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区域:

全部

北京市 昆明市 上海市 武汉市 成都市 广州市 贵阳市 南京市 南昌市 西安市 天津市 沈阳市 济南市 郑州市 石家庄市 唐山市 秦皇岛市 邯郸市 邢台市 保定市 张家口市 承德市 沧州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太原市 大同市 呼和浩特市 乌海市 鄂尔多斯市 巴彦淖尔市 乌兰察布市 长春市 哈尔滨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扬州市 杭州市 宁波市 合肥市 福州市 泉州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长沙市 深圳市 汕头市 佛山市 湛江市 肇庆市 中山市 南宁市 柳州市 海口市 三亚市 重庆市 兰州市 西宁市
科室类型:
全部 妇科 男科 皮肤科 白癜风 生殖感染科 心脑血管 癫痫 肝病科 精神心理科 肿瘤科 泌尿外科 不孕不育 试管婴儿 产科 风湿免疫科 牛皮癣 眼科 骨科 胃肠科 肛肠科 神经外科 甲状腺科 耳鼻喉科 整形美容 消化科 性病科 中医科 妇产科

儿科

呼吸科 心内科 口腔 乳腺科 介入科 神经内科 普外科 周围血管科 心血管内科 胸外科 营养科 超声科 血液科 西医乳腺外科 西医妇科 内科 肾内科 腋臭科 外科 矫形外科 脑科 辅助生殖 干细胞 银屑病 其他科室
河南第二荣康医院(河南省第二荣康医院)

河南第二荣康医院(河南省第二荣康医院)二级

河南省第二荣康医院是省辖精神病专科医院,始建于1953年,占地近200亩,实开床位600余张。主要担负全省荣誉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人的收治任务。同时对社会全面开放。建院以来,医院建设飞速发展。在医、教、研以及规模、功能的综合实力方面,已经成为河南省精神疾病治疗的"龙头"医院之一。 河南省第二荣康医院现为全国十佳优抚医院,洛阳精神疾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同时也是洛阳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首批定点医院。 河南省第二荣康医院目前拥有先进的医疗检查和治疗仪器,采用化学药物、中西医结合、心理、工娱、康复等综合方案治疗精神疾病,尤其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精神病方面更具特色。率先在省内开设心理测验、心理咨询服务项目及心理咨询热线和神经症病区。在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院凭借民政优抚的雄厚实力,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合理用药,据实结算,限额收费。收费标准低于同类专科医院。 河南省第二荣康医院精神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现开设有 7 个精神科病区。拥有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 ,能够 快速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老年性精神病,器质性、症状性精神病,以及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癔病、抑郁性神经症等各种类型的神经症。同时也收治高血压、消化性溃疡、胃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脑血栓、癫痫、头痛等心身疾病。近年来,还对酒精依赖,药物依赖,毒品依赖病人开展戒断治疗,疗效显著。除传统的药物治疗外,还注重开展了心理治疗,根据病人的人格、症状、文化素质等不同情况给予心理疏导,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森田疗法,生物反馈等治疗。强调综合治疗,除症状消失外,还对恢复期病人实行各种康复训练治疗,促进病人学习、生活及工作能力的全面恢复,以便病人更好地回归社会。   河南省第二荣康医院环境优美、四季如春。病房整洁、舒适温馨,彩电、空调一应俱全。医护人员技术精湛,服务热情,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的病人是我们的服务准则。

