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名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始建于1910年,坐落在南海之滨、珠江之畔的南国花城——广州。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精神,中山一院现已发展为一家位于国内一流前列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百年老院,立院为公。中山一院由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发展而来,自创立之初就带有深深的公益烙印。百十年来,数更其名,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却赓续不绝。 医院现由院本部、东院和南沙医院组成,托管惠亚医院,入选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委省共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联合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蝉联2018、2019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第六、华南第一,最新公布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为A++。 医院专业学科齐全,综合实力雄厚,拥有肾内科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重症医学科等2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0.5‰做出重要贡献。当前,医院正朝着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医学中心”努力奋斗。 仁心仁术,医病医身。作为华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院始终引领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自1965年实施国内首例断趾再植手术以来,医院在医疗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成功开展包括国内首例肾移植手术;世界第八例、中国第一例连体婴分离手术;国内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全国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首例多器官移植手术。2017年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引领全球器官移植进入“热移植时代”,并代表中国首次荣获2020年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特等奖,近5年医院共开展新技术370项。自主研发国内首台体外反搏装置(1973年)和全球第二、中国首个去细胞神经移植材料“神桥”,打破国外技术与市场垄断,实现“中国智造”。牵头制定中国第一个重症医学指南、第一部《ICU诊疗指引与管理规范》,在全球率先开展脓毒症免疫研究与治疗,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从35%降低到26%。医院疑难重症诊治能力不断提升,四级手术占比39.4%。 医院紧紧围绕大平台、大团队和大项目,瞄准世界医学发展前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医疗技术创新硕果累累。 医院现有国家人体器官移植和医疗大数据中心等24个省部级以上平台,拥有湾区唯一、国内医疗机构首个无菌动物平台;拥有达芬奇机器人、高端双源CT、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医用直线加速器(LA)、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系统(PET-CT)等大批世界先进型号高端医疗设备;拥有世界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体外反博治疗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世界前三、亚太区第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中心、国际体外反博研究中心、亚太地区无创通气治疗与培训中心等社会医疗组织在此设立;牵头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与课题、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30项;主办《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血管外科杂志》《影像医学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现代临床护理》《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等9个国内知名医学期刊,引领医学科学研究。 涵英哺华,毓仁作圣。医院聚集了一批既有好技术又有好思想的好医生,医者,师也,名医名家育医造才,声教讫于四海,铸就了中山医金字招牌。 1960年代,八大国家一级教授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在此行医执教。其中,著名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消灭了血吸虫病,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三次接见。八大一级教授之后,医院拥有一大批医学领军人才,包括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3人次,中华医学会现任主委4人,副主委4人,广东省医学会现任主委14人,副主委57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拥有博士生导师293人、硕士生导师567人,拥有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临床教师团队(全国3个入选的临床医学教师团队之一);拥有首位荣获欧洲医学教育联盟Honorary Fellowship奖项的中国专家。 医院现有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8个,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8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1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6个、省部级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基地17个、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及香港外科学院培训基地1个。截至目前,医院已为国家培养博士2348名,硕士3921名,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23600余名。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医院心系援藏、援疆、帮扶基层,在重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国家队”作用,并为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无私奉献。 在国家卫健委支持下,医院牵头建立覆盖全国250余家医疗机构的全国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建立覆盖29个......[详细]
联系电话

020-87755766,020-87332200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

医生团队
  • 王天宝[]

    医生擅长

    胃癌、结直肠癌、习惯性便秘、肛肠疾病、各种腹壁疝及腹膜后肿瘤的诊治。已开展的手术:胃癌根治术、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结肠癌根治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全结肠切除术、腹膜后肿瘤根治性切除术、肛肠疾病的手术、各种疝修补术以及习惯性便秘的综合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研究方向: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及腹膜后肿瘤的诊治。深知自己担负着患者全家幸福重任;秉承仁心仁术、与时偕行与自强不息的行医理念;做一名让社会放心的合格医生。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1989-1994年;青岛医学院临床营养系医学学士学位;1996-1999年;青岛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学位;1999-2002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后研究员;2004-2009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至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主持教育部、卫生部、广东省科技厅及中山大学等课题7项;参与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75篇;其中SCI论文7篇。主编专著4部;参编专著3部。 ...详情
  • 朱晓峰[]

