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名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始建于1910年,坐落在南海之滨、珠江之畔的南国花城——广州。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精神,中山一院现已发展为一家位于国内一流前列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百年老院,立院为公。中山一院由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发展而来,自创立之初就带有深深的公益烙印。百十年来,数更其名,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却赓续不绝。 医院现由院本部、东院和南沙医院组成,托管惠亚医院,入选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委省共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联合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蝉联2018、2019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第六、华南第一,最新公布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为A++。 医院专业学科齐全,综合实力雄厚,拥有肾内科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重症医学科等2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0.5‰做出重要贡献。当前,医院正朝着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医学中心”努力奋斗。 仁心仁术,医病医身。作为华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院始终引领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自1965年实施国内首例断趾再植手术以来,医院在医疗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成功开展包括国内首例肾移植手术;世界第八例、中国第一例连体婴分离手术;国内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全国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首例多器官移植手术。2017年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引领全球器官移植进入“热移植时代”,并代表中国首次荣获2020年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特等奖,近5年医院共开展新技术370项。自主研发国内首台体外反搏装置(1973年)和全球第二、中国首个去细胞神经移植材料“神桥”,打破国外技术与市场垄断,实现“中国智造”。牵头制定中国第一个重症医学指南、第一部《ICU诊疗指引与管理规范》,在全球率先开展脓毒症免疫研究与治疗,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从35%降低到26%。医院疑难重症诊治能力不断提升,四级手术占比39.4%。 医院紧紧围绕大平台、大团队和大项目,瞄准世界医学发展前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医疗技术创新硕果累累。 医院现有国家人体器官移植和医疗大数据中心等24个省部级以上平台,拥有湾区唯一、国内医疗机构首个无菌动物平台;拥有达芬奇机器人、高端双源CT、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医用直线加速器(LA)、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系统(PET-CT)等大批世界先进型号高端医疗设备;拥有世界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体外反博治疗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世界前三、亚太区第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中心、国际体外反博研究中心、亚太地区无创通气治疗与培训中心等社会医疗组织在此设立;牵头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与课题、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30项;主办《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血管外科杂志》《影像医学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现代临床护理》《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等9个国内知名医学期刊,引领医学科学研究。 涵英哺华,毓仁作圣。医院聚集了一批既有好技术又有好思想的好医生,医者,师也,名医名家育医造才,声教讫于四海,铸就了中山医金字招牌。 1960年代,八大国家一级教授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在此行医执教。其中,著名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消灭了血吸虫病,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三次接见。八大一级教授之后,医院拥有一大批医学领军人才,包括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3人次,中华医学会现任主委4人,副主委4人,广东省医学会现任主委14人,副主委57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拥有博士生导师293人、硕士生导师567人,拥有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临床教师团队(全国3个入选的临床医学教师团队之一);拥有首位荣获欧洲医学教育联盟Honorary Fellowship奖项的中国专家。 医院现有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8个,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8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1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6个、省部级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基地17个、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及香港外科学院培训基地1个。截至目前,医院已为国家培养博士2348名,硕士3921名,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23600余名。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医院心系援藏、援疆、帮扶基层,在重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国家队”作用,并为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无私奉献。 在国家卫健委支持下,医院牵头建立覆盖全国250余家医疗机构的全国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建立覆盖29个......[详细]
联系电话

020-87755766,020-87332200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

医生团队
  • 月经病针灸医生[]

    医生擅长

    月经病针灸 ...详情

    从业经历
    月经病针灸 ...详情
  • 许扬滨[]

    医生擅长

    隆鼻、隆胸,鼻、耳、乳房 的整形和再造,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的修 复,四肢创伤的修复,头面部肿瘤术后的修复和重建,肌肉移植治疗面瘫。 ...详情

    从业经历
    男,主任医师,教授,整形修复外科主任,硕士导师,1982年本科毕业,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擅长隆鼻、隆胸,奥美定取出修复,乳房下垂提升,鼻、耳、乳房的整形和再造,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的修复,四肢创伤的修复,头面部肿瘤术后的修复和重建,肌肉移植治疗面瘫。曾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术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内窥镜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四节委员会 主任委员 ·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医疗美容质量管理分会第一届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美容外科分会第二季委员会副主任 ·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整容美容外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 ·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 ...详情
  • 银屑病专科医生[]

    医生擅长

    银屑病专科 ...详情

    从业经历
    银屑病专科 ...详情
  • 陈玲[]

    医生擅长

    帕金森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帕金森病的药物调整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DBS)的术前评估及术后程控 ...详情

    从业经历
    陈玲,女,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2002年获得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专业神经病学,方向帕金森病;2010年受聘为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神经病学专业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副组长。长期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医疗及教学工作,熟练掌握神经科常见病的诊治及危重病的抢救,擅长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及治疗。 主要研究方向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及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 论著 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 ...详情
  • 胃肠病针灸医生[]