预约挂号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甲中医医院。其前身为河南中医学院保健科,始建于1984年。1993年被省中医管理局批准为河南中医学院医院,1999年医院和河南中医学院针灸系“院系合一”,2003年1月医院更名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09年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列入全省首批三级中医医院规划设置单位,2011年4月,省中医局批准我院床位编制增加至1000张。2010年河南中医学院实现整体搬迁后,陆续将东明校区43.32亩土地及其附属6.1万㎡房屋交付三附院使用,为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和空间。2013年12月,医院从二级医院跨入三级医院的行列;2014年5月,顺利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甲等中医院”的评审,同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批准医院成为“三级甲等中医院”。2014年11月16日,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挂牌成立。这是医院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标志着三附院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医院现有职工1020人,正高级职称73人、副高级职称80人,中级职称179人,博士30人,硕士225人,国家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5人,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7人,河南省名中医7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等一批享有盛名的学者。逐渐形成了全国、省、市知名专家和院内老、中、青中医药人才梯队。老一辈专家如“国医大师”李振华、全国名老中医张磊、李发枝、门成福、孙六合等;中坚力量如“河南省名中医”李庆海、庞玉琴、孙玉信、李郑生、周友龙、周立华等,肿瘤科带头人王祥麒,针灸科、推拿科带头人周友龙等;更有一批有潜力、有动力的新生代中医骨干力量逐渐蓬勃发展起来。他们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轻灵效验,屡起沉疴,在中医内科、妇科、针灸、肿瘤、骨科等病症治疗上突出中医优势,法简效宏,颇有声望。医院占地面积28879.7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9240平方米。现开设临床科室27个,开设临床病区23个,医技科室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重点专科1个、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中医专科1个、重点中医专科项目建设单位4个(2015年新增肺病科、肛肠科、脑病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7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同时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河南省基地、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河南中医学院病理学临床教学科研基地。医院遵循“质量第一,病人至上”的办院宗旨,秉承“厚德和谐、精术敬业、承古拓新”的院训,推广“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突出中医特色、加强文化建设,以精益求精的技术,严格高效的管理,努力为给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 医院建设始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用快速的发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13年,我院委托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医院按照一次性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设计。未来医院将以“生态、绿色、以人为本”为设计理念,合理组织医疗空间,人车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尽可能缩短患者就医流线,为患者创造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就医环境,同时也为医护人员创造便捷、高效、舒适的工作环境。规划后,总建筑面积约为14.76万m2,拟建床位数1400张,医院功能、科室设置更为齐全,人才结构更为合理,医疗技术、科研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步建成中医药特色突出,重点专科很强,综合实力不弱,管理服务完善的现代化中医医院。附件1:部分中医药人才情况简介1、国医大师(1人):李振华2、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7人):门成福、王自平、李振华、孙六合、张磊、郑建民、侯士良3、河南省名中医(7人):李庆海、孙玉信、庞玉琴、周立华、周友龙、李郑生、蒋士卿4、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3人):孙玉信、崔书克、张国海5、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学术带头人(6人):李庆海、周友龙、王祥麒、孙玉信、高希言、王华兰6、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郑玉玲、李建生、张磊、门成福、郑建民、李发枝、唐宋、袁占盈、孙六合、王自平、候士良、刘茂林、吕海江、冯明清、和贵章、王国斌、刘永业、高希言、路枚附件2:重点专科、重点学科一览表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学科高希言推拿学科王华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针灸科周友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肝病科孙玉信肿瘤科郑玉玲(名誉)王祥麒心血管科李庆海附件3: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一览表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张 磊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孙玉信高体三名老中医药...

预约挂号
烟台芝罘医院(烟台芝罘医院)

烟台芝罘医院(烟台芝罘医院)二级

烟台市芝罘区整骨医院――烟台市黄务中心医院成立于1992年,位于烟台市南郊,地处机场路和五区连接路交汇处,位置优越,交通便利。1993年被评为部颁一级甲等医院,现为烟台市医疗保险、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及财产保险公司的定点医疗机构。   烟台芝罘医院设有整骨专科、外科、内科、脑血栓科、妇科、牙科、眼科、不孕不育诊疗中心、头发移植专科等科室。其中整骨、脑血栓科、不孕不育、头发移植为我院的特色专科。配有CT、彩超、摇篮遥控X光机,阿洛卡1100B超、血球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流变测试仪等大中型医疗检测设备二十余台件;专业技术人员中,博士(心血管专业)1人、大学本科以上技术人员达20余人。   烟台芝罘医院以市内大医院为依托,以特色专科为支柱,采用灵活多变的政策,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及时转变服务模式,以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优质服务赢得了广大居民的信任与支持,使医院不断发展与壮大。