    医生擅长

    腹部器官簇移植、亲体小肠移植、肝移植加胰十二指肠移植等移植高难度手术 ...详情

    从业经历
    朱晓峰,男,主任医师,教授,科室副主任,博士导师,医学博士,从事临床普通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23年,1994年赴德国基尔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从事临床肝移植博士后研究二年。 医疗专长 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普通外科包括肝胆外科、胃肠外科临床工作,能完成普外科常见病的诊治及各种高难度手术。1991年起从事器官移植,至今已施行肝脏移植1000多例, 其中本人主刀600多例。完成的主要手术方式有经典式、背驮式、改良背驮式、减体积及小儿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等,成功施行亚洲首例上腹部器官族移植(已完成13例)、亚洲首例肝脏小肠联合移植、国内首例二肝三受肝移植,国内首例肝移植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母子间亲体小肠移植、华南地区首例活体右半肝移植(带肝中静脉)、国内首例肝段移植,中山大学首例胰肾联合移植(已完成16例)等。经过长期实践,掌握了临床器官移植的各种处理方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上述成绩已获国家及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主要研究方向 肝脏移植、腹部多器官移植、胰肾联合移植、移植免疫耐受 社会兼职 世界肝移植学会会员,国际消化外科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育部及广东省科技评审专家,广东省肝病学会器官移植专业组副主委、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委,广东省卫生厅人体器官移植临床应用委员会秘书,广东省器官移植学会常委等。 获奖情况 “供体移植抗原与毒素连接物对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获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原位肝移植的系列研究” 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广东省及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腹部器官移植的技术创新及基础研究”获2009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腹部器官簇移植及器官联合移植的基础与研究”201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论著 在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 专著 副主编国内首部肝移植专著《肝脏移植的理论与实践》,主编国内首部多器官移植专著《多器官移植与器官簇移植》(2009年,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2011主编国内首部多器官移植护理专著《器官移植临床护理学》。 ...详情
  • 陈东[]

    医生擅长

    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曾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担任访问学者工作一年半。自博士毕业以来留院工作,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工作近15年。 1 擅长肝癌,胰腺癌,胆管癌,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肝胆胰脾外科的复杂病、疑难病、围手术期处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2 独立实施肝后下腔静脉阻断肝切除,右半肝切除,胰腺巨大肿物切除等高难度肝胆胰手术。提倡开放与“微创”手术结合处理专科疾病,熟悉腹腔镜肝切除,胰体尾切除,脾切除以及胆道镜手术。 3 临床工作思路着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与肿瘤科、放射科、介入科、放疗科交流、沟通充分,对于肝癌、胰腺癌、胆管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药物治疗有深入的认识和一定的经验。 ...详情

