等院校的教学实习、见习基地。在科研及国际交流方面,中心每年承担市局级科研项目,并获奖项。从80年代起中心前身就是一所对外开放医院,时常接待国际学术交流团体和外宾,曾和加拿大的多伦多、美国的西雅图缔结友好城市进行学术交流。2002年开始与泰国精神卫生机构、台湾的专业学者友好互往,增进相互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已入选全国500家大型医院目录,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和声望。近几年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心的迁建纳入重庆市“十大”专科专病建设项目之一,目前由中央财政资金投建的《重性精神病综合大楼》在歌乐山院区已竣工投入使用。为了市精神卫生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市政府已决定中心实施改扩建项目,将全力打造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现**神卫生医疗机构。中心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全体“精卫人”正以全新的姿态,以创建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精神卫生中心为目标,不断进取,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精神卫生服务。
预约挂号
-
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二级
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是由始建于1911年的“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与始建于1952年的“重庆市江北区第一人民医院”在2010年12月借公立医院改革东风合并而成。新的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单位。 国家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中央编办确定的全国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直接联系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爱婴医院 重庆市对外交流医院重庆市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重庆医科大学教学医院重庆市“物价、计量”信得过医院首批医保及城乡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重庆市江北区西医药科、教、研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听力语言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重庆市江北区视力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重庆市江北区白内障复明工程定点医院重庆市“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手术定点医院重庆市江北区“征兵体检”指定医院重庆市江北区“中小学体检”指定医院重庆市江北区“高考体检”指定医院重庆市“特病鉴定”定点医院 担负着江北区主要医疗急救和医疗服务工作。医院占地21.2亩,业务用房面积为36608平方米,将新增业务用房面积10万平方米,病床达1200张。医院现有编制床位795张,开放床位545张。职能科室18个,临床医技科室34个。截止2017年1月,医院在职员工902人,其中高级职称86人、硕士、博士75人,中级职称184余人。年门诊量达50万人次,住院病人达3万人次。特色科室:重庆市首批医疗特色专科: 眼科 妇产科 耳鼻咽喉科 内分泌科重庆市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骨科专业 护理专业重庆市江北区医疗重点专科: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影像医学科 儿科重庆市江北区医疗重点学科:呼吸内科 神经外科 重症医学科 产科 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检验医学科骨科医院先后荣获2011年卫生部医院改革创新奖、卫生部“全国院务公开示范点”、重庆市现场医疗救援二等奖等荣誉称号等。 医院秉承“精医、求实、博爱、创新”院训,以“病人是中心、质量是核心、安全是准心、服务是重心、满意是开心”为办院宗旨,“立足江北,打造区域医疗中心”为愿景。
预约挂号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二级
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重庆市中毒控制中心、重庆市工业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其前身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卫生部直属医院。2001年,为加强预防和处置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抢险专业队伍建设,中共重庆市委批准在医院增设“重庆市中毒控制中心”,作为重庆市防病救灾、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处理体系重要组成部份,承担对“全市突发性中毒患者实施紧急抢救”的任务。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医院已成为一所集职业病防治及科研为一体,以公共突发性群体中毒救治为中心,以规范性社区医疗为基础的市级大型专科医院。并获得了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监护、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法定资质,也是职业病治疗、鉴定职业病、工伤康复的法定机构,通过了重庆市技监局的计量认证达标验收。目前是重庆市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目前唯一能完成以职业危害为诱因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的省级职业病防治机构,重点发展的科系有职业医学、职业性创伤外科、职业危害性优生优育妇产科、职业中毒性重症监护室、职业危害性老年疾病康复等科系。重点开展铅、汞、苯、锰、镉、有机化合物等各种职业性急、慢性金属中毒、矽尘肺病、职业性眼病、皮肤病、职业性耳聋、放射病等诊断、鉴定以及劳动卫生流行病的检查和环境生物检测。为了提高业务水平,医院与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职业病化学中毒控制所、辐射防治所、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及各省市职业病防治院(所)保持着紧密的合作,是重庆医科大学实习基地。被重庆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确定为重庆市工伤康复定点医院、医保定点医院。 医院地处重庆市南岸区,交通便利,就医环境良好。现有床位编制300张,在职职工406名、高级职称70余名、中级职称130余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6人。