预约挂号
烟台市中医医院

烟台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

烟台市中医医院,创建于1958年,现坐落于港城幸福区域。是一所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滨州医学院“临床中医教学基地”、国家级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省“西医学习中医”教学基地、山东省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是墨西哥州立大学学术合作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 医院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4亿元,在职职工605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141名,开放床位696张,设有27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17个行政科室和2所院外门诊部。医院管理先进,设备精良,拥有多种国内外一流医疗设备,引进国内领先的快速病理工作站,设有临方加工室,可制作散剂、蜜丸、水丸、膏药及中药茶饮、膏方等多种剂型。建有面积为1200平米的一流的制剂室,已研发剂型达20余个品种。医院名医荟萃,优势突出,拥有国家级、省市级名中医及指导老师近30名,各级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员近百名。设有全国名老中医齐鲁内科时病流派王新陆传承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陶凯传承工作室、省级名老中医王皓光工作室。拥有国家及省市院级重点名专科集群,其中肿瘤科、脾胃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颈肩腰腿痛科、肾病科、小儿科、妇产科、肺病科、骨伤科、护理学为省级重点专科,内分泌科、心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眼科、临床药学室为市级重点专科。中医药预防保健中心为省级预防保健中心,治未病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中医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医院具有独特的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特色优势,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消化病、呼吸病、风湿病、不孕不育症、小儿病、眼科疾病、骨科、外科疾病等的诊治方面处于全市领先水平。新成立的介入血管外科、脊柱微创外科、泌尿外科特聘知名专家为学科带头人,开展各类高难度手术,正成为本地区越来越有影响力的特色专科。医院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开展的针刺、灸法、中医外治、理疗等一百多种非药物疗法和中医护理项目,以及冬令膏方、四季药茶等项目,广受患者青睐。医院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有 40多项科研成果荣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在国家级及省级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1000多篇,出版医学专著100多部,获国家专利79项。2015年正式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与墨西哥、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机制。 近年来,医院坚持“中医优势、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向,实施“精品化”发展战略,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综合实力已居全省中医医院之前列。先后被评为“爱婴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重点发展中医医院”,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烟台市文明单位”“烟台市人民满意卫生服务窗口”“烟台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预约挂号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南院区)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南院区)三级甲等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始建于1860年,前身是法国天主教施医院,是国内最早的西医医院之一。2009年3月,经中法两国政府批准增加“烟台中法友谊医院”为医院第二名称,成为中法两国建交50多年来两国政府唯一批准的技术合作医院。2009年9月,烟台市职业病医院(肿瘤医院)、烟台市妇幼保健院整建制并入烟台山医院,现医院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急救、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同时是涉外定点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纳入滨州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管理。 