    从业经历
    研究方向:1 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机制研究;2 胆管癌临床研究;3 外科教学研究 在EJSO,BJS,Sci Rep,BMC Cancer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著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省自然基金共3项,获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基金及奖励多项。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1部。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1997.9-2002.7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硕士本科阶段 2002.9-2004.7 中山大学,外科学,七年制硕士 2004.9-2007.7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学,博士 2017.9-2019.2 美国麻省大学哈佛总院,访问学者 研究、工作经历: 2007/07-2010/1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住院医师 2010/12-2013/1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讲师 2013/12-2019/1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胆胰)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2014/6-2014/12 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口支援),院长助理,普外科副主任 2019/12-至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胆胰外科,主任医师 社会兼职: 1.2018年获胡润百富—平安中国好医生称号 2.中国医师协会胆道外科青年委员会委员 3.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4.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5.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分会胆道学组委员 6.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分会脾脏与门静脉高压症学组委员 7.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委员 8.广东省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委常委 9.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门静脉高压症管理分会常委 10.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胰腺疾病专委会常委 11.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杂志编委。 论著: (一)第一作者/通讯 1.Chen D, Zhao P, Li SQ, Xiao WK, Yin XY, Peng BG, Liang LJ. Prognostic impact of pERK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treated with sorafenib. Eur J Surg Oncol, 2013,39(9):974-980. (IF=3.379) 2.Chen W, Xiao W, Zhang K, Yin X, Lai J, Chen D. Activation of c-Jun predicts a poor response to sorafenib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eliminary Clinical Evidence. Sci Rep, 2016, Mar 11; 6:22976. Doi:10.1038/srep22976. (IF=4.011,corresponding author) (二)共同第一作者 3.Wei-Kai Xiao, Dong Chen, Shao-Qiang Li*, Shun-Jun Fu, Bao-gang Peng, Li-jian Liang.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meta-analysis. BMC Cancer,doi:10.1186/1471-14-117, 2014(IF=2.933,co-author) 4.Xiao WK, Chen D, Hu AB, Peng BG, Guo YZ, Fu SJ, Liang LJ, Li SQ*, Radiofrequency-assisted versus clamp-crush liver res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Surg Res, 2014,187(2): 471-83.(IF=1.872,co-author) 5.Hu ZC, Chen D, Guo D, Liang YY, Zhang J, Zhu JY, Tang B.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autologous skin cell suspension combined with skin grafting for chronic wounds. Br J Surg, 2015, 102(2):e117-23. Doi:10.1002/bjs.9688. (IF=5.572,co-author) (三)第二作者 6.Wang XY, Chen D, Zhang XS, Chen ZF, Hu AB. Value of......详情
  • 妇科术后随访专科[]

    医生擅长

    妇科术后随访专科门诊专注于对妇科术后患者提供围手术期的后续服务,并结合网络医疗平台为患者提供远程咨询服务及相应指导。具体业务范围,详见简介 ...详情

    从业经历
    妇科术后随访专科门诊专注于对妇科术后患者提供围手术期的后续服务,并结合网络医疗平台为患者提供远程咨询服务及相应指导。具体业务范围如下:1. 为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滋养叶细胞肿瘤等)术后患者提供定期复查帮助;2. 为宫腔镜下各类电切术后患者提供取宫腔球囊、指导术后药物治疗帮助;3. 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提供使用GnRH-a及避孕药物等治疗帮助;4. 为不孕症及宫外孕、输卵管复通术后患者提供输卵管通液术治疗;5. 为各类术后带尿管出院患者提供尿管拆除,测残余尿及相关指导,6. 为术后患者提供伤口拆线、换药、拔钉等治疗;7. 为各类术后患者感染阴道炎症、泌尿等炎症提供用药指导;8. 为孕期宫颈环扎术后患者提供安胎治疗和早孕检查指导;9. 为宫颈锥切术后患者提供宫颈创面出血治疗指导;10. 通过网络平台为各类手术患者发送病理结果、分析、解释病理结果及交待术后复查时间和内容等。 ...详情
  • 疝与腹璧外科医生[]

    医生擅长

    疝与腹璧外科 ...详情

    从业经历
    疝与腹璧外科 ...详情
  • 刘庆华[]

    医生擅长

    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慢性肾脏病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等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技术。 ...详情

    从业经历
    刘庆华,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广东省肾脏病医师协会委员兼秘书。1999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内科肾脏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及腹膜透析技术。 论著: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多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如下: 1.A Crosstalk between the Smad and JNK Signaling in the TGF-β-Induced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Rat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PLoSOne. 2012; 7(2): e32009 2. High prevalence andassociated risk factors for impaired renal function and urinary abnormalitiesin a rural adult population from southern China. PLoS One.2012; 7(10): e47100 3. Gender Difference in the Association ofHyperuricemia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Southern China. Kidney & BloodPress Res. 2012; 36(1):98-106. 4.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population study inthe Tibetan population. Nephrol DialTransplant. 2011; 26: 1592-9. 5.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 induces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byactivating the JNK-Smad3 pathway in rat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PeritDial Int. 2008; 28: S88-95.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 1. 第三届国际腹膜透析亚洲会议(ACM-ISPD),优秀论文奖,2007-11-8(日本广岛) 2. 2010年亚太肾脏病年会(APCN 2010),最佳论文奖,2010-06-05(韩国首尔) 3. 2008年度广东省“南粤优秀博士研究生”。 4. 2004年度广东省“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5. 2005年度广东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详情
  • 血液专科医生[]