在学术骨干中,有中华预防医学会职业病专委会委员、自由基预防医学专委会委员、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理事、重庆市预防医学会理事、重庆市预防医学会职业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及常委、重庆市劳动保护学会职业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编委、《职业卫生与病伤杂志》副主编及编委、《现代医药杂志》编委、全国职业卫生专家库专家、重庆市毒性病理及职业病学术科学带头人。医院年门诊25万人次,住院治疗病人5000余人次,其中职业病门诊(含职业健康监护)1.5万余人次,职业病住院11000个床日。医院拥有包括16排螺旋CT、CRX线摄片系统、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脑电图仪、神经肌肉电图仪、进口原子吸收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在内的多种精良检测仪器。目前,医院在职业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透析、骨科疾病、儿科、产科、工伤康复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深受就医群众的好评。医院下属的南岸区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重庆市唯一一所由市级医疗机构举办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卫生部部领导及市、区领导曾多次视察该中心,2005年该中心被评为重庆市示范化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医院一直坚持“质优价廉”的服务理念。近年来重庆市卫生局公示的我市市级医疗机构病人费用负担情况中,门诊病人与住院病人均次费用都处于较低水平,为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作出了贡献。 受重庆市政府及市卫生局指派,医院先后完成了包括“开县天燃气井喷事件”、“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气泄漏事故”在内的数十起化学中毒医疗急救工作。受重庆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委托,医院先后制定了“重庆市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急救预案”、“重庆市职业中毒应急救治预案”、“突发化学中毒应急卫生救治队伍组建方案”、“核辐射控制及突发核辐射应急卫生救治队伍组建方案”、“毒鼠强中毒应急抢救预案”,为政府和卫生行管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参与完成了“重庆市工业50强职业卫生现状的调查”和“重庆市工业50强评选意见”(草案)的任务。受卫生部委托完成了国家“一氧化碳和氧化物救治方案”等多项技术,职业卫生标准的制定工作。 由于医院在重庆市防病救灾及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处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具备了较强的公共突发性群体中毒救治能力,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要求,2005年4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卫生部确定我院为国家二类化学中毒救治基地,即重庆市化学中毒救治基地;并按卫生部《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建设方案》予以实施建设,以进一步健全各种功能,为重庆经济建设发展发挥重要作用。2008年被重庆市政府、重庆市卫生局批准为“健康重庆”“建设的“十大公共医疗卫生中心”之一。 医院全体员工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仁爱、敬业、诚信、创新”的院训为准则,全心全意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为职业病的防治和实现“健康重庆”战略目标不懈努力。 特色服务: 健康体检(包括职...
预约挂号
-
吉林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
吉林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坐落于吉林市船营区昆明街73号,隶属于吉林市卫生局,始建于1956年8月,是集结核病预防、科研和治疗为一体的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承担吉林地区九个县(市)区451.6万人口的结核病防治及对基层结防机构的业务指导工作。所内下设10个业务科室和2个综合管理科室,并设有吉林省结核病细菌学重点研究室,为吉林省结核病防治重点专科单位。 2、人力资源:结防所现有在职职工13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1人,行政管理18人,工勤人员11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技师)12人,主管(治)医(技)师45人,初级人员39人。近十年来共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专业论文200篇,有10余项科研成果获市3等奖以上奖项。 3、单位职能:(1)、结核病预防与控制:实施辖区内的结核病预防控制规划及工作方案,组织落实《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工作,进行评价、检查和总结,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负责本地区结核病的监测,以及结核病疫情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组织指导辖区内结核病疫情调查和处置。对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开展结核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工作。(2)、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任务:承担和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任务;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专业队伍。(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制订辖区内结核病健康知识、行为基线调查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实施计划;组织本地健康教育策略预试验。 (4)、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对疑似结核病患者进行诊断,对重症结核病患者实施诊断,住院观察,并实施治疗。 (5)、结核病细菌学研究:内设吉林省结核病细菌学重点研究室,对结核菌及多耐药性结核菌作重点培养,及多种药物敏感试验,以服务于临床治疗。 (6)、负责本地区卡介苗接种工作的培训、卡介苗的调配、及市区新生儿的卡介苗接种工作。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