医院设有33个党群行政职能科室,77个临床科室,25个医技科室;现有职工总数279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91人,正高职称107人,副高315人;编制床位2016张;年门诊量100万人次,出院病人8万余人次,年住院手术近4万人次。 医院现有三个院区,分别是位于莱山区科技大道的东院区、芝罘区解放路的北院区和机场路的南院区,总占地237.71亩,其中东院区占地180亩、北院区28.28亩、南院区29.43亩;总建筑面积30.37万平方米,其中东院区一期22.35万平方米、北院区6.1万平方米、南院区1.92万平方米。 医院拥有两千万元以上的设备4台(套),包括烟台市首台美国GE超高端256排CT,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全自动生化流水线和医科达医用直线加速器;拥有一千万元以上的设备十多台(套),包括全自动化学发光流水线,全自动血球流水线,全自动血凝流水线,智能化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全球三大知名品牌,GE、飞利浦、西门子的1.5T磁共振成像系统4台,飞利浦的128层CT和64排CT3台,第三代机器人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以及专用西门子三维C型臂等;拥有五百万元以上的设备多套,包括电子内窥镜系统,飞利浦、西门子、GE血管造影成像系统(DSA),气动物流传输系统,第二代机器人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等;拥有4D模拟定位机,彩色超声诊断系统,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双能骨密度检测仪,基因测序仪,椎间孔镜,普兰梅卡CBCT,超声碎石系统,冷冻消融仪,眩晕诊疗系统等一百万元以上的设备百余台(套)。 医院注重学科体系建设,从人才引进和培养、先进医疗设备配置、最新医疗技术开展、临床课题研究、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提升学科专业技术水平,取得了丰硕成果。骨科为山东省首批A级特色专科,骨科、康复医学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麻醉科、神经内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骨伤科、中医肿瘤科分别为省、市“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更年期保健、孕产期保健分别为省级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及特色专科建设单位,急诊科、呼吸科等31个学科专业为市级临床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业,烟台市骨与关节疾病临床医学中心、烟台市麻醉医学临床医学中心落户我院。骨科、肿瘤疾病、心血管疾病介入、神经内科、血液透析、康复、胸痛救治、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职业病等10个烟台市质控中心和烟台市抗癌协会、烟台市妇幼保健协会、烟台市健康管理协会挂靠我院。烟台市骨科医学中心、烟台市烟台山骨科研究所、烟台市烟台山慢病研究所设在我院。 烟台市骨科医学中心——骨科现有10个亚专业(创伤、脊柱、关节、手外、儿童、骨肿瘤、运动医学、骨伤和综合骨科、足踝、骨内)16个病区、660张编制床位、136名医师的规模,年手术量1.5万台。1999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与香港大学合作成立“山东烟台关节置换外科中心”,具有省髋、膝关节置换资质,开展脊柱颈椎高难度手术和处理复杂严重创伤能力。2016年7月完成山东首例骨科机器人手术,2017年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多适应证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研制”、获得国家工信部、卫计委两部委批准我院为“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21个创建单位之一,是唯一地市级医院,截至2021年5月份,共完成机器人手术1400余例。 省级创伤中心——2020年12月,医院顺利通过省级创伤中心的评审,借助医院骨科的强大实力,整合各相关科室的优势,救治流程日趋合理,救治水平稳步提高,目前在危重伤、多发伤、复合伤的救治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肿瘤医学中心——坚持精准医疗、多学科联合、规范诊疗,利用先进的诊疗设备和直线加速器等微创靶向肿瘤治疗全套设备、实现规范化、个性化治疗,对乳腺癌保乳、直肠癌保肛等治疗采取国际诊治理念和方法,优势突出。加盟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成立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开展低剂量胸部CT扫描及早期肺癌防治的研究工作;与上海肺科医院合作,形成长期人才培养机制;与法国南特癌症研究治疗中心达成技术合作协议,聘请专家开展远程会诊、多学科讨论;与法国巴黎居里研究所达成一致,定期安排人员进修学习。 胸痛中心——成为全国首批通过美国心血管患者管理协会和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双认证中心,山东省首家的胸痛救治暨培训示范基地,2016年11月我院通过冷冻球囊...