    医生擅长

    血液专科 ...详情

    从业经历
    血液专科 ...详情
  • 梁孟亚[]

    医生擅长

    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返流,二尖瓣狭窄,二尖瓣返流,感染性心内膜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瘤。 ...详情

    从业经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二科副主任医师,2003年6月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年6月获医学硕士学位,2014年6月获博士学位。2006年6月进入中山一院心脏外科进行临床医教研工作。工作期间参与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置换及冠脉搭桥心脏手术超过1500例,对冠脉搭桥、心脏瓣膜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及术后重症监护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任职期间获得2012及2013年中山一院优秀员工奖。已发表英文SCI论文十余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基金2项,参与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8项。曾于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年会等多个学术会议上作专题发言。研究方向:冠心病外科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1998/09-2003/06,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2003/09-2006/06,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学硕士研究生2006/06-2010/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住院医师2011/09-2014/06,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博士研究生2011/01-2015/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心脏外科/心外二科,主治医师2016/01至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心脏外科/心外二科,副主任医师社会兼职:无论著·LiangMY,TangZX,ChenGX,RongJ,YaoJP,ChenZ,WuZK*.IsSelectiveAntegradeCerebralPerfusionSuperiortoRetrogradeCerebralPerfusionforBrainProtectionDuringDeepHypothermicCirculatoryArrest?MetabolicEvidenceFromMicrodialysis.CriticalCareMedicine.CritCareMed.2014May;42(5):e319-28.·LiangMY,YaoJP,WangZP,etal.SurgicalTechniqueforAorticRegurgitationAttributabletoBehcet’sDisease:ModifiedAorticValveReplacementwithReinforcementoftheAorticWall.EurJCardiothoracSurg.2012Mar;41(3):647-8.·LiangMY,ChenGX,TangZX,RongJ,YaoJP,ChenZ,WuZK*.RetrogradeCerebralPerfusionResultsinBetterPerfusiontotheStriatumthantheCerebralCortexduringDeepHypothermicCirculatoryArrest:aMicrodialysisStudy.ArtificialOrgans.doi:10.1111/aor.12551·XiaoYL,LiangMY,PengS,ZhangN,ChenMH.TailoredtherapyfortherefractoryGERDpatientsbycombinedmultichannelintraluminalimpedance-pHmonitoring.JGastroenterolHepatol.2015Jul23.doi:10.1111/jgh.13049.[Epubaheadofprint]·LinWB,LiangMY,ChenGX,YangX,QinH,YaoJP,FengKN,WuZK.MicroRNAprofilingoftheintestineduringhypothermiccirculatoryarrestinswine.WorldJGastroenterol.2015Feb21;21(7):2183-90.doi:10.3748/wjg.v21.i7.2183.(if2.369;150)·TangZX,ChenGX,LiangMY,RongJ,YaoJP,YangX,WuZK.SelectiveantegradecerebralperfusionattenuatingtheTLR4/NF-κBpathwayduringdeephypothermiacirculatoryarrestinapigmodel.Cardiology.2014;128(3):243-50.(if2.177;120)·TangB,ChenGX,LiangMY,YaoJP,WuZK.Ellagicacidpreventsmonocrotaline-inducedpulmonaryarteryhyperten......详情
  • 周鸿雁[]

    医生擅长

    熟悉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病、危重病和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擅长诊治神经系统危重症,包括重症脑血管病、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静脉窦血栓、颅内感染、自身免疫性脑炎、肌无力危象、各种原因所致意识障碍等,对于重症脑血管病的监护、治疗等有自己的特长,对于合理使用呼吸机及序贯性脱机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详情