    医生擅长

    胃肠病针灸 ...详情

    从业经历
    胃肠病针灸 ...详情
  • 陈松龄[]

    医生擅长

    擅长口腔种植,包括各种牙缺失种植,拔牙后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和即刻负重,电脑设计微创牙种植,严重颌骨萎缩的种植修复,穿颧种植术及其他疑难牙种植,眼耳鼻缺损种植整形。 擅长颅颌面畸形的诊治,包括上下颌骨前突和退缩、面部不对称性畸形。擅长颌面部骨折的治疗,包括上下颌骨骨折、颧骨、眶骨、上下颌骨骨折和全面部骨折。擅长唇腭裂治疗,包括对牙槽骨缺损和鼻畸形的手术整复。 擅长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 擅长头颈部肿瘤的诊治,对各种肿瘤手术和术后缺损的修复具有丰富经验。熟悉本专科各种疾病的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熟悉本专科各种疾病的诊治。擅长唇腭裂治疗,包括对牙槽骨缺损和鼻畸形的手术整复。擅长头颈部肿瘤的诊治,对各种肿瘤手术和术后缺损的修复具有丰富经验。擅长颅颌面畸形的诊治,包括上下颌骨前突和退缩、面部不对称性畸形。擅长颌面部骨折的治疗,包括上下颌骨骨折、顴眶颌骨骨折和全面部骨折。擅长口腔颌面种植,包括各种牙缺失种植,拔牙后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和即刻负重,电脑设计微创牙种植,眼耳鼻缺损种植整形 研究方向:口腔颌面创伤、整形,口腔颌面种植 ·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 1978年—1983年,中山医科大学,口腔系,本科/学士; · 1983年—1986年,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口腔科,住院医生; · 1986年—1991年,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博士; · 1991年—1994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讲师; · 1994年—至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副教授,教授,博士导师,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 社会兼职:兼任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理事,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香港口腔种植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分会常委,《中国颅颌面外科杂志》、《中华口腔医学研究》、《广东牙病防治杂志》等期刊编委。 论著:发表SCI文章11篇,均为通讯作者 1. Li X, Chen SL, Zhu SX, Zha GQ.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using collagen membranes for sinus augmentation. 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12; 50(1):69-73. 2. Huang DY, Chen SL. Treatment of alveolar cleft with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using anchorage with a tooth-microimplant joint in a dog model. 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11 Dec 28. [Epub ahead of print] 3. Chen XY, Chen SL, Zhang X, Li JP, Deng W. Accuracy of Intraoral Vertical Ramus Osteotomy With a Stereolithographic Template. Ann Plast Surg. 2011; 66:81-89. 4. Li J, Chen SL.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Accurate Reduction of Zygomatic-orbito-maxillary Complex Fractures with Individual Templates.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2011; 69(6):1718. 5. Huang DY, Chen SL. Craniocervical Necrotizing Fasciitis of Odontogenic Origin With Thoracic Extension.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2011; 22(3):1109-1111. 6. Deng W, Chen SL. Reply to a letter the editor regarding article “Traumatic neuroma of mental nerve following chin augmentation.” 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10 Mar; 39(3):310-311. 7. Deng W, Huang D, Chen S, Zhang X, Li X, Li J, Chen X. Management of high-flow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in the maxillofacial region. J Craniofac Surg. 2010 May; 21(3):916-919. 8. Zhang X, Chen SL, Zhang JM, Chen JL. Fabrication of a surgical template for orbital implant placement: a case report. 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 20......详情
  • 张继红[]

    医生擅长

    医疗特长:长期从事肝胆外科临床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完成包括左、右半肝切除、左、右肝三叶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各种复杂胆肠吻合术等各种肝胆胰脾外科手术,并能熟练地将腹腔镜、胆道镜技术应用于肝胆胰脾外科手术,在处理复杂肝胆外科疾病方面具有独到见解。 ...详情