预约挂号
烟台市口腔医院(烟台口腔医院)

烟台市口腔医院(烟台口腔医院)三级

烟台市口腔医院始建于1952年,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在一代又一代烟台口腔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下,烟台市口腔医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拥有一座七层主楼,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固定资产2300万元,设有十大临床专业科室,有各类口腔综合治疗椅位100余台,年门诊量15万人次。同时,设有开发区分院和烟大门诊部。   烟台市口腔医院现已发展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设备最精、技术领先的口腔专科医院之一,是烟台市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社会防治于一体的地市级口腔专科医院,是滨州医学院附属烟台口腔医院,也是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教学医院。多年来,医院还承担着青岛卫校、枣庄卫校、烟台护校、芝罘卫校等医学专科学校的口腔基础教学及临床带教任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口腔专业人才,为烟台乃至整个胶东地区的口腔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   在柳忠豪院长和孙雅宾书记的领导下,烟台市口腔医院坚持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断探索创新道路,努力在开拓思路上下功夫,做文章,工作中实现了“三个创新”。创新服务模式:以满足群众和社会的医疗卫生需求为目标,建立了多层次立体化口腔医疗服务体系,设立了惠民门诊、普通门诊、特需门诊,满足了不同社会层次的需求。创新技术优势:时刻跟踪国内、国外最新技术动态,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显微根管治疗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成功开展为我院在山东省确立了技术领先的地位,“笑气镇静仪”结合无痛局部麻醉技术使口腔无痛治疗得以实现,又开省内“口腔舒适治疗”的先河;与滨州医学院强强联合,提高医院临床技术水平和临床带教能力,整体医疗水平有大的突破。创新发展理念:建立了由上而下的教育机制,加强员工主人翁意识教育,强化团队意识,努力构建有学习力、创新力、凝聚力、竞争力的高绩效团队。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和终结处理制度,把“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作为基本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进一步体现人性化温馨服务。改善服务态度,不断完善服务规范、电话回访制,实现医疗纠纷“零投诉”、医德医风“零缺陷”、医患关系“零距离”。

预约挂号
济宁肿瘤医院

济宁肿瘤医院二级

  济宁市肿瘤医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是一所集医疗、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专科医院,也是鲁西南地区建院最早、规模最大的肿瘤专科医院。始建于1989年,占地面积2331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编制床位218张,设有17个临床、医技科室;建有济宁市肿瘤防治研究中心、济宁市肝癌研究所、济宁市癌症康复俱乐部等临床科研与康复机构。<br>   医院拥有电子直线加速器、美国产SPECT、遥控铱-192后装治疗机、美国产体部X-刀、500mA遥控X光机 、意大利进口彩超、日立多排螺旋CT、高频电刀、C型臂、模拟定位机、体外高频热疗机、双频微波热疗机、红外线乳腺透照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甲功测量仪等设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肿瘤诊治系统。<br>   在临床治疗上,可对各系统肿瘤施以手术、放疗(X—刀、适形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中医中药、介入治疗、热疗、同位素治疗等规范化的综合治疗。并率先在鲁西南地区开展了同位素治疗骨转移、生物免疫治疗、碘-131治疗甲亢、X-刀、调强适形放疗等新技术。其中,碘-131治疗甲亢、生物免疫治疗、肝癌的早期筛查、肿瘤的药敏实验、同位素治疗骨转移、平阳霉素治疗小儿血管瘤等项目均填补了山东省内空白。<br>   医院曾先后获得了济宁市青年文明号、济宁市绿化先进单位、济宁市花园式单位、济宁市消费者满意单位、放射卫生防护先进单位、淮海经济区优秀医院、山东省百佳医院等称号。并被定位为济宁市、县两级新农合及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济宁市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定点医院、济宁市慈善定点医院、济宁市肿瘤普查定点医院等。

预约挂号
济宁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济宁中区妇幼保健院)