    从业经历
    医疗特长:熟悉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病、危重病和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擅长诊治神经系统危重症,包括重症脑血管病、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静脉窦血栓、颅内感染、自身免疫性脑炎、肌无力危象、各种原因所致意识障碍等,对于重症脑血管病的监护、治疗等有自己的特长,对于合理使用呼吸机及序贯性脱机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研究方向: 神经危重症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帕金森病的机制研究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1998/09-2003/06,中山大学北校区临床医学,获学士学位,2006/09-2011/06,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2006/09-2014/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ICU, 住院医师2015/01-2016/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ICU, 主治医师2017/01至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ICU, 副主任医师社会兼职: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神经营养学组秘书论著:(1). Zhou Hongyan#, Li Jie#, Zhang Zhanqiang, et al. RING1 and YY1 binding protein suppresses breast cancer growth and metasta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 2016 Dec;49(6):2442-2452.(2).Zhou Hongyan#, Wei Jinhuan #, Dai Qiangsheng, Wang Liping,Luo Junhang, Cheang Tuckyun*, Wang Shenming*, CaCO?/CaIP?composite nanoparticles effectively deliver AKT1 small interfering RNA to inhibit human breast cancer grow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2015 7(10):4255-4266.(3). Dai Qiangsheng#, Zhou Hongyan#, Wu Zhuanghong, Long Jianting, Shao Nan, Cheang Tuckyun*, Wang Shenming*, Osterix transcriptional factor is involved in the metastasis of human breast cancers, Oncology Letters, 2015,10(3):1870-1874.(4). Liao Huanquan#, Zhou Hongyan#, Ling Chen*, Severe Generalized Spinal Cord Atrophy and Marfan Syndrome: A Case Report, Open Access Library Journal,2015, DOI: 10.4236/oalib.1102165.(5). Liao Huanquan#, Zhou Hongyan#, Ling Chen*, Anti N-Methyl-D-Aspartate (NMDA) Receptor Encephalitis with Frustrated Diagnosis Course: A Case Report. World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5,5, 334-338.(6). Zhou, Hongyan#, Shen, Cunzhou#, Chen, Jie, Qian, Hao,Zheng, Yifan, Liu, Yanmei, Xian, Wenbiao, Pei, Zhong, Chen, Ling*, Tremor and clinical fluctuation are related to sleep disorder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 2014,3(21). DOI: 10.1186/2047-9158-3-21.(7). 周鸿雁,冼文彪,陈玲,范玉华,梁秀龄,裴中,曾进胜*, 早期颅脑影像学改变在缺氧缺血性脑病远期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 7(03), 154-160(8). Zhou, Hongyan, Chen, Jie, Lu, Xilin, Shen, Cunzhou, Zeng, Jinsheng, Chen, Ling*, Pei, Zh......详情
  • 王锦辉[]

    医生擅长

    对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均有丰富诊疗经验,尤其擅长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尤其是消化道(食管,胃)早癌、消化道粘膜下肿瘤(间质瘤/平滑肌瘤),贲门失驰缓症,消化道狭窄,结肠息肉以及肝胆胰腺疾病(胆结石,梗阻性黄疸)等。 ...详情

    从业经历
    王锦辉,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中华消化内镜学会NOTES学组成员、广东省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兼秘书、广东省消化内镜学会早爱学组副组长,第八届《实用内科杂志》编委。1993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临床专业,1993年从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一直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消化内科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先后攻读中山大学消化内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早期主要研究方向主要是肝脏疾病,其间曾于2002年-200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从事肝脏疾病相关研究,对肝脏疾病(主要是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淤胆性肝脏疾病和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诊治有较丰富诊疗经验;近10年来从事消化内镜诊疗工作,对各种内镜诊疗技术有较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和较高的水平,主持和开展多项内镜诊疗新技术,尤其擅长消化道粘膜早期癌和粘膜下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粘膜下剥离术,ESD)、胰胆道结石或狭窄(ERCP)、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治疗(经口内镜下粘膜下肌束切断术,POEM)、经自然腔道腹腔疾病诊疗新技术(NOTES)等前沿的高技术含量和难度大的微创手术, 对各种原因消化道出血以及消化道狭窄支架置入术等消化道内镜诊疗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各种消化内镜疑难病例也有丰富诊疗经验。 对当前国际和国内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进展有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对疾病的诊治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治疗措施注重个体化。目前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的专著8部。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级项目的研究。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