    从业经历
    张继红,男,主任医师,教授,重庆合川人,医学博士,肝胆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肝胆外科主任,硕士研究生时期就读于著名的第三军医大学全军肝胆外科中心,师从我国肝胆外科名师韩本立教授、杨可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时期就读于著名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师从于我国肝胆外科名师黄洁夫教授和梁力建教授;并曾作为访问学者到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师从国际名师范上达教授。 本人长期从事肝胆外科临床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务实创新,能完成包括左、右半肝切除、左、右肝三叶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各种复杂胆肠吻合术等各种肝胆外科手术,并能熟练地将腹腔镜、胆道镜技术应用于肝胆外科手术,能顺利完成腹腔镜肝叶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腹腔镜胰体尾切除、腹腔镜脾切除等各种适应证良好的肝胆胰外科手术,在处理复杂肝胆外科疾病方面具有独到见解;主持和参与省市科研课题5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历任任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广州市卫生局优秀人才,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和科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东院肝胆外科主任、外科副主任,在肝胆外科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在广大病员中具有良好声誉和一定知名度。 近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发表论文目录(以发表时间为序,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1. 张继红,杨可桢,韩本立。胆囊收缩功能变化在胆囊结石形成和防治中的作用 。医学综述,1996,2(6):257-258 2. 张继红,杨可桢,韩本立。红霉素预防家兔胆囊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广东医学,1996,17(1):46-48 (本文被《中国药学文摘》1997年第2期收录) 3. 张继红,杨可桢,韩本立。自制动力散预防胆囊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7,4(2):68-70 4. 张继红,陈国忠,杨可桢等。肝外胆道动力学因素对胆囊结石形成的影响。肝胆胰外科杂志,1997,9(3):112-113 5. 张继红,杨可桢,韩本立。消炎痛、动力散预防胆囊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8,13(1):37 (本文在第二届华中地区科学技术推广大会上评为二等奖) 6. 张继红,杨可桢,韩本立。肝外胆道动力学因素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作用。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8,14(2):207-210 7. 张继红,杨可桢,韩本立。消炎痛、红霉素预防胆囊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8,7(3):129-132 8. 张继红,陈国忠,霍枫。局灶性结节性肝增生1例。广东医学,1998,19(4):299 9. 张继红,陈国忠。肝后胆囊1例。广东医学,1998,19(10):791 10. 张继红,陈国忠。局部切除术在Vater壶腹癌治疗中的应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9,8(4):237-239。 11. 张继红,陈国忠,霍枫。Vater壶腹癌局部切除52例临床分析。中华肿瘤杂志,1999,21(4):305~307 12. 张继红,陈国忠 。局部切除治疗Vater壶腹癌四例。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5):326 13. 张继红,古立诚,戴丽华,等。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0,10(3):195-198 14. 张继红,戴丽华。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近况。肝胆胰外科杂志,2000,12(4):217-219 15. 张继红,梁柳森。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医学综述杂志,2001,7(2):103-105 16. 张继红,杨可桢,韩本立。胆囊结石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7):424-426 17. 张继红,戴丽华,古立诚,陈国忠,吴良平。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对策探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11(3):180-181 18. 张继红,陈国忠。局部切除术在Vater壶腹癌治疗中的应用体会。广州医学院学报,2002,30(2):53-55 19. 张继红,古立诚,戴丽华,陈国忠。Vater壶腹癌的外科治疗。广东医学,2002,23(10):1053-1054 20. 张继红,杨可桢,韩本立,别平。消炎痛、动力散预防家兔胆囊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实用医学杂志,2002,(12):1265-1266 21.张继红,陈国忠。胆肠搭桥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4):317-318 22. 张继红,戴丽华,陈国忠。晚期胆管癌的外科治疗。中华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详情
  • 口腔粘膜病专科[]

    医生擅长

    口腔粘膜病专科门诊主要诊治发生在口腔粘膜上及口腔软组织的除肿瘤以外的疾病,主要有口腔溃疡、疱疹、唇(舌)炎、白斑等。 ...详情

    从业经历
    口腔粘膜病专科门诊主要诊治发生在口腔粘膜上及口腔软组织的除肿瘤以外的疾病,主要有口腔溃疡、疱疹、唇(舌)炎、白斑等。 ...详情
  • 杨超[]

    医生擅长

    1,擅长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脑膜瘤、脑积水、癫痫、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海绵状血管瘤、胶质瘤、脑外伤、脑出血、帕金森病、舌咽神经痛的诊治。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有效率95%以上,手术当天马上见效,保留头发。 2,曾在澳大利亚执业,多次参加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官员、央企上市公司董事、世界500强高管的手术和会诊。 3,成功手术治愈怀孕27周脑出血脑疝孕妇并保胎顺利产子;开展中山大学第一例术中唤醒切除功能区脑肿瘤手术,完全保留病人运动和语言功能。有丰富的大手术和急危重病抢救经验,脑肿瘤切除、微血管减压、DBS手术、脑室腹腔分流疗效非常好、安全性非常高,并发症非常低。 ...详情

    从业经历
    研究方向: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神经损伤与修复、胶质瘤 教育和工作经历: 20年手术经验,坚持功能保护-微创-神经修复理念。 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手术有效率95%以上,患者最高年龄93岁。 脑积水手术并发症非常低。 成功手术治愈怀孕27周小脑出血脑疝孕妇并保胎顺利产子。 1994年就读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从事神经外科工作至今。 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医院临时执业。多次参加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官员、央企上市公司董事的手术和会诊。 社会兼职: 历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电生理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广东侨界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山大学侨联主席、 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 专著: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 中澳联合培养博士基金、“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广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 ...详情
  • 李刚红[]

    医生擅长

    消化内镜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