济宁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济宁中区妇幼保健院)二级

济宁中区妇幼保健院建于1953年,隶属济宁市中区卫生局,承担济宁市城区母婴保健、婚姻保健、计生指导、妇幼信息管理等多项公共卫生任务。5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下,医院日益发展完善,目前已成为鲁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服务功能齐全,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县(区)级妇幼专科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院方向,认真落实面向基层、面向群体、预防为主、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全院干部职工更新观念、转变作风,主动应对市场经济新形势的挑战。我们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传统的防保阵地开展临床业务。实施“科技兴院”战略,不断加大人才智力和硬件投入,着力培植社会急需以及有潜在需求的妇幼特色专科,服务领域日益拓宽,形成了保健与临床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社会效益、技术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局面。 济宁中区妇幼保健院占地面积15.2亩,业务用房2万平方米。2006年1月,新建现代化病房楼正式启用,标志着我院综合实力达到一个新水平。医院现有在职职工229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94人,其中高级职称占8%,中级职称占36%。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水、电、暖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通过内部计算机网络已经实现了医院信息数字化管理。 济宁中区妇幼保健院设有预防保健中心、妇科、产科、儿科、乳腺科、生殖医学科、儿童康复中心、内科、检验科、影像科、病理科等18个业务科室。配备有CT、彩超、500毫安X光机、钼靶乳腺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基因扩增仪、血凝仪、宫腔镜、腹腔镜、电子阴道镜、胎儿监护仪、红外幅射抢救台、婴儿氧舱、二氧化碳孵箱、聚焦超声刀、乳腺微创手术系统、电动产床等诊疗设备100余台(套)。开放病床220张。年门诊量16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8900人次,年接产新生儿5400余例。独立开展妇科、产科、乳腺外科手术3500余例。每年为6万余妇女儿童进行健康查体。 妇科内镜诊断治疗、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不孕不育症治疗、乳腺癌早期诊断等重点学科诊疗技术已达到本市同专业先进水平。儿童康复中心开展的脑瘫儿早期筛查与康复训练,中枢协调障碍治愈率达90%;对多动症、自闭症、感觉统合失调等患儿开展的行为、语言、心理矫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医院经营管理中,我们准确把握市场定位,注重医德医风建设,倡导人文关怀精神,不断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措施,规范收费、让利于民,使广大群众看得起病,吃得起药,切实维护了患者的健康权益,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预约挂号
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兖州市中医院)

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兖州市中医院)二级

兖州市中医院位居环境优美的少陵公园南邻,为原市中医院和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0年10月整合而成的一所以中医药为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急救于一体,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新型的中医医院。医院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480张,有在职职工500余人。医院拥有磁共振、螺旋CT机、DR拍片机、数字化胃肠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仪、电解质、尿液分析仪、耳鼻喉、胃、肠、腹腔、气管等一系列电子内窥镜、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眼科超声乳化治疗仪等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及治疗仪器,固定资产1.8亿元。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经验丰富的专家为主导,以高学历、高层次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主体的专业技术队伍,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30余人。现设有临床医技科室33个,有省级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4个,建有名老中医工作室,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肿瘤、脑病、康复、骨伤等学科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医院还着力打造了肿瘤靶向微创综合治疗中心、康复理疗中心、新生儿监护中心等适应医院学科发展的诊疗项目,使相关领域疾病的诊疗技术始终处于国内先进水平。2012年完成门诊量24万多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万多人次,分别较上年度同期增长16%和21%,而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下降了25%之多,总体业务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工作量和业务收入在济宁市中医院系统中均居第一位,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医院迈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医院秉承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打造了国内一流的一体化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实现诊疗全过程无纸化,患者凭一张就诊一卡通,就可以在院内完成全部诊疗活动;医师无论身处何地,凭借互联网即可处理医嘱,关照病人。  自2010年年底,医院在全国率先取消医保、新农合病人住院押金制度,实施了“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实现了医改的“重大突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赞同,引发全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单位的广泛关注,成为2011年以来全国热议的重要医改话题, “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被称为“兖州模式”,目前在全省得到全面推广,并逐步复制到全国各地医院,成为一项普惠于民的医改新举措,得到中央及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齐鲁先锋基层党组织”、“山东省医院经济管理先进单位”、“济宁市卫生工作创新奖”、“济宁市实施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工作先进单位”、“济宁市医疗管理先进单位”、“兖州市社会管理创新突出贡献奖”等众多荣誉称号。

预约挂号
潍坊市皮肤病防治所

潍坊市皮肤病防治所三级甲等

  潍坊市第五人民医院(潍坊市皮肤病医院、潍坊市皮肤病防治所)位于潍坊市北海路199号,新院占地面积2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8000余平方米。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13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占43%。医院开放床位100张,每年接诊皮肤病、性病患者10万余人次。是目前我市惟一集社会防治、门诊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专业指导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专科医院。   潍坊市第五人民医院前身为1955年成立的昌潍地区卫生防疫站皮防科,隶属地区卫生局。1984年1月,潍坊地区卫生防疫站皮防科与潍坊市皮肤病防治站合并,组建为潍坊市皮肤病防治站。   潍坊市第五人民医院1987年3月,经市编委批准更名为潍坊市皮肤病防治所。1996年4月,市编委批准加挂潍坊市皮肤病医院。 2002年7月,经市卫生局批准加挂潍坊市第五人民医院。1998年6月,潍坊市人民政府批准征地20000平方米,在潍坊市北海路199号新建8300平方米综合门诊大楼。   潍坊市第五人民医院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围绕系统化大众卫生的发展思路和“大专科”和“小综合”的发展方向,确立了“以科技为先导,中西医结合为方向,专科专院建设为重点”发展战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树立大质量观,全面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意识、规则意识和服务水平,推动全院工作向质量效益性转变,全面提升整体服务质量,为人民健康服务,构筑起了品牌医院的形象。医院结合社会群众的需求和皮防专业工作特点,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质量建设两大重点,不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医院的服务功能、医疗水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潍坊市第五人民医院千方百计加大投入,营造一流服务环境。抓好门诊基础建设工作,积极转换管理机制,按照当前医疗机构当前新的管理模式指导工作,门诊服务格式实现了根本性转变、为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在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下,一手抓住医疗质量服务主线不放松,一手打造医院硬件不停步。加大了单位内部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新建的综合门诊楼8000余平方米已投入使用。   潍坊市第五人民医院除了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还引进了许多皮肤科专用医疗设备。近几年投资数百万元,新购置了UV系列光疗机、血液磁极化治疗机、内生场热疗机、前列腺射频治疗机、数码电子阴道镜、全数字化彩色超生诊断仪、数字遥控诊断X射线机等大型专业医疗设备,不但扩展了医疗服务范围,而且提高了医院诊疗技术的含金量。谁赢得了消费者,谁就赢得了市场。换言之,谁赢得了患者,谁就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医院生存、发展得空间。如何赢得患者?皮肤病医院得回答是:不但要保持在技术和专业设备上得一流,更要做到服务和环境得一流。   潍坊市第五人民医院投资在互联网上开通了皮肤病专科网站——开设医院简介、健康园地、信息服务等栏目,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随时为登录网站的求医问药者释疑解难。   潍坊市第五人民医院想尽一切办法改善患者的住院条件,新建病房设有六套高级单人病房,内设彩电、电话、热水器等,二十套带有海尔无菌卫浴室的标准间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样的病房条件在全国同级别的专科医院也是首屈一指的。   潍坊市第五人民医院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活动,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得以大幅提升。在温馨的氛围中,医院真正成为“患者之家”。   潍坊市第五人民医院坚持“质量兴院”的办院宗旨,院内学科设置齐全,综合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尤其对皮肤病疑难病症的处理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声誉,成为潍坊市皮肤病性病学专业教学基地、麻风病防治技术指导中心、性传播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项目省级培训中心。医院实施了“名医”“名护”“名药”战略,为服务患者注入活力;投资建立了符合GMP标准的自制剂车间,可生产30多种自制剂,其中以中药槐香乌蛇冲剂、白癜灵冲剂、养血生发丸等一批具有特殊疗效的自制剂已成为院内的拳头产品,而中药自制剂“槐香乌蛇冲剂”治疗银屑病、“白癜风冲剂”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科研项目,经20多万人的临床观察,已经通过专家评审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百万级净化实验室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为临床诊断、教学科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潍坊市第五人民医院截止2005年底,医疗业务收入每年以60%增长速度递增。每年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1-2项。皮肤病、性病、麻风病、真菌病研究成为市卫生局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在感染性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美容性皮肤病等研究方面逐步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图书馆藏有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期刊60余种,外文期刊20余种,图书16000余册,并提供电子阅览及国内外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服务。   潍坊市第五人民医院以质量为内涵的全程服务,使潍坊市皮肤病医院走上了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之路。强化搞活内部管理,整合优良人力资源...

预